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MJ的一篇評論中,一位來自倫敦克里登大學附屬醫院的介入專家Aseem Malhotra認為,將心臟病歸咎于飽和脂肪是一種誤導,而且是一種潛在的有害信息。“科學家普遍認為反式脂肪(可見于很多快餐、焙烤食品和人造黃油中)可通過炎癥過程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他寫到,“但是飽和脂肪則是另一回事。” Malhotra指出:“一個主要問題是,研究提示大量膽固醇和飽和脂肪與心血管危險增加有關后,食品加工行業開始用糖替換飽和脂肪(以彌補損失的味道)。”而“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糖可能是代謝綜合征的***危險因素…”,他寫到。 Malhotra總結道,現在到了打破飽和脂肪在心臟疾病作用的神話,并改變飲食對肥胖發生的作用這一觀念的時間了。 下面是營養和預防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對于該話題的討論。 &nb......閱讀全文
剛剛過去的春節和情人節,讓巧克力的銷量大增。而素來享有“巧克力中的貴族”美譽的松露巧克力更是成為年貨必備及情人節禮物的首選。然而,記者發現,在高端面目的背后,大部分松露巧克力其實都是“低端”的代可可脂巧克力,有些產品代可可脂含量超過5%,根據我國相關行業標準,這類產品甚至不能直接
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少攝入飽和脂肪、多攝入不飽和脂肪來保護心臟的健康指南有誤,沒有證據顯示這樣做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研究結果刊載于最新一期美國《內科學紀事》期刊。 沒有關聯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8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0萬人參與的72項研究進行薈萃分析。結果顯示,無論從飲
100克冰激凌中飽和脂肪占每日需要量的39%,如果吃掉一盒,就超過了一天的需要量。 各種口味、類型的雪糕或冰激凌特別受人喜愛,不僅在夏季受人歡迎,許多人冬天也愛吃。一只雪糕或一盒冰激凌中到底有什么營養呢?讓我們看看營養標簽吧。 選擇一盒“和路雪草莓水果冰激凌”(290克)和“蒙牛蒂蘭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研究員發現,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能比攝取過量飽和脂肪還要大。 研究指出,即使飽和脂肪攝取量增加一兩倍,血液的飽和脂肪水平也不會增加。如果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就會提高血液中的脂肪酸水平。 報告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沃萊克說:“問題的關鍵是,
隨著健康營養意識的升級,公眾的零食消費也在全面更新。上班族手邊常見的高熱量、高脂肪零食逐漸被貼著“天然、營養、富含膳食纖維”標簽的新世代零食取代,糙米卷、能量棒、營養棒這類號稱富含雜糧營養、膳食纖維豐富、低脂又具有高飽腹感的零食成為白領們的新寵。但你是否想過,這些標榜健康的零
近日,英國一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表示,與傳統觀念相反,某些脂肪對人體健康可能是有益的。多年來人們一直互相告誡,飽和脂肪會阻塞動脈血管,累積體內肥胖,但現在又有證據說,某些飽和脂肪其實能讓你減肥,對心臟也有好處。 由英國心臟基金會資助,牛津、劍橋和哈佛等研究學者進行的一項調查,就引發許
29日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的這項研究涉及5大洲18個收入水平不一的國家和地區的13.5萬人。 研究人員發現,飲食結構中脂肪在能量中占比35%的人,死亡風險比脂肪占比11%的低23%。 研究牽頭人、麥克馬斯特大學人口健康研究所的馬希德·德甘對法新社記者說:“與普遍認為的相反,增
有些注重健康的人竭力避免攝入脂肪。而一項新研究顯示,脂肪沒有那么可怕,適度攝入有利健康。 29日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的這項研究涉及5大洲18個收入水平不一的國家和地區的13.5萬人。 研究人員發現,飲食結構中脂肪在能量中占比35%的人,死亡風險比脂肪占比11%的低23%。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建議,每天的熱量攝入中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10%,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1%,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圖片來源于網絡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約72%的死亡與非傳染性疾病相關,而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中,約一半與心血管疾病相關。飲食不健康、缺乏鍛煉和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建議,每天的熱量攝入中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10%,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1%,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圖片來源于網絡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約72%的死亡與非傳染性疾病相關,而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中,約一半與心血管疾病相關。飲食不健康、缺乏鍛煉和吸煙等
當健康脂肪替換其他脂肪時會出現結構問題,X射線有助于更深入地認識問題所在。 食品科學家用X光照射脂肪,以了解更健康的脂肪是如何在不影響味道或口感的情況下替換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希望加拿大圭爾夫大學承擔的這個項目可以為許多試圖將飽和脂肪變換為更健康的不飽和脂肪的食品行業參與者提供答案。 由
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飽和脂肪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健康的。但是,近日,挪威卑爾根大學KG Jebsen糖尿病研究中心開展的一項研究對此提出了質疑。研究人員發現,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著驚人相似的健康效應。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
一、常規理化項目及營養成分測試項目檢測項目項目內容理化指標干燥失重、灼燒殘渣、水分、灰分、紅外鑒別、旋光度、密度、凈含量、比體積、膨脹率、酸價、過氧化值等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總碳水化合物,單糖、二糖、低聚糖、多糖蛋白質總蛋白 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色氨酸、苯丙
香港消委會抽查市面上48款即食面,其中13款被驗出鈉含量過高。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消委會檢驗市面48款即食面,發現有產品鈉和總脂肪含量超標,有杯面鈉含量竟高達4000多毫克,超出每人每日攝取量上限兩倍多,若連湯吃完整包面,便相等于吃了兩茶匙鹽。 醫生表示,服食過量鈉會增加
一、反式脂肪酸風波概述 2010年起,多家主流媒體報道稱“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風險”,稱“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之后各種媒體多次就反式脂肪酸進行報道,多集中在“攝入反式脂肪酸會造成多種疾病”等方面。2010年11月6日CCTV-2 “經濟半小時”欄目關于“中國普遍使用氫化油 或
一項涉及18個國家的大規模研究可能會改變目前的營養觀念。 據合眾國際社報道,這項新出爐的研究表明,導致過早死風險因素增加的并不是飲食中的脂肪,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才是真正的死亡殺手,尤其是精制的、經過加工的碳水化合物。 研究還發現,吃水果、蔬菜和豆類可以降低過早死的風險,但一天吃三到四份似乎
一項涉及18個國家的大規模研究可能會改變目前的營養觀念。 據合眾國際社報道,這項新出爐的研究表明,導致過早死風險因素增加的并不是飲食中的脂肪,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才是真正的死亡殺手,尤其是精制的、經過加工的碳水化合物。 研究還發現,吃水果、蔬菜和豆類可以降低過早死的風險,但一天吃三到四份似乎
就在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指導意見,計劃用5年時間,逐步在全球食品供應中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 據世衛組織估計,每年有50多萬人因攝入反式脂肪而死于心血管疾病,所以停用反式脂肪對維護健康和挽救生命極為重要。 什么是反式脂肪? 在食物中發現的反式脂肪有兩大類:天然存在的和人造的反
這幾天網上熱談反式脂肪酸,其實,反式脂肪酸不是什么新東西,前幾年已經熱炒過,不知什么原因現在又被拿出來再炒一次。借此機會,也提醒各位博友,針對某個話題的熱炒,我們頭腦不要發熱、盲從,要科學地分析。接下來我們就說說脂肪的事。 從化學結構上來看,脂肪是由一個甘油分子和連接在上面的三個分子的脂肪酸組
圖1. 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a為飽和脂肪,b、c分別為反式、順式不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油、脂質等食品中,攝入一定量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給人體健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本文介紹了應用FTIR光譜儀,在無需樣品準備的情況下,快速完成對油、脂中反式脂肪含量的定量分
民以食為天。日前,“食用油”漲價的消息引起大家廣泛討論。老百姓面對超市不同價位的食用油也是猶豫不決:該怎樣選擇價廉物美、適合自己的食用油? 的確,食用油的種類繁多,橄欖油、茶油、豬油、轉基因油等等,價格自然差別挺大,難怪大家會疑惑。那不同的油其各自的營養價值是什么?轉基因食用油和調和油對人
健康飲食離不開脂肪,但飽和脂肪卻多被詬病,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許多疾病的致病誘因。而對于飽和脂肪酸與Ⅱ型糖尿病的關系,到目前為止學界還沒有統一明確的認識。一國際研究小組在近期《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發表研究論文稱,飽和脂肪酸與Ⅱ型糖尿病之間的關系可能比此前認為的更加復雜,它既可以增
⒈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蛋黃等膽固醇含量極高的食物,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入(每天少于300毫克)。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70%)是肝臟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來源于食物,所以僅僅依靠減少膽固醇攝入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高膽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對降低膽固醇仍然是有幫助的。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
簡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能對動脈造成損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HDL-C),則具有清潔疏通動脈的功能。下面是一些專家推薦的飲食方法,旨在降低人體內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多吃魚 一項針對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槍魚、鯖魚、鮭魚和沙丁魚等魚類中)對hd
嬰幼兒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焦點。英國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一些知名嬰幼兒食品飽和脂肪含量、鹽分和糖分過高,有些食品含糖量甚至高出一些垃圾食品所含糖分。 結果驚人 英國“兒童食品運動”組織今年3月開始一項名為“嬰兒垃圾食品”的調查。 調
據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消息,2013年7月9日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發布了2013年食品安全與標準法規(包裝及標簽)第二次修正案通知,將于官方公報發布之日起60天后生效。 最新修正案規定: (a)對于可食用植物油、脂肪包括氫化植物油、加工類包裝食品,需在標簽上加注總反式脂肪含
新華社日內瓦5月7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建議,每天的熱量攝入中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10%,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1%,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約72%的死亡與非傳染性疾病相關,而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中,約一半與心血管疾病相關。飲食不健康、缺
最近召開的歐洲心臟病學會上發表了一項研究,95%的女性會稍微留心自己吃下的食物成分,相比之下,只有65%的男性會在買食物時多留點心,而剩下這些從來不看食品上營養標簽的男性,并不是存心不看,而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就看不懂。研究人員表示,營養標簽雖然應該再簡化一點貼近大眾,不過值得警惕的是,忽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們若將膳食中的不良脂肪換為健康脂肪,就可以降低人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據合眾社報道,美國研究人員表示,人們若食用較少的飽和脂肪則會對健康有益;如果人們提高所食用的不飽和脂肪的數量也會降低人體的壞膽固醇水平,同時可以給人體提供必要的脂肪。 美國心臟協會公
麥當勞的食品安全就像個熊孩子,冷不丁就給市場“惹點禍”。圖片來自互聯網 12月4日,上海市消保委與上海市食藥監局聯合發布《油條消費體察情況》(下稱“油條消費體察”),結果顯示,一家上海麥當勞門店的油條被檢出塑化劑(DEHP)數值為1.35mg/kg,接近于國家臨時限量值的上限水平。 12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