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事務的委員奧廷格3月15日表示,為吸取日本核電站事故的教訓,歐盟成員國同意對核電站進行全面的“壓力測試”,檢查核電站是否能應對地震、海嘯、恐怖襲擊、電力供應中斷等突發威脅。圖為比利時杜爾核電站的冷卻塔。新華社/路透 3月11日下午,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級強震,并引發強烈海嘯,當天日本電力公司宣布,其在日本北部女川町工廠的三座核反應堆自動關閉。然而,幾天后相繼傳來核電站爆炸和反應堆受損的消息。部分專家通過媒體上描繪的各個節點的場景為記者勾勒出福島核電站核泄漏的大致過程: 由于核裂變的鏈式反應在地震之初就已自動停止,所以在核反應堆內的燃料棒不會發生像原子彈那樣的核爆炸。 所謂堆芯熔化,是指核反應堆溫度上升過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發生破損事故。失去冷卻水后,堆芯水位下降,燃料棒露出水面,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質產生的熱量無法去除,隨后溫度持續上升會導致這種情況。 ......閱讀全文
本文導讀: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國專家反復強調,飄到美國的輻射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將很有限。 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
目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就氣象條件與核輻射污染擴散問題、氣象服務在核事故以及環境應急響應中發揮的作用等問題,新華網和中國氣象局網站專門采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他們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專家咨詢組專家孫軍,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核應急工作專家組
時勘:國家“973”重大項目“混合網絡下社會集群行為感知與規律研究”總項目組專家。 此次事件本身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再加上日本政府發布關鍵信息時含糊其辭,因此,使得日本民眾對于核泄漏事故帶來的消極心理反應劇增,并且有逐步升級的趨勢。 如何看待日本地震中官方及民間的心理過程?對我們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美國一面密切關注事故,一面明確表示大力發展核電的立場不會改變。目前美國沒有關閉核電機組的計劃,但與此同時,美國進一步加強了核安全舉措。奧巴馬已經要求核管制委員會對美國國內的核電站進行全面評估,據悉該委員會將于3月21日就美國國內核安全舉行發
【事件】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布了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結果表明,我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柴國旱表示,雖然總體上說目前日本的核安全狀
安全理念要有轉變□ 何祚庥(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溫家寶總理不久前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我國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很及時,我很認同;而且我認為不能把國務院的決定簡單化,必須嚴格地從核安全、核政策、核資源、核價格等各方面進行重新評估。我首先反對國內相關人士說的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在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后,在福島的中國人急劇減少,雖然全體在日中國人人口從2012年起開始恢復,但是福島要恢復到震前水平還需要很長時間。在福島的中國人在2008年達到高峰,達5768人,但在2011年下降至3710人,2012年更下降到3527人。盡管 3.11
3月31日,繼20日的反核游行,日本東京再次爆發數百人規模的反核游行。由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總聯合發起的主題為“東電抗議行動”的游行,在東電本部門口與警察發生糾葛,游行組織者3人被警方以違反東京都公安條例為由逮捕。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3月11日地震中嚴重受損并發生爆炸,引發嚴重
最近一段時期,由于日本地震后福島核電站發生的事故,很多網友都對核輻射的影響憂心忡忡,不少網友也接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短信。究竟這次的核事故有多大的威力?核輻射危害應該如何防護? 為此,人民網科技頻道特別專訪了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現場核查司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震驚全世界。此次地震最讓人關注和擔心的問題是由地震引發的海嘯、核電站泄漏等次生災難。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后,3號反應堆、2號反應堆和4號反應堆也相繼出現問題,現已發現有一定程度的核泄漏,并已確認有多人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
日本自衛隊17日晚完成了對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的噴水作業,但目前核電站的放射線劑量尚未見降低。 當地時間19時30分(北京時間18時30分)左右,自衛隊動用5臺消防車,從地面向3號機組乏燃料池噴水。作業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共向機組噴水30噸。據悉,噴水作業采用了特殊的方式,在整個作業過程中
這里顯示的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控制室。反應堆的設計、風的模式、經驗交流和其他因素,會導致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出現很大不同。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幾十年來,只要提到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這些字眼,人們立刻就會想起核電站出故障引發的大災難。上周日本發生致命地震
本文導讀: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日本福島郡山居民排隊領取飲用水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檢測到兩種放射性物質據
發送指令、傳輸圖像、接受數據,短短10秒,指揮部便收到所有核泄露事故現場的數據資料;實時監測輻射污染、及時準確評估事態發展、及時處置故障部位、堵漏、封裝、屏蔽,核泄漏事故處置一氣呵成,核危害在短時間內被指揮部控制。 就在前不久,在國家“神盾—2015國家核應急演習”,兩位由防化學院核防護系核輻
日本政府表示,當地時間15日晨6時10分左右,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附近傳來爆炸聲。早些時候的報道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容器出現部分破損,這表明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核泄漏。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目前,當天風向朝北,風從太平洋吹向日本內陸,估計對日本影響較為嚴重。核污
問:中方是否認為日本核泄漏事件對亞太國家的安全構成重大挑戰?中方采取了哪些措施確保核安全?中國從此次核泄漏事件中吸取了哪些教訓?是否將調整核電發展規劃? 答:一些國家政府和人民對此次核泄漏事件予以高度關注。我們注意到,日方正在盡全力采取應對措施,我們希望日方及時、準確地向外界通報現場情況及
2011年3月25日,華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捐贈一批核輻射及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器,該批儀器將為奔赴地震災區進行應急救援的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提供安全保障。華瑞科力恒市場部和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此次捐贈儀式。 3月11日,日本本州
比地震可怕的是海嘯,比海嘯可怕的是核泄漏,比核泄漏可怕的是謠言。2011年3月17日晚,成都理工大學臨時開設了《核電站安全與核輻射防護》科普講座,為的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核輻射,以辟謠“鹽”。“鹽”過其實 “今早,接到老父親電話,問:要不要多吃碘鹽?”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院
據有關報道,日本9級地震引發當地核電站連續出現安全問題,自12日以來,福島第一核電站4個機組連續發生爆炸,核泄漏情況加劇。日本核電站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污染物已影響了日本中部、北部極其以東的太平洋區域,在日本地震核安全事件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3月18日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從4級提高為5級。這是日本迄今最為嚴重的核泄漏事故。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官員18日在記者會上說,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2號和3號機組的核泄漏等級為5級,4號機組的核泄漏等級為3級。 本月12日,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前副總干事、哈佛大學資深研究員海諾寧(Olli Heinonen)曾任職IAEA副總干事5年,現為哈佛大學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美國東部時間3月17日下午(北京時間3月18日凌晨),日本核危機升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前副總干事、
3月15日中午,很多正在忙碌中的人收到這樣一條短信:BBC新聞臺最新消息:日本政府證實因第二波地震而波及的福島縣核電站,輻射外泄搶救失敗,已開始蔓延至亞洲區域國家。預計明日下午4點抵達菲律賓。 一時間,國內很多人談論的話題變為“核輻射真的要來了!” 下午15時左右,某網站在辟謠專區發
近日,日本特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泄露出的放射性物質在溫帶季風與日本暖流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向外擴散,放射性物質可能對周邊及其它地區的水產品與農產品造成影響,日本食品安全形勢面臨潛在的風險。作為預防,部分國家和地區已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檢測日本進口產品的輻射水平。我國食品業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3月12日22時權威發布,由于中國位于日本國的西部,日本核泄露發生地區近日風向盛行由西向東,其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來三天對中國沒有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綜合分析最新氣象資料和放射性污染物擴散模式運行
雖然福島核泄漏事件已經過去五年了,但帶來的災難性后果不亞于當時地震及海嘯的威脅,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這方面,許多地區的人們都擔心核泄漏給周邊環境帶來的危險,如韓國一直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福島周邊水產品,美國也禁止部分日本農產品的進口(主要針對部分受核污染區域),同時我國國內也是目前十個日本都縣的農產品食
美 國 研發投入“量入為出”,重點保證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實施創新戰略,確保經濟的增長與繁榮。 奧巴馬堅持通過創新確保美國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戰略,在國情咨文中大力倡導創新,提出美國要想贏得未來,就必須在創新、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超越其他國家,并發布了新的《美國創新戰略》,以明確國家的創新目
3月17日,日本新瀉縣被疏散的災民在接受核輻射檢查。 從3月12日開始,日本大地震所引起的核輻射危機一天比一天引起全球更多人的關注和擔憂。短短幾天之內,福島第一核電站先后發生多次爆炸、起火,日本首相菅直人指出,災難性的核泄漏陰云
據日本媒體6月7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1日向日本政府遞交了一份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的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第1至第3核反應堆原子爐內的燃料棒,不僅已經熔穿了爐底,同時也可能熔穿了多處的爐壁,使得熔解的燃料棒沉積在原子爐的外殼與壓力容器(內壁)之間。此外,3·11日本大地震發生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今日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表明中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今日介紹說,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布全國省
日本首相菅直人3月31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必須報廢。國際原子能機構同日建議日本擴大這座核電站周邊居民的疏散范圍。 截至發稿時 死亡:11532人 失蹤:16441人 放射物超標4385倍 菅直人在與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志位和夫會談時說,福島第一核電站必須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