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新聞中心10月22日下午17點30分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集體采訪活動,邀請教育領域代表談“教育綜合改革”,并回答記者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 前不久教育部等部委發布了雙一流建設的名單,這份名單引起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我想請問在座的高等教育的代表,請問對這份名單您怎么看? 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 我從我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第一,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這么一個重大的戰略部署,我想這個名單就是這個部署的直接體現。十九大報告里面,總書記講到,要加快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我想這個名單本身就是一個基礎。網上說這個名單千呼萬喚才出來,我想本身這個過程就是個復雜的過程,所以我想也是正常的。 第二,這次名單的遴選有一套程序設計,包括確立了一個基本的遴選準則規則,包括標準,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還有動態篩選。這“四個選”跟這個名單也好,跟雙一流建設......閱讀全文
1981年,山東考生薛德勝的哥哥替他做主,填報了高考志愿:“聽說蘭州大學很不錯,你就報那兒吧。”薛德勝回憶說,“那時候,在大家眼里,除了北大、清華被看作最頂尖的大學之外,國內其他重點大學都差不多,并沒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填志愿只是挑大學,而不是挑地區。”從東部大省山東來到遙遠的甘肅蘭州,薛德勝
今天,中國高等教育掀開了嶄新一頁。42所學校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95所學校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雙一流”建設將為中國高等教育由大向強邁進而共同奮斗。隨著“雙一流”建設名單的公布,這一牽動全國高校乃至全社會關注的大事,也將真正邁出實質性一步。 這份名單是如何遴選出來的?為什么是“他們
雙一流名單終于公布了。 有人說這是985、211工程的升級版,一流高校大約對應985,一流學科大約對應211。這個說法雖然不嚴謹,但大約是形象的,有參照性,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新時期的985、211。國家七部委的相關說明中也明確強調是在211、985的基礎上,“繼承好已有建設成效”。 與98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此前,在“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公布后,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指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15日,在PerkinElmer全“析”未來 珀金埃爾默新品發布會的會前,珀金埃爾默管理團隊邀請分析測試百科網等數家媒體進行訪談,管理團隊包括:珀金埃爾默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DAS)事業部市場副總裁 Steven Hardy先生,珀金埃爾默公司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隨著綜合國力的日臻強盛,以及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的整體人才環境已經出現了嶄新的氣象。伴隨著來自國內外的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可以說,我國的人才環境已經出現了一種“新常態”。 那么,這種新常態究竟有何特征?更重要的是,面對這種“新常態”,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科
前不久,教育部科技司與中關村管委會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方案》,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納入“雙一流”建設考核評價體系。 其實,“雙一流”建設自首批名單公布、由戰略決策轉入真正實施以來,這早已不是第一次有其他內容納入其中。此前,某高校就提出,要把思政課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
成立一年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生醫部)“交作業”了。 1月初,生醫部兩項成果接連入選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和“國內十大醫學新聞”。 成立之時就激起不小的水花,不乏效仿者,如今這份“成績單”是否證明“科大新醫學”辦學理念試水成功?一年來有哪些實質性進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鑫昕)11月8日,針對備受關注的“雙一流”建設,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表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必須有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但僅有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并不等于就是高等教育強國。 2015年11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
備受關注的國家“雙一流”大學名單于去年9月公布,江蘇共有15所高校入選。大學“雙一流”建設不搞終身制,將有進有退動態調整,2020年就會迎來首次“期末評價”。面對這場“大考”,江蘇幾位“雙一流”高校的校長們紛紛表示“壓力很大”。 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 與國際接軌,學科劃分
要問過去幾十年,哪些是中國高教領域的重大改革,“985”、“211”,再到今天的“雙一流”,絕對當仁不讓。 無數高校趕上了“東風”,更多高校則無奈“落選”。 2017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通知,確定了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其中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40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
自9月初,備受矚目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雖然在這一個月期間,國內外發生了很多大事,但人們對“雙一流”的關注熱度卻并沒有太多的降低。 在這些來自輿論關注的目光中,占比最大的無疑是某某高校成功進入“一流大學”或者“一
任何大學都不是萬能大學,如果想做“萬能大學”,實際上就是“不能大學”。一所大學要匯聚大部分力量,至多著力于兩三個行業,集中兵力發展優勢,要有干大項目、解決大問題、非得把某一行業搞上去不可的志向和決心。 ■本報記者 溫才妃 伴隨著前一陣的開學季,一些名字怪異的野雞大學被紛紛揪出。然而,在眾多名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對于很多國內高校而言,2017年9月21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很多高校的發展道路由此改寫—— 一個巨大的機遇擺在了它們面前,與此同時,與機遇相伴的挑戰也成為了它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近日,作為“一流學科”建設
今天最重磅的消息應該數正式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雖然此前各種消息早就沸沸揚揚,相關學校也都迫不及待在不同的場合透露出進入雙一流的信息,但畢竟沒有看到正式文件。今天早上,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發布了國家“雙一流”正式名單,這只靴子終于落地。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
不久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當家人”齊聚上海,為著一個共同的議題: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后,如何抓住機遇推進“雙一流”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召開推進會、交流會,非常及時,既可以發現共性問題,也可以學習借鑒各自的優長,以推動下一階段‘雙一
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謝尚果(中)、馬宗保(左)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演播室,就“雙一流”建設背景下西部高校發展之道深入探討交流。 ●謝尚果(全國政協委員、廣西民族大學校長): 處理好引進人才與學校已有人才之間的關系,主動權在學校。要真正打贏高校“人才攻堅戰”,需要從全方
趙繼 每所大學都應是獨一無二的,有著其獨特的發展道路,因此,在評價中也應該考慮更多的因素和情況,特別是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應該更加多元化,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公平性并給予各大學合理的評價,才能夠真正地推動高校的發展。 再過兩天,高考就要來臨,無數學子將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高校在考
“雙一流”大幕開啟,人才招聘引進工作“席卷”全國,而這其中,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成為人才被挖的“重災區”。“挖人大戰”會給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帶來怎樣的沖擊?應當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動現象?又當如何構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動機制? 800萬元房補,100萬元年薪。這是華東政法大學在2017年高層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工作報告 這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顧總結2016年教育工作
“雙一流”的腳步近年來不斷在推進。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近日,發生在高校里的兩件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一個是北京大學2017~2018春季學期《考古學通論》課程期末考試,學生成績整體偏低,部分學生以題量大、不少考試內容課上并未講授、認真學習的學生未能得到應有的分數等為由,向授課老師要分;另一個是浙江某高職院校學生因創業成績好,在掛科7門的情況下仍然順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進入“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的高校一共有42所,其中A類36所,B類6所,進入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高校一共有95所。最近,教育部要對“雙一流”高校適時啟動中期評估的消息傳出,引起教育界及社會輿論關注。 對“雙一流”建設
馬陸亭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研究員 儲朝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楊德廣 上海師范大學原校長 周光禮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操太圣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 程 瑩 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 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
扎實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雙一流”建設有關情況答記者問 2017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三部委)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雙一流”建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這份名單顯示,進入“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的高校一共有42所,其中A類36所,B類6所,而進入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高校一共有95所。 那么此前已有的“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3月5日,王樹國(中)、趙躍宇(左)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演播室,就“一帶一路”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中國教育報 圖王樹國(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我們在服務“一帶一路”的時候,實際上是按照一流大學建設的目標,把“一帶一路”的內容融入其中;反過來,我們在建設一流大學時,也把一流大
未來不僅僅是“中等發達”高校,一旦把地方院校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更多地方院校來說都是脫胎換骨的震動,其治理結構、治理辦法、格局視野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在經濟學上,有“中等收入陷阱”一說。類比高校,也引申出“中等發達”高校一說。然而,這里所說的并不是收入,而是發
未來不僅僅是“中等發達”高校,一旦把地方院校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更多地方院校來說都是脫胎換骨的震動,其治理結構、治理辦法、格局視野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在經濟學上,有“中等收入陷阱”一說。類比高校,也引申出“中等發達”高校一說。然而,這里所說的并不是收入,而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