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CBI上搜索到該基因,找到該基因的mRNA,在CDS選項中,找到編碼區所在位置,在下面的origin中,Copy該編碼序列作為軟件查詢序列的候選對象。打開Primer Premier5,點擊File-New-DNA sequence,出現輸入序列窗口,Copy目的序列在輸入框內(選擇As),此窗口內,序列也可以直接翻譯成蛋白。點擊Primer,進入引物窗口。此窗口可以鏈接到“引物搜索”、“引物編輯”以及“搜索結果”選項,點擊Search按鈕,進入引物搜索框,選擇“PCR primers”,“Pairs”,設定搜索區域和引物長度和產物長度。在Search Parameters里面,可以設定相應參數。一般若無特殊需要,參數選擇默認即可,但產物長度可以適當變化,因為100~200bp的產物電泳跑得較散,所以可以選擇300~500bp.點擊OK,軟件即開始自動搜索引物,搜索完成后,會自動跳出結果窗口,搜索結果默認......閱讀全文
真核生物的基因組是DNA,為什么不直接從DNA PCR得到我們需要的基因呢?因為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大量的非編碼區,稱為內元(intron),真正編碼蛋白的區段是被這些內元隔開的,這些編碼區叫做外元(exon)。真核生物的DNA轉錄成為RNA之后,經過剪切和拼接,去掉這些非編碼區,才形成成熟
1.RNA的提取 RNA的提取其實原理很簡單:通過變性劑破碎細胞或者組織,然后經過氯仿等有機溶劑抽提RNA,再經過沉淀,洗滌,晾干,zui后溶解。但是由于RNA酶無處不在,隨時可能將RNA降解,所以實驗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稍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 1.1分離高質量RNA 成功的cDNA合成來
熒光定量PCR實驗指南一、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DNA和mRNA)的查找和比對;2、引物、探針的設計;3、引物探針的合成;4、反應體系的配制;5、反應條件的設定;6、反應體系和條件的優化;7、熒光曲線和數據分析;8、標準品的制備;二、技術關鍵:1、 目的基因(DNA和mRNA)的查找和比
PCR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真核生物的基因組是DNA,為什么不直接從DNA PCR得到我們需要的基因呢?因為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大量的非編碼區,稱為內元(intron),真正編碼蛋白的區段是被這些內元隔開的,這些編碼區叫做外元(exon)。真核生物的DNA轉錄成為RNA之后,經過剪切和拼接,去掉
PCR儀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真核生物的基因組是DNA,為什么不直接從DNA PCR得到我們需要的基因呢?因為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大量的非編碼區,稱為內元(intron),真正編碼蛋白的區段是被這些內元隔開的,這些編碼區叫做外元(exon)。真核生物的DNA轉錄成為RNA之后,經過剪切和拼接,去掉這些非編碼
25.用軟件設計的引物為什么不管用?答:引物是否好用,能否擴增出您需要的引物,與是否用軟件設計沒有太多的關系。引物設計有一定的指導意見,軟件就是根據這些要求設計而成。不要迷信軟件給您設計的引物,軟件中一些參數您可能不明白,弄錯了反而麻煩。其實,PCR擴增的成敗最關鍵的是反應模板的制備和反應條件的控制
一、知識背景:1. 基因表達:DNA——RNA——Protein單拷貝基因表達存在逐步放大機制,如一個蠶絲心蛋白基因——104個絲心蛋白mRNA(每個mRNA存活4d,可以合成105個絲心蛋白)——共合成109個絲心蛋白 。因此單拷貝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對于其功能水平的調控是非常重要的。2.&nb
多聚酶鏈式反應即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術,應用這一技術可以將微量目的基因(DNA片段)擴增一百萬倍以上。PCR反應理論的提出和技術的完善對于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它以敏感度高、特異性強、產率高、重復性好以及快速簡便等優點迅速成為分子生物學研究中應用最
多聚酶鏈式反應即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術,應用這一技術可以將微量目的基因(DNA片段)擴增一百萬倍以上。PCR反應理論的提出和技術的完善對于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它以敏感度高、特異性強、產率高、重復性好以及快速簡便等優點迅速成為分子生物學研究中應用最
PCR技術必須有人工合成的合理引物和提取的樣品DNA,然后才進行自動熱循環,最后進行產物鑒定與分析。引物設計與合成目前只能在少數技術力量較強的研究院、所進行,臨床應用只需購買PCR檢測試劑盒就可開展工作,PCR自動熱循環中影響因素很多,對不同的DNA樣品,PCR反應中各種成份加入量和溫度循環參數均不
在論壇上看到不停地有人在問RT-PCR的問題,實際上在以前的帖子中各位香主和eeflying(我為什么總是提他們?因為還是很佩服的哦,生怕自己說錯了,被他們指出來哦)都談到了很多,鄙人也充大頭答了一些問題,但是還是有各種問題,由于的基因表達還有點實戰經驗(但也技止此而),所以想些點東西給大家參考,計
1. 引物是如何合成的? 目前引物合成基本采用固相亞磷酰胺三酯法。DNA合成儀有很多種, 主要都是由ABI/PE 公司生產,而Bioneer自行研制的專利384并行高通量DNA合成儀,可實現99%的高合成率。無論采用什么機器合成,合成的原理都相同,主要差別在于合成產率的高低,試劑消耗量的不同和
1. 引物是如何合成的?目前引物合成基本采用固相亞磷酰胺三酯法。DNA合成儀有很多種, 主要都是由ABI/PE 公司生產,而Bioneer自行研制的專利384并行高通量DNA合成儀,可實現99%的高合成率。無論采用什么機器合成,合成的原理都相同,主要差別在于合
原理與應用環介導等溫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術是日本學者Notomi T于2000年發明的一種新的DNA擴增技術,該方法能夠高效、特異、快速的在等溫條件下完成。通過一系列的鏈置換擴增反應,該方法能夠在1h內就可以將靶基因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實驗室里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實驗沒做好,實驗沒結果,心情郁悶。但其實靜下心來查找原因,往往是由于操作上面的不認真,或是一些小小的細節沒有注意到,以下是10個實驗室日常小技巧。 主題: 關于質粒提取的小技巧 內容: 現在用質粒提取試劑盒非常方便,而且菌體培
2 目前國內外應用于檢測耐藥結核桿菌的分子生物學方法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尤其是PCR技術的問世,檢測耐藥可以直接從基因入手,這樣與傳統的結核桿菌藥敏試驗相比,不僅大大縮短了檢測周期,實現了自動化,而且也降低了生物實驗室的危險性。耐藥檢測包括用PCR擴增基因組內攜帶的耐藥性區域,和進行擴增產物的突變
RNA酶保護法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mRNA定量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將標記的特異RNA探針(32P或生物素)與待測的RNA樣品液相雜交,標記的特異RNA探針按堿基互補的原則與目的基因特異性結合,形成雙鏈RNA;未結合的單鏈RNA經RNA酶A或RNA酶T1消化形成寡核糖核酸,而待測目的基因與特
基因芯片 技術的誕生為生物技術工作人員打開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門,曾被評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本文對基因芯片的實驗原理、技術基礎、分類、用途、操作主要環節等內容做詳細的介紹。 1.基本原理和技術基礎 基因芯片以DNA雜交 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
TaqMan miRNA的檢測能力不同,是依據采用let-7a, let-7b, let-7c, let-7d 和let-7e 5個合成miRNA來檢測低至一個核苷酸(圖7)。每個miRNA的檢測對應每個miRNA。相對探測效率是通過計完全匹配和不匹配的目標CT之間的差異,假設完美匹配的效率為1
自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感染患者,且呈快速上升之勢。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近期湖北、武漢疫情從過去的爆發式增長已經走向趨緩,武漢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而事實上,在2020年1月
本文討論的范圍包括RNA酶保護分析,northernblot,原位雜交,半定量RT-PCR和定量RT-PCR。本文不談具體protocol,是因為各種書籍和kit說明書上都有,主要說一些原則,而且大部分是失敗和成功的經驗,還有小組討論結果以及各種書里七零八落看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基因
《中國科學報》: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除了核酸檢測,也有不少人在做抗原檢測試劑和抗體檢測試劑,你研發的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屬于哪種檢測辦法? 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我們既有核酸檢測方法,也有抗體檢測方法。 我們研制成功了可用于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試紙,檢測敏感度可達10個拷貝
骨腫瘤較罕見,惡性骨腫瘤只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男多于女,性別比約為1.6 ∶1,均好發于10-30歲間,良性者以骨軟骨瘤最多,依次為骨巨細胞瘤、內生軟骨瘤 等,惡性者以骨肉瘤最多,依次為軟骨肉瘤、纖維肉瘤等.骨惡性腫瘤的發生機理目 前認為是癌基因顯性作用與抗癌基因失活的結果,是多種癌基因多階段
DNA重組技術(或基因工程)是20世紀生物學的偉大成就,并已滲透到生命科學包括醫學 各個領域,為腫瘤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技術和有用的工具。本附錄扼要介紹在分子腫瘤學領域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及其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著重介紹它們的原理和應用。至于具體的技術方法和操作步驟可參閱《分
近年來,國內外均發表了與TORCH感染相關的臨床實踐指南,但仍有內容需要加以補充和明確。國內部分專家就TORCH感染篩查、診斷及干預的臨床路徑進行了專題研討,達成共識如下:(1)不是所有的TORCH病原體都需要孕前或孕期篩查;對圍孕期婦女不需要進行單純皰疹病毒抗體分型檢測,若無臨床癥狀,不需要等待其
試劑盒檢測結果不僅與試劑盒質量有關,還與新冠病毒自身的特點、采樣部位、采樣量、運輸和儲存環節,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發了一條朋友圈:“別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 CT 影像作為目前 2019-nCoV 肺炎主要依據”,并稱這是“一個一線
PCR技術的基本原理 類似于DNA的 天然復制過程,其特異性依賴于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是一種體外DNA 擴增技術,是在模板DNA、引物和4種脫氧核苷酸存在的條件下,依賴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反應,將待擴增的DNA片段與其兩側互補的寡核苷酸鏈引物經“高溫變性——低溫退火—
在新世紀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減、資源匱乏,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性愈來愈強烈。隨著人類的生活要求和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難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轉化的污染性化合物進入到自然環境中,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土壤污染區,污染還導致資源環境中生物重組,使物種的分布與
在新世紀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減、資源匱乏,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性愈來愈強烈.隨著人類的生活要求和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難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轉化的污染性化合物進入到自然環境中,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土壤污染區,污染還導致資源環境中生物重組,使物種的分布與多度均發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