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較嚴重的國家之一。衛生部2003年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約有8萬人死于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同時,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也增加了國家和患者的經濟負擔,加劇了“看病貴”的問題,據有關資料顯示,僅不合理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一項,我國每年浪費的衛生資源就已達到7億多元人民幣。 近日,衛生部表示今年將在全國開展“抗菌藥物應用專項治理行動”,并將盡快起草下發《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辦法》。此次專項治理重點指向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等問題。眾多國內藥學專家均認為,這一治理行動的開展,說明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清楚意識到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嚴重后果,并希望通過這一治理行動,我國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能被有效遏止。 不合理使用現象多 衛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醫院感染專家組成員、浙江大學醫學院肖永紅教授,國家合理用藥監測辦公室專家組首席專家彭名煒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閱讀全文
藥品耐藥監測實驗室研究人員在讀監測結果 因會導致所有細菌都產生耐藥性,10月底,含有NDM-1基因的泛耐藥菌在我國一現身,就即刻引起了衛生部門的重點關注,這意味著,我國“超級細菌”的家族又有了新成員。 “耐藥菌在我國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如果用藥習慣不改變的話,那么用不
我國每年因抗生素濫用導致800億元醫療費用增長,同時致使8萬病人不良反應死亡;我國研制一個抗生素大約需要十年時間,而產生耐藥菌素卻在兩年之內,未來呈無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趨勢。 我國醫院抗菌藥使用率達74%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基層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計劃”啟動儀式上,上述數字
7月1日起執行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三級醫院抗菌藥物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得超過35種。抗生素濫用狀況能否就此好轉?采訪中,諸多專家坦言不容樂觀。 嚴規之下濫用不絕―― 調查結果顯示:我省門診感冒患者約有75%使用抗生素,外科手術圍手術期抗生素應用率高達95%,住院患者抗生
根據《全國食品藥品安全科普行動計劃(2011—2015)》要求,每年9月份成為“全國安全用藥月”。但媒體采訪了解到,當前我國不合理用藥現象仍然比較普遍,成為危害公眾用藥安全的突出問題。專家稱,合理安全用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還需要從多層次入手,采取多項措施綜合干預。 不合理用藥情況嚴重 9月初
在醫院里,在社區中,耐藥性越來越強的各種“超級細菌”頻繁出現,被喻為“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定時炸彈”。近兩年來全球超級細菌呈現放大性增長,傳播迅速。時隔10年,世衛組織在世界衛生日來臨之際再提抵御抗菌素耐藥性,以此警示: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 僅僅是飛往印度享受了一次愉
“以抗生素為代表的抗菌藥物的濫用已經成為我國醫療行業十分突出的問題。作為全球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我國平均每年每人要“掛8瓶水”。衛生部藥政司副司長姚建紅日前表示,抗生素毀掉中國一代人。10月14日,繼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抗菌藥物臨床管理辦法后,衛生部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抗菌
10月26日,寧夏兩名患兒被檢測出帶有超級細菌NDM-1,它能抵抗絕大多數抗菌藥物。有專家表示,超級耐藥細菌的出現,讓人們正視這樣一個現實,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調查發現,抗生素在生活中廣泛存在,除了藥房存在違規處方類抗生素,醫院也會為回扣或防患未然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剛剛過去的9月是“全國安全用藥月”,主題就是“謹慎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濫用現象如今是否已得到改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不久發布了《2012公眾安全用藥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四成居民表示家中常備抗生素類藥品,23.9%的居民感冒后選擇使用抗生素,僅40.1%的居民會在服藥前認真閱讀藥品說
編者按: 9月開始,我國將進行嚴厲的抗菌藥整治“風暴”,下猛藥整頓濫用抗菌藥。對此,申銀萬國研究所董事總經理認為,抗菌藥的使用量和采購量的齊降勢必會影響整個抗菌素產業鏈,抗菌藥行業即將進入嚴冬。而一家抗菌藥原料藥企業的銷售老總則者表示,因為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壟斷優勢,因此不排除后期將采用提價的手
原標題:規范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 助力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北京協和醫學院及中國藥師協會聯合主辦,輝瑞中國提供支持的“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標準操作程序(SOP)可視化教材編寫”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該項目將對臨床常見感染部位標本采集標準操作程序進行視頻
一、《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出臺背景是什么?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抗菌藥物是臨床應用范圍廣、品種繁多的一大類藥品。自從抗菌藥物應用于臨床以來,治愈并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與其他藥物不同的是,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導致的細菌耐藥不僅僅會對用藥個體造成不良影響,對整個社會群體也會帶來不良影響。
新聞背景 9月3日,日本帝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宣布有46名患者在住院期間感染了“超級細菌”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27人死亡,至少9人死亡與此有關。 9月6日,日本櫪木縣獨協醫科大學醫院又檢測出另一種“超級細菌”——帶有NDM-1基因的大腸埃希菌。 9月8日,日本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宣布
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在對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進行監測中,發現了3株NDM-1基因陽性細菌(即超級細菌)。 自從8月國外報道有患者感染攜帶NDM-1基因細菌以來,中國有沒有“超級細菌”(Superbug)的問題就是公眾的關注焦點,直到此次公布之前一星期,中國的官方說法
最近,“超級細菌”肆虐,據報道,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其含有一種叫NDM-1的基因。這種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這種變種超級細菌目前已經傳播到英國
最近出版的2014年第9期《科學通報》上,刊登了由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另有90種非抗生素類醫藥成分被檢出。一時間,“喝水如同吃藥”的言論甚囂塵上,而抗生素也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英國加的夫大學教授蒂姆?沃爾什領導的小組于2009年最早發表了關于能抵抗幾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級細菌”的論文。而近來引發關注的,是他們8月11日剛剛發表在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上介紹這些細菌跨國傳播現狀的論文。 發現 NDM-1感染病例,竟有一百多例 “超級
7月24日,協和醫院、同仁醫院等50余家三甲醫院的300名醫生參加了由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主辦的“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旨在有效遏制細菌耐藥的威脅。目前,我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有10種是抗生素——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的發明應用是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細菌耐藥現
7月24日,協和醫院、同仁醫院等50余家三甲醫院的300名醫生參加了由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主辦的“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旨在有效遏制細菌耐藥的威脅。目前,我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有10種是抗生素――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的發明應用是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每次有關輔助用藥的政策出臺,都會引起各界的極大關注和討論。2018年年底,作為國家層面關于輔助用藥的第一個專項文件,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一發布,很多人就懷揣著復雜的心情等待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的問世。輔助用藥為何如此牽動各方神經?該如何認識未來的輔助用藥臨
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不但導致耐藥菌感染死亡人數增加、醫療費用大幅上漲,還對國家產業結構、生物安全帶來極大負面效應。 12月19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委員會主辦的2015年合理用藥大會在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監查專員周軍在會上透露,國家衛計委
流入廣東的6種“鉻毒膠囊” 6種“鉻毒膠囊”流入廣東醫療單位 去年全省耗資37萬元采購這6種藥品,流向72家醫療單位;被央視曝光的13個問題產品被叫停 央視曝光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問題后,昨日國家食藥監局要求對13個鉻超標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該局內部人士透露,對相關產品的檢驗正在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進展。通報顯示,自2011年以來,我國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量和使用強度均有所下降,但抗菌藥應用水平仍有待提升。據悉,此次通報依據的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的監測結果。監測網中心成員單位包括2011年以前加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
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趙明鋼今天在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我國將對抗生素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把抗生素分成限制類、非限制類和特殊管理類三大類。衛生部將以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問題為突破口,進行專項治理整頓,研究臨床應用管理長效機制。 趙明鋼指出,抗菌藥不合理應用的主要原因包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應光國課題組2015年6月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13年中國抗生素總使用量約為16.2萬噸,其中48%為人用抗生素,其余為獸用。人們對抗生素了解嗎?如何減少濫用抗生素現象?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可鑒定患者感染的真菌種類并評估其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控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調研發現,國內大多數醫療機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整體診斷水平普遍較低。 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來我國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診斷技術得到較快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侵襲性真菌病的早
新發現報道 1791年,離圣誕節僅剩20天時,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被細菌擊倒,留下尚未完成的《安魂曲》撒手人間。 那個冬天的維也納城,許多年輕男子死于與浮腫相關的疾病,莫扎特也不例外。逝世前他嚴重浮腫,竟至無法上床休息。一些當時的樂迷也記錄到,他全身浮 腫、背疼
近日,衛生部專家就耐藥細菌相關知識進行解讀,以下為主要內容: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葉曉光教授在小谷圍論壇上為讀者揭秘超級細菌 10月18日報道 超級細菌的出現并不是人類的末日,但人類對抗生素這種抵御細菌感染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卻加速了超級細菌出現的速度,增加了致病細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昨日,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葉曉光教授,出席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的第三
比非典、甲流還可怕?十年內無藥可治?容易擴散全球?最近,被部分媒體描述得可怕又致命的“超級細菌”成為熱議話題。 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耐藥性“超級細菌”(NDM-1),已經蔓延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等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國至少造成5人死亡。在媒體和民眾表
在河北省唐縣白求恩紀念醫院,一名藥房工作人員為患者拿藥。 在我國,每年至少有250萬人發生較嚴重的用藥不良反應,因藥物不良反應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20萬。其中,8萬人死于濫用抗生素。由此造成的肌體損傷及病菌耐藥性問題更是無法估量。 在巨大的用藥安全隱患的籠罩下,本應擔負重要責任的藥師,卻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