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嗎?2050年以后我國能源結構什么樣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部署,提出了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的“兩階段”安排。新時代、新征程要求能源行業加速推進深刻的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為有效支撐“兩階段”戰略安排,研判能源轉型發展路徑,筆者基于自主研發的能源需求預測、電力規劃與生產模擬等模型,在各類轉型措施實施力度相對平衡的常規轉型情景和電氣化水平更快提升的電氣化加速情景下分別進行2035年、2050年能源發展展望,主要結果如下: 2035年能源發展展望 終端能源需求接近峰值,在常規轉型情景和電氣化加速情景下分別達到約43億、40億噸標煤。 其中: 工業部門能源需求為20.9億、19.5億噸標煤,占比約49%左右; 建筑部門能源需求快速提升至12.2億、11.5億噸標煤,占比約29%左右; 交通部門能源需求增長至8.5億、7.8億噸標煤......閱讀全文
我國清潔能源比重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升至11.1%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加快發展清潔能源,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預計從上年的9.8%提升到11.1%,煤炭比重從66%下降到64.2%。 據介紹,2014年我國水電新增裝機近2000萬千瓦,預計總裝機達到約3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萬億千瓦時,提前一
中國將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
??? 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雷敏)國務院新聞辦24日發布的《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說,到“十二五”末,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 ????非化石能源是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經長時間地質變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
我國將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
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獲悉,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在43.4億噸標準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3%以下。 按照國家能源局制定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2016年我國將積極發展水電、穩步發展風電、安全發展核電、大力
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中國將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費
“從2012年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2015年,中國清潔能源投資額占世界清潔能源投資總額30%以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清潔能源“十二五”總結與“十三五”展望專題暨第八屆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 王曉林說,為促進清潔能源發展,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能源論壇探討化石能源清潔利用
今天,由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能源論壇在京開幕。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 周濟指出,中國的能源事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我們應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確保國家能
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例上升
記者齊慧從全國能源工作會上獲悉:預計2013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30.6%,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數據表明,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例上升,主要得益于能源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2013年國家能源局穩步壓減煤炭消費,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與此同時,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全國能源工作會召開-今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將首超10%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低調召開。 在此次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總結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時稱,2014年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預計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11.1%,煤炭比重下降至64.2%。 吳新雄認為,2015年要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
十二五末力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11.4%
國務院新聞辦24日發布的《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說,到“十二五”末,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 白皮書說,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移民安置的前提下,中國將積極發展水電,把水電開發與促進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結合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趕超化石能源
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的推動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支出正在趕超煤炭,天然氣和核電廠的電力投資。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近年來全球增加的發電能力中有一半以上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2016年是可用數據的最新年份,約有297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
全球化石能源還夠用多久-核聚變能或替代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還夠用多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嚴陸光昨日在漢估計,大約100年。 嚴陸光是在武漢四中參加武漢百萬市民學科學活動時做出這一估計的。 據他的研究,地球數十萬年積聚下來的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大體上可以為人類使
“十二五”末中國力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11.4%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雷敏)國務院新聞辦24日發布的《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說,到“十二五”末,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 ????白皮書說,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移民安置的前提下,中國將積極發展水電
國家能源局:十三五新能源將規模化替代化石能源
15日上午開幕的由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辦的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介紹,2020年后將進入新能源發展的高峰階段。十三五期間,新能源將呈現規模替代能源、生產側和消費側可再生能源全面轉型的特征。 梁志鵬說,十三五期間新能源發展將呈以下特征,一是可
我國將科學制定化石能源改革路線圖-取消化石能源補貼
4月1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升波在北京召開的“化石能源補貼”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我國將科學制定近期、中期和遠期的化石能源改革路線圖,有計劃有步驟地取消低效的化石能源補貼。” 當前,不合理的化石能源補貼占用了財政資源,加劇了環境惡化、公眾健康以及氣候變化的風險,削減了對能
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3.3億千瓦,同比增長15.9%,占總裝機容量比重首次
國家能源局:未來將會研究開征化石能源消費稅
記者1月10日從全國能源經濟工作會議獲悉,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控制在41億噸標煤左右,“十二五”期間將逐步建立有效合理控制能源總量的倒逼機制,未來將研究開征化石能源消費稅,并實現原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指出,自2011年國家能源局牽
科技創新助力化石能源高效開發
1949年,美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哈伯特發現了礦物資源“鐘形曲線”規律。他認為,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地區的石油產量都會達到最高點;達到峰值后該地區的石油產量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這就是著名的“石油峰值論”的核心。 用什么方法來削弱“石油峰值”問題的影響,美國頁巖革命的巨大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啟
中國地調局天津中心非化石能源礦產實驗室揭牌
科技日報訊 (記者謝宏)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非化石能源礦產實驗室12月1日正式揭牌。 “非化石能源礦產實驗室是為滿足國家綠色能源需求而搭建的地質科技平臺。”中國地調局天津中心主任金若時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綠色能源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保障,而非化石能源礦產是綠色能源中
中方提出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到20%
中美雙方12日在北京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美國首次提出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整體下降26%-28%,刷新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17%。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 并將于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超化石能源
日前,德國行業組織Fraunhofer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德國電力生產年度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46%,比2018年提高5.4個百分點。這是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增長 Fraunhofer研究所的數據顯示
中國力爭到2015年末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1.4%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6日在北京表示,“十二五”(2011年到2015年)末,爭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1.4%。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張國寶介紹說,在保護生態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中國水能資源豐富,技術可開發量5.42億千瓦,水電裝機容量剛剛
全國政協委員陳進行:盡快提高非化石能源消納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陳進行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實現綠色發展,前提是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重點是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消納能力。 陳進行向記者介紹,從能源結構看,2015年,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占64.0%,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海南非化石能源發展利用空間大
實現海南綠色崛起,必須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近年來海南省持續加大非化石能源投資力度,核能、太陽能、風能、水電等能源項目正加快建設或竣工投產。同時,海南電網2014年將在基建項目方面投資23.6億元,逐步打造智能、高效、可靠、綠色海島電網,為海南綠色崛起提供堅強電力保障。預計到2020年,海
如何理性認識化石能源“枯竭論”
能源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驅動力,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縱觀近代工業社會發展的歷史,200多年來,人類文明的主要動力,主要源于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燃料。 現在,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這種能源利用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即將走到盡頭,引起了全球許多國家政府和社會人士的深刻反思。 化石能源未來
回歸化石能源并不是“率性”-如今美國能源政策如何解讀?
△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 3月初,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在休斯頓舉行的第37屆“劍橋能源”會議主旨演講中指出,美國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能源政策可以概括為“能源新現實主義”。筆者在會議現場見證了佩里的演講。這是美國政府高官首次在正式公開場合闡明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的能源政策。 佩里在演講的第一部
能源專家論證風電技術新發明-風能替代化石能源成為可能
“浮動無軸環型垂直葉片風能機的創新思維很好,需要組建一個由各方面技術人才組成的團隊,建立一個嚴格的數學模型,獲得一系列試驗參數。”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日前表示。 2012年10月,中國風電創新發明“浮動無軸環型垂直葉片風能機”,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Z
節能環保新能源,秸稈轉化能否替代化石燃料?
國內某企業生物質鍋爐驗收現場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生物質顆粒燃料示范項目》近日在江蘇正式啟動,項目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國試點城市建設一批生物質顆粒燃料在工業爐窯上替代化石燃料的示范項目。江蘇繼廣東、福建之后成為第三個啟動示范項目的地區,第一批項目計劃有20多個。
我國將科學制定化石能源改革路線圖
4月1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升波在北京召開的“化石能源補貼”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我國將科學制定近期、中期和遠期的化石能源改革路線圖,有計劃有步驟地取消低效的化石能源補貼。” 當前,不合理的化石能源補貼占用了財政資源,加劇了環境惡化、公眾健康以及氣候變化的風險,削減了對
Science發問:人類到底能否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石油不僅是燃料,而且還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茶杯和服裝,大到鋪設公路的瀝青和工業生產所需的烯、醇等,都離不開石油。然而,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化石資源儲量有限;并且其燃燒后釋放的溫室氣體占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長期使用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譬如溫室效應等。 與此相反,太陽能
未來能源格局:煤炭革命非革煤炭命
當今中國,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發展綠色可再生能源已成為社會追求的一種時尚。然而去年10月,在韓國大邱召開的第22屆世界能源大會的報告中卻有這樣一段話:“到2050年,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能源構成的基礎,煤炭仍將長期發揮重要作用。”這段話告訴我們,盡管新能源得到很大發展,但世界能
氫能源變身能源新寵
??????? 22日,第五屆全國氫能源大賽在南京舉辦,氫能源界的研究專家齊聚南京討論氫能源的發展,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氫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毛宗強肯定了氫能源在發展上有著很好的前景,并透露在今年會產出氫能源電池的手機以及2015年將產出1000輛氫能源車可以代替長距離的電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