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免疫學的發展,已證明在高等動物和人體內存在一組復雜的免疫系統。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識別區分“自己”與“非已”成分,并能破壞和排斥“非已”成分,而對“自己”成分則能開成免疫耐受,不發生排斥反應,以維持機體的自身免疫穩定。 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免疫器官根據它們的作用,可分為中樞免疫器官和周圍免疫器官。禽類的法氏囊(腔上囊)、哺乳類動物和人的胸腺和骨髓屬于中樞免疫器官。骨髓是干細胞和B細胞發育分化的場所,法氏囊是禽類B細胞發育分化的器官。胸腺是T細胞發育分化的器官。脾和全身淋巴結是周圍免疫器官,它們是成熟T和B細胞定居的部位,也是發生免疫應答的場所。此外,粘膜免疫系統和皮膚免疫系統也是重要的局部免疫組織。 免疫細胞的廣義的概念可包括造血干細胞、淋巴細胞系、單核吞噬細胞系、粒細胞系、紅細胞以及肥大細胞和血小板等。 免疫分子可包括免疫細胞膜分子,如抗原識別受體分子、分化抗原分......閱讀全文
干細胞與免疫系統免疫系統是保護各系統組織器官的利劍、盾牌和清道夫,能抵御塵埃、異物、細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謝毒素等,清除衰老、損傷、病變、死亡或突變細胞,為人體健康保駕護航。免疫系統的組織結構與功能免疫系統是免疫組織器官(如骨髓、胸腺、脾、扁桃體和淋巴結等)、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因子等的總稱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臟發育高清圖譜 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過早出生的嬰兒常常患有肺部發育不良,并可能面臨危及生命的后果。為了給這些嬰兒提供新穎的治療
免疫學是研究生物體對抗原物質免疫應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醫學科學。免疫應答是機體對抗原刺激的反應,也是對抗原物質進行識別和排除的一種生物學過程。 隨著生物醫學的研究進展,免疫學以其獨特的優勢有力的推動了醫學和生物學中各個領域的發展,人們對免疫的本質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目前,免疫學已經成為醫學和生
免疫豁免是指機體某些部位對外來抗原及自身抗原免疫反應很弱, 以防止因免疫反應引起的組織損傷和功能紊亂。 機體的免疫豁免位點包括睪丸、大腦、眼睛及孕期的子宮。 睪丸免疫豁免受其組織結構、細胞特性及局部免疫抑制分子的共同調控。 然而睪丸可以被多種病原體感染, 為了克服免疫豁免環境, 抵御入侵的病原體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IV通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特殊模型來助力多種疾病的研究,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es.wikipedia.org 【1】bioRxiv:特殊模型有望幫助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靶點 doi:10.1101/2020.02.26.961938 近日,一篇發表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特殊模型來助力多種疾病的研究,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es.wikipedia.org 【1】bioRxiv:特殊模型有望幫助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靶點 doi:10.1101/2020.02.26.961938 近日,一篇發表
5月29日是即將到來的世界腸道健康日,腸道健康對于我們的幸福生活非常重要,近年來,科學家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對機體腸道進行研究,那么目前在腸道健康方面的研究進展如何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研究,分享給各位! 【1】Cell:腸道細菌或可影響結腸癌治療效果 doi:10.1016/j.cell
在過去幾年里,癌癥免疫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誕生給腫瘤學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卓越療效展示了人體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癥方面的巨大潛力,但是很多癌癥患者對這一創新療法并沒有響應。近些年來,人們經常會聽到腫瘤可以分為“熱”腫瘤和“冷”腫瘤兩大類型,這兩種類型的腫瘤有什么區別?對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功能免疫細胞的定向遷移是機體免疫應答發生和完成的必須條件。趨化因子是一類控制細胞定向遷移的細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趨化因子受體介導。趨化因子與其受體的相互作用控制著各種免疫細胞在循環系統和組織器官間定向遷移, 使之到達感染、創傷和異常增殖部位, 執行清
在致病微生物侵入后的數周里,人體免疫系統會微調其防御,生成更精確靶向入侵物的一些抗體。來自洛克菲勒大學Michel Nussenzweig分子免疫學實驗室的一項新研究幫助解釋了免疫系統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并提出了一些可訓練身體對抗疾病的新途徑。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4日的《自然》(Nature)雜志
一、微流控與微流控芯片微流控(Microfluidics)的含義是微尺度下的流體控制,其研究對象是使用微米級通道操控納升級以下微量液體的系統[1-3]。鑒于芯片是實現微流體控制的主要平臺,因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是微流控的主要研究內容。微流控芯片的制作主要依托于MEMS(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安普敦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最早用來處理器官組織疤痕而開發的藥物或能幫助明顯改善癌癥免疫療法的成功率。圖片來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研究者發現,在小鼠癌癥中,名為
來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學家們獲得了一個違背常理的研究發現,有可能促成新的方法清除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疾病持續的病毒感染。這一研究發表在4月12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新研究將焦點放在了機體的I型干擾素(IFN-1)蛋白上。自從50年前發現INF-I以來,人
近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學家獲得了一個違背常理的研究發現,有可能促成新的方法清除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疾病持續的病毒感染。相關研究論文刊登在了發表近期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新研究將焦點放在了機體的I型干擾素(IFN-1)蛋白上。自從50年前發現INF-I
自然殺傷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即時殺手,能夠即時殺滅外來侵入物和癌細胞。盡管科學家就如何利用這些細胞的潛在能力所開展研究已經有三十多年,但對這些自然殺傷細胞是如何從非免疫細胞轉化而來的這個問題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目前,研究者發現了一種酶,能夠利用一種外遺傳途徑(一種能夠修改細胞中DNA的讀取方式,而不
8月,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一名骨關節炎患者在歷經為期 7個月的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后,已達到預期治療效果。據悉,這是江蘇大學附屬醫院與博雅干細胞合作實施的全國首例應用胎盤干細胞治療骨關節炎,是胎盤干細胞技術在骨關節炎領域的全新突破。 證實:胎盤干細胞可促進骨關節軟骨損傷修復 骨關節炎
在臨床上,對腫瘤的分類是癌癥診斷、判斷預后以及治療方案選擇的重要依據。目前這種分類主要是依據腫瘤組織學特征以及少量Marker的表型進行的。近年來,隨著單細胞分析技術的發展,腫瘤患者個體間以及個體內普遍存的異質性被不斷被揭示出來,這些復雜的單細胞表型及空間信息并未反映在組織學分類中。 近日,來
由于更新的藥物抑制逆轉錄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已經不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是在這些患者當中存在一種令人分解的現象——非艾滋病(AIDS)并發癥。最近,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解開了這個謎團,他們發現滲漏的腸道是罪魁禍首。從結腸滲漏出的細菌產物,會觸發全身炎癥反應和引發心血管過
2014年,斯坦福大學神經學家Tony Wyss-Coray發現,反復輸入年輕血漿能夠使老年小鼠的大腦變年輕。4月19日, Tony Wyss-Coray的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年輕血液的抗衰老效應。研究發現,人類臍帶血中的蛋白質TIMP2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的大腦功能
新研究顯示,在一些腫瘤的深處潛伏著充滿免疫細胞的"工廠",這些細胞可以幫助身體對抗癌癥,是幫助一些患者康復的關鍵。 近年來,醫生們轉向了一種新的癌癥治療方法--免疫療法,它利用人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 這項技術主要集中在一種叫做T細胞的白細胞上,這種白細胞被"
健康細胞遭遇壓力的時候會發生衰老。它們在這一過程中釋放的生物活性分子,被稱為衰老相關分泌表型(SASP)。這些分子可以分解正常組織結構,還能吸引免疫細胞造成局部炎癥。Mayo診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動物模型發現,衰老細胞推動了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形成。這項研究于十月二十七日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動脈粥
轉移性乳腺癌(MBC)是一種極具侵襲性的三陰性腫瘤(TNBC),其定義為梭形、鱗狀或肉瘤樣組織學的轉移性成分。支撐MBC病理亞型和轉移行為的蛋白質譜尚不清楚。本期iProteome為大家帶來的是今年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關于乳腺癌的研究,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基于
關于印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檢驗機構技術裝備基本標準和現場快速檢測設備配備基本標準的通知 國食藥監食[2011]13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逐步建立
學術評價最要緊的是實事求是。我們如今在媒體上經常看到大學或研究所召開發布推介會的消息,這種會都是為了宣傳本單位人員的“高水平”成果及其論文在某某著名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但這個“高水平”,因單位和其所在地區的不同而不同,且有差異極大的不同解讀。某些解讀,可能是為了樹立本單位的形象(
1.電子天平:食品檢驗用試劑、樣品和標準品的稱量; 2.酸度計:食品檢驗過程中pH值的測定; 3.冷凍離心機:食品檢驗過程中營養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離; 4.離心機:食品檢驗過程中營養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離; 5.超凈工作臺:食品檢驗過程中提供局部超凈工作環境; 6.生物安全柜
如今我們國家已經將“質量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食品的質量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要保證食品質量就必須做檢測,食品檢測的項目有農殘、添加劑、重金屬及有害物質、毒素微生物、常規理化等等,檢測不同的項目需要用到不同的儀器,下邊河南質佳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食品檢測都需要用到哪些儀器?1.電子天平:食品檢驗用試劑、
六、實例介紹 因為將免疫細胞化學方法與圖像分析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論文在國內國外都還不多。在第六屆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的90多篇論文中只有1篇,因此在實例介紹中,包括一部分不是免疫細胞化學方法,而是用其他組織學方法與圖像分析結合起來研究,但這種方法對研究免疫細胞化學標本也可借鑒,從中可得到一些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