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驗知識點:胰島素的作用
胰島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系由胰島β細胞所產生,其主要作用有:①促進細胞攝取葡萄糖;②促進糖原合成,減少糖原分解;③促進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進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儲存;⑤阻止糖異生作用。高血糖、高氨基酸、胰泌素、胰升糖素和迷走神經興奮等都可促進胰島素的釋放。......閱讀全文
臨床檢驗知識點:胰島素的作用
胰島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系由胰島β細胞所產生,其主要作用有:①促進細胞攝取葡萄糖;②促進糖原合成,減少糖原分解;③促進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進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儲存;⑤阻止糖異生作用。高血糖、高氨基酸、胰泌素、胰升糖素和迷走神經興奮等都可促進胰島素的釋放。
胰島素檢測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空腹 6-27 Uiu/ml 餐后 1h 30-220 餐后 2h 15-180 餐后 3h 10-80臨床意義:測定胰島β細胞功能
臨床檢驗—血常規檢驗
紅細胞(RBC)計數意義 紅細胞增多見于: (1)血液中紅細胞絕對值增多,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2)機體長期缺氧,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繼發性紅細胞增多; (3)因一時性血漿中水分丟失過多、血液濃縮,如劇烈吐瀉、脫水、燒傷引起相對性紅細胞增多。 紅細胞減少見于各
臨床檢驗—尿沉渣檢驗
尿沉渣檢驗的內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 但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細菌,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其中,管型可根據橫徑大小分為(1)狹窄型(為1-2個紅細胞直徑大小),(2
臨床檢驗之腔積液檢驗
一、漿膜腔積液檢驗1、漿膜腔液量[正常參考值] 胸膜液:<30ml; 腹膜液:<100ml; 心包膜液:20-50ml。[臨床意義] 在正常情況下,漿膜腔內有少量液體起潤滑作用。若有多量液體貯留,形成積液,即為病理變化。這些積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胸膜積液(胸水)、腹膜積液(腹水)、心包積液等。
胰島素藥物的臨床表現
1.低血糖反應可出現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癥狀,如強烈饑餓感、大量出汗、顫抖、心悸、焦慮、無力、顏面蒼白等;嚴重者出現神經低血糖癥狀,累及大腦皮質時,表現為精神不集中、頭暈、困倦、遲鈍、視力障礙、步態不穩,也可有幻覺、躁動、行為怪異等精神失常表現,累及皮質下中樞、中腦、延髓等部位時,可出現神志不清、舞
胰島素測定的臨床意義
(1)血漿胰島素正常:見于糖代謝正常者和某些2型糖尿病及低血糖癥者,如肝源性低血糖、乙醇性低血糖等。 (2)血漿胰島素升高:見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胰島?細胞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癥等。 (3)血漿胰島素降低:見于1型糖尿病。
胰島素釋放試驗的臨床類型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釋放試驗曲線可分以下3種類型: (1)胰島素分泌不足型:為試驗曲線呈低水平狀態,表示胰島功能衰竭或遭到嚴重破壞,說明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見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需終身胰島素治療。 (2)胰島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線上升遲緩,高峰在2小時或3
胰島素抗體的臨床意義
胰島素抗體對糖尿病和低血糖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1型糖尿病的早期發現:正常人群如在血中發現胰島素抗體則很容易罹患1型糖尿病。胰島素自身抗體可能系β細胞破壞所產生,因此胰島素自身抗體的檢測可作為自身免疫性β細胞損傷的標志,可用于早期發現和預防1型糖尿病。 (2)診斷
胰島素抗體的臨床意義
胰島素抗體對糖尿病和低血糖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1型糖尿病的早期發現:正常人群如在血中發現胰島素抗體則很容易罹患1型糖尿病。胰島素自身抗體可能系β細胞破壞所產生,因此胰島素自身抗體的檢測可作為自身免疫性β細胞損傷的標志,可用于早期發現和預防1型糖尿病。 (2)診斷
胰島素測定的臨床意義
測定胰島素可了解胰島功能,判斷糖尿病類型。血胰島素檢測主要適合于沒有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可在空腹及餐后2小時抽血進行測定,正常情況下空腹胰島素水平應該為10-25mU/dL,而餐后水平應比空腹高出4-5倍。如果胰島素水平明顯降低,就稱之為絕對缺乏,可見于1型糖尿病;如果并沒有明顯減少就稱為相對缺乏
胰島素(INS)檢測臨床意義
臨床意義:(一)在糖尿病診療中的應用(1) I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遭到嚴重破壞,(2) 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明顯低下無論是空腹或飯后,(3) 血清胰島素常低于5 mIU/L或測不(4) 出。但經長期應用胰島素的病人,(5) 因產生胰島素抗體使測定值偏低,(6) 這時可通過測定血清中C-肽濃度
臨床檢驗定義
我國稱之為“臨床檢驗”泛指由臨床實驗室(即可以是醫院中檢驗科、實驗室、也可以是獨立的檢驗所)為臨床醫學提供的一系列實驗室檢測工作和項目的結果,用于疾病的診斷。 臨床檢驗是將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脫落物等標本,通過目視觀察、物理、化學、儀器或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并強調對檢驗全過程(分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全胰島素原
胰島素原介紹: 人胰島素原(proinsulin)是胰島素的前體物質,由胰島素和C肽組成,具有雙重免疫活性,既可與胰島素抗體結合,又可與C肽抗體結合。胰島素原由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在腎臟分解代謝。生理情況下,只有極少量的胰島素原釋放入血,在病理情況下,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原增多,血中胰島素原
胰島素瘤的臨床表現
胰島素瘤常有典型的Whipple三聯征表現,即:低血糖癥狀、昏迷及精神神經癥狀,空腹或勞動后易發作。 1.交感神經興奮表現 為低血糖引起的代償性反應,如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心悸、手顫腿軟。 2.意識障礙 因低血糖所致腦細胞缺乏葡萄糖所致,如精神恍惚、嗜睡、昏迷等;也可表現為頭腦不
胰島素釋放試驗的臨床意義
一、概述 胰島素(Insulin,簡稱Ins),是由胰島β細胞合成其前體,經加工分泌的蛋白質激素。它由51個氨基酸組成α、β兩條肽鏈,通過兩個二硫鍵連接在一起,分子量為5734D。胰島素是促進合成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和糖原的生成,抑制糖原異生,從而維持血糖的恒定。 胰島素缺
胰島素抵抗的臨床表現特點
1.脂肪組織分布 向心性或腹型肥胖以及異位脂肪沉積都很常見。 2.葡萄糖代謝異常 具體表現因人而異,取決于基礎病因和嚴重程度,以及β細胞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來應對胰島素抵抗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不同患者之間差異懸殊。 3.代謝綜合征 在肥胖患者中,胰島素抵抗、相關的高胰島素血癥和高血糖可導致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原
胰島素原介紹: 人胰島素原(proinsulin)是胰島素的前體物質,由胰島素和C肽組成,具有雙重免疫活性,既可與胰島素抗體結合,又可與C肽抗體結合。胰島素原由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在腎臟分解代謝。生理情況下,只有極少量的胰島素原釋放入血,在病理情況下,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原增多,血中胰島素原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由51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分子量5734,由A、B兩條肽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能促進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質、脂肪分解及酮體生成。調控循環血中胰島素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由51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分子量5734,由A、B兩條肽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能促進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質、脂肪分解及酮體生成。調控循環血中胰島素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由51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分子量5734,由A、B兩條肽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能促進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質、脂肪分解及酮體生成。調控循環血中胰島素
胰島素的化驗結果臨床意義
(1)1型糖尿病患者多在5μU/ml以下,2型患者血漿胰島胰島素水平可正常、偏低或高于正常。增高明顯者呈高胰島素血癥,提示有胰島素抵抗。在進行OGTT的同時測定血漿胰島胰島素濃度,了解胰島β細胞功能,以鑒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糖刺激后胰島素水平均較低,呈低平曲線;2型糖尿病患
簡述胰島素抗體的臨床意義
胰島素抗體對糖尿病和低血糖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1型糖尿病的早期發現:正常人群如在血中發現胰島素抗體則很容易罹患1型糖尿病。胰島素自身抗體可能系β細胞破壞所產生,因此胰島素自身抗體的檢測可作為自身免疫性β細胞損傷的標志,可用于早期發現和預防1型糖尿病。 (2)診斷
胰島素(Ins)測定的臨床意義
1、胰島素升高 常見于2型糖尿病,此類患者常較肥胖,其早期、中期均出現高胰島素血癥;胰島B細胞瘤、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征、腦垂體功能減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及艾迪生病也有異常升高;此外,妊娠婦女、應激狀態下如外傷、燒傷等患者血漿胰島素水平也會升高。 2、胰島素下降 常見于Ⅰ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晚期
淺談膽紅素臨床檢驗
問?目前國內膽紅素在臨床檢驗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答?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臨床檢驗結果之間的可比性較差:同樣一個檢測樣品,各廠家生產的試劑盒其檢驗結果往往相差很大,但并不能因此判斷出試劑盒的好壞。正常水平的膽紅素含量比較低,使得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和檢測儀器的精密度成為影響檢測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氧
檢驗與臨床(一)
??? 隨著基礎醫學及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臨床檢驗工作,特別是臨床生化檢驗工作的方法和技術也不斷地提高,生化檢驗工作正向著超微量、快速、準確、特異及高度自動化的方向發展,生化檢驗方法已能更精確地反映人體組織器官中的生理和病態水平,臨床醫生也越來越多地依靠實驗診斷。如何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
檢驗與臨床(三)
??? 二、人員的因素是做好生化質控的前提 ???? 這其中包括各級領導的重視,臨床醫護人員對檢驗科的了解程度及檢驗科各級人員的重視程度。國外如美、德、日等國已將檢驗工作的質量控制納入立法范圍。如有哪項指標不合格,即可依法禁止該實驗項目的開展權。這不僅對檢驗科也對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帶來了不
臨床輸血與檢驗
是指將人類本身所擁有的成分輸入患者體內,以達到治療目的,所經是和給予藥物不同的一種特殊治療手段,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輸血醫學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輸血的意義也有新的變化。現代輸血的內容已不僅是輸入自然的血液成分,它還包括以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與血液相關的制品,如用DNA重組技術生產的各種造血因
臨床檢驗標本采集
一、血常規標本采集方法1. 采血前,仔細核對血常規試管上的標簽與化驗單上的姓名、床號、住院號是否相符。2. 檢查血常規試管底部是否有抗凝劑,檢查是否準備足夠試劑。3. 靜脈血一般用肘靜脈,也可選用頸靜脈或股靜脈,采血處應避免有皮膚紅腫、潰瘍等現象。4. 末稍血采集應避免5.取1ml血,緩緩注入血常規
檢驗與臨床2
十一.呼吸衰竭: 1. 血常規 2. 血氣分析 3. 電解質 4. 血粘度 5. 心肝腎功能2 循環系統疾病? ?一. 心力衰竭:1. 診斷不能依靠化驗,沒有一項化驗對心力衰竭是特異性的,通常做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血電解質、肝腎功能、血脂及血漿蛋白測定等,少數病人尚需做甲狀腺功能測定。二. 梅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