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本病征起病年齡多在生后1~8周,男女均可發病。但多見于白種人的女嬰,尤其是皮膚顏色白皙,毛發紅色的女嬰。 1.皮膚表現 慢性濕疹樣皮炎,但分布和性質不像異位性濕疹,系生后不久即出現的首發癥狀。呈丘疹或丘疹水皰性皮疹,邊界清楚,有瘙癢。皮損分布于頭面部、耳后及軀體伸側面,其嚴重程度與季節無關。其皮疹尤其是耳周圍的皮疹可終生不退。皮膚活檢可見表皮有大量嗜酸性細胞浸潤伴表皮白皰疹。 2.感染特征 所有患兒均有反復嚴重感染史,常發生在生后3個月以內,生后第1天即可發生反復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見皮膚冷膿腫、反復發作的肺炎、支氣管炎。其致病菌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嗜血清感桿菌。可有肺大皰、膿胸、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此外還可常見的感染是中耳炎、慢性鼻竇炎、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也可見非細菌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蟲感染,帶狀皰疹、皮膚皰疹、皰疹性角膜結膜炎等。 3.其他表現 有特殊面容,顱骨縫早閉、乳牙不脫落為本癥特點,72%的......閱讀全文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本病征起病年齡多在生后1~8周,男女均可發病。但多見于白種人的女嬰,尤其是皮膚顏色白皙,毛發紅色的女嬰。 1.皮膚表現 慢性濕疹樣皮炎,但分布和性質不像異位性濕疹,系生后不久即出現的首發癥狀。呈丘疹或丘疹水皰性皮疹,邊界清楚,有瘙癢。皮損分布于頭面部、耳后及軀體伸側面,其嚴重程度與季節無關。其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癥狀
本病征起病年齡多在生后1~8周,男女均可發病。但多見于白種人的女嬰,尤其是皮膚顏色白皙,毛發紅色的女嬰。皮膚初發癥狀類似于異位性皮炎或慢性濕疹,劇烈瘙癢。80%患者有濕疹的表現,常發生在異位性皮炎的好發部位,面部常持續受累,病程慢,發生年齡早,2個月到2歲。許多皮損類似于丘疹樣癢疹,可以有手掌足
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半數以上病例發生于未滿1歲的嬰兒,無性別差異。皮膚初發癥狀類似異位性皮炎或慢性濕疹,劇烈瘙癢。搔破處易發生葡萄球菌化膿性感染,表現為癤、癰及所謂復發性“寒性”葡萄球菌膿瘍。頭部可有毛囊炎,耳、頭、口腔周圍及腹股溝可有膿皰、結痂、脫屑。眼部發生瞼緣炎等。有反復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嚴重者可發生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概述
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即Job綜合征,又稱姚皮炎綜合征、慢性肉芽腫病變異型(Granulomatous disease variant)、Buckley綜合征等。本病征是一種病因及發病機理尚不清楚的少見疾病。1966年Davis以“Job綜合征”為病名報告2例,1971年Pabst指出本病血清Ig
關于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簡介
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即Job綜合征,又稱姚皮炎綜合征、慢性肉芽腫病變異型(Granulomatous disease variant)、Buckley綜合征等。本病征是一種病因及發病機理尚不清楚的少見疾病。主要特征有: ①慢性濕疹性皮炎; ②反復嚴重感染; ③血清IgE明顯增高。 196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發病機制
目前有推測為由于存在T細胞缺陷,導致部分有γ-干擾素生成減少,最終影響IgE生成調節和其他免疫功能。 該病免疫學異常尤為突出,包括血液、痰和膿腫中嗜酸性細胞增高,粒細胞趨化功能缺陷,T細胞亞群異常,抗體產生不足和細胞因子分泌異常。這些免疫學改變均為非特異性;其他與免疫學無關的表現有特殊面容,關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發病機制介紹
該病免疫學異常尤為突出,包括血液、痰和膿腫中嗜酸性細胞增高,粒細胞趨化功能缺陷,T細胞亞群異常,抗體產生不足和細胞因子分泌異常。這些免疫學改變均為非特異性;其他與免疫學無關的表現有特殊面容,關節過度伸展,多發性骨折和顱骨縫早閉。因此,本病為多系統免疫受損性疾病。 有人對本病征患兒IgE的合成和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發病原因
本病征病因未明。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很大的變異性,多認為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一個分型。可能由抗葡萄球菌IgE水平增高、抗葡萄球菌IgG水平降低、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改變、病人對抗病能力降低以上任一因素引起。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檢查方法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免疫學檢查:可有多種免疫異常表現。 1.外周血 末梢血及局部嗜酸細胞增多,可高達白細胞總數的55%~60%。 2.血清IgE增高 明顯增高(>4.8mg/L,即>2000U/ml)且水平穩定。 3.抗體反應 血清中可查出高水平的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特異性IgE;有報道21例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疾病診斷介紹
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與異位性皮炎的鑒別為前者有嚴重復發性葡萄球菌性膿腫和肺炎。 一些原發性免疫缺陷病也伴有血清IgE增高,如胸腺發育不良、濕疹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綜合征(WAS)、某些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如Omenn綜合征和所謂的Nezelof綜合征)、慢性肉芽腫病和選擇性IgA缺陷病,應予以
用藥治療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簡介
目前本病征的治療仍處于經驗治療水平。常以二氯苯甲異惡唑青霉素(Dicloxcillin)預防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也可使用其他抗生素或SMEco。 有人主張用復合人類IFNr,可使患兒單核細胞趨向作用明顯改善,IFNγ還可抑制IgE產生,增加吞噬細胞內鈣離子水平。 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IVG
簡述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并發癥
反復發生各種嚴重感染,可有肺大皰、膿胸、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蟲感染、帶狀皰疹、皮膚皰疹、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常有生長發育遲緩,骨質疏松和多發性骨折等。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預防護理介紹
1.孕婦保健 已知一些免疫缺陷病的發生與胚胎期發育不良密切相關。如果孕婦受到放射線照射、接受某些化學藥物的治療或發生病毒感染(特別是風疹病毒感染)等,則可損傷胎兒的免疫系統,特別是在孕早期,可使包括免疫系統在內的多系統受累。故加強孕婦保健特別是孕早期保健十分重要。孕婦應避免接受放射線,慎用一些化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實驗室檢查
1、貧血; 2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升高; 3 、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增多。 免疫學檢查,可有多種免疫異常表現: 1、外周血 末梢血及局部嗜酸細胞增多,可高達白細胞總數的55%~60%,即超過一半以上。 2、血清IgE增高 明顯增高(>4.8mg/L,即>2000U/ml)且水平穩定,一般正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本病征病因未明。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很大的變異性,多認為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一個分型。可能由抗葡萄球菌IgE水平增高、抗葡萄球菌IgG水平降低、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改變、病人對抗病能力降低以上任一因素引起。 發病機制 目前有推測為由于存在T細胞缺陷,導致部分有γ-干擾素生成減
概述小兒賴氏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本病征的臨床表現概括起來可謂“四高四低一正常”。四高:①明顯的急性顱高壓;②肝損害發生率高;③高氨血癥;④病死率高。四低:①低年齡組;②黃疸發生率低;③去大腦皮質或去大腦強直征象少;④低血糖。一正常是指腦脊液常規及生化檢查多次正常。 1.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以4個月到5歲期間發病較多,亦可見于任
如何診斷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
1.臨床特點 發生反復慢性濕疹樣皮炎,反復皮膚冷膿腫,反復肺部嚴重感染等癥狀。 2.實驗室檢查 血清IgE明顯升高,大于正常值的10倍以上。血清中抗金黃色葡萄球菌IgE及抗白色念珠菌IgE陽性。嗜酸性細胞絕對及相對計數(比率)增高。 凡有上述臨床表現者均應考慮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可能,
小兒低鈉血癥的癥狀體征
鈉為細胞外液主要的陽離子,其主要生理功能為維持細胞外液容量、滲透壓及堿儲備方面起重要作用,保持神經、肌肉正常應激性。故缺少鈉時產生下列癥狀。 1.細胞外液容量減少 表現循環不良、休克,如面色蒼白發灰、皮膚花紋、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少尿等,曾有報道因患腎病綜合征,長期忌鹽再加上合并感染,引起低鈉
關于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簡介
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HIES)即Job綜合征,又稱姚皮炎綜合征、慢性肉芽腫病變異型、Buckley綜合征等。該病征是一種病因及發病機理尚不清楚的少見疾病。 主要特征有: ①慢性濕疹性皮炎; ②反復嚴重感染; ③血清IgE明顯增高。
小兒哮喘性肌萎縮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多見于2~11歲的男孩,嬰兒期或發病前都進行過完整的脊髓灰質炎滅毒活疫苗免疫。哮喘發作時曾用過激素、茶堿類藥物等。于哮喘發作后4~11天迅速發生單肢體弛緩性癱瘓,可出現四肢乏力,受累肢體肌張力減退,腱反射消失,但無感覺異常。半數病例可出現腦膜刺激征,并有輕度肌肉疼痛和壓痛。
小兒情感交叉擦腿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1.本病征常呈發作性雙下肢伸直交叉或夾緊有擦腿動作,手握拳或抓住東西使勁。通常表現為女孩喜坐硬物,手按腿或下腹部或喜歡腿間夾物;男孩多為伏臥床上來回蹭,陰莖勃起。 2.若長期發作,女孩會表現為尿道口稍充血,而外陰充血,有輕度水腫,分泌物增多和陰唇色素加重等。小孩發作時通常神志清醒,但可因外界因
關于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檢查介紹
免疫學檢查:可有多種免疫異常表現。 1.外周血 末梢血及局部嗜酸細胞增多,可高達白細胞總數的55%~60%。 2.血清IgE 明顯增高(>4.8mg/l,即>2000U/ml)且水平穩定。 3.抗體反應 血清中可查出高水平的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特異性IgE。 4.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
治療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一般療法 (1)加強護理和營養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預防感染應注意隔離,盡量減少與病原體的接觸。 2.抗感染療法 由于吞噬細胞本身和吞噬能力缺陷,機體無法殺滅感染的細菌。因此,一旦發生感染,應針對病原菌選擇廣譜的殺菌性抗生素進行治療。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對控制慢性肉芽腫
概述小兒風疹的癥狀體征
1、潛伏期 此期間患兒沒有不適,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為2~3周。 2、前驅期 出疹前1~2日,癥狀輕微或無明顯前驅期癥狀。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伴頭痛、食欲減退、乏力、咳嗽、噴嚏、流涕、咽痛和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偶有嘔吐、腹瀉、鼻衄、齒齦腫脹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軟腭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
小兒腸梗阻的癥狀體征
各種類型腸梗阻雖有不同的病因,但共同的特點是腸管的通暢性受阻,腸內容物不能正常地通過,因此,有程度不同的臨床表現。 1.癥狀 (1)腹痛:機械性腸梗阻呈陣發性劇烈絞痛,腹痛部位多在臍周,發作時年長兒自覺有腸蠕動感,且有腸鳴,有時見到隆起的腸形。嬰兒表現為哭鬧不安,手足舞動,表情痛苦。絞窄性腸
小兒肝硬化的癥狀體征
代償期 可僅有食欲不佳、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主要體征為肝大,脾臟亦可增大。 失代償期 臨床表現逐漸明顯,患兒漸見消瘦、乏力,出現門脈高壓、腹水、脾功能亢進、有出血傾向。 亦可見肝掌、蜘蛛痣,但嬰幼兒時期較少。患兒面色晦暗,常伴有貧血。 后期 側支循環形成,有食管下端及
小兒短指球狀晶體異位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先天性晶狀體位置異常與中胚葉特別是骨發育異常的全身綜合征伴發。 1.眼部表現 (1)小球形晶體:直徑小,前后徑相對增大。 (2)晶體移位:晶體向下方移位,可發生晶體脫位,系晶體小帶缺失或異常松弛所致。 (3)繼發性青光眼:可達85.7%,這類青光眼滴縮瞳劑眼壓上升,而滴擴瞳劑則眼壓下降,
簡述小兒丘疹性肢皮炎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發病年齡自6個月至15歲,但主要發生于2~6歲的兒童。患兒可無任何前驅癥狀,但常先有腹瀉或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現。皮疹比較對稱地起于四肢遠端伸側,3~4天內迅速擴展到面、臂等處,但軀干少見,不侵犯口腔黏膜。無自覺癥狀,基本損害為暗紅或葡萄酒樣紅色扁平丘疹,邊界清楚,孤立散在而不融合。下肢損害可以發展
概述小兒牙本質生長不全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本病征累及乳齒與恒齒,這些表現在出生后長牙時即可出現。牙齒較小,呈半透明狀,色澤棕黃或橙黃。質地脆弱,容易折斷,但無松動現象。全部或大部分牙齒可逐漸被磨短,甚至與牙齦平而相齊,受累牙齒的牙齦顯得很堅硬。局部軟組織腫脹但無疼痛和溢膿、出血現象。 1.輕癥 釉質形態正常,無實質性缺損,釉質呈白堊色
簡述小兒膀胱輸尿管反流綜合征的癥狀體征
1.反流與泌尿系感染 反流的持續存在常使泌尿系感染遷延和復發,泌尿系感染的遷延,炎癥變化會使輸尿管膀胱連接部的解剖結構改變,失去瓣膜作用而使反流加重和不易消除,復發性泌尿系感染伴反流常多于無復發者。腎盂腎炎伴反流更易發生腎內反流而導致腎臟損害,P-傘狀大腸埃希桿菌(P-fimbriate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