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基因檢測:有商家號稱能檢測天賦早戀網戀
基因檢測能“解碼生命”嗎 花上幾百元,收到一個基因試劑盒,采集一點唾液或血液,再寄回基因檢測公司進行檢測。過一段時間,你就能得到一份關于自己基因的分析報告,其中包括患病風險、祖源信息、天賦技能、情緒社交……最近,這類基因檢測在網上很火爆,不少網絡紅人都有推薦。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更加關心和注重自身的健康狀況,基因檢測也隨之受到追捧,走進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基因檢測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差異巨大,讓公眾既好奇,又有些看不懂。 神秘的基因究竟能告訴我們什么?基因檢測真的能夠“解碼生命”嗎?這樣的檢測結果到底靠不靠譜,能相信嗎?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基因檢測的時代來了 2014年時測定一個人的基因組只需要1天,目前成本有望減到100美元 什么是基因? “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跟父母長得相像,是因為遺傳,而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就是基因。”業內專家、曾任賽默飛世爾中國區臨床市場戰略總監......閱讀全文
標準解讀: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分型檢測體系技術標準
9月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分型檢測體系技術標準》等2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 《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分型檢測體系技術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臨床檢驗標準專業委員會負責技術審查和技術咨詢,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負責協調性和格式審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負責業務管理、法
淺談我國食品檢測體系檢測技術及發展方向
摘要:隨著食品檢測科技的高速前進,加上社會進程的加快,群眾越來越關注品質安全活動。食品檢測被相關單位做非常重要的應該問題,而且設置了許多的方法來掌控檢測活動,不過其形勢仍然不是非常好,而且在食品流通的時候同樣存在許多的不利現象。為確保其安全,保證社會安穩,人們生活有序,就需要不斷的促進檢測方法的
STEME技術體系助力作物基因組編輯育種技術方法研究
遺傳與變異是物種進化的基礎。通過物理、化學方法(如輻射誘變、EMS誘變)產生全基因組的隨機突變已經成為農作物育種的常規手段,但其中具有新型農藝性狀突變體的篩選較為費時、費力。定向進化(Directed Evolution)則通過創制目標基因的突變文庫,在施加一定選擇壓力下能夠快速獲得目的突變體。
科研人員建立植物基因組引導編輯技術體系
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以定向修飾植物基因組,從而大大加速植物育種的進程,是實現作物精準育種的重要技術突破。然而,作物的許多重要農藝性狀是由基因組中的單個或少數核苷酸的改變或突變造成的。基于CRISPR/Cas系統的基因組編輯,可利用外源修復模板通過同源重組介導的修復方式(HDR)實現目標基因特定核苷酸
葉綠體基因組遺傳信息獲取技術體系建立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獲悉,該所種質資源庫多年來致力于葉綠體基因組學研究,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葉綠體基因組遺傳信息獲取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解決了葉綠體基因組獲取方法需要大量新鮮材料以及一些物種因個體微小須通過二代測序方法獲取葉綠體基因組的難題。 2012年以來,科研人員利用二代測序技術研究了
基因檢測中大通量的檢測技術
基因檢測中大通量的檢測技術是經過廣泛測試后提供的劑量信息。但所有的藥物在測試過程中都是以群體作為樣本的,因此藥物劑量在對于大多數人是合適的。但是由于每個人的基因不同,會導致正常劑量下的藥物對一些人產生致命的作用。導致原本挽救健康的藥可能反而對健康造成傷害。這樣的現象就稱為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基因檢測技術的應用介紹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基因檢測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風險的預測。疾病診斷是用基因檢測技術檢測引起遺傳性疾病的突變基因。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基因檢測是新生兒遺傳性疾病的檢測、遺傳疾病的診斷和某些常見病的輔助診斷。目前有1000多種遺傳性疾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做
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
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術,將外源基因轉移到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物種中,從而改造生物的遺傳特性,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等方面向人類所需的目標轉變,由這些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轉基因作物馬鈴薯問世以來,目前各國已經試種的轉基因植物超過4500種
基因檢測技術成本大幅降低
基因檢測技術的突破 尋找與疾病有關基因的研究最先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科學家發明了基因剪接技術(gene-splicing),當時的研究速度很慢,工作量也很繁瑣,并且需要從大量患病家族中收集DNA。比如1983年科學家發現了亨廷頓疾病基因的近似位置,但直到1993年,經過漫長的1
我國將加快檢驗檢測技術體系建設支撐“中國制造2025”
9月6日,“全國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啟動儀式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這是2016年全國“質量月”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國家認監委副主任許增德表示,今后將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領域的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許增德表示,今年“全國檢驗
基因分型定量檢測技術的技術特點
基因芯片技術突出特點是集成化、微型化、自動化,代表了未來分子診斷的發展趨勢。其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高度的靈敏性和準確性;二是快速簡便;三是可同時檢測多種疾病。因此已廣泛應用于DNA序列測定、基因表達譜分析、基因組研究、基因突變檢測及多態性分析、疾病的臨床診斷和預測、藥物研究與開發以及法醫鑒定、工
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核酸雜交技術
核酸雜交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兩條 DNA 鏈之間可以通過堿基配對而形成氫鍵,通常核酸雜交的檢測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將單鏈的目的 DNA 結合到膜上,然后加入單鏈、標記過的探針 DNA,在一定的溫度條件和離子濃度下使探針分子與目標 DNA 分子堿基配對,再洗去未結合的標記探針,檢測探針和目標 DNA
三代基因測序技術以及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綜述
基因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序列。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人類約有兩萬至兩萬五千個基因。廣義上的基因檢測指通過血液、組織或細胞分泌物,對染色體、DNA分子進行檢測的一系列技術。目前在醫療領
青海啟用基因檢測技術應用中心
近日,青海省首個國家級醫學檢測平臺——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在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啟用。 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在全國建設30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以開展遺傳病和出生缺陷基因篩查為重點,推動基因檢測等先進健康技術普及惠民。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于2017年9月正式獲批青海省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
基因檢測技術迎飛速發展
7月7日上午,新生植發引進DNA檢測技術新聞發布會在南京新生總院成功召開。為實現毛發醫學領域精準醫療的突破,新生植發正式與美國貝勒醫學院建立合作,引進基因檢測技術。該基因檢測技術的引進,給人們提供檢測傳統疾病預防、預知的同時,也為投入毛發疾病的基因研究工作進一步發展創造可能。 在毛發種植的醫學
PCR技術應用三:突變基因檢測
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是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根本原因,檢測與遺傳病及惡 性腫瘤發生有關的突變基因(mutant gene)是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及腫瘤學研究 的熱點,它對闡明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及其診斷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 \意義,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PCR技術
PCR技術應用三:突變基因檢測
? 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是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根本原因,檢測與遺傳病及惡 性腫瘤發生有關的突變基因(mutant gene)是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及腫瘤學研究 的熱點,它對闡明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及其診斷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 \意義,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PCR技
北大學者Nature子刊發明控制基因編輯體系的新技術
來自于微生物的II型規律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系統(Type II CRISPR)自從2012年被改造為基因編輯工具后,帶來了生物學研究、疾病治療以及農作物育種等方面的一系列革命性進展,并有望在未來持續改變世界。然而,難以實現特異細胞的精準調控限制了CRISPR基因編輯體系的應用。 miRNA是一
11大檢測體系為我國食品藥品監管提供技術保障
記者從19日的2011年全國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工作會議獲悉,為確保公眾飲食用藥等安全,"十一五"期間我國建立了11大檢驗檢測體系。 據介紹,為適應我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形勢變化及監管需求,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調整并形成了11大檢驗檢測體系,具體包括:食品化妝品檢驗
中國11大檢測體系為食品藥品監管提供技術保障
記者從19日的2011年全國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工作會議獲悉,為確保公眾飲食用藥等安全,“十一五”期間我國建立了11大檢驗檢測體系。 據介紹,為適應我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形勢變化及監管需求,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調整并形成了11大檢驗檢測體系,具體包括:食品化妝品檢驗檢測體系、中藥民族
全面解讀藥物基因組學基因檢測技術
全面解讀藥物基因組學基因檢測技術FDA和CFDA分別于2010和2012年將CYP2C19基因檢測的重要性說明納入氯吡格雷的藥物說明書。在國內,阜外醫院已完成氯吡格雷用藥基因檢測超過20000例,居全國單中心檢測量之首。以下列出了藥物基因組學涉及的主要基因及對應的個體化用藥:(4)? 以下為上述三大
昆明植物所建立葉綠體基因組遺傳信息獲取技術體系
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時代,葉綠體基因組為植物分類、系統發育和物種鑒定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遺傳信息。隨著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葉綠體基因組學已經成為植物系統基因組學和超級條形碼研究的熱點,也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三個重大突破目標——iFlora 研究的重要內容。 昆明植物所種質資源庫多年來
曾宋君等團隊通過子房注射法建立兜蘭轉基因技術體系
兜蘭(Paphiopedilum)因其獨特的花朵造型、絢麗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觀賞花期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然而,生態環境破壞以及過度采挖造成兜蘭已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植物物種之一,許多種類瀕臨滅絕。兜蘭野生種均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并被禁止交易,可謂植物中的“
遺傳發育所等聯合研究建立植物基因組引導編輯技術體系
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以定向修飾植物基因組,從而大大加速植物育種的進程,是實現作物精準育種的重要技術突破。然而,作物的許多重要農藝性狀是由基因組中的單個或少數核苷酸的改變或突變造成的。基于CRISPR/Cas系統的基因組編輯,可利用外源修復模板通過同源重組介導的修復方式(HDR)實現目標基因特定核苷酸
Science:新型單細胞基因表達檢測技術
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證實了一種新型的大規模平行測序技術可借助于新一代測序(NGS)在單細胞水平上檢測基因表達。 論文作者、來自Cellular Research, Inc公司的Christina Fan博士、Glenn Fu博士以及Stephen Fo
國外癌癥基因液體檢測技術進展
通過技術手段從病人體液中檢測出相關的癌癥信號,讓病人提前獲知癌癥信號、及時治療;Freenome公司獲得555萬美元種子輪投資。 前不久,美國Freenome公司獲得種子輪融資555萬美元。本輪融資由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跟投方Founders Fund、Data Col
用DNA芯片技術檢測基因的表達
一、芯片制備基因芯片的制備主要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在片合成法,另一種方法是點樣法。在片合成法是基于組合化學的合成原理,它通過一組定位模板來決定基片表面上不同化學單體的偶聯位點和次序。在片合成法制備DNA芯片的關鍵是高空間分辨率的模板定位技術和固相合成化學技術的精巧結合。目前,已有多種模板技術用于基因
新技術同時檢測基因和蛋白表達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同時觀察細胞中的基因數量和蛋白表達。此技術能夠詳細分析基因狀態以及相應蛋白表達之間的關聯,并更透徹地了解癌癥及其他復雜疾病。該成果發表在《Neuro-Oncology》上。 這種新技術稱為熒光原位基因蛋白分析(fluorescent??in??
簡述基因轉染技術的表達和檢測
在篩選出轉化子后還需要鑒定轉導細胞中外源基因的表達狀況。其中包括對目的基因和標記基因的鑒定。常用方法有原位雜交、Northern雜交、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等,原位及Northern雜交是檢測外源基因轉錄出的mRNA,后者則是檢測外源基因翻譯出的蛋白質。
用DNA芯片技術檢測基因的表達
一、芯片制備基因芯片的制備主要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在片合成法,另一種方法是點樣法。在片合成法是基于組合化學的合成原理,它通過一組定位模板來決定基片表面上不同化學單體的偶聯位點和次序。在片合成法制備DNA芯片的關鍵是高空間分辨率的模板定位技術和固相合成化學技術的精巧結合。目前,已有多種模板技術用于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