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能源論壇在京開幕。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 周濟指出,中國的能源事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我們應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確保國家能源的安全。”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也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利用,特別是頁巖氣的興起,引起全球范圍的高度關注。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氣的大量開發利用有利于我國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 據了解,面對上述重大問題,中國工程院于2011年設立了“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和“我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兩個重大能源戰略咨詢項目。目前,兩大戰略咨詢項目已基本完成,并已凝練成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我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報告。 本屆論壇正是圍繞“推進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低碳利......閱讀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肖明松日前在2013中國國際生物質能與生物質利用高峰論壇(BBS2013)上做了題為《高效利用生物質能路線和政策探討》的演講。 他指出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一次性能源的消耗量不斷增加,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已帶來
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12日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并啟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該計劃全文如下: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作為清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為解決人類未來能源供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
在全球面臨能源依賴度提高、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以及因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而帶來的風險時,世界多國紛紛開始實施新的能源戰略,強調發展各種可再生能源。由于生物質是唯一能直接被用于生產各種交通運輸替代燃料(特別是乙醇)的來源,在多種可再生能源(生物質、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中,生物質能被列為首選
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張濤日前表示,中科院正在按照“率先行動”計劃的總體部署,積極推進研究所分類改革。其中,以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為法人依托單位,在能源領域部署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加快推動潔凈能源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步伐。 張濤是在日前召開的第一屆中國(大連)潔凈能源高端論壇
2017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現場。 貢曉麗攝 能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能源轉型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近年來,我國在煤炭、煤電等傳統能源領域的去產能,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開發,以及化石能源清潔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能源轉型是為了適應世界能源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大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高度,繼“一帶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是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作出的重要
11月29日,北京的周小姐出去辦事,一路上,頭昏胸悶,嗓子不停咳嗽。這天,北京陷入重度陰霾,空氣中彌漫著強烈的刺激味道。下午時分,整個北京城已被濃重的幕色包裹,有人稱“這真是恐怖的一天”。 正是這一天,2014北京能源論壇在北京舉行。在這樣的重度霧霾天里,如何不讓“APEC藍”成為“短暫而美好
據報道: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和中國工程院聯合舉辦的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于6月2-3日在北京召開。據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院士介紹,此次大會主題為“工程科技與人類未來”,意在為來自全球工程界、產業界、研究機構及政府的與會者提供一個能夠分享工程科技前沿新知、探索
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以下5大創新性能源技術突破將有助于改變目前人類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現狀,改變我們獲取能源的方式,確保我們的能源安全。 藻類制造的生物燃料:能效高 用玉米或甘蔗等可食用的農作物來制造生物燃料存在兩大弊端:一是與糧爭地,與人爭食,對現在人類業已不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電力生產方式必須走清潔、高效、低碳的道路。國電集團將加快在東部沿海地區天然氣發電項目的布局,以提升清潔能源發電的比重。”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稱,天然氣發電將會在電力工業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這種趨勢已不可避
1月12日,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以下簡稱“戰略咨詢院”)、國際能源署、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為指導單位,以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低碳發展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能源網、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亞洲光伏產業協會為主辦單位的首屆“未來能源大會”在京召開。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近年來,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升,能源消耗快速下降,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業內專家表示,未來應持續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堅持走清潔低碳化的發展道路,加快培育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模式 日前,由新華網主辦的2017第七屆中國能源高層對話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論壇以“中國能源變革與合作”為主題,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資源和環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對發展循環經濟、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方針政策,并一再加大力度貫徹落實,各部門高度重視污染減排工作。2008年是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
1月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能源“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繼續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將穩步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能源的安全、協調、可持續發展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關系經濟持續健康發
關于舉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暨“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咨詢會議”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科研院所、監測站、監察支隊、信息中心、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各分支機構、團體會員單位,各高校環境學院(系),各有關單位: 隨著調結構、擴內需作為一
7月2日至4日,由英國工程和自然科學研究委員會主辦,諾丁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中英清潔化石能源與低碳技術暑期班”在上海高研院舉辦。上海高研院籌建組組長封松林、副組長孫予罕,諾丁漢大學能源技術研究所所長、化石燃料和碳捕獲技術高效動力工程博士中心主任Col
9月9日,“共道未來”2010年會議在京召開。“共道未來”會議是一系列旨在解決國際關鍵問題的全球峰會,今年是第二次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的400余名頂尖科學家、商界領袖、決策者和有影響力的思想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討解決目前能源需求以及未來能源問題的新途徑。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
首屆中國煤炭綠色生態發展論壇在滬舉辦 探討煤炭行業新發展 2018首屆中國煤炭綠色生態發展論壇7月13日在上海舉行, 該論壇由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主辦,潔煤網和上海煤炭交易所承辦。 論壇上,來自經濟學界、金融行業、煤炭行業的專家、行業人士,圍繞供給側改革、新經貿形勢、藍天白云保衛戰等大背景下煤
啟動儀式現場 金秋十月,清風送爽。10月10日下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樓會議中心裝點一新,一派繁榮景象,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
王毅 1962年10月生,198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曾分別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國情研究中心從事國情分析、資源環境政策和發展戰略研究。現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
目前,我國農村(指以農林畜牧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村落)建筑用能總量為3.1億噸標煤,約占我國建筑運行用能總量的1/3。其中,燃煤、燃氣和電力等商品能源占農村用能總量的70%。盡管農村戶均商品能消耗量低于城市居民,但目前農村戶均用能總量卻已經高于城市居民,并且生物質能比例逐年減少,煤、電和燃氣戶均
△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 3月初,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在休斯頓舉行的第37屆“劍橋能源”會議主旨演講中指出,美國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能源政策可以概括為“能源新現實主義”。筆者在會議現場見證了佩里的演講。這是美國政府高官首次在正式公開場合闡明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的能源政策。 佩里在演講的第一部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5月8日下午,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分論壇――“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在京舉行。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先生做了主旨演講,演講實錄如下: 尊敬的沈國舫院士,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分論壇
2.5億人仍在使用薪柴、木炭做飯取暖;6500萬人無電可用……近日,東北亞和東南亞兩份“能源互聯網規劃研究報告”發布,一組數據觸目驚心。 雖然當下能源技術不斷發展,各國對清潔發展和電網互聯也越加重視,但面臨能源供給形勢嚴峻、化石能源比重過高和跨國輸電能力不足等問題的國家和地區仍不在少數。 此
9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商務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主辦的2010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隆重開幕,讓我們得以近距離感受中國能源未來發展的脈搏。 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的前身是已舉辦兩屆的中國(太原)煤博會。煤博會曾是山西省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但近兩年,低碳、環保、綠色成
2015年9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倡議提出以來,國內外熱議不斷。 全球能源互聯網到底意味著什么?實現的路徑在哪里?3月份的最后兩天,北京匯集了世界能源領域的各路精英,對此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