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考錄取有望引進綜合素質評價
“制度創新是高考改革的關鍵。”11月2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漢指出,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綜合改革,在全國統一高考的基礎上,同時引進“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推進考試向評價轉變,將高考轉變為對考生進行全面評價。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出席論壇并發言(沈考 攝) 29日,湖北省舉行教育考試高峰論壇,紀念恢復高考30周年,慶祝省教育考試院成立10周年、《湖北招生考試》創刊10周年,共商教育考試發展大計,戴家干應邀出席論壇并發言。 高考是社會公平的象征 但也存在三大問題 高考制度自1952年建立,迄今已有55年。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已30周年。戴家干說,恢復高考不是簡單地恢復了一個考試的制度,而是社會公平與公正的重建,是公平公正原則的重要制度設計和社會實踐。高考在一定意義上是社會公平公正的象征。戴家干說,30年來,高考改革始終沒有停止過,高考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如陽光工程、網上錄取、保送規......閱讀全文
高考改革須大學招生培養改革配套給力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日前發布和解讀了《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這標志著山東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啟動。 山東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在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試點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而制定的。改革方案更貼近學校辦學實際,解決了上海、浙江改革試點中“試出”的部分問題。但要評論改革方案可
從劍橋“招生新政”誤讀,看當下高考改革
最近,劍橋大學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消息廣為流傳,不少媒體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此時正值我國多個省份推行高考綜合改革,自然而然引發了一些比較,同時也給我們的高校帶來一定壓力。 如何應對優質生源的國際化競爭,是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甚至高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改革迫切需要考慮的一件急事和大事
教育部就“強基計劃”答記者問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請介紹一下實施“強基計劃”的背景。 2003年教育部開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來,在探索綜合評價學生、破解招生“唯分數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有關調查
教育部:高考錄取有望引進綜合素質評價
“制度創新是高考改革的關鍵。”11月2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漢指出,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綜合改革,在全國統一高考的基礎上,同時引進“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推進考試向評價轉變,將高考轉變為對考生進行全面評價。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出席論壇并發言(沈考 攝) 29日,湖北省
“新高考”:從“獨木橋”向多元選拔起航
還有十多天,2017年高考就將到來。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被稱為“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將在浙江、上海兩地展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進入關鍵時刻。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命題、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斷調整、優化,這一次,是黨中央、國務院下定決心自上而下、展開全新頂層設計的大變動,被認為是恢復高
36所高校入選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改革試點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我部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
教育部部署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教育部在深入調研、總結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
取消加分:深化高考改革的問路石?
高考獎勵性加分項目不是簡單的取消,而是改革。取消加分后,這些獎勵項目納入到了高校自主招生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的改革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重視個性和特長培養。 對于高考加分,很多人都不陌生,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都是加分項目。而在不久前
“3+1+2”-多省區發布“新高考”改革方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95.shtm 6月27日,山西、內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陜西、青海、寧夏等八個省(區)陸續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八省(區)明確于2022年全面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于2025年整體實施。 四川:
考試招生制度變革:更公平、更科學、更有成效
考試招生制度作為國家的基本教育制度,關系國家發展大計,關系百姓切身利益,也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穩步推進、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陸續出臺了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加強和改進綜合素質評價、規范高考加分、實施強基計劃
北京新高考方案出爐:2020年不再文理分科
高考,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北京市新高考方案今天出爐。北京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實際的現代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公平公正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北京市的“新高考”有哪些特點?作為考生、家長,對于2
強基計劃解讀:為新時代選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特別是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時候都更為迫切。作為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教育,能否跟上時代的腳步,能否踏上歷史的巨浪滾滾向前? 在深入總結高校自主招生
29省份啟動高考綜合改革,招考改革進展幾何?
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了中國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這些年來,中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取得哪些成效? 15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基本形成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中國特色招生考試模式,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更加完
中科大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6798.shtm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根據《關于在部
清華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布
清華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清華大學2023年繼續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以
鐘秉林:實施強基計劃-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教育部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這是立足我國國情和教育發展現狀,在自主招生工作經驗和綜合評價試點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項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探索與嘗試。筆者認為,“強基計劃”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當前
沖上熱搜第一!明年上戲表演系高考須達一本線?回應:
2月19日,一則“上戲明年表演系考生高考須達一本線”的新聞沖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廣泛討論。有消息稱,今年上海戲劇學院提高了對表演系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考生必須達到所在各省普通“一本分數線”的70%;而明年,根據教育部的藝考新政,則要達到100%。微博截圖據澎湃新聞報道,“上戲明年表演系考生高考須達一
教育部:高校教師不給本科生上課不得當教授
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我國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教育部日前召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并頒布《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針對當前影響和制約質量提高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圍繞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高考改革的兩個維度:遵循公平、強調效率
中國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一定會在不斷實踐中日趨完善,更好為青春護航、為夢想指路 “作文中千萬不要用網絡詞匯,更不能畫表情,這不規范。”高考前,一位班主任幽默的叮囑,讓講臺下的孩子們笑成一片。6月7日,又有975萬學子走入考場。今年高考,將大批迎來“00后”應屆高中畢業生。高考這一許許多多中國
溫儒敏:高考改革的四種措施與設想
多年來社會都在迫切呼喚高考改革。的確,高考已經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所謂應試教育,跟高考的“指揮”直接相關,人們渴望高考改革,是合理的,必然的。課程改革推行12年,進展艱難,“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家都贊成,卻又難于實施。教師的無奈,也因為要面對高考這個巨大的現實。課改之前,很多學者猛烈攻
高考改革的兩個維度:遵循公平、強調效率
中國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一定會在不斷實踐中日趨完善,更好為青春護航、為夢想指路 “作文中千萬不要用網絡詞匯,更不能畫表情,這不規范。”高考前,一位班主任幽默的叮囑,讓講臺下的孩子們笑成一片。6月7日,又有975萬學子走入考場。今年高考,將大批迎來“00后”應屆高中畢業生。高考這一許許多多中國
今年來哪些政策體現國家對教育的重視
報告中提出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改革、高校綜合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薄弱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落實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通過對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
拔尖創新人才生源選拔評價亟待多維“升級”
近期,“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陸續發布了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五一”假期前,報考考生也已完成網上報名。這意味著新一輪“強基計劃”的生源選拔環節已經啟動。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即“強基計劃”。該計
部分高校高考招生“模糊公示”致社會監督難
3月31日上午,2012年北京高招高水平運動員統一測試在北京體育大學舉行。 不公開不透明是各種腐敗滋生的土壤,高考招生領域也是如此。 近年來,雖然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在推動高考的陽光工程,并從2005年起開通陽光高考網站,發布高考政策、公布招生計劃、公示各類名單,甚至立下“未經陽光高
浦家齊:高校招生必須走多元化的道路
■高校招生是為國家選拔高素質的人才,招生改革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經之路 ■事實證明,統一高考遠不能把最優秀的學生選拔上來,不能用簡單化的統計數字來評判現行的高考,發掘高素質人才是教育至高無上的使命 ■把考分神圣化不能體現教育公平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應該體現于讓具有不同素質
時評:高校綜合改革難在“綜合”
今年12月初,北京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在教育部完成備案。這次改革之所以稱為“綜合”改革,自然是因為其改革內容包含了高等學校內部多方面內容,如招生、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學研究、人力資源、內部財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綜合”二字也意味著,任何單一方面的改革,都不僅僅是大學一個部門能夠完成的,需要學
北京大學發布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北京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準,北京大學
-上海春考:招考分離的積極探索
不久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試點方案》。根據該方案,22所上海市屬高校參加春季招生,計劃招生1640人,每名考生可填報兩所院校志愿,每校可填報3個志愿。上海市教委新聞辦表示,2015年春季高考將探索一名考生同時被兩所高校錄取的招生模式。 在筆者看來,這是上海
立德樹人-聯通“招—考—教—學”全流程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制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高考評價體系由
教育部部長稱高考制度可能并非最好但最可行
2月24日在京舉辦的熱點問題形勢報告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就教育的幾大熱點問題作了一一闡述。 學前教育是否該算入義務教育曾在社會上引起熱議。袁貴仁明確表態:學前教育不是義務教育,需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和家庭合理負擔的投入機制。 最近社會上關于高考改革的呼聲從未停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