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毒性反應與巰嘌呤相似,大劑量及用藥過久時可有嚴重骨髓抑制,可導致粒細胞減少,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一般在6~10天后出現。也可有中毒性肝炎、胰腺炎、脫發、黏膜潰瘍、腹膜出血、視網膜出血、肺水腫以及厭食、惡心、口腔炎等。 2、增加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 3、可能致畸胎。此外尚可誘發癌瘤。......閱讀全文
1、毒性反應與巰嘌呤相似,大劑量及用藥過久時可有嚴重骨髓抑制,可導致粒細胞減少,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一般在6~10天后出現。也可有中毒性肝炎、胰腺炎、脫發、黏膜潰瘍、腹膜出血、視網膜出血、肺水腫以及厭食、惡心、口腔炎等。 2、增加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 3、可能致畸胎。此外尚可誘發癌
本品須在飯后以足量水吞服。用于器官移植的劑量取決于所采用的免疫治療方案,通常第一天劑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最大達到5mg。維持劑量則要根據臨床需要和血液系統的耐受情況而調整,一般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4mg。 其他疾病的治療劑量:一般情況下,本品起始劑量為1~3mg/kg/日,在持續治療期間,根據臨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9H7N7O2S,是巰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在體內分解為巰嘌呤而起作用。其免疫作用機制與巰嘌呤相同,即具有嘌呤拮抗作用,由于免疫活性細胞在抗原刺激后的增殖期需要嘌呤類物質,此時給以嘌呤拮抗即能抑制DNA、RNA及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抑制
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時抗排異反應,多與皮質激素并用,或加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療效較好。也廣泛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性慢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重癥肌無力、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對慢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征,其療效似不及環磷酰胺。由于其不良反應較多而嚴重,對上述疾病的治療不作為首
DNA合成抑制劑-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AZA)1960年人們發現6-巰基嘌呤能延緩皮膚移植的排斥反應。在隨后的幾年中,人們陸續發現硫唑嘌呤能延緩器官移植排斥,包括人腎移植排斥反應。AZA代謝成活性產物6-巰基嘌呤能抑制嘌呤生物合成而抑制DNA、RNA以及蛋白合成,抑制淋巴細胞增殖反
注意事項 本品可致骨髓抑制,肝功能損害,畸胎等。本品絕不可掰開或弄碎,外包裝破裂后不得接受,手持膜衣完整的本品無害,也無須另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或遵醫囑。 腎功能不全病人應適當減量。藥物過量時一般采用對癥處理,嚴重者可考慮透析排出。 用藥禁忌 肝功能損傷者禁用。孕婦慎用。 藥物相互作用
無氧代謝 劇烈運動時,體內處于暫時缺氧狀態, 在缺氧狀態下體內能源物質的代謝過程,稱為無氧代謝。它包括以下兩個供能系統。 ①非乳酸能(ATP—PC)系統—一般可維持10秒肌肉活動 無氧代謝 ②乳酸能系統—一般可維持1~3分的肌肉活動 非乳酸能(ATP—PC)系統和乳酸能系統是從事短時間、 劇烈
1973年發現胃壁細胞微粒體內存在H+-K+ATP酶,功能是向細胞外分泌H+(即質子),故稱之為質子泵。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特異性抑制H+-K+ATP酶活性的藥物,為弱堿性苯并咪唑類化合物,隨血液進入胃壁細胞的分泌小管和泡腔,與該處濃度很高
? 刊發在《AlimentPharmacol Ther》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對于大多數不耐受硫唑嘌呤的炎癥性腸病(IBD)患者改用6-巰基嘌呤(6-MP)是一種安全的治療策略,并且有助于優化免疫治療方法。??? 巰嘌呤類藥物可用于炎癥性腸病的維持緩解并且可以改變疾病進程,大約有17%的患者應用
本儀器由空氣預處理和輸送部分,信號處理和接口線路,溫控和送樣控制部分、燃燒爐、電解池和攪拌器等部分組成。 空氣預處理與輸送部分 該部分由電磁泵、空氣流量計(0~1500ml/min)、干燥器等組成。電磁泵分別驅動電解池內空氣進和出,干燥器主要是除去空氣中的酸性氣體和水份等雜質,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