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恒天然方面確認,旗下部分Anchor奶粉被禁止在斯里蘭卡銷售,原因是可能造成兒童有不良反應。在去年肉毒桿菌誤報風波中,斯里蘭卡也曾封殺過恒天然奶粉。 恒天然斯里蘭卡科學和管理事務副主管Sanath Mahawithanage博士在聲明中表示,遭到斯里蘭卡衛生部禁售的,是三批400克包裝的Anchor全脂奶粉。此前,該國衛生部收到三宗顧客投訴。 恒天然表示,正與斯里蘭卡衛生部協調,希望能盡快解除禁令。與此同時,恒天然針對相關產品進行了內部檢測,顯示一切正常。 根據路透社的消息,斯里蘭卡南部Girandurukotte有數名兒童在食用相關恒天然奶粉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路透社稱,受禁令影響的奶粉約有76噸。......閱讀全文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8月5日中午,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郊區約翰斯維爾一個大型連鎖超市的嬰兒奶粉貨架前,26歲的卡羅琳面對產品召回通知顯得非常焦急。她7個月大的女兒一直食用可瑞康牌嬰兒配方奶粉。 因為擔心這種奶粉可能使用含有肉毒桿菌的濃縮乳清蛋白,可瑞康牌嬰兒奶粉的生產商4日宣布在新西蘭市場上召回可瑞康1段和金裝
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的麻煩一個接一個,濃縮乳清蛋白涉嫌含有肉毒桿菌事件還未平息,恒天然又在斯里蘭卡遭遇新問題,該公司被曝近日在當地召回兩批次涉嫌受到農用化學品雙氰胺(DCD)污染的奶粉,而在今年1月份,恒天然也曾卷入雙氰胺事件。 據新華社消息,恒天然10日說,已在斯里蘭卡完成召回兩批次奶粉
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又攤上事兒了,他們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投毒威脅。新西蘭警方10日證實,正在調查這起威脅新西蘭奶粉行業食品安全的事件。有匿名者向新西蘭農民聯合會和知名奶企恒天然乳制品公司發送威脅信件,要求新西蘭政府在3月底前下令停止使用殺蟲劑1080,否則他們會讓新西蘭的
1 8月2日 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公司發布消息,稱該公司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 2 8月3日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通報,恒天然一工廠去年5月份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部分原料銷往中國。恒天然在新西蘭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此次在乳品中檢出肉
核心提示:圣元在2009年的年報顯示,圣元優博、優聰和荷蘭乳牛三品牌的奶粉原料全部來自于新西蘭恒天然集團,恒天然集團則是此前三鹿的第二大股東。恒天然在聲明中說,恒天然是圣元的一家奶粉供應商,公司了解到圣元從新西蘭當地購買部分牛奶并從歐洲進口乳清粉。施女士買的圣元奶粉 “看到社區醫生在體檢卡寫下
1、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標奶粉事件“卷土重來”: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要求嚴肅查處,杜絕問題奶粉流入市場,徹底查清其來源與銷路,堅決予以銷毀,并依法追究當事人責任。 2、2010年7月5日報道 最近有調查發
“雅培是否是我們所說的不愿透露名字的客戶,請聯系雅培公司方面咨詢” “我們絕對沒有要求恒天然不要透露我們的名字,所有過程雅培都是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去操作的” 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迅速發酵。 昨日,雅培公司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再次否認屬于恒天然集團CEO 西奧·史畢根斯(The
深陷“毒奶粉”風波的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10日宣布,在斯里蘭卡已經完成召回兩批次涉嫌受到農用化學品雙氰胺污染的奶粉。8日,恒天然斯里蘭卡公司宣布召回兩批次共計39噸奶粉。這是恒天然產品繼檢出肉毒桿菌,并在全球召回問題產品后,遭遇到的另一個危機。 據報道,今年5月,斯里蘭卡政府就曾提醒
上圖 8月4日,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的一家超市,貨架上張貼“可瑞康”1段和金裝版2段嬰兒奶粉召回通知。 進口乳品再暴問題:2日,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公司發布消息,稱該公司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這些產品有中國進口商涉及。 4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4家進口
肉毒桿菌進入乳清蛋白粉和食品的過程。 8月2日,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向新西蘭政府通報稱,其生產的3個批次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出肉毒桿菌,受污染產品總量達40噸左右。 恒天然集團是新西蘭乳業巨頭,也是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數據顯示,我國是新西蘭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國內80%的進口奶粉來自新
毒奶粉風波殺到香港,將不少港媽們殺了個措手不及。此前宣布回收的牛欄牌是不少港媽信任的老品牌,在香港行銷近半個世紀,信譽和口碑一向很好,但這次卻也中招。 香港剛剛退燒不久的“奶粉熱”近日再次卷土重來,不過這次討論的焦點并不是“奶粉荒”和“限奶令”,而是從新西蘭飄洋過海來的毒奶粉。老品牌的淪陷
為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國務院決定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 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國新辦通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處置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
專家:所謂原裝進口,營養已遭破壞,與在國內產無異 “合格的鮮奶通過密封的管道直接進入冷藏儲奶罐,奶罐的警報裝置記錄鮮奶的溫度和純凈程度,保證72小時之內在零下44攝氏度冷藏狀態下被送入工廠。”在很多的網站上仍可以看到紐瑞滋奶粉這樣的宣傳話語,并將自身產品定位為“100%新西蘭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6日訊 新西蘭恒天然“肉毒桿菌污染事件”繼續發酵。昨晚9點39分,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網上通報稱,達能嬰幼兒營養品香港有限公司進口的2批次牛欄牌幼兒奶粉使用了疑受肉毒桿菌污染的原材料制造。據悉,涉事產品數目約為14萬罐,除去被封存在入口商倉庫的
激素事件讓不少圣元消費者很擔憂 稱激素問題和恒天然無關 由圣元“早熟門”事件引發的風波,已經牽涉到了整個行業的信譽度。昨日,作為圣元奶粉主要的奶源供應商之一的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發出聲明,表示對供應給圣元的奶粉有100%的信心。 由于早前不少專家均懷疑,可能是奶源被激素污染,恒
為平息新西蘭乳企巨頭恒天然問題奶粉引發的“信任危機”,上至總理本人,下至政府官員,新西蘭已在第一時間啟動“危機公關”。 當地時間5日,新西蘭政府總理約翰·基(John Key)在接受新西蘭國內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鑒于恒天然集團“毒奶粉”事件的負面效應不斷發酵,外交部長默里·麥卡利(Mu
我們目前的重點是確認是否還有其他產品受污染,告知相關國家將問題產品及早撤離貨架,確保各國民眾對新西蘭其他乳制品的信心不動搖。 為平息新西蘭乳企巨頭恒天然問題奶粉引發的“信任危機”,上至總理本人,下至政府官員,新西蘭已在第一時間啟動“危機公關”。 當地時間5日,新西蘭政府總理約翰·基(
有對某些事件特別深刻?本期優食家,記者特別整理回顧了年內食品行業的各種大事,或有趣、或土豪、或鬧心、或烏龍,讓我們以回顧、思考迎接2014年。 最鬧心超標案: 國內多省大米“鎘”超標 今年5月,廣東省食安辦公布10地市上報的大米質量安全摸查工作,被檢測的大米中,共120批次被檢
日前,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檢測結果曝烏龍,原本被懷疑含有肉毒桿菌的恒天然濃縮乳清蛋白原料,以及包括嬰幼兒奶粉在內的使用該原料的產品中,均未發現肉毒桿菌,而是含有一般不會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梭狀芽孢桿菌。 乳業專家表示,雖然未涉肉毒桿菌,但產品中存在任何細菌都是不合理的。中國經濟網記者聯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里,從歐洲的“馬肉風波”到遍布全美15個州的大腸桿菌疫情,再到日本曝出多起食材虛假標識事件,全世界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問題不斷發生。就我國而言,不可能獨善其身地游離在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之外。 上周,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北
2013年12月,石家莊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全市乳粉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對未來幾年乳粉業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并公布了資金支持方案,昭示著三鹿奶粉事件5年后,當地乳業重拾舊山河的決心。 作為2008年乳業“地震”震源地的石家莊,上游養殖的整合率先進行,政府相關人員接
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受肉毒桿菌污染乳品流向中國一事仍在發酵。中國監管部門、涉事企業紛紛展開排查、召回等措施予以應對。進口乳品近期屢曝質量問題,再次引發中國消費者對乳品安全的高度關注。 由于產品受到肉毒桿菌污染并波及多地,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5日中午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對此進行解釋并
恒天然私企聲譽關乎國家信譽 新總理欲為"毒奶粉"訪華道歉 新西蘭總理約翰·基13日表示,在恒天然"毒奶粉"相關政府調查完成后,他將訪華親自向中國消費者道歉。 "恒天然是一家私人企業,大部分由新西蘭乳牛場主所有,但事實上,他們是新西蘭經濟真正重要的組成部分,信譽恰好在中國文化中是
2013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奪了大眾的目光,屢禁不止的食品問題,速生雞、含鋁炒瓜子、有毒奶粉……一再逼近公眾的心里防線,讓百姓吃的誠惶誠恐。這一年在食品安全領域發生了哪些讓人揪心的事件,這些事件又是如何善后的,在這2013即將結束的日子,東方網為您盤點。央視曝光45天"速生雞"用違禁藥物催肥 曝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03年1-5月份我國豬肉人均消費量為每月1.78千克,占肉禽類消費比重的62.23%。有著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每年人均消費口糧兩百多公斤,蔬菜一百多公斤,肉類二十多公斤,食品安全不但事關十三億人的福祉,而且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對國民經濟的直接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被新西蘭總理點名批評拖延曝光產品質量問題,自己卻堅稱主動公開;“48小時召回時限”口徑一改再改;只道歉不提賠償……深陷“肉毒桿菌”門的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在中國市場的“危機公關”,讓中國消費者很受傷。專家指出,坦承才是最好的危機公關,恒天然式沒有誠意的“危機公關”要不得。 ■ 行動要有誠意
中低端液態奶 “漲價缺貨”的現象早在8月就已顯現,國慶節后,情況似乎并沒有明顯好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家乳企的內部人士處獲悉,由于大型乳企的液態奶產品 “漲價缺貨”,已經對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發改委節前曾約談了幾家企業,希望阻止或緩解產品的價格上漲。 不過,記者前
8月7日,奧克蘭,恒天然公司首席執行官史畢根斯(左二)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布所有受污染產品已經停止銷售。 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7日聲稱,旗下遭肉毒桿菌污染的產品存貨已經全部下架,不再對消費者安全構成威脅。 稱消費者基本沒有危險 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在位于奧
新西蘭政府19日宣布,計劃對該國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產品遭肉毒桿菌污染事件展開調查。目前,新西蘭正在試圖挽回其安全農產品出口國的聲譽。 此次新西蘭政府的調查將與已展開的恒天然集團的兩項內部調查以及該國農業監管部門的一項調查同時進行。政府將調查被污染產品是如何進入國際市場,以及在處理此事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