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浪費食物約3億噸,足夠供應全球約8.7億饑餓人口 消費不當,發達國家食物浪費嚴重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環境日的主題是"思前,食后,厲行節約".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減少糧食浪費,就是減少對有限資源的無序消耗,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億噸食物被浪費,其中發達國家和地區浪費約3億噸,超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所產食物總和。與發展中國家的食物浪費主要源于技術原因不同,發達國家食物浪費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的不當行為。 歐盟27國年人均浪費食物179千克 在德國柏林的一家超市里,本報記者遇見正在購買食物的布魯恩女士。她挑選了一些蔬菜、水果、奶酪,以及保質期較長的牛奶。布魯恩特說,在買牛奶或者罐頭食品的時候,應當選購保質期較長的,這樣可以避免浪費。 并不是每一個德國人都像布魯恩這樣注重節約食物。根據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部公布的數據,德國每人每年丟棄的食物多達82千克,其中有2/......閱讀全文
近年來,食品包裝問題層出不窮,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威脅,食品包裝不符合國家政策標準要求或生產企業為牟利而違反要求的現象,更是為消費者健康埋下了隱患,嚴重的可能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從2010年至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已連續4年發布"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涉及的問題包括過度
2013年6月5日消息世界環境日當天發布的題為《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農業系統生產的1/4糧食被損失或浪費。這一事實對減少饑餓人口和滿足全球快速增長人口的糧食需求,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該報告借鑒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已有的研究成果,由世界資源研究所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編者按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工程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09年設立聯合基金開展的重大咨詢項目,其宗旨是著眼于滿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國家競爭力、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6月8日,
PM2.5(細顆粒物),這個大家原本很陌生的專有名詞,因為2011年10月以來我國多地灰霾天氣造成嚴重大氣污染,而迅速成為社會熱詞。之后,PM2.5被納入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在一些地方開始監測。2012年全國“兩會”上,PM2.5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對PM2.5的關注和重視,
《食品安全法》實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現四大弊端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標準“打架”給監管“帶來很大麻煩”,分段管理導致資源浪費、重復監督等問題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蝦想到明膠、吃著鴨血狐疑是豬血……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對中國股市的態
一道作業題:柴靜的“霧霾調查”將霧霾治理不力的成因歸咎于石油企業的壟斷是對的嗎? 某媒體要就柴靜的“霧霾調查”視頻采訪我,于是我上網找來看了一遍,一邊看一邊感嘆:真是經典——是 經典的煽情之作!我都要努力把持自己的靈臺清明以免被煽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看完后在紙上寫了個評論大綱,一 轉眼間該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鉛蓄電池行業規范管理,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及相關行業協會,對2012年發布的《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進行了修訂,形成了《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在《規范條件》的修訂過程中,我們廣泛聽取行業內部、有關部門和
摘要: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問題頻發,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這就要求檢驗機構提高檢測技術水平以便及早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并采取措施將其消滅在萌芽之中。因此,做好食品安全的檢驗檢測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本文試從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的現狀出發,剖析食品檢測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原因,并據此提出具
聯合國日前發布報告稱,全球許多地區長期面臨著水源短缺的問題。如果不抵御水浪費行為,隨著食物需求增長以及氣候變化的,缺水危機將會進一步加劇。 在近日舉辦的世界水資源論壇開幕前夕,聯合國發布了該項報告。報告稱,當前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為窮人提供水資源和衛
誰來養活中國?1994年布朗博士的同名書籍引發全世界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時至今日,對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而言,這依然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大事。圖片來源于網絡 糧食生產需要綜合考慮投入、產出、倉儲和消費需求等諸多要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中國曾經多次經歷饑荒和食物短缺,政府甚至為此在1955—1
霧霾大范圍出現在中國,是幾十年環境污染的總爆發。為什么霧霾“看好”中國?這其中的自然因素是,上世紀中期以來,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我國北方地區干旱和暖冬現象日益加劇;冬春季西北風弱小,甚至不刮風,出現了霧霾天氣的自然條件。這是“天災”的一面。 然而,霧霾不僅僅跟氣候條件有關,在更大程度上,
一、前言 原先我是準備等到畢業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過了之后,一口氣寫掉這篇文章的。其實一直在零散時間打腹稿,差不多已經煲熟了。剛才有同樣讀博士讀得凄凄慘慘切切的師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橫心決定現在就寫了。何況,早點讓更多還沒上博士這條船的弟妹們看到,提醒他們讀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能多挽救一個像我
隨著城市綠化覆蓋率不斷上升,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數量也日益增加,如果不進行有效處理,不僅影響城市環境面貌,而且還可能引起火災事故,同時也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為此,2010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編制了《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 截至目前,北京市
近日,亞洲兒科營養聯盟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博士生導師丁宗一教授來濟南指導全國城市少年兒童肥胖調查。 這項調查是為了解少年兒童中肥胖兒童的情況,由中國預防疾病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以及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共同在全國各大城市進行的。這是我國自1986年
在過去10年中,全球糧食消費量一直高于產量。據預測到2030年糧食需求將會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輪糧食危機的到來似乎已無法避免。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駐中國代表米西卡(Percy Misika)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專訪。在米西卡看來,不管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家庭層面,對比其他發展
糞便檢查是診斷寄生蟲病的常用方法,也是常規的一項實驗室檢查。腸道寄生蟲病的診斷多依靠在糞便中找到蟲卵、原蟲滋養體和包囊,找到這些直接證據就可以明確診斷為相應的寄生蟲病和寄生蟲感染。糞便檢查看似惡心,但是在很多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一些腹瀉的患者經過糞便檢查可能很容易做出最初的病因診斷,幫助我們確定到底是
總部位于羅馬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1日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13億噸食物被浪費,這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嚴重危害了氣候、水、土壤等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糧農組織11日發布名為《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的最新報告,具體論述了食物浪費對氣候、水
8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布最新的小麥價格展望報告,其對全球小麥產量的預測下調2.3%,減至6.4573億噸。數據顯示,從6月9日至8月9日的兩個月時間內,國際市場上小麥價格上漲了66%。 俄羅斯是世界重要小麥產區,干旱和森林大火導致俄羅斯小麥等農作物大面積歉收,促使俄羅斯宣布臨時禁止谷物
鄧海華: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衛生部的例行新聞發布會。10月是我國第三個敬老月。今天安排的主題是我國的老年衛生工作,很高興邀請到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的孔靈芝副局長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在發布會主席臺就座的還有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張鐵梅教授。 下面
人民視覺 為了避免浪費,不少巴基斯坦餐館提供半份餐點,客人點餐時也往往量入為出。圖為幾名巴基斯坦年輕人在一家當地餐館里聚餐。 法國餐館將本店菜單明碼標價放在餐廳門口,方便顧客量力而行選擇餐館。 近期,國內一些餐館的“最低消費”現象引起眾多媒體和公眾的熱議。人們表達不滿的同時,也迫切希望了解
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 前言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為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流通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守
聯合國糧農組織11日發布題為《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的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總量達13億噸,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也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該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500億美元,這一數字還不包括魚等海產品。該報告是首份從環境角度分析全球食物浪費
據美國市場調查企業尼爾森公司統計,美國市場上標注“天然”字樣的食品每年銷售額達220億美元。但是,這些天然食品到底有多天然?法新社近期對美國食品市場中產品標簽上的“天然”標識作調研,發現“天然”在一定程度上不過是個沒有明確定義的廣告用語而已。 質疑“天然”字樣,事實上,在美國已經持續多年,
饑餓曾是一代中國人的歷史夢魘。然而,在物質日漸富裕的當下,我國正上演著觸目驚心的“舌尖上的浪費”。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每年僅餐桌上的糧食浪費量就相當于2億畝耕地的產量。 一方面是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糧食,另一方面是糧食浪費的現象四處可見。在糧食安全引發普遍焦慮的當下,到底該如何堵住糧食浪費的
隨著餐廚垃圾生產量的增加,餐廚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有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因餐廚垃圾處理不當造成的環境問題和生態問題也日益突出。事實上餐廚垃圾有很高的回收利用價值,餐廚垃圾中的油脂可以被提取,用作柴油或者化工原料,經飼料化處理的餐廚垃圾可以被應用在養殖業,所以為了有效的利用餐廚垃圾,政府應提高對餐
我國的食物浪費現象到底有多嚴重?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我國每年浪費的食物幾乎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餐飲協會保守估計,2010年我國餐飲業至少產生2100億元食物浪費。不過,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課題組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噸至180
2004年,中國草業科學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任繼周在貴州山區扶貧考察途中 1924年,生于山東平原縣。 1948年,中央大學畜牧獸醫系畜牧專業畢業。 1950年,應獸醫學家盛彤笙的邀請到國立獸醫學院(現甘肅農業大學)任教。 1951年,在王棟的率領下,任繼周等人對河西走廊
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思前、食后、厲行節約”,旨在呼吁政府、商家和消費者共同減少食物浪費與損失,塑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節約食物與保護環境,初看似乎“不相及”,實際卻有密切關系。“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生產食物不僅需要辛勤勞動,也要消耗水、油料等寶貴資源,同時化肥、農藥等還造成污染。
“本想瘦成一道閃電亮你的眼,沒想到胖成了一個堅果墻擋了你的視線。”朋友圈里,喊著要減肥的朋友越來越多。 “我國居民營養和健康狀況堪憂,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比例增大,成人超重肥胖比例達到30%。”7月22日,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成升魁在第601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說。 這次,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