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人體膽固醇調控“密碼”
近日,美國《科學》雜志以研究長文形式發表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湖北省細胞穩態重點實驗室主任宋保亮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發現人體內的一個新基因LIMA1,該基因可以調控人膽固醇吸收,這一發現為治療高脂血癥提供了新的藥物研發靶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介紹,人體內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升高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LDL-C水平受遺傳和飲食雙重控制,了解人體LDL-C水平的遺傳調控機制是疾病診治和醫藥研發的先決條件,而目前只有少數影響LDL-C的基因被鑒定出來。 不同種族之間LDL-C的含量及冠心病的發病率有很大差異,為揭示新的膽固醇調控基因,宋保亮課題組與新疆醫科大學馬依彤團隊合作,在針對新疆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調查中,發現了一個家族性低LDL-C的哈薩克族人家系,通過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和基因關聯性分析,發現LIMA1基因罕見移碼突變(K306fs)與低LDL-C顯著相關。 該......閱讀全文
膽固醇新藥取得臨床優秀結果,顯著降低LDLC
今天,The Medicines Company生物制藥公司宣布,其正在進行的ORION-1臨床試驗取得中期優秀結果。在該研究中501名患者接受了領域類首個(first-in-class)PCSK9合成抑制劑——高膽固醇血癥新藥PCSK9si,中期數據分析證實患者們在90天隨訪后仍顯示出顯著且持
普通生化檢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載脂蛋白B(Apo-B)與內膜下細胞的B受體結合,將膽固醇從肝細胞運往組織細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 ?中老年人約3.1mmol/L(120mg/dl); ?大于
siRNA降膽固醇藥物inclisiran持久、顯著降低LDLC!
諾華(Novartis)公布評估首創小干擾RNA(siRNA)降膽固醇藥物inclisiran治療成人高脂血癥三項關鍵III期臨床試驗匯總數據的預先指定分析結果。這些數據在近日舉行的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科學會議/世界心臟病學大會(ACC.20/WCC Virtual)虛擬會議上公布。ORION-9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LDLC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約3.37mmol/L(13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為明顯增高。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LDLC)臨床意義
LDL-C是血脂異常預防的首要靶標。LDL-C多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CHD的危險性。LDL-C升高:見于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征、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Cushing綜合征等。LDL-C>降低:可見于無β-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惡性腫瘤等。
生化檢測項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載脂蛋白B(Apo-B)與內膜下細胞的B受體結合,將膽固醇從肝細胞運往組織細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 中老年人約3.1mmol/L(12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3.6正常么
按照目前常規的做法,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3.6mmol/L是在正常范圍內(0.10--4.11mmol/L)。 如果你想知道是不是高脂血癥,還要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0.09—3.00mmol/L)、膽固醇(CHO 2.86--6.50mmol/L)和甘油三脂(TG 0.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LDLC偏高原因
很多種因素都能夠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升高,主要可分為非病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兩類: 1、非病理性因素 (1)飲食不均衡,攝入的脂肪過高。 (2)吸煙飲酒引起的偏高。 (3)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2、病理性因素 (1)肝功能異常、肝炎患者 (2)動脈粥樣硬化,高
堅持膽固醇學說不動搖-降LDLC是硬道理
? 2014年11月19日在美國心臟協會(AHA)年會上公布了人們期待已久的IMPROVE-IT試驗結果。39個國家的1159家醫院參與了這項研究;共入組≥50歲的18144例發病10天內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隨機分配接受辛伐他汀加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10 mg/d或辛伐他汀加安慰劑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載脂蛋白B(Apo-B)與內膜下細胞的B受體結合,將膽固醇從肝細胞運往組織細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 中老年人約3.1mmol/L(12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LDLC)的臨床意義
LDL-C是血脂異常預防的首要靶標。LDL-C多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CHD的危險性。LDL-C升高:見于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征、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Cushing綜合征等。LDL-C>降低:可見于無β-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惡性腫瘤等。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LDLC)臨床意義是什么
LDL-C是血脂異常預防的首要靶標。 LDL-C多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CHD的危險性。 LDL-C升高: 見于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征、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Cushing綜合征等。 LDL-C>降低: 可見于無β-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
關于血脂異常癥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檢查介紹
(1)測定方法:聚乙烯硫酸(PVS)法,免疫沉淀法等。后者采用免疫學原理沉淀血清中的非LDL脂蛋白,其測定LDL-C的特異性高,精密度好,但試劑成本高不易在臨床推廣。近年出現的直接法(勻相法)是適合自動分析的LDL-C測定法。與直接測定HDL-C相似,不需要標本預處理,適用于大批量標本自動分析.
請注意,這些藥物會惡化膽固醇水平!
任何升高“壞膽固醇”LDL-C的藥物都可以使膽固醇水平惡化,任何降低“好膽固醇”HDL-C的藥物也可以使膽固醇水平惡化。因為HDL-C對LDL-C的比率(好對壞的比率)也被認為是一個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預測因子。 以下是惡化膽固醇水平的藥物: 1. 合成代謝激素類 包括睪丸激素,可升高LD
關于普伐他汀鈉的簡介
普伐他汀鈉(Pravastatin sodium)可選擇性地作用于合成膽固醇的主要臟器——肝和小腸,降低血清膽固醇值,改善血清脂質。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發揮降脂作用。一是可逆性地抑制HMG-CoA還原酶活性,使細胞內膽固醇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導致細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數增加,從而加強了由受
LDLC靶目標探索見解
? 降低膽固醇在心血管疾病防止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血脂異常的首要干預目標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他汀20余年的發展和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奠定了其成為調脂治療的基石和降LDL-C的首選藥物。他汀類藥物的系列研究顯示,LDL-C在一定范圍內“低一點更好”.但人類至今尚未找到LDL-
什么是HDLC和LDLC?
如果將不同類型的脂蛋白比作卡車,膽固醇則是卡車上拉載的貨物。不同密度的脂蛋白在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負責把膽固醇由肝臟運輸到斑塊內,而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相反,負責把斑塊內的膽固醇運輸出來。因而LDL-C又被稱作“壞膽固醇”,HDL-C被稱作“好膽固醇”。LDL-C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會在動脈中積聚,導致心臟病和中風。因此,了解導致LDL–C積累的原因對于防治疾病非常重要。先前研究表明,LDL-C水平受遺傳和飲食雙重控制,了解人體LDL-C水平的遺傳調控機制是疾病診治和醫藥研發的先決條件,而目前只有少數影響LDL-C的基因被鑒定出來。 這
臨床化驗單詳解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載脂蛋白B(Apo-B)與內膜下細胞的B受體結合,將膽固醇從肝細胞運往組織細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 ?中老年人約3.1mmol/L(120mg/dl); ?大于
如何評估膳食與遺傳交互作用對血液膽固醇影響
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由多個膽固醇易感基因位點組成的膽固醇遺傳風險評分(Genetic risk score, GRS)與膳食膽固醇的交互作用對血液膽固醇水平的影響。 林旭研究組在膳食與遺傳交互作用對血液膽固醇影響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最近一項包含200多個國家超過1億成年人的報告指出,2017年非
簡述依折麥布辛伐他汀片的適應癥
1、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 本品適用于原發性(雜合子家族性或非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或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飲食控制以外的輔助治療。本品可降低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B(Apo B)、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與冠心病的發病率有明顯正相關,LDL-C成為評價個體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的一個重要指標。現在有許多LDL-C的測定方法,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參考方法是“β-定量法”,包括離心法。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 見表1。 ?低
生化檢測項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與冠心病的發病率有明顯正相關,LDL-C成為評價個體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的一個重要指標。現在有許多LDL-C的測定方法,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參考方法是“β-定量法”,包括離心法。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 見表1。 ?低
Esperion公司首創ACL抑制劑Nexletol在美國上市!
Esperion Therapeutics公司近日宣布,在美國市場推出降膽固醇新藥Nexletol(bempedoic acid,180mg,片劑)。目前,該藥在美國藥店有售。該公司還計劃在今年7月份將另一款降膽固醇復方藥物Nexlizet(bempedoic acid/ezetimibe,18
降脂治療靶點:LDLC是最好的嗎?(二)
? 一、背景??? 2013美國心臟病學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治療膽固醇降低成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風險指南的建議徹底顛覆了現行指南。作為降脂治療靶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其他脂質都被淘汰了。這不僅在醫學界引發了廣泛的爭議,甚至登上了報紙頭條和電視新聞。???
科學家揭示人體膽固醇調控“密碼”
近日,美國《科學》雜志以研究長文形式發表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湖北省細胞穩態重點實驗室主任宋保亮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發現人體內的一個新基因LIMA1,該基因可以調控人膽固醇吸收,這一發現為治療高脂血癥提供了新的藥物研發靶點。 據介紹,人體內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科學家揭示人體膽固醇調控“密碼”
近日,美國《科學》雜志以研究長文形式發表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湖北省細胞穩態重點實驗室主任宋保亮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發現人體內的一個新基因LIMA1,該基因可以調控人膽固醇吸收,這一發現為治療高脂血癥提供了新的藥物研發靶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介紹,人體內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檢測方法與標準化研究
眾多流行病學、遺傳學與臨床研究證實,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AS)、冠心病(CHD)的發生率呈正相關,通常以高LDL-C作為CHD的首要致病因素。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成人治療專業組規定以LDL-C水平作為高脂血癥的分類與治療基礎及需要達到的治療目標。作者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檢測方法與標準化研究
眾多流行病學、遺傳學與臨床研究證實,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AS)、冠心病(CHD)的發生率呈正相關,通常以高LDL-C作為CHD的首要致病因素。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成人治療專業組規定以LDL-C水平作為高脂血癥的分類與治療基礎及需要達到的治療目標。作
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協會關于血脂異常管理的推薦要點
動脈粥樣硬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方式問題所致。高血漿膽固醇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相反,血漿膽固醇水平低者,其冠心病發病風險較低。與此相符,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的結果也證實,降低血漿膽固醇可以減少患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險。 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 一定程度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