2012諾獎得主最新PNAS文章
2012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是兩位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萊恩?科比爾卡(Brian K. Kobilka),他們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而獲獎。 其中Brian K. Kobilka現任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受聘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目前已完成在清華大學醫學院實驗室的建立,并已開始指導博士生和博士后。這位學者近期與瑞士科學家合作,在11月份《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題為“Cholesterol increases kinetic, energetic,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the human β2-adrenergic receptor”的文章,介紹了對于G蛋白偶聯受體來說,膽固醇會造成什么影響。 膽固醇是真核細胞膜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能功能性調節膜蛋白......閱讀全文
2012諾獎得主最新PNAS文章
2012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是兩位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萊恩?科比爾卡(Brian K. Kobilka),他們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而獲獎。 其中Brian K. Kobilka現任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科
腎上腺素受體的多樣性和配體--α2型受體晶體結構解析
人腎上腺素受體是G蛋白偶聯受體,是重要的藥物靶標。目前已知腎上腺素受體有三類(α1, α2和β)九種亞型(α1A, α1B, α1D, α2A, α2B, α2C, β1, β2和β3)。2007年,β2腎上腺素受體的非激活這是第一個人源G蛋白偶聯受體的晶體結構,是G蛋白偶聯受體結構解析的重大突
科學家呼吁警惕膽固醇危害
一個聯邦政府指派的專家小組宣布,美國人可以停止對膽固醇的警惕。更令人吃驚的是,這樣的消息似乎是真實的——然而,僅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 按照法律要求,每5年,美國公共健康服務部(HHS)需要拿出一份名為《美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政府文件,其目的是為幫助該國建立未來食品和營養政策。目前,《美國居民膳食
中國科學家解析寨卡病毒蛋白晶體結構
近日,《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網絡版發表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和中科院院士高福團隊最新發現的寨卡病毒(ZIKV)的非結構蛋白1(NS1)的分子結構,并提供了一個原子層面的圖像。NS1參與了例如登革熱、西尼羅河病毒等疾病的發病機制當中。 蚊子傳播的寨卡病毒目前正在美洲流行。雖然寨卡病毒
科學家揭示人體膽固醇調控“密碼”
近日,美國《科學》雜志以研究長文形式發表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湖北省細胞穩態重點實驗室主任宋保亮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發現人體內的一個新基因LIMA1,該基因可以調控人膽固醇吸收,這一發現為治療高脂血癥提供了新的藥物研發靶點。 據介紹,人體內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科學家揭示人體膽固醇調控“密碼”
近日,美國《科學》雜志以研究長文形式發表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湖北省細胞穩態重點實驗室主任宋保亮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發現人體內的一個新基因LIMA1,該基因可以調控人膽固醇吸收,這一發現為治療高脂血癥提供了新的藥物研發靶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介紹,人體內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
科學家解析人類MFN1片段晶體結構
記者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教授高嵩課題組解析了MFN1片段在不同三磷酸鳥苷(GTP)水解狀態下的晶體結構,闡明了MFN1水解GTP的機制,并提出了MFN1介導線粒體外膜栓連的模型。日前,相關研究已在線發表于《自然》。 人體由幾十到幾百萬億個細胞組成,其中絕大多數細胞中都含有一種名為
科學家解析嘌呤能受體與抗血栓藥物復合晶體結構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趙強和吳蓓麗研究團隊日前首次解析了P2Y12受體與抗血栓藥物復合物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 血栓性疾病包括中風、冠心病、肺栓塞等各種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血栓性疾病的發病過程中,嘌呤能受體P2Y12是刺激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因此其阻斷劑也是
ACSDBC:科學家闡明埃博拉病毒復制關鍵蛋白的晶體結構
當前西非等國爆發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已經奪去了2000多人的生命,這就急需科學家們早日闡明該病毒的分子生物學特性來幫助開發出保護性的疫苗或者抗病毒藥物來抑制疫情的發展。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D Biological Crystallog
科學家解析了小G蛋白家族成員Rbj的晶體結構
小G(small GTPases)蛋白作為信號轉導中重要的分子開關,與許多不同的調控因子和效應器分子相互作用,產生細胞功能的多樣性。在人類中,目前共發現超過150個家族成員。在果蠅、秀麗隱桿線蟲、釀酒酵母、粟酒裂殖酵母和植物中也都發現了家族中保守的同源物。Ras癌基因蛋白是該家族的創始成員,基于
晶體結構測定方法
晶體結構測定方法,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即利用晶體 X射線衍射可測定晶體結構。但衍射實驗只能測得衍射強度(即結構振幅)而測不到相角,這樣就不可能直接從強度得到晶體結構數據,而要利用其他方法。
晶體結構測定方法
晶體結構測定方法,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即利用晶體 X射線衍射可測定晶體結構。但衍射實驗只能測得衍射強度(即結構振幅)而測不到相角,這樣就不可能直接從強度得到晶體結構數據,而要利用其他方法。
硅的晶體結構
兩個面心立方結構相互套構而成,其中一個面心立方結構沿另一個的體對角線平移1/4。
什么是晶體結構?
晶體結構是指晶體以其內部原子、離子、分子在空間作三維周期性的規則排列為其最基本的結構特征。任一晶體總可找到一套與三維周期性對應的基向量及與之相應的晶胞,因此可以將晶體結構看作是由內含相同的具平行六面體形狀的晶胞按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彼此相鄰“并置”而組成的一個集合。晶體學中對晶體結構的表達可采
科學家精確指出好膽固醇何時變得有害
美國休斯頓衛理公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所謂“好”膽固醇的某些成分——高密度脂蛋白(HDL),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有關。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脂質研究雜志》。 在該所醫學教授Henry J.Pownall和心臟病學家Khurram Nasir的帶領下,研究小組正在使用創新方法研究HDL的某
科學家揭示孤對電子表達與晶體結構極化定量關系
晶體結構極化的設計和調控在材料科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引入具有立體化學活性的孤對電子(LPEs)是構建結構極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極化特性調制和新材料設計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如何精確操控孤對電子的演變行為以調節結構極化,是實現功能材料性質與功能定制的關鍵,也是新材料設計與開發的重要方向。北京高壓科學研究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區別
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主要由腎上腺髓質所分泌,兩者對心和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這是因為它們與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不同的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能力不同所致。腎上腺素與心肌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結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多,臨床常作為強心急救藥;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相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區別
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主要由腎上腺髓質所分泌,兩者對心和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這是因為它們與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不同的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能力不同所致。 腎上腺素與心肌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結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多,臨床常作為強心急救藥;與血管平滑肌細
膽固醇膽固醇濃度的調節
膽固醇可反饋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并減少該酶的合成,從而達到降低膽固醇合成的作用,細胞內膽固醇來自體內生物合成或胞外攝取。血中膽固醇主要由低密底脂蛋白(LDL)攜帶運輸,借助細胞膜上的LDL受體介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當胞內膽固醇過高,可抑制LDL受體的補充,從而減少由血中攝取膽固醇。現知遺傳
膳食膽固醇與血液膽固醇
BMJ 2013;346:e8539薈萃分析了8篇報道,涉及308萬人、7579個心臟病案例的研究,認為雞蛋的攝入與心臟病的發生無關。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于2013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與2015年,分別取消了每天300毫克膽固醇的攝入上限。 BMJ 2018;363:
諾獎得主Cell解析β2AR信號動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分子與細胞生理與醫學系著名結構生物學家Brian K. Kobilka教授,也是Confometrx生物技術公司的奠基人之一,2011年當選美國國家科科學院院士。2012年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和另一位美國科學家Robert J. Lefkowitz獲得2012年諾貝爾化學
科學家闡明高膽固醇何以增加乳腺癌風險
人們已經知道,膽固醇在血管里積聚會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膽固醇在機體中代謝后,還會生成一種類雌激素分子,從而促進乳腺腫瘤的生長與擴散。 這一成果首次解釋了為何肥胖女性乳腺癌風險較高。不過好消息是,服用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有助降低患癌風險。 此前研究表明約75%的乳腺癌與
科學家解析嘌呤能受體與抗血栓藥物復合物晶體結構
血栓性疾病包括中風、冠心病、肺栓塞等各種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致死致殘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血栓性疾病的發病過程中,嘌呤能受體P2Y12 是刺激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因此,阻斷P2Y12受體血液凝固,其阻斷劑也是當代藥物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當前,市場上靶向該受體的藥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科學家解析結核桿菌轉錄起始復合物的晶體結構
基因組的遺傳信息得以表達,首先需要RNA polymerase (RNAP)以DNA為模板合成RNA。基因轉錄不僅是基因表達第一步,還是基因表達的主要調控步驟。對RNAP分子機器結構、運行機理以及調控機制的研究能夠回答基因表達調控的基礎生物學問題。在轉錄起始階段,細菌的RNAP與轉錄起始σ因子形
簡述晶體結構的信息
晶體結構即晶體的微觀結構,是指晶體中實際質點(原子、離子或分子)的具體排列情況。自然界存在的固態物質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大類,固態的金屬與合金大都是晶體。晶體與非晶體的最本質差別在于組成晶體的原子、離子、分子等質點是規則排列的(長程序),而非晶體中這些質點除與其最相近外,基本上無規則地堆積在一起
如何選擇蛋白晶體結構
在使用殷賦云計算平臺的時候,有不少用戶對于如何選擇蛋白晶體結構存在疑問。本篇就這個話題做一些經驗分享。任何標準都有一個適用范圍。我們在這里只討論用于分子對接的蛋白晶體結構的選擇原則和方法。 1. 確定蛋白種屬 在實驗當中,研究人員通常使用動物模型(如小鼠)來研究人源蛋白。這樣做有許
晶體結構的固定熔點
實驗表明:從氣態、液態或非晶態過渡到晶體時都要放熱,反之,從晶態轉變為非晶態、液態或氣態時都有要吸熱。表明:在相同的熱力學條件下,與同種化學成分的氣體、液體或非晶體相比,晶體的內能最小。即在相同的熱力學條件下,以具有相同化學成分的晶體與非晶體相比,晶體是穩定的,非晶體是不穩定的,后者有自發轉變為晶體
如何選擇蛋白晶體結構?
在使用殷賦云計算平臺的時候,有不少用戶對于如何選擇蛋白晶體結構存在疑問。本篇就這個話題做一些經驗分享。任何標準都有一個適用范圍。我們在這里只討論用于分子對接的蛋白晶體結構的選擇原則和方法。1. 確定蛋白種屬在實驗當中,研究人員通常使用動物模型(如小鼠)來研究人源蛋白。這樣做有許多原因,比如:1) 無
原子晶體的晶體結構
結構特征:空間立體網狀結構(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的結構特點:①由原子直接構成晶體,所有原子間只靠共價鍵連接成一個整體。②由基本結構單元向空間伸展形成空間網狀結構。③破壞共價鍵需要較高的能量。在原子晶體的晶格結點上排列著中性原子,原子間以堅強的共價鍵相結合,如單質硅(Si)、金剛石
簡述葡糖激酶的晶體結構
GK晶體分為大區域和小區域, 大小區域之間通過連接區域連接,兩區域間存在一個能與底物結合的可變角。在人體內GK存在三種構象,當葡萄糖濃度較低時,GK處于非活性超開放構象;當體內葡萄糖濃度升高時,GK與葡萄糖結合,處于活性開放/閉合構象。 作為單體變構酶,葡萄糖激酶GK在糖代謝中存在三種構象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