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到底會不會致癌?紀錄片《穹頂之下》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過去十年里肺癌發病率增長了300%。霧霾就是導致我國肺癌發病率激增的主要“元兇”?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委員看來,“這是一種誤解,科學事實并非如此。” 蔡國雄委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空氣污染、霧霾跟癌癥(肺癌)發病率是有關聯的,但這種關聯機制現在醫學上尚不能證實,而柴靜團隊忽略的另一份統計數據顯示霧霾和癌癥之間的關聯程度遠遠比不上年齡和癌癥的關聯程度。 蔡國雄口中的這份統計數據是英國《衛報》2011年刊登的癌癥高發病率國家的排行榜,報道稱根據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的數據,全球前十名癌癥發病率(每十萬人)的國家分別為:丹麥(326);愛爾蘭(317);澳大利亞(314);新西蘭(309);比利時(307);法國(301);美國(300);挪威(299);加拿大(297);捷克(295)。而中國大陸地區排名第50名之外,只有每十萬211人。世......閱讀全文
文/老沈 微信公眾號:老沈一說(laoshenyishuo) 首先要聲明,這篇文章并不是來批判《穹頂之下》的。相反,柴靜的這部作品,無論從包裝的精美,文案敘事的設計,采訪對象的深入,還是數據的翔實程度來看,都非常值得喝彩,甚至有可能成為整個中國科學傳播史上的經典之作。但是,跳出那些感情敘事的框
近十幾年來,癌癥有如邪惡精靈突然從潘多拉魔盒里竄出來,在人們身邊肆虐開來。 “去年我們醫院門診量有70多萬,我2008年來的時候才二三十萬,每年近十萬的增長,”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副主任代敏向本刊記者感嘆,“太不可思議了。” 中心公布的《2015年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1
霧霾對健康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 最先受到霧霾攻擊的就是呼吸系統,并由此帶來各種呼吸類疾病。遼寧省沈陽市2013年11月就霧霾對孩子咳嗽和哮喘發病率影響的研究顯示,孩子咳嗽發病率從平均的3%上升到霧霾天氣的7%,而哮喘發病率則會增加一倍。 除了會加劇咳嗽哮喘,霧霾還會導致呼吸類疾病加重,更會嚴
灰霾到底會不會導致肺癌?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對此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他看來,灰霾不光是對呼吸系統,對心血管、腦血管、神經系統都有影響,但是首當其沖的還是呼吸系統。北京10年來肺癌增加了60%,應該說空氣污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然而,這一觀點近日卻遭到科普名人方舟子炮轟,方
在環境污染因素誘導下,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走高態勢。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專家建議,宜從環境治理、霧霾監測、病理研究、早期診斷和健康教育多個角度出發,多措并舉,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提升百姓健康水平。 肺癌發病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消息稱,已將細顆粒物(PM2.5)等大氣污染物質的致癌風險評估為5個階段中危險程度最高水平,是引發癌癥的主要環境因素,同時還可提高人體患呼吸器官疾病和心臟病的風險。為此,記者采訪了權威專家,對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死亡氣息到底從何而來? 對于龍嶺人到底為何致癌,目前的解釋可謂眾說紛紜:龍嶺的風水轉了;上世紀60年代的西部核爆炸引發的輻射;吃泡菜的飲食習慣不好;衛生習慣不好;遺傳基因所致;近年被開采的石英巖有放射性;飲用水變臟了…… 專家指出,如果說禍根是不好的衛生習慣,或者是基因遺傳,不至
時 間: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點:北京國二招賓館 主持人:王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辦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體包括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鐵強化醬油的有關信息,應大家的要求,我們今天下午舉辦這次鐵強化醬油信息共享會。首先
近日據媒體報道稱,北京市甲狀腺癌發病率近幾年提升,甲狀腺癌已成為北京增長最迅速的惡性腫瘤。這一消息引起網友對甲狀腺癌的廣泛關注。一段時間來,關于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及致癌原因的各種疑問、猜測不斷。近日有關部門及專家接受新華網《第一回應》欄目記者獨家專訪,回應網友擔心的問題。發病率上升原因
寫這篇長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呼吁大家尊重專業,尊重知識,特別是各位有影響力的大V和媒體,因為你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專業和知識。食品安全它確實是公共話題,但更是一個專業領域。換位思考下,當你們談論民主、自由這樣的話題時,當你碰到一個什么社科名著都沒讀過,對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蘇聯解體等一知
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直是媒體和公眾討論的熱點話題。如空氣污染可導致肺癌、會影響生殖系統健康等說法,都曾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甚至很多人把目前我國肺癌高發和死亡率增高,直接歸因于當前的霧霾天氣。那么,我國肺癌高發和死亡率上升是否與當前空氣污染有直接的關系?肺癌究竟由哪些因素導致?本報記者日前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 吸煙者,冠心病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3.5倍;因禁煙不積極,中國曾“榮獲”“臟煙灰缸獎”…… 關于煙草,這里有幾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我們一起看一看。 關于吸煙 30%的癌癥死亡病例與煙草有關 河南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研究員陸建邦介紹,上世紀70年
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1月14日公布,2013年的霾天創52年來最多。而近期網絡流傳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核霧染”這個新詞引發公眾高度關注與熱議。“核霧染”這個提法到底靠不靠譜?霧霾到底會對公眾健康造成什么影響?15日晚,新華網邀請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副總工
趙平,中國癌癥基金會秘書長,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 程書鈞,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病因學家,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 孫燕,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臨床腫瘤學家,我國腫瘤內科治療專業奠基人 腫瘤的防治,不僅關乎個人健康,更牽動著千百萬家庭的幸福。三位國內頂級的腫瘤臨床和研究領
北京市預警中心、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11月26日發布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稱,受不利擴散條件影響,北京空氣質量已達5級重度污染水平,建議公眾做好健康防護,減少戶外運動等。這也是北京今年入冬以來第二次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 于是,北京的空氣質量以及對人體健康影響再度
12月30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聯合曝光“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并一一對謠言做出真相解讀。 以下為環保部門曝光的“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 謠言一:微距鏡頭中的北京霧霾? 網傳視頻用4000流明燈光微距鏡頭下顯示出的北京霧霾。視頻中,一些細小顆粒四處飄散
魏礦榮的辦公室里,有整整一面墻的大柜子,里面裝滿一排排泛黃的腫瘤登記卡:姓名、性別、年齡、居住地址、癌種、死亡日期 每張卡片上記載的患者信息不同,但是它們的背后卻有一樣揪心的故事。廣東省中山市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室保存了40年來當地腫瘤患者的資料,作為這個科室的主任,魏礦榮如今不再要用手工處理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癌癥病例300多萬例,220萬人死亡,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癌癥發病率排在前5位的,在男性中分別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大腸癌;女性中分別為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腸癌和肝癌。在中國排在最前面的致癌因素分別是環境因素、慢性感染、吸煙等。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診斷出癌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動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而國內外的經驗早已經證明,采取早期預防、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等防治措施,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農村
沒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場旁邊,但你可能正居住在比垃圾更具危害的毒地之上,因為你對所住社區的用地歷史數據幾乎一無所知。 所謂毒地,是指曾從事生產、貯存、堆放過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因其遷移、突發事故等,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產生人體健康、生態風險或危害的地塊。 近年來,中國有大量毒地被開
日前,黃曲霉毒素超標事件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近日發表消息稱,韓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WOONONG食品生產銷售的Rice Peanut(食品類別:花生制品)產品中檢出總黃曲霉毒素超標,命令其停止銷售并召回相關產品。 不久前,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發布消息稱,在近期的食品抽
央視《新聞1+1》2013年1月30日播出《霧霾升級,治理要不要升級?!》,以下為節目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說: 140多萬平方公里霧霾籠罩,8億以上人口受到影響,這樣的天氣還要“霾”多久? 王躍思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的空氣已經不是看不見、摸不著、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異。 MAL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 惡性腫瘤的一級預防又稱病因學預防,是針對已知的病因或危險因素采取有效和適宜的干預措施,達到阻斷或降低惡性腫瘤發生的目的[1]。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兩種主要病理組織學類型,分別為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
研究表明,除了少數情況外,對于普通人群進行的常規體檢項目幾乎不能有效降低癌癥的死亡率。對于普通人群,如果沒有特殊的疾病風險,比如家族性遺傳疾病、長期吸煙等,很多體檢項目非但沒有益處,反而可能導致不必要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中國、美國、日本對于普通人群的常規體檢推薦項目差別很大。最嚴格、推薦項
第一部分 動物模型的分類一、按產生原因分類(一)自發性動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是指實驗動物未經任何有意識的人工處置,在自然情況下所發生的疾病。包括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和近交系的腫瘤疾病模型。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很多,可分為代謝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種蛋白質合成異常性疾病。
主持人:華 凌(本報記者) 嘉 賓:趙英民(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馬庫斯·安曼(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空氣污染與溫室氣體項目主任) 艾倫·勞埃德(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主席、原美國加州環保局局長) 王金南(環境保護部
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論壇舉行,專家認為治霾需二三十年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灰霾污染日益嚴重。臭氧污染、顆粒物細粒子污染、光化學煙霧污染等新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出現。”面對珠三角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形勢,副省長林木聲有感而發。 昨日,由廣東省環保局主辦的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七位國內頂尖大
地下水污染導致牛羊絕育(圖) 日前山東濰坊被疑有企業往深層地下排污的消息,引發了公眾對地下水現狀的關注和憂慮。 在多種污染源作用下,我國淺層地下水污染嚴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國200個城市地下水質監測中,“較差—極差”水質比例55%,并且與一年前比15.2%的監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