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極天文觀測已取得四項成果
記者從中國南極天文中心獲悉,自2007年在南極啟動天文科考以來,中國南極天文觀測進展順利,目前已經取得了4個方面的成果。 自2007年起,中國天文學家就開始跟隨南極科考隊奔赴南極,并到達冰穹A,進行科學考察、平臺安裝、天文觀測等多項活動。中國南極天文中心主任王力帆介紹,經過國內多所天文科研機構和天文學家的不斷努力,中國在南極天文觀測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在南極冰穹A建立了一整套可靠的觀測體系,為下一步在那里安裝大型天文望遠鏡、建立南極天文臺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未來5年內,隨著一批觀測設備的安裝,中國將成為國際上南極天文科考的最重要力量; 經過多年的觀測,中國天文學家證實南極冰穹A是地面上天文觀測條件最優良的地方。當地大氣湍流邊界層距離地面平均距離為14米,比地球上其他天文臺址都要近很多,這樣觀測設備就可以穿過大氣湍流邊界層進行觀測,從而獲得非常穩定的視寧度,觀測分辨率可達......閱讀全文
中國南極天文觀測已取得四項成果
記者從中國南極天文中心獲悉,自2007年在南極啟動天文科考以來,中國南極天文觀測進展順利,目前已經取得了4個方面的成果。 自2007年起,中國天文學家就開始跟隨南極科考隊奔赴南極,并到達冰穹A,進行科學考察、平臺安裝、天文觀測等多項活動。中國南極天文中心主任王力帆介紹,經過國內多所天文科研
中國將在南極建首座境外天文臺
有“人類不可接近之極”之稱的南極內陸冰蓋將出現一個中國的南極天文臺,這也將是我國建設的首座境外天文臺。 望遠鏡獨一無二 昨天(8月23日),在中國科協舉辦的“探秘宇宙”科學家和媒體面對面活動上,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南極天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力帆透露,天文臺的主要設備包括了5米口徑太赫
中國南極科考隊昆侖隊成功抵達冰穹A地區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昆侖隊16名隊員2日成功穿越南極內陸冰蓋“大鍋底”,進入冰蓋最高處的冰穹A地區。 當地時間早上8時(北京時間上午11時),昆侖隊5輛雪地車從距離中山站990公里處的營地出發,不久即來到總體地形像一口鍋一樣的長距離大起伏路段,科考隊員們稱其為“大鍋底”。 這段路程起伏
紫金山天文臺等研制的冰穹A天文科考支撐平臺運赴南極
11月11日,中國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從深圳鹽田港出發,前往南極執行第27次科學考察任務。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和東南大學聯合研制的南極冰穹A天文科考支撐平臺隨船出發。 該平臺是我國首座獨立設計、制造及運行管理的南極天文科考平臺。該平臺主要包括結構與溫控系統、電源系統、現場主
“南極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8月18日至21日,“南極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會議由中科院南極天文中心主辦,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中科院射電天文重點實驗室等贊
南極冰穹A科考支撐平臺啟運赴高原進行綜合測試
6月21日下午,南極冰穹A科考支撐平臺高原實驗啟運儀式在東南大學舉行。東南大學校長易紅、副校長沈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常務副臺長楊戟等相關負責人和專家以及項目組成員出席了啟運儀式。 沈炯主持啟運儀式。東南大學空間研究院副院長郝英立代表項目組介紹項目研制情況。楊戟和易紅分
國家“973”計劃南極巡天項目啟動會召開
11月20日,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項目“利用南極巡天望遠鏡在超新星宇宙學及太陽系外行星方面的前沿研究”啟動會在北京召開。該項目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主持,聯合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國產測光望遠鏡年底將登上南極最高點
記者8月21日從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制的4架口徑為14.5厘米的測光望遠鏡將在今年年底登上南極最高點冰穹A,用于南極天文觀測選址工作。?中國在南極地區的科考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此前,中國已在南極建立了長城站和中山站。2005年初,以中山站作為中轉地的中國南極科考隊首次登上南極內陸冰
科研人員在高遠干燥南極天空下觀測太赫茲輻射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史生才與同事發現,位于南極洲的冰穹A 天文臺具有在地球上測量宇宙特高頻輻射的最佳條件。該研究表明,冰穹A站點提供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在地球上開展太赫茲天文學觀測的機會。與空間望遠鏡及基于航天器的望遠鏡相比,冰穹A站點可以支持更大規模的觀測設備,且成本較低和靈活性更高。相關成
研究人員利用傅立葉變換光譜儀觀測南極太赫茲輻射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史生才團隊發現,位于南極洲的冰穹A天文臺具有在地球上測量宇宙特高頻輻射的最佳條件。該研究表明,冰穹A站點提供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在地球上開展太赫茲天文學觀測的機會。與空間望遠鏡及基于航天器的望遠鏡相比,冰穹A站點可以支持更大規模的觀測設備,且成本較低和靈活性更高。相關成果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