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暈的檢查和診斷
檢查 1.頭位性眼震檢查 令患者坐床上,先仰臥垂頭位,觀察10秒無眩暈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觀察10秒,再令頭側向一方仰臥,觀察10秒,再仰臥垂頭向另一方,觀察10秒,每次變動體位、坐起及躺倒均應在3秒鐘內完成,如在某體位時出現眼震,應持續觀察30秒,如眼震持續不消失即為試驗陽性。 2.冷熱變溫等前庭功能試驗正常 3.純音聽力測試多正常 診斷 診斷性評估應包括聽力檢查,冷熱試驗的眼震電圖以及增強的MRI,特別要注意內聽道以排除其他情況如聽神經瘤。......閱讀全文
位置性眩暈的檢查和診斷
檢查 1.頭位性眼震檢查 令患者坐床上,先仰臥垂頭位,觀察10秒無眩暈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觀察10秒,再令頭側向一方仰臥,觀察10秒,再仰臥垂頭向另一方,觀察10秒,每次變動體位、坐起及躺倒均應在3秒鐘內完成,如在某體位時出現眼震,應持續觀察30秒,如眼震持續不消失即為試驗陽性。 2.冷熱變
治療位置性眩暈的介紹
告訴患者避免能激發的位置。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病程已達1年,通常可以經鼓室徑路,分離并切斷患側耳的供應后半規管的神經而獲緩解。在某些病例中這一治療可導致聽力損害。 1.保守治療 此癥預后良好,可在一年左右不治自愈。可采用強迫體位鍛煉,利用具有疲勞反應的特性,每日固定在誘發體位上進行長期鍛煉
位置性眩暈的病因分析介紹
位置性眩暈又名壺腹嵴頂耳石癥,多見于40~60歲成人,女性多見。可能是產生重力刺激敏感的誘因,由一定的頭位所誘發的,持續短于30秒的劇烈眩暈。 1.可能因橢圓囊自發性退變,耳石自囊斑上脫落,沉積在后壺腹嵴上。 2.炎癥或外傷亦可誘發此癥,例如在病毒性迷路炎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過程中,白細胞、吞
簡述位置性眩暈的臨床表現
周身情況良好,只在某種體位或頭位時發生眩暈、惡心、嘔吐等,如變換體位到另側,可迅速好轉,重復某種體位后癥狀又出現。一般潛伏期2~3秒,持續時間很少超過1分鐘,很少有惡心、嘔吐、出冷汗現象,更少發生傾倒。眩暈發作中無耳鳴、耳聾現象,已有的耳蝸癥狀亦不加重。病情多在數周或數月內行緩解,個別人也可待續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治(二)
二、眼震特征(一)概述1.潛伏期:管結石癥中,眼震常發生于激發頭位后數秒至數十秒,而嵴帽結石癥常無潛伏期。2.時程:管結石癥眼震短于1min,而嵴帽結石癥長于1min。3.強度:管結石癥呈漸強-漸弱改變,而嵴帽結石癥可持續不衰減。4.疲勞性:多見于后半規管BPPV。(二)各類BPPV位置試驗的眼震特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治(一)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占了周圍性眩暈患者的很大部分,臨床上經常遇到反復頭暈的患者,有的是頭暈一段時間自己恢復了,有的是一直沒有恢復,用了很多藥都無效。典型的患者會主訴晚上不敢睡覺,一睡下去就暈得天旋地轉,
眩暈癥的診斷
前庭功能檢查 (1)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 (2)眼球震顫 (3)眼震電圖 (4)平衡姿勢圖 影像學檢查 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內科檢查 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 眩暈癥的醫療設備 醫
耳源性眩暈的相關檢查方式介紹
1.聽力學檢查 (1)純音測聽:可了解聽力是否下降,聽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質。早期多為低頻感音神經性聾,聽力曲線呈輕度上升型。多次發作后,高頻聽力下降,聽力曲線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純音測聽還可以動態觀察患者聽力連續改變的情況。 (2)耳蝸電圖:該檢查可客觀了解膜迷路中是否存在積水。-SP/AP振
膿耳眩暈的診斷要點
1.病史有膿耳病史。 2.臨床癥狀眩暈陣發,視物旋轉,惡心嘔吐,喜閉目靜臥,活動時眩暈加重;眩暈可由轉身、行車、低頭屈體、挖耳、壓耳屏等動作時激發;耳內流膿增多時癥狀加重。 3.局部檢查鼓膜穿孔多位于松弛部或邊緣,有污穢黏膿味臭及豆腐渣樣物或肉芽。 4.其他聽力檢查為傳導性或混合性耳聾。瘺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誤診為頸椎病病例分析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當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所誘發的短暫的眩暈,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經癥狀,是前庭周圍性眩暈最常見的一種。因其老年人多見,且由頭頸活動誘發,易誤診為頸椎病。本研究報道2例誤診時間比較長的典型病例,結合文獻闡明其特征,以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減少誤診誤治。臨床資料病例1: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