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環保部將研究擬定農藥使用環境安全監管制度;開展土壤環境保護立法調研,組織起草土壤環境保護法草案。環保部今天公開的《2013年全國自然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表示,將研究起草農用地土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指導地方繼續開展土壤環境監管試點工作。 《要點》透露,環保部將聯合質檢總局制定《生物物種資源進出境檢驗檢疫管理辦法》,與相關部門編制生物物種資源出境管理名錄,開展物種資源出入境查驗試點,編制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同時,研究制定《轉基因生物環境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發布《中國第三批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外來入侵物種環境監督管理辦法》和《微生物發酵床菌劑環境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建立環保用微生物菌劑國內監督管理機制。 根據《要點》安排,環保部今年將研究擬定農藥使用環境安全監管制度、農業源污染監測方法及制度等基本方法和制度;建立健......閱讀全文
今天(6月25日)是第23個全國土地日,隨著近期“鎘大米”、“重金屬蔬菜”等事件的曝光,土壤污染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官方仍未公布中國土壤污染的確切數據,但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來看“不容樂觀”。專家建議,要充分重視土壤污染問題,堅持預防和治理并舉,加速出臺《土壤環境保護法》,防止土壤污染
今天是第23個全國土地日,隨著近期“鎘大米”、“重金屬蔬菜”等事件的曝光,土壤污染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官方仍未公布中國土壤污染的確切數據,但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來看“不容樂觀”。專家建議,要充分重視土壤污染問題,堅持預防和治理并舉,加速出臺《土壤環境保護法》,防止土壤污染進一步擴大
11月14日,土壤環境保護法規起草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主持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 李干杰指出,必須充分認識加快推進土壤環境保護立法的重要意義。土壤是“生命之基,萬物之母”,土壤環境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土壤污染已成為公眾關注的重大問題,土壤環境
我國最嚴環保法提上立法日程 排污企業整改逾期或日罰十萬 在中海油一個月內三次爆發海陸環境污染事故之際,權威人士向《經濟參考報》獨家透露,環保部正接受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委托,起草《環境保護法》修正案的初稿(以下簡稱“新環保法”)。 據透露,該修正案初稿首
環保部正在抓緊土壤環境保護立法的起草工作,環保部有關方面今日透露,這部法律由環保部牽頭起草,參加部委有8個之多,同時,《土壤環境保護法》(草案)已經初步形成。 據環保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土壤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成立了由環保部牽頭,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工信部、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詳情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的認定,我部研究起草了《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各機關團
■ “兩會”展望 時間走得悄無聲息,不停不等,沉淀過去,開啟未來。 201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我們回顧歷年全國“兩會”代表熱議的環境法制話題,重溫那些真知灼見,期冀著環境法制的熱點再現。透過一年又一年的“兩會”話題,我們見證著環境法制發展的軌跡。 從全國“兩會”上的建言,到
——專訪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鄭學林 正在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正在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和環境公益訴訟將成為人民法院與環保部門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當前,包括環境資源法律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加強農用地土壤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控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避免土壤污染危害,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公眾健康,環境保護部組織起草了《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一、制定《辦法》的必要性 根據2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土十條”于2016年5月31日千呼萬呼始出來,對于我國今后的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土壤修復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與影響。 國外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對土壤治理也有指導作用,下面為大家盤點以下7個國家關于土壤治理政策的特點,并從自身情況
為加強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風險,防止造成污染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要求,環境保護部組織起草了《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 一、制定《辦法》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污染地塊
記者近日從環保部獲悉,目前,繼“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布后,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臺。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藍圖正在抓緊制定中。 深入落實“大氣十條”,打好治氣攻堅戰 “大氣十條”實施兩年以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這背后是治污專項資金的支持,治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在8月5日召開的土壤修復企業座談會上表示,環境保護部正抓緊組織起草土壤環境保護法。 五措施加強治理推進土壤立法 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正抓緊組織起草土壤環境保護法,會同發改、國土、農業等部門成立了土壤環境保護
近年環境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伴隨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也在抓緊編制,孕育待生。 2
呂忠梅說,通過編纂環境法典,可以解決分散式立法帶來的諸多問題,有助于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資料圖片 中國環境報記者劉曉星 環境法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最為迅速、立法最為活躍的法律部門之一。經過近40年的發展,環境法律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環境保護主要領域已基本實現有法
2014年以來,國家在多地啟動了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同時地方性試點和項目近期明顯變多,項目建設進度有所提高。從行業情況來講,從業企業數量也從當初“從無到有”情形演變成了數量激增的階段。政府對土壤治理修復企業的監管逐步規范的同時,民間也衍生出相應的自律機制。目前土壤修復包括五大盈利模式。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根據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以及國務院督查組的反饋意見,環境保護部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督查整改工作。會議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加快推動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
根據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以及國務院督查組的反饋意見,環境保護部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督查整改工作。會議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加快推動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
入秋之后,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再度受到霧霾襲擾,環境的持續惡化倒逼政府更加重視環保治理。10月21日,環保部對外表示,將全面啟動2014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督查工作,組織在全國開展環境保護檢查。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來看,以霧霾預警為代表的驅動事件為環保股反彈提供了契機;從中長期看,環保政策的持續加碼,
2019年12月16日,不到半月就將進入2020年之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舉行,并且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在內的多項草案和議案。 這樣意味著,修訂后的固廢法有望在預期的“2019年”正式出臺。 那么來回顧
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結合實施新《環境保護法》,中國環境與發展的法制化進程正在迎來重要的窗口期和機遇期,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必將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中國環境與發展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強調,要強化環境治理科技支撐,加快形成以科技、管理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及發展模式,使環保科技紅利充分釋放,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做出更大貢獻。 今年上半年,環保科技成果豐碩,技術創新、技術成果示范和推廣不斷取得突破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強調,要強化環境治理科技支撐,加快形成以科技、管理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及發展模式,使環保科技紅利充分釋放,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做出更大貢獻。 今年上半年,環保科技成果豐碩,技術創新、技術成果示范和推廣不斷取得突破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3月11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答記者問,回應公眾關心的環境問題。 陳吉寧透露,今年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持續實施“大氣十條”和“水十條”明確的各項任務,并出臺實施“土十條”。 陳吉寧強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一次性污染物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