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疫苗”有新突破
據外媒報道,癌癥是體內細胞不正常增生引致,由于這些細胞不是外來物,不會引發免疫反應,所以難以治療,而且有復發可能。科學家于是想到“教導”免疫細胞“認識”癌細胞特征,令免疫細胞視之為威脅并發動攻擊,原理近似疫苗。美國和英國過去幾年有數十名末期癌癥病人試行這新嘗試,效果理想,有望成為未來抗癌主力武器。 免疫系統中重要角色T細胞,是制造“癌癥疫苗”的關鍵。美國科學家從捐贈者骨髓抽出T細胞,再利用癌細胞表面的WT1蛋白刺激T細胞,促使后者“記下”癌細胞,再把T細胞植入患者體內。英國的方法大同小異,先從患者血液抽取T細胞,通過基因工程把WT1蛋白基因植入T細胞內,再把后者植回患者體內。 美國過去3年有15名白血病人接受這項治療,他們原本預估只剩數個月生命,但據報其中“接近一半”至今仍然在生;英國亦有20名白血病人接受臨床試驗,同樣反應良好。醫生稱,這些免疫細胞可以為病人提供比現有藥物更長期且有效的保護,有望減低化療后癌癥復發的機率......閱讀全文
癌癥免疫細胞療法介紹
由“魏則西事件”,引發的醫療事件讓百度、莆田系、部隊醫院等成為眾矢之的,影響頗廣,其原因是癌癥免疫細胞療法引進和臨床醫學應用的真與假,同時也把癌癥免疫細胞療法這一技術推上了風口浪尖,也使得國內對免疫細胞療法采取了懷疑的態度。近幾年,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癌癥的病發除了外在條件和遺傳因素以外還跟人類自
《細胞》特輯:癌癥免疫療法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薦文章集合手冊,主要介紹某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及突出成果。相關特輯內容包括研究論文,評論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領域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由贊助商贊助,可以免費獲取。 腫瘤發生是一個復
阻斷免疫細胞能夠抑制癌癥
根據最近在《eLif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T細胞缺少一種名為SLAMF6的調節劑時,T細胞殺傷皮膚癌細胞的能力將會增強。 通過增強免疫系統破壞癌細胞能力的免疫療法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癌癥治療方法,但僅對大約一半接受過這種方法治療的患者有效。這項針對小鼠的新研究表明,關閉SLAMF6的免
Nature:癌癥讓免疫細胞叛變
免疫系統是機體對抗疾病、感染甚至癌癥的武裝部隊,但這個隊伍中也會出現叛徒。荷蘭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特定免疫細胞會被乳腺腫瘤“策反”,促進癌細胞的擴散。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三十日的Nature雜志上。 在西方國家,大約每八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患上乳腺癌。而乳腺癌死亡90%是因為癌癥擴散到了機體其
細胞免疫治療能否攻克癌癥?
打破砂鍋 數據顯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確診為癌癥,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感受到身邊患癌的人越來越多。請關注——細胞免疫治療能否攻克癌癥? 2013年年初,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了《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為312萬例,每年因癌癥死亡的人數為 270萬例。全
發現癌癥免疫新機理:為何有時巨噬細胞促進癌癥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有助于腫瘤進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腫瘤對治療的反應。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免疫細胞類型發揮的特定作用,一組由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多機構團隊分析了多種小鼠模型的免疫細胞組成和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數據集。 他們主要針對兩種類型的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和
細胞免疫治療對癌癥有效么?
細胞免疫治療對癌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 腫瘤免疫療法是一項正在迅猛發展的技術,未來它將會是癌癥治療的一個重要方向。 因為最強大的抗癌力量,不是來自藥物,也不是手術或者放療,而是我們自身!我們的免疫細胞每天都在吞噬癌細胞,只不過有時候它們被狡猾的癌細胞蒙蔽。近幾年國際上最新的研究發現,只要通
駐留腫瘤之中的免疫細胞可阻礙癌癥免疫療法
研究人員將腫瘤相關性免疫細胞(被稱作巨噬細胞)在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體從其預期的T細胞標靶那里竊走的行動中抓了現行,而阻止這一偷竊行為能令長有腫瘤小鼠的治療反應得到改善。免疫檢查點封堵療法顯示,該療法對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極有幫助,這些腫瘤包括:非小細胞型肺癌、膀胱癌和皮膚癌,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對這
NK免疫細胞免疫療法可以提高癌癥治療療效嗎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可以識別并清除腫瘤微環境中的腫瘤細胞,但為了生存和生長,腫瘤細胞能夠采用不同策略,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殺傷腫瘤細胞,從而在抗腫瘤免疫應答的各階段得以幸存。腫瘤細胞的上述特征被稱為免疫逃逸,免疫療法就是在發現腫瘤的這個特性之后逐漸成熟完善起來的,它的原理就是通過重新
-CART細胞療法:教會免疫細胞去攻擊癌癥!
多年來,癌癥治療的基本方法一直是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在過去十年中,靶向療法也成為多種癌癥的標準療法,如伊馬替尼(格列衛)和曲妥珠單抗(赫賽汀),這些是通過攻擊癌細胞上的特定分子變化來追蹤癌細胞的藥物。 而現在,盡管免疫療法的研究始于多年前且進展斷斷續續,但對免疫療法的興趣正在增長,免疫療法是
新型單細胞測序方法可有效追蹤癌癥免疫細胞
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單細胞測序方法RAGE-Seq(Repertoire and Gene Expression by Sequencing),該方法兼備高通量、靶向、長讀長和單細胞測序特征,能夠高準確度和靈敏度的識別全長抗原受體序列,追蹤與癌癥免疫反應相關的免疫細胞。7
Science-Immunology:罕見免疫細胞影響癌癥免疫治療效果
特定類群的免疫細胞能夠抵抗機體紊亂的發生,這一類型免疫細胞功能的喪失將導致癌癥的產生,因此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這些被稱為“效應T細胞”的免疫細胞亞群中。 然而,一項最新的研究則表明,效應T細胞發揮抗癌活性的背后或許有著更為深刻的細胞生物學機制。 因此,研究者們對一類被稱為“天然T細胞”
華人Science,Nature子刊文章:免疫細胞對癌癥免疫影響
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外科、免疫學與生物學教授鄒偉平(Weiping Zou)博士主要從事腫瘤、免疫、炎癥及醫學轉化等領域的研究,在腫瘤免疫領域創立“腫瘤免疫抑制網絡學說”,在腫瘤和機體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應用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人類的健康以及生命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具有重大影響的成績。他
細胞免疫療法:激活免疫力抗癌-攻克癌癥新希望
CIK細胞殺傷腫瘤細胞電鏡照片。圖片上方的CIK細胞識別并靠近下方的癌細胞。上方的CIK細胞施放顆粒酶和穿孔素破壞癌細胞的細胞膜,直接殺傷癌細胞。 目前,手術、化療和放療是治療腫瘤的三大常規方法,但它們都給癌癥病患帶來極大的痛苦。近年,被稱為“綠色新療法”
nkt細胞免疫治療——“癌癥免疫治療特種兵”
2月27日,據CCTV2財經頻道報道稱,中國有一位科學家已經研制出一種治療腫瘤的新方法,即從自身的細胞里找到了抗癌的勁敵。清華大學醫學中心細胞治療研究所所長張明徽是這一項目的負責人,他們的工作是在人體眾多的細胞中,尋找并培養出對人類健康有益的免疫細胞。 培養免疫細胞不像養寵物那么簡單,發現和培
新一代癌癥細胞免疫治療技術:nkt細胞免疫治療
NKT細胞免疫療法 基于NKT的新一代癌癥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細胞可用于癌癥治療的歷史已有40多年,但基于癌癥的復雜性,目前還沒有發現可以治療它的普遍規律。國內目前廣泛使用的“免疫療法”(主要是 CIK -DC 細胞療法)具有靶向不明和免疫系統抑制等缺點。 2005年,清華細
細胞免疫療法治愈兩例癌癥患者
近日,由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河南省腫瘤研究院院長宋永平教授和生物免疫治療科高全立主任帶領的團隊,與該院血液科緊密合作,經過3年多的努力,成功完成了我省首例白細胞及淋巴瘤的CAR-T細胞治療,使我省白細胞及淋巴瘤的治療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目前,癌癥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其中就包括以CAR-T
癌癥免疫療法后起之秀——γδ-T細胞
荷蘭生物技術初創公司Lava Therapeutics以1.005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在納斯達克上市,此次IPO的收益將用于推動該公司雙特異性抗體管線的開發,這種藥物旨在通過招募一種罕見的免疫T細胞——γδ T細胞來治療癌癥。該事件也映射出投資者對基于γδ T細胞的癌癥治療越來越感興趣
癌癥免疫藥
英國和美國研究人員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從乳腺腫瘤的基因和分子構成中能夠找到有效線索來判斷乳腺癌的疾病走勢,包括未來復發的可能性和復發時間,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有望開發出更高效的工具來預測這類疾病的病程。 英國癌癥研究會劍橋研究所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對近2000名患乳腺癌女性的腫瘤基因變化
影響組織炎癥癌癥轉變及免疫治療響應的免疫細胞
2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細胞通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隸屬的計算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韓敬東研究組的論文“Immune cell types and secret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
研究發現重編程T細胞增強癌癥免疫療效
美國圣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華人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限制過繼細胞療法有效性的分子“剎車”。 這種新的治療策略可增強癌癥免疫治療的效果,從而減緩腫瘤生長,并延長癌癥小鼠的壽命。 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2日2時,《自然》發表了這項研究。 這一發現為開發更有效的過繼細胞療法,如嵌合抗原受體(C
癌癥免疫是腫瘤細胞還是宿主免疫細胞表達PDL1起作用
PD-1/PD-L1免疫檢查點阻斷為癌癥的免疫治療開啟了新的革命性的跨越式發展篇章。PD-1/PD-L1抗體藥物展現出顯著的臨床療效和較低的治療毒性。目前,針對PD-L1的治療性抗體先后被美國FDA批準上市。近年來的報道顯示,PD-L1不光表達在腫瘤細胞上,而且還組成性的(constitutiv
Science:癌癥免疫療法重大突破-利用他人的T細胞抵抗癌癥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癌癥研究所、挪威奧斯陸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癌癥免疫療法上取得新的突破,他們證實即便一個人自己的T細胞(一類免疫細胞)不能夠識別和抵抗他們自身的腫瘤,但是其他人的T細胞可能會做到這點。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5月19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
這種膽固醇代謝產物“劫持”免疫細胞,讓癌癥擴散
很多人都知道,脂質分子膽固醇(cholesterol)在人體動脈血管里的聚集會導致心肌梗死和中風等疾病,但對于它的其它危害,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近日,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研究人員發現:膽固醇的代謝產物27羥基膽甾醇(27-hydroxycholester
Nature:讓衰竭的免疫細胞煥發活力再次抑制癌癥
近日,一項刊登于Natur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在不同類型免疫細胞中水平發生改變的名為TOX的特殊蛋白或能控制將要衰竭的細胞的身份,基于本文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有望尋找一種方法來準確識別腫瘤或感染位點會發生衰竭的免疫細胞類型,同時也能幫助研究人員通過重新振
對免疫細胞抗擊癌癥進一步加強
化學工程研究員,該研究的共同作者Yoon-Tae Kang博士說:“外泌體是蛋白質和其他分子的小囊,幾乎可以被體內的每種類型的細胞釋放。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擴大我們對NK外泌體的了解,并嘗試利用它們的致癌潛力。”?密西根大學羅杰爾癌癥中心和密西根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興療法有望部署人體的“
T細胞耗竭-,抵御癌癥免疫療法的治療效應
大多數關于免疫系統的臨床研究使用的都是成年人,而對于兒科癌癥患者而言,這些信息或許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 Immunology上題為“Antigen cross-presentation in young tumor-bearing hosts promote
代謝療法有望治療免疫疾病-抑制細胞代謝殺死癌癥
美國安娜堡市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免疫學家/化學生物學家Gary Glick博士有一雙兒女。在大約12年前,他發現兒子Jeremy成長遲緩,面色蒼白,呈現出不少病態,并抱怨胃和其他地方疼痛。醫生們花了大約3年才查出來Jeremy患有克羅恩病(Crohn
Nature子刊:新型單細胞測序方法可有效追蹤癌癥免疫細胞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癌癥治療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借助免疫系統開發的多種治療方法被人們寄予厚望。雖然部分治療方法在臨床治療中已經獲得一定的成功,但大多數只對部分患者有效,并且還會導致耐藥、超進展以及免疫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等問題。因此,了解免疫系統在癌癥治療中的表現,準確篩選最有可能獲益
PNAS:癌癥免疫新療法
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出一種致命武器,利用一種人造蛋白促進機體天然免疫系統對抗癌癥,殺死了小鼠的腦腫瘤。如果能夠證實在人體中同樣起作用,它將克服影響免疫治療效力的一個主要障礙。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7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這一蛋白由兩部分構成――一個專門與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