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離實驗室漸行漸遠:不在開會就在開會路上
前輩數學大家陳省身的一句話讓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記憶猶新:大數學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個小時。 在李邦河院士看來,對科學家而言,時間無疑就是成果,“沒有長時間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為大師呢?”上個世紀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學家應該保證5/6的科研時間。 近年來,科學家的科研時間縮水現象讓李邦河院士憂心不已,項目公關、填表、評審會……寶貴的科研時間被越來越多地擠占。 “一天24個小時,你有多少時間留給科研?” 中國青年報記者把這一問題拋給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員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約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時間是晚上和雙休日”。 這不是少數人的看法。 中國科協幾年前開展的一項大型調查顯示:科研人員職稱越高,直接參與科研時間越少。正高級職稱僅有38%的時間用于直接從事科研活動。盡管75%以上的科研人員每周工作時間超過了40個小時,工作時間總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員只能保證30%以......閱讀全文
李志紅:如何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
科研人員是創新創業的主體,如何有效地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熱情、激情與潛力,是開展好創新活動的重要保障。因而,社會需要高度關心科研人員的成長與生活,最大程度減少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作為科研人員自己,也要能夠處理好大家與小家的關系,從而實現大我與小我的價值。 社會需要關心科研人員的成長與生活,
砍項目-省時間-為科研人員減負
“許多科研人員反映,由于眼睛要盯著拿項目,常年疲于參評或者受評,擠占了學術研究本身的時間。”一位211大學校長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提到,由于各類評審活動多,“揭鍋蓋”勤,時間分散,影響了科研教學活動本身的質量。 針對科技界普遍存在的這一現象,2013年9月以來,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下,
湖北出臺措施保證專職科研人員八成時間用于科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44.shtm“加大青年科研人員培育、支持科研團隊潛心研究、鼓勵科研人員轉化科技成果。”近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技激勵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共出臺3個部分9條舉措,進一
【中國科學報】科研人員時間從哪兒省
無論是在科研院所還是在高校,加班加點地工作已經是大多數科學家的常態。即便如此,還是會經常聽到他們抱怨時間不夠用。“科研人員的時間去哪兒了”,最近成為一個熱點話題。與此同時,很多公眾也在質疑“為什么科研人員這么累,卻沒有多少成果”。 近年來,各類評價評審占用了科研人員大量的寶貴時間。中科院科技政
科研人員抱怨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填表格”
據《北京青年報》近期報道,對李克強總理上月底出席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時提及的“科研領域也要簡政放權”,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深有感觸且記憶猶新,“總理當時說,填表(即跑項目)讓科研人員浪費了很多時間,可不行。”作為一名院士,填表、評審這些和科研沒有直接關系的事情,每年占用了趙淳生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
為青年科研人員開“機會之源”節“時間之流”
科技部、財政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這是4年來有關部門開展的第三輪科研人員減負專項行動(減負行動3.0),旨在聚焦青年科研人員,推動減負行動效果持續深化,保障青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 近年來,我國科技人才隊伍持續保持并加速呈現年輕化特征。科研人員
白春禮:保障一線科研人員科研時間不少于4/5
白春禮: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 中科院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 3月17日, 中科院人才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座談會請來了16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層次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代表,他們沒有任何行政職務。 在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逐一聽取了與會代
中國科協調查顯示:科研人員職稱越高直接科研時間越少
“我們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科研人員只能保證30%以上的時間用于從事直接科研活動。而且職稱越高,直接科研時間越少。”全國政協科協組小組討論會上,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齊讓委員帶來的一組數據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近年來,許多人心里都有疑問:科研人員到底還有多少時間用于直接科研。針對科研人員有效工作
青年科研人員緣何頻“出走”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凱先發現,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所里一些年輕的同事悄然離開了單位,隨后成為不遠處的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企業里的員工。 在陳凱先看來,這些年輕科研人員的選擇很自然:盡管研究所在全國科研機構里面條件算是比較好的,但與企業比,仍然是差了一大截。
科研人員舉辦個人演講:構建科學家合作生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29.shtm8月28日,長沙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劉小春舉辦個人年度演講《因夢想,而偉大》。這是他去年同期首辦個人演講后的第二場演講。 ???劉小春在演講。主辦方 供圖2
我國科研人員刷新單量子比特相干時間世界紀錄
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該校交叉信息研究院量子信息中心副教授金奇奐帶領的“離子阱量子計算研究組”實現了擁有超過10分鐘相干時間的單量子比特儲存,這是目前為止單量子比特相干時間的世界紀錄,將之前的世界紀錄提高了10倍。該工作的研究論文《相干時間超過10分鐘的單量子比特儲存》于9月25日發表于《自然·
中青報:科研時間爭奪戰科學家屢屢敗北
從事納米科技研究的劉教授多年前留學日本時,曾有過一段不適應期。 到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辦事,按照國內的慣例,他一開口就叫對方老師,卻屢屢被同學糾正,“你為什么要叫他老師呢?他只是做服務的,不是老師,他不會干擾你的工作,也不會給你布置任務。” 回到國內,劉教授更多的是需要記住一些與“這
科學家離實驗室漸行漸遠:不在開會-就在開會路上
前輩數學大家陳省身的一句話讓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記憶猶新:大數學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個小時。 在李邦河院士看來,對科學家而言,時間無疑就是成果,“沒有長時間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為大師呢?”上個世紀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學家應該保證5/6的科研時間。 近年來,科學家的科研時
科研人員不再“扎心”
7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措施,更大釋放創新活力。 會議提出5點改革措施,劍指科技人員五大“扎心”問題。《中國科學報》采訪數位一線科研工作者,暢談他們的扎心事和真心話。 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凡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已有的項目申報材料,不
科研人員也需要減負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取消奧數、為中小學生減負,事實上,科研人員也需要減負。 “最近忙著申報項目,課題組上下已經熬了好幾個通宵,實在抽不出時間接受采訪。”日前,筆者在約采訪時被科研人員拒絕,遺憾之外還有點好奇,科研人員到底在忙什么,連一個小時的采訪時間都沒有嗎? 科研人員確實很
科研人員也要減負啦!
近日,湖北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衛健委四部門聯合發文,在持續深化減輕科研人員負擔7項行動(簡稱“減負行動1.0”)的基礎上,啟動實施“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簡稱“減負行動2.0”),重點聚焦科研項目管理、經費調劑使用、薪酬激勵、成果轉化等方面存在的難點、堵點問
科研人員“會診”黑土糧倉
腳下積雪“咯吱咯吱”響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煥軍正帶領科研團隊在第三管理區的地頭上查看,為即將進行的科研試驗和技術示范做前期準備。 “我這邊要做秸稈試驗,需要8個池子”“我做節水、節肥、節藥各需要10畝,試驗示范需要100畝”……對專家們的要求,一同來現場的北大荒集
科研經費管理:如何給科研人員“松綁”
新年伊始,部分中科院的科研人員被“紅包”砸中了。中科院準備連續5年支持這些科研人員開展科學上的自由探索:不用寫冗長的項目書、計劃書并進行頻繁答辯,也不用過多擔心在5年后有人來驗收成果,他(她)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研究領域任意遨游。 這項支持緣自中科院在今年1月啟動的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此計劃支
李河君:新能源不是補充能源而是替代能源
新能源圈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絕對稱得上“改革派”,在他眼里,光伏通過技術革新實現 “撇開財政拐棍平價上網”只需1年到2年,絕不會拖到業界普遍認為的4年后,也就是2017年;而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更不只是傳統能源的“補充”,則應是“替代
李河君呼吁鼓勵太陽能汽車研發應用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全國政協委員、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在全國兩會期間呼吁,要鼓勵支持太陽能汽車研發應用,搶占全球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制高點。 李河君介紹說,太陽能汽車通過將太陽能發電芯片集成在汽車天窗、車頂、車身或擴展面板,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驅動汽車行駛,并可“邊
科研人員的‘戰略’與‘戰術’
有一句話是非常出名的:‘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可能我們這代人對這句話非常非常熟悉。戰略與戰術,是軍事語言。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意識到,在大學做教師或在研究所做研究員,從青年人做起,也有戰略與戰術。 大家每年都寫不少申請書、寫文章、做科研、帶研究生、產品開發等,這其實是‘
如何摘掉科研人員的“緊箍咒”?
兩會中,科技創新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這的確是一道福音。然而,現行的科研管理方式卻讓很多人傷不起,對于希望大展拳腳的科研人來說,頭上的緊箍咒似乎并沒有松動的跡象。 行政化:就是要套住你 “盡管國家一再強調要發揮科技人員的作用,但作為一線人員,我怎么感覺頭上的緊箍咒
上海擬建科研人員誠信檔案
電費長期欠繳、貸款逾期不還將給市民個人信用記錄“抹黑”,不久的將來,科研人員若有剽竊、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也將被列入科研誠信黑名單。記者11月2日從上海市科委獲悉,為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建立科研誠信檔案的相關事宜已經寫入新版《上海市科技進步條例》,有望于“十二五”期間探索實施。 2010
科研人員“復原”新疆古長城
“漢代長城資源”“唐代長城資源南線”“唐代長城資源北線”……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工作人員利用科技手段,將200多座古烽燧、戍堡連成了一條條長城資源分布線,復原出新疆古代長城“樣貌”,通過這一立體空間數字模型還可看出絲綢古道及其分支的具體走向。 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員于麗君介紹
科研人員如何規避創業“陷阱”
蔡軍是深圳工作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從去年10月開始,幾乎每天都有人到他那兒談創業的事。“有做茶葉生意的,有做水果生意的,有涉足馬拉松、足球的,甚至還有用移動互聯網方式收破爛、賣菜的。”作為一個過去20多年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創業的“老兵”,蔡軍覺得,現在全民創業已經進入了一個“
科研人員如何規避創業“陷阱”
蔡軍是深圳工作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從去年10月開始,幾乎每天都有人到他那兒談創業的事。“有做茶葉生意的,有做水果生意的,有涉足馬拉松、足球的,甚至還有用移動互聯網方式收破爛、賣菜的。”作為一個過去20多年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創業的“老兵”,蔡軍覺得,現在全民創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瘋狂”的階段
年內百名科研人員離職
16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此前媒體報道今年以來“90余名科研人員辭職”離職一事,屬于“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 16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余名科研人員離職。報道引用一名內部人士的表
科研人員趣味運動鬧元宵
2月15日(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2月14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舉辦2022年迎新春鬧元宵趣味運動會。拔河 、跳繩、蒙眼大作戰、撕名牌……該所科研人員和職工分成小組,積極參與各式趣味運動,在運動中加強交流、增強體質,以健康的體魄開啟科研工作新篇章。
科研人員趣味運動鬧元宵
2月15日(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2月14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舉辦2022年迎新春鬧元宵趣味運動會。拔河 、跳繩、蒙眼大作戰、撕名牌……該所科研人員和職工分成小組,積極參與各式趣味運動,在運動中加強交流、增強體質,以健康的體魄開啟科研工作新篇章。
意大利科研人員擔心預算削減
據《自然》網站報道,意大利近日舉行大選,右翼聯盟大獲全勝,喬治婭·梅洛尼成為該國首位女總理。然而,科研人員對新政府推動本就資金不足的研究體系幾乎不抱希望。還有一些人擔心,氣候變化等問題也不會得到應有重視。此外,科學因素在競選活動中幾乎沒有發揮作用。“這種缺席將反映在政府未來的行動中。”米蘭大學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