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使水源區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既減少了面源污染對地表水的影響,也有效保護了地下水資源。 科技讓北京城“喝上”干凈水 上圖:項目組在某非正規垃圾填埋場修復試驗現場工作 你知道嗎?北京市的供水有60%以上是來自于地下水,也就是說,北京市居民喝的每三杯水中,就有兩杯取自地下。 作為一座以地下水為主要供水水源的特大型城市,北京的地下水資源保護和開發,關系著首都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然而,地下水看不見、摸不著,可謂“深藏不露”。尤其是地下水污染與地表水污染有著明顯不同,具有長期性、復雜性、隱蔽性和難治理等特點。為此,在北京市科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的支持下,市水務局組織,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主持承擔了“北京市地下水資源安全及污染防控修復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聯合清華大學、市水文總站、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等20多家科研院所300余人開展攻關研......閱讀全文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中國經濟周刊第2期封面 自來水安全嗎? 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哪些環節影響水的品質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妍|北京報道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年后,4000余家自來水廠,每天供應6000萬噸自來水,覆蓋全國4億多縣級以上城市居民,水質安全,重若泰山,關系國計民生。 然而如今,自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一、水質標準制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006年6月30日前,我國執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至今已有20多年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原《標準》已嚴重滯后,不能客觀反映飲用水受污染的實際情況,已經不適應現實的需要。同時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分別修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近日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有關專家表示,環保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心,會在協同發展中率先突圍。 京津冀的生態環境承載力十分脆弱,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氣和水的污染治理都急需解決。這些日益惡
4月14日,在自來水苯超標事故發生3天后,蘭州市解除了所有主城區供水應急措施,恢復正常供水。一場水危機似乎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 但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目前圍繞事故的發生仍有多個謎團待解。不僅涉事企業蘭州石化公司一直未回應公眾的質疑,水務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諸多疑點也沒有消除,“飲用水源
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 核安全事關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發展,事關環境安全,事關公眾利益。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確定的方針政策,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多年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業績。日本福島
嘉賓: 劉志全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 單艷紅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研究員 卜元卿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研究員 文字實錄: 主持人:你好,這里是人民網視頻訪談,我是許博。今天走進我們訪談直播間的是環境保護部科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先生,歡迎您劉司長。 劉志全:各位網友,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根據方案,力爭地表水省控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 83%,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達到 95%,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 90%以上,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確保大花園核心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 29 個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力爭基本達到Ⅱ類;確保其他地區 116 個出境斷面Ⅳ類
近幾十年來,因工業發展和城鎮化推進造成的水資源過度開發和水污染,飲用水安全已經成為城市千家萬戶的心頭之患。 國家發改委相關報告稱,中國1/4的居民沒有清潔飲用水。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24%的人飲用不良水質的水,3000萬人飲用高硬質水,5000萬人飲用高氟化物水。加之地下和自然水質的污染,飲用
城市的發展史,是一部城市與水相伴而生的歷史,改變了水環境,重塑了水生態。在自然界中,水的性質不發生變化,但是在社會中,水的性質卻一直在發生著變化。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7年的58.5%,城鎮常住人口由1978年1.72億提高到了8.13億,走完了發達
【一次水污染,再次對我們進行全民“科普”,百度百科,我們知道苯是一種致癌物,而且具有“魔鬼”般的氣質—芳香氣味。而當蘭州水污染悄然來襲,全民搶水上演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這種甜味在我們心中竟然如此苦澀。當石油管網和輸水管網“糾纏”不清,水務廠和石化廠做慣了親密鄰居,一瓶干凈的水離我們會有多遠?】
全國657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屬于聯合國人居署評價標準的“嚴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全國十大水系水質一半污染;國控重點湖泊水質四成污染;31個大型淡水湖泊水質17個污染;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伴隨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水源污染、供水管網“二次污染”等問題亟待破解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自來水水質合格率的話題引發眾人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北京、河南、廣東等地采訪了解到,我國城鎮供水總體安全,但依然面臨挑戰。 專家認為,隨著城鎮供水設施的升級改造和水源地環境保護措施的不斷推進,
時間:4月11日 10:00 嘉賓簡介: 白呼群,原衛生部疾控局副局長、全國愛衛辦副主任,現任中國衛生監督協會副會長,中國有害生物防治協會副會長,衛生部病媒生物控制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胡小濛,現任衛生部疾控局(全國愛衛辦)愛衛一處處長。 陶勇,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
水是生命之源,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水資源狀況不容樂觀,首先水總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人均2300多立方米,人均排全世界110位,是被聯合國列位13個貧水國家,是水資源非常短缺的國家。二是水污染嚴重。2003年公布的407個固 定檢測點,7大水系,只有38%符合3類水標準。比如說太湖
前言:生物多樣性、綠色經濟、低碳社會、氣候談判、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從誡、“三牧”問題、環保產業。2010年,中國環境領域大事不斷,一次次突發性事件觸目驚心。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這三起事件,從表面上看,
周生賢 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自人類出現以后,生物與環境、人與自然就緊密聯系在一起。生物是在與環境的對立統一中存在的,而存在決定意識,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環境問題是不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的產物,根本上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2012年7月,中國沖刺飲用水新國標(GB5749-2006)“大限”被宣告推遲。官方最近一次的表態是,新國標要在全國得到落實,還需要漫長的等待。其基本目標是“到2015年,新國標要求的106項檢測指標,覆蓋省市一級;覆蓋地市級的,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在大自然的面前我們顯得是多么的弱小,我們無法阻止大自然對我們的直接傷害,泥石流、地震、山體滑坡、坍塌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還有對于一些暴亂分子、劫持人質的事件不斷發生,解救人質困難重重,對我們社會造成很大影響,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犯罪事件不斷,監獄犯人不斷擴增,越獄事件不斷發生,由此給
組建生態環境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歷史性、標志性和里程碑的意義。這次機構改革的突出亮點和特點,可以概括為“一
4月13日下午,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小南辛堡。官廳水庫庫區附近的小池塘,旅游用的白天鵝船廢棄在草叢里。隨著水庫的水位不斷下降,原來一些旅游水上項目慢慢消失了。官廳水庫是中國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庫,距離北京105公里,曾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