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老煤炭產區大規模轉產轉移壓力越來越大,在當前日益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下,部分衰老礦井面臨關閉破產的困境。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卜昌森因此建議,國家應盡早出臺衰老礦井轉型發展稅收優惠等相關扶植政策,以扶持這些礦山走出困境。 卜昌森說,煤炭作為我國的基礎能源,隨著多年高強度開采,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及東北三省等老煤炭產區,普遍面臨著資源枯竭、礦井衰老、生產經營困難加劇等問題。 “以山東省為例,衰老礦井占山東礦井總數的68%,10年內將有約30%的礦井關閉,20年內將有約70%的礦井關閉,共涉及職工和職工家屬 150多萬人。”卜昌森說,而山東能源集團是山東省內衰老礦井最多的煤炭企業,有17對礦井可采年限不足10年,最短的只有2年可采年限。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卜昌森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支持衰老礦區的轉產轉移的建議》的議案。他介紹,這些建成于計劃經濟時期的衰老礦井,沒有為后續發展進行充足的資金......閱讀全文
作為煤炭行業去產能重地河北省,其最大的煤炭集團冀中能源成為這場去產能大戲的主角。 據河北省國資委透露,冀中能源等3家煤企要用3年至5年時間關閉退出所屬煤礦52處,關閉整合地方煤礦62處,共淘汰過剩產能6307萬噸。 與此同時,霧霾頻發的河北省各地區去煤任務也頗為艱巨,煤炭下游鋼鐵、水泥等行業
2004年以來,山東省國資委和省管企業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科學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不斷健全監管體系,大力調整布局結構,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國資監管工作和省管企業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9月中旬,“科學發展新國企――媒體省管企業行”活動隆重舉行,中央和省內10多家主流
“黨的十八大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作為一個重要的奮斗目標,提出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在這一方面,山東能源各個企業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1
“科技創新始終是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山東能源集團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的唯一出路,但與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對比,還存在很大差距。”12月20日,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卜昌森對記者說。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持續低迷,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煤炭市場持續下行,山東能源集團作為我省最大的煤炭能源企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保運行、穩增長的壓力巨大,改革發展任務十分艱巨。 為此,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在年初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的基礎上,自9月上旬開始至年底,又利用4個月的時間,在全集團干部職工中廣泛開展以“知形勢、
大手筆建設現代化礦井――讓“晉”字品牌“亮”起來 一家民營煤礦也成了省一級質量標準化礦井?大多數人對此心存疑問。2012年7月,在呂梁參觀了東輝集團旗下的西坡煤業后,所有人的這一傳統思維被徹底改變了。 西坡煤業是一座年生產能力120萬噸的高
“這是運行不到兩個月就實現在線交易6.2億元的電子商務平臺,能為客戶降低采購成本達2400余萬元。預計今年將實現在線交易15億元,可為注冊會員節約各項費用9000余萬元。”在剛剛投入試運行、目前全國惟一的現代能源礦產交易中心,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卜昌森自豪地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面對煤炭市
從2012年開始,煤炭行業苦苦掙扎,卻仍舊沒有脫離“苦海”。不管是煤企還是煤礦工人,嘗過了“煤炭黃金十年”所帶來的甜,如今也意識到,不經歷改革的陣痛,煤炭行業恐怕難以走出困境。 今年以來,隨著煤炭行業開啟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煤企從自身“開刀”,開始實施減員分流等措施來降本增效。對煤礦工人來說,這
3月4日,在從北京站到山東團住地的大巴上,棗莊市長張術平主動與勝利石油管理局局長孫煥泉坐在了一起,虛心請教“頁巖氣”的事。作為老礦區,棗莊一直備受資源枯竭之困。大洋彼岸的頁巖氣革命,正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國是否也將走一條從煤到油,再到氣的能源蝶變,這塊“大蛋糕”山東企業能吃到嘴里嗎
冬季,萬物皆眠,嚴寒讓人望而卻步,“熬冬”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受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遇到了困難,煤炭行業尤為嚴重。針對行業“寒冬”,世界500強企業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卜昌森提出了自己的“冬泳論”。 冬泳之魂:信心是金 “煤炭市場下行是
8月16日,由《英才》雜志主辦的“2013第七屆貢獻中國高峰會”在北京舉行,參加論壇的能源行業嘉賓將焦點集中在風頭正盛的頁巖氣及其大規模應用上。 “五年內中國無法大規模普及應用頁巖氣。”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卜昌森表示。卜昌森解釋說,因為中國的頁巖氣和美國的頁巖氣在分布特點、地質條件、交通條件
▲曾經的“搖錢樹”,現在變成了阻礙經濟發展的“深溝險壑” “如果這個大坑治理不好,整個城市就會被它‘吞’了!”這是當地市民眼中的“亞洲第一大坑”——撫順西露天礦坑(下稱“大坑”)。 遼寧省撫順市城區往南一千米,便是大坑所在地。在這座有著100多年采煤歷史的大坑周圍,昔日曾建有“中國石油第一廠”
煤炭市場的拐點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拐點,通過倒逼機制和大浪淘沙,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產業集中度,有利于行業安全、綠色、高效、健康發展,同時也是價格的合理回歸,符合經濟規律。 11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2012
21世紀初期,“循環經濟”作為最耀眼的名詞出現在煤炭行業,繼而成為煤企重組轉型后發展的“不二法門”。10年來,中國煤炭大省山西的“循環經濟”效果如何?在這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瓶頸?他們又是采取哪些措施實現綠色發展的?也許,在同煤集團和中煤集團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身上可找到答案。
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中國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如既往,習近平總書記日前提出的這一要求,再度引起全社會的共鳴。他說出了人民的心聲,代表著人民的期許,描繪了未來的圖景。這是黨中央的承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
“等明年底90萬噸礦井技改結束,油頁巖的產量會大大增加,到時候再也不擔心我們的煉油設備吃不飽了!”12月7日,樺甸市豐泰油頁巖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王世政高興地告訴記者。自今年8月在該市啟動豐泰油頁巖綜合開發項目以來,山東能源集團正緊鑼密鼓地打造首個省外油頁巖綜合利用基地。 位于吉林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于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的通知。 通知原文如下: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部審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共63項,其
迄今為止中國面積最大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下稱“綜改區”)在山西起航。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山西省將借由國務院近日批復設立的“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獲得在資源改革轉型領域的“先行先試”權。 在此之前,國務院已經批準設
“今年,山東能源集團針對形勢變化,對今年105個投資項目進行了重新梳理,控制并暫緩投資項目58個。”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卜昌森介紹。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推動企業內涵發展。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宏觀形勢制
退煤大秦線 步量中國能源結構變革大局的艱難開端 煤炭,被譽為“工業的糧食”、“神奇的烏金”。它撐起了中國能源供應體系的半壁江山,卻也釀成了大氣污染的一杯苦酒。 面對日益嚴重的霧霾,煤炭究竟何去何從?以煤為主的能源體系又該如何改變?帶著這些問題,上證報記者歷時數月,沿著大秦線,踏
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伊始即提出《美國優先能源計劃》,意圖通過開發利用美國豐富的化石能源資源,推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實現能源獨立。截至3月底,特朗普已采取立法、行政命令、財政預算、人事布局等實施措施。與計劃相比,特朗普在實際行動中增加了對核能和風能的支持,前者主要是用于國防方面。 總體來看,特
“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保護好生態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百色礦務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啟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前,能源產業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環境污染問題已嚴重影響了新型工業化進程,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突出瓶頸,迫切需要向集約化、生態型方向發展。
2013年,國內能源產業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展開了全面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一方面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力圖壓縮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但有限的天然氣資源的制約越來越突出,同時超高壓輸電電網在技術和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困局,也制約了"煤改氣"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近年來,受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給能力持續過剩,供求關系嚴重失衡,企業效益普遍下滑,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安全生產隱患加大,對經濟發展、職工就業和社會穩定造成了不利影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重點任務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去產能。本月
能源問題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必須系統謀劃和長遠考慮,形成明確的能源戰略及實施舉措。近兩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組織殼牌公司、哈佛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外多家機構的70余位專家,開展了中國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重點對全球和中國能源的供求形勢,未來中國能源發展的目標、原則和戰略途
業內期盼已久的能源“十二五”規劃面世、新能源局成立、四大能源通道成形……2013年,中國的能源領域亮點不斷。 又到年終歲末,本期《中國能源報》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能源行業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全面梳理,評出2013年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以重要性排列),以期從能源經濟的角度解讀中國經濟變化趨勢,展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已結束,共有149項申報項目通過形式審查。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申報項目基本信息公示10天,公示時間:2016年6月13日-6月22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煤炭是我國主體能源。煤炭產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涉及面廣、從業人員多,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近年來,受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給能力持續過剩,供求關系嚴重失衡,導致企業效益普遍下滑,市場競爭秩序混
●煤改氣、煤改電投資大、周期長,加快精煤用戶終端推廣,無疑是點多面廣、難以管控的散煤治理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 ●實現70%的洗選率存在一定難度。但難度不在洗選工藝、技術、裝備上,而在于燃煤用戶對洗后優質煤的需求并不強烈。洗選煤不能優質優價,其核心是燃煤排污的環境成本和監管力度問題。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