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立科研機構是如何運行的
德國北部靠近波羅的海的地方,坐落著小城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這是一座依校而建、頗具科研氣息的城市。 在這里,除了1456年創建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外,還有許多國際知名的德國國家實驗室: 馬普所等離子體中心,專注于全球最大核聚變裝置仿星器WX-7的研制; 德國聯邦動物健康研究所(又名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所),掌握著世界頂級4G生物安全實驗室并為國家決策提供建議; 萊布尼茨低溫等離子體科技中心,致力于從事低溫等離子體基礎和應用研究。 分工明確 小城東南角。馬普所等離子體中心。 研究中心的門口,擺放著一個醒目而扭曲的圈。這個圈代表的,正是仿星器WX-7的線圈的形狀。仿星器WX-7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核聚變裝置。 等離子體中心的教授拉爾夫·克雷伯(Ralf Kleiber),是位理論物理學家,他已經為WX-7的研發奮斗了十年。 “這個研究中心由馬普所與亥姆霍茲聯合會共建。” 望著龐大的仿星器和錯綜......閱讀全文
德國國立科研機構是如何運行的
德國北部靠近波羅的海的地方,坐落著小城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這是一座依校而建、頗具科研氣息的城市。 在這里,除了1456年創建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外,還有許多國際知名的德國國家實驗室: 馬普所等離子體中心,專注于全球最大核聚變裝置仿星器WX-7的研制; 德國聯邦動物健康
德國國立科研機構是如何運行的
德國北部靠近波羅的海的地方,坐落著小城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這是一座依校而建、頗具科研氣息的城市。 在這里,除了1456年創建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外,還有許多國際知名的德國國家實驗室: 馬普所等離子體中心,專注于全球最大核聚變裝置仿星器WX-7的研制; 德國聯邦動物健康
德國國立科研機構體系及對韓國改革的啟示
一、德國國立科研機構體系 德國國立科研機構體系,主要由馬普協會、弗勞恩霍夫協會、亥姆霍茲聯合會、萊布尼茨科學聯合會構成。 德國各國立科研機構具有清晰明確的分工和定位,形成了完整的國家科研體系。 馬普協會是德國最重要的基礎研究機構。下屬80多家研究所,在自然科學、醫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領域
曹京華:各具特色的拉美國立科研機構
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主要拉美國家,受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國家發展狀況影響,各自建立了適合本國國情的國家科研體制和運行機制,各國主要國立科研機構其功能和機制設計也獨具匠心。 巴西:國立科研機構兼具科研和教育功能 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奧斯瓦多·克魯斯基金會(Fiocr
中科信息從國立科研機構到上市公司“華麗轉身”
從我國第一臺電子票箱、第一臺電子表決器、第一臺會議報到機,到放置在十九大會場中身著“中國紅”的電子票箱,這些產品均來自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信息)。 今年7月28日,中科信息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中科院首家整體轉制、整體上市的科研機構。日前,中科信息董事長王曉宇在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劃清國立科研機構的邊界
從呱呱落地到撐起一片天,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已經走過十個年頭。成立以來,深圳先進院致力于提升粵港地區以及我國制造業、健康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都說“十年磨一劍”,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們花了十年時間,建成了一套合
德國科研機構發起成立國際再生醫學聯盟
再生醫學的核心是研究開發新的細胞層面的治療技術,為以往無法醫治的疾病或創傷提供新的治療手段,是德國政府在醫學領域支持的重點。自2006年以來,在德國聯邦教研部支持下,在柏林、萊比錫、羅斯托克分別建立了三個世界水平的再生醫學中心,進行再生醫學基礎研究、療效試驗研究以及安全性研究。 5月
評估中心舉辦日韓國立科研機構績效評價學術交流會
8月21日下午,中心學術委員會與青年小組在評估實驗室舉辦“日韓國立科研機構績效評價”學術交流活動。中心機構與基地評估部的范云濤研究員就近期隨科技部創發司調研團赴日本、韓國調研國立科研機構績效評價工作,與中心職工、尤其是青年員工分享調研體會與收獲。 建立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長效機制是中辦、
美國立衛生研究院撥款委主席支持科研
眾議員Jack Kingston 圖片來源:美國眾議院 眾議員Jack Kingston作為美國眾議院專門小組下一任主席,將掌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預算工作。他在降低政府開支方面,以保守的預算鷹派意圖而久負盛名。他同時因懷疑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和拒絕接受達爾文的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而
2024德國科研最高獎出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128.shtm?2024德國科研最高獎頒獎現場。作者供圖■馬瀅雪 陶誠3月13日,德國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頒獎典禮在柏林市舉行。2024年度萊布尼茨獎授予德米特里·葉費托夫等10名研究人員。
跟班式科研,誤己誤國——某國立研究所所長的自白
今天編發的這篇文章,是某國立研究所所長的內心自白。他的一家之言,道出了許多人不愿意面對的現實——中國科研表面上看起來一片繁榮,實際深藏危機,如果繼續跟班式搞科研,中國科研就沒戲了。究竟是其人危言聳聽,還是憂患實多?歡迎來稿爭鳴。 (一)如果再這么玩下去,中國的科研就沒戲了 我30出頭就當上教
全國農業科研機構科研綜合能力開始評估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農業科研機構科研綜合能力評估工作的通知 “十一五”以來,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各級各類農業科研機構創新和服務能力均有較大提高。全面調查采集農業科研機構相關信息,系統分析我國農業科研資源的布局、
尋找科研新力量:搞科研,民辦機構走前沿
剛剛閉幕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深圳光啟集團展出的未來技術、超材料技術領域的多項創新產品及應用十分亮眼。不久前,光啟自主研制的臨近空間飛行器“旅行者”3號在新疆試飛成功,一同“暢游”臨近空間的活體動物——烏龜“小云云”,也在今年高交會上首次亮相。這是全球首次浮空器成功攜帶活體動
高校清理校級科研機構,科研組織管理怎樣優化
高校是我國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主陣地。過去十年間,高校科技力量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校級科研機構成為高校加強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 然而,近期不少高校卻紛紛發布清理校級科研機構的通知,引發社會關注。清理校級科研機構釋放出何種信號?學
高校清理校級科研機構,科研組織管理怎樣優化?
高校是我國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主陣地。過去十年間,高校科技力量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校級科研機構成為高校加強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 然而,近期不少高校卻紛紛發布清理校級科研機構的通知,引發社會關注。清理校級科研機構釋放出何種信號?學
中央科研機構可自行采購科研儀器設備
中辦、國辦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亮出多項“松綁+激勵”舉措,升級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下放管理權限,允許部分“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中央科研機構可自行采購科研儀器
德國科研最高獎“萊布尼茨獎”頒獎
2015年度德國科研最高獎“萊布尼茨獎”頒獎儀式3日在柏林舉行。8名獲獎者是“萊布尼茨獎”提名委員會從136名推薦候選人中篩選出來的,他們來自自然和人文科學領域,每位獲獎者可獲得科研獎金250萬歐元,獎金數額遠高于諾貝爾獎。 慕尼黑工業大學的亨德里克·迪茨是本次最年輕的獲獎者,年僅36歲。他在
張志強:德國科技管理的借鑒意義
在科技全球化的時代,一個研究所,不應該面面俱到,不應該追求學科領域的“大而全”,不應該都搞成所謂的“綜合性研究所”,而必須找到自身的創新生態位,采取“選擇性卓越戰略”。 近日,筆者赴德國考察,參觀、訪問了四大主要國立科研機構及其部分研究所、部分研究型大學,對德國的科技創新管理的體制機制有了
中科院科研合作位列全球科研機構第四
《自然》雜志日前發布的“2016自然指數—科研合作”(Nature Index 2016 Collaborations)報告顯示,中國正崛起為國際科研合作的中心。中國科學院在國際合作中表現卓越,作為中國科研機構的引領者,躋身全球科研機構國際合作百強的第4位。 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高校科研論文質量整體低于科研機構:為什么
一直以來,圍繞科研工作者的考核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數字,對于這樣的考核方法,有專家稱之為“數數”。論文數量和引用率都是數字指標,但并不應該被當作評價科研成果的不二法寶。真正能衡量研究含金量的是同行評議。 又到了高校教師、科研工作者們盤點和總結一年工作的時候了。其中,論文對于每一位需要參加考核的老師
高校科研論文質量整體低于科研機構:為什么
一直以來,圍繞科研工作者的考核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數字,對于這樣的考核方法,有專家稱之為“數數”。論文數量和引用率都是數字指標,但并不應該被當作評價科研成果的不二法寶。真正能衡量研究含金量的是同行評議。 又到了高校教師、科研工作者們盤點和總結一年工作的時候了。其中,論文對于每一位需要參加考核的老師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在德國成立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26日在德國波恩成立,該機構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發展。 德國環境部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在成立儀式上說,可再生能源有著巨大的潛力,但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支持以實現其在全球范圍的突破。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成立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的“新代言人”,極大推動其在全世界范圍
拍黑洞,全球科研機構這樣合作
北京時間10日晚,包括我國上海、美國華盛頓在內的全球六地同時召開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成果發布會,展示史上首張黑洞照片。EHT項目由全球數十個研究機構、超過200名科研人員參與,簡單的圖片背后是怎樣的國際合作歷程? 首先是建團隊。為了給黑洞拍照,麻省理工學院(MIT)從2006年就開始
德國科研是如何走出象牙塔的?
萊布尼茨等離子體科技中心的大廳里,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從想法到原型。 這句標語,讓在這里工作的中國科研人員莊杰頗有感觸。從美國獲得了博士學位后,莊杰跟著導師來到德國,在萊布尼茨等離子體科技中心從事低溫等離子方面的醫學應用。 在這里,最讓他感慨的是成果轉化的體制支撐。與國內各自為戰的成果
德國數據顯示中國科研人才水平加速提升
德國華人教授學會年會4月19日在德國明斯特落下帷幕。出席會議的德國洪堡基金會負責人用最新統計數據說明,中國科研人才的質量近年來在加速提升。 德國洪堡基金會每年向數百名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外國學者提供獎學金,資助他們在德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根據洪堡基金會的統計,2014年,亞洲共有5313名受過洪
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開展干細胞治療AMD的臨床試驗
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NEI)的研究人員正在開展一項臨床試驗,評估該種基于患者自體干細胞來治療地圖樣萎縮的新型療法的臨床安全性,GA是干性AMD的進展形式,是 65歲及以上人群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AMD地圖樣萎縮狀況目前尚無治療方法。 這是一項由NEI領導的,用于目前尚無法治愈的一種年齡相關性黃
北京下放科研機構職稱評審權-兩機構獲自主評聘
北京市出臺《北京市科研機構專業技術職務自主評聘管理辦法》,將逐步在全市條件成熟的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新型智庫推行職稱自主評聘。目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2家單位已率先完成本單位職稱自主評聘方案制定工作,首批獲準開展職稱自主評聘。 這是記者今天從北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
德國標準計量機構填補太赫茲輻射“計量缺口”
太赫茲輻射(Terahertz radiation)在計量學(度量衡學)方面一直是一個空白,人稱“度量衡缺口”,不過最近德國標準計量機構(PTB)宣布現在可以填補這個缺口了。這是世界第一次,通過測量輸出功率來將一個商用太赫茲激光器追溯到國際單位制(縮寫為SI,取自法文Systeme Inte
德國科研經費,為啥沒成“唐僧肉”
一直以來,中國科研經費的使用,因“灰色地帶”和效率低下而受到專業人士的詬病。近日,科技部決定嚴查貪污侵占科研經費等問題,對該領域的混亂情況“動刀”。 在科研經費的管理方面,國外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在德國,從申請科研經費到經費用途,再到項目審核,每一環節都有規范,杜絕漏洞。也正因此,在德國想
西班牙政府撥款挽救科研機構免于破產
一筆及時的資金補助使CSIC得以繼續運轉。 10月18日,西班牙政府同意撥給該國旗艦研究機構7000萬歐元(約合9600萬美元)資金,以消除其即將破產的命運。科學家對此消息表示歡迎,但是認為,這只解決了西班牙科學系統眾多問題中的一個,且可能只是暫時性的。 撥款的消息結束了數月來人們對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