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論壇舉行,專家認為治霾需二三十年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灰霾污染日益嚴重。臭氧污染、顆粒物細粒子污染、光化學煙霧污染等新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出現。”面對珠三角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形勢,副省長林木聲有感而發。 昨日,由廣東省環保局主辦的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七位國內頂尖大氣污染研究專家聚會羊城,為珠三角空氣把脈。在上午三位院士的發言中,大家不約而同談到了現行API監測指標的落后。唐孝炎院士直言臭氧、細顆粒已成珠三角主要污染物。鐘南山院士表示,大氣污染對人體的直接影響已經慢慢顯現出來。 圖: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 2007年廣東省環境質量狀況公報顯示,酸雨污染已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境的主要威脅之一。珠三角灰霾問題市民反映強烈。近年來,珠三角地區灰霾年日數均超過100天,灰霾污染日益嚴重。此外,臭氧污染、顆粒物細粒子污染、光化學煙霧污染等新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出現。林木聲......閱讀全文
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直是媒體和公眾討論的熱點話題。如空氣污染可導致肺癌、會影響生殖系統健康等說法,都曾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甚至很多人把目前我國肺癌高發和死亡率增高,直接歸因于當前的霧霾天氣。那么,我國肺癌高發和死亡率上升是否與當前空氣污染有直接的關系?肺癌究竟由哪些因素導致?本報記者日前
第69屆世界衛生大會5月28日在日內瓦萬國宮落幕。本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一系列有關世界衛生組織(WHO)應急改革的重要舉措,達成了關于空氣污染、化學品、兒童肥胖等問題的決議和決定,通過了增強全球應對空氣污染造成不良健康影響能力路線圖。 空氣污染成全世界最大的單一環境衛生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5月
灰霾到底會不會導致肺癌?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對此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他看來,灰霾不光是對呼吸系統,對心血管、腦血管、神經系統都有影響,但是首當其沖的還是呼吸系統。北京10年來肺癌增加了60%,應該說空氣污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然而,這一觀點近日卻遭到科普名人方舟子炮轟,方
中國的室外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有多大? 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陳竺院士,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王金南研究員等專家,于2013年12月14日在國際醫學界最權威的《柳葉刀》(The Lancet)雜志(第382卷總第9909期)上,發表了《中國積極應對空氣污染健康影響(China ta
昨日(3月31日),在清華大學、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召開的“空氣污染與健康效應學術研討會”上,公布了《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評估》報告(下稱“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按照特定時間點的不同年齡、性別以及地理位置,對疾病、傷害以及風險因子導致的健康損失進行量化比較。報告從多項健康風險因子(吸煙、
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近日發布的《2019全球空氣狀況》報告(基于2017年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因長期暴露于室外和室內空氣污染而死于中風、心臟病、肺癌、糖尿病和慢性肺病的人數達到近500萬;而在中國,該數字是120萬。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亞倫·科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近5年來,中國實現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布科研文章:周光飚研究組發現炎癥因子CXCL13在環境污染引起肺癌中的關鍵作用。 文章稱,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每年180萬新發肺癌病例及159萬肺癌死亡病例中,90%為吸煙及空氣污染所引起。多環芳烴是吸煙及空氣細顆粒污染物中重要的致癌物,
據2005年中國致死和致殘率、2007年中國全國性N C D風險因素等調查數據估算,2030年前慢阻肺的發病率在6種高發疾病中增長速度最快。 加熱,燒杯中一小團綿軟的小白鼠的肺逐漸升溫,燃燒,直到有機物消耗不見。此時,燒杯底部剩下的一小堆無機物,用肉眼都能看見,它們是吸附在肺里面的
3月31日發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評估》稱,2010年,細顆粒物(PM2.5)形式的室外空氣污染居全球20個首要致死風險因子第九位,在中國則為第四,排在“飲食結構不合理”“高血壓”“吸煙”之后。 該報告由50個國家、303個機構、488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發表于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
空氣污染會導致很多疾病發病率上升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在當今談癌色變的社會,空氣污染與肺癌發生之間的關系備受關注,那么,對于已罹患肺癌的患者,吸入的污染物是否會通過相同的機制驅動癌癥進展,縮減患者的生存時間呢? 根據一項近日在線發表于Thorax的研究結果顯示,空氣污染對肺癌,尤其是腺癌(占肺癌
空氣本來是干凈的,人人都知道清新的空氣有益于人類的身體健康,也都知道空氣污染是很糟糕的事。但是,時不時看到一些公共知識分子撰文說,空氣污染的危害性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可怕。甚至有專業人士告誡民眾,沒有證據顯示空氣污染會導致肺癌發病的增加。所有這些荒謬的論調都違背常理,是錯誤的。 2013年,PNA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發布新數據:2012年全世界約有7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相關疾病。新數據顯示,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情況最為嚴重。2012年,空氣污染在該區域共造成約280萬人死亡。具體國家的數據將于數月后確定并公布。大多數死亡都發生在低、中收入國家。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表示:
最近一個時期,國內外關于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之影響的報道明顯增多。 歐洲7月9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長期接觸空氣中的污染顆粒會增加患癌風險,即使顆粒濃度低于法律上限也是如此。另一項報告稱,這些顆粒或其他空氣污染物短期內濃度上升還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而肺癌與局部地區的空氣污染顆粒也有明確的
潘小川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流行病學和環境健康風險評價。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與環保組織近日聯合發布報告《危險的呼吸2:大氣PM2.5對中國城市公眾健康效應研究》。報告提出,空氣污染是當今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環境問題,已經威脅到全國各地公眾的健康。
“霧霾影響生殖能力”的報道一度登上了“關注新聞”榜首,新聞緣起于中國社科院和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與此同時,華東地區一位八歲女童患肺癌被指也與霧霾有關,霾對人體健康傷害究竟有多大?國內有沒有相關的研究?記者為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PM2.5影響生殖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8月19日~20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進國土綠化,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
國際醫學界權威雜志《柳葉刀》2012年底發表的《全球疾病負擔2010年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因室外PM2.5污染導致120萬人早死。《報告》的研究結果是目前國際上對中國室外空氣污染健康影響最嚴重的估計,但農工黨中央主席、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陳竺院士,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王金南研
世界衛生組織15號在其總部瑞士日內瓦發布了一份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報告。這是世衛組織首次公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的室內空氣有毒物質的量化標準,為世界各國制定相關法規提供了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這份報告名為《室內空氣質量指南》,是世衛組織歐洲地區辦事處牽頭搞的一個科研項目,全球60多名
世界衛生組織25日說,2012年全世界共有約7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空氣污染已成為威脅全球環境健康的最主要“殺手”。 死于心臟病和中風 世衛組織說,最新一項研究表明,2012年全球約700萬人死亡與空氣污染相關。這一數據是先前估值的兩倍。這意味著,那一年全世界每8名死者中,就有1名死
【1】PLoS ONE:可怕!吸煙男性所生兒子的精子數量或會下降一半 doi:10.1371/journal.pone.0207221 有研究表明,孕婦在孕期吸煙會降低男性后代機體的精子數量,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LOS O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相比
吸煙及空氣污染是目前全球面臨的兩個主要公共健康問題,均可引起人體基因組突變而導致疾病發生。全球每年有182萬新發肺癌病例,死于肺癌者達159萬人。85%的肺癌是由吸煙所引起,空氣污染則每年引起22萬新發肺癌病例。為揭示肺癌發生的機理,研究人員往往利用癌旁正常肺組織作為對照,剖析肺癌基因組發生的異
據FT報道,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空氣污染,將縮短北方居民平均壽命5.5年,并且會致使更多人群罹患肺癌、心臟病和中風。 今年1月份開始,北京空氣污染越發嚴重,一度創歷史記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人們大量采購空氣過濾器、出門戴口罩;為體育運動建造的空氣過濾穹頂也
今年初,中國陷入了罕見的“十面霾伏”天氣,整個華北地區陷入霧霾天。北京一月份有25個霧霾天,重度污染天超過15天,空氣中一度查出危險有機化合物,混合了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以及沙塵氣溶膠。在北京生活,空氣成了一項重大的挑戰。 網上甚至熱議,“中國空氣污染,將縮短北方居民平均壽
全世界每年約有176萬人死于肺癌,肺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眾所周知,吸煙是導致肺癌的最常見原因,但是全世界有大約25%的肺癌患者從不吸煙。 肺癌是中國癌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大多數亞洲女性不吸煙,這使得亞洲女性成為理想的非吸煙肺癌的研究人群。此前,研究者在亞洲非吸煙婦女中進行的
11月是全球的“肺癌關注月”,11月17日則是“國際肺癌日”。 目前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據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王長利教授介紹,近半個世紀以來,大約每15年我國肺癌患者人數就會增加近一倍。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12月10日,北京國貿附近,志愿者正在檢測空氣中PM2.5數值。 《新京報》 圖 衛生部:霧霾較重時易感人群應避免出行 尚不能證明灰霾導致肺癌高發 昨天的北京,又被灰霾籠罩。 在昨天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副所長徐東群
據了解,受長期吸煙、社會老齡化、空氣污染等因素影響,我國肺癌發病率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長,成為綜合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健康殺手”。在近日剛舉行的“2016年國際肺癌日專家媒體交流會”上,醫學專家們表示,由于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公眾對肺癌早期發現意識不足,近八成肺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
癌癥在普通人的概念中幾乎與絕癥無異,而肺癌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癌癥之一。據統計,在美國平均每2.5分鐘就有一個人被確診為肺癌。按此推算,美國每年將新發23.4萬名肺癌患者。最近,美國肺臟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ALA)發表了一份題為“State of Lung Ca
在環境污染因素誘導下,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走高態勢。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專家建議,宜從環境治理、霧霾監測、病理研究、早期診斷和健康教育多個角度出發,多措并舉,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提升百姓健康水平。 肺癌發病
9月16日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一篇報告表明,室外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300多萬人早亡,比瘧疾和艾滋病每年導致的死亡人數加起來還要多。 德國、美國和沙特等國的研究人員利用數據模型評估了室外空氣污染給全球不同地區人們帶來的影響。結果顯示,如果空氣污染排放量不變的話,由室外空氣污染導致的早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