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隨著一輪輪灰霾席卷全國,也讓灰霾防治從科學語境進入了公共話語之中。事實上,灰霾治理本就不是科技界能夠單獨解決的問題。在許多人看來,作為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沖突的代表性產物,灰霾已經成為當下經濟轉型階段的一個復雜社會問題。 從其他國家治理空氣等環境問題的歷史經驗來看,只有在政府監管、法制保障、公眾參與多管齊下的框架下,灰霾等環境治理問題才能逐步得到解決。 對此,受訪專家們認為,當前,在加大查處企業排污頂風作案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環保監督的有效制度,發揮NGO組織的積極作用,讓環境治理、監管以及權益保障都有法可依。 政府管理思路須反思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白天他們上班監管,晚上我們偷排作業。”這是流傳在河北地區重污染企業間的一句話。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新《環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及《環境保護稅法》陸續修訂實施,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備的監管企業行為的法律體系。然而,在各類圍繞環保部門執法抽查......閱讀全文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介紹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持續做到、做好“六個堅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歡迎參加衛生部艾滋病防治工作專題媒體通氣會。在“世界艾滋病日”到來前夕,我們邀請到了衛生部疾控局孫新華副巡視員、婦社司張伶俐副巡視員,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吳尊友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治療室張福杰主任,還有其他一些專家來出席我們今天的媒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許春桂,今年82歲,家住天臺南門大橋附近。鄰居們都說她是個閑不下來的奇怪老人。退休后,她沒有像尋常老人一樣栽花種草,含飴弄孫,反倒是自選課題,搞起了研究發明,還自籌資金,建起了簡易廠房,并成功獲得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退休后,每天圍著垃圾搞研究 許春桂的家是一套建于上世紀的老房子,三間兩層,
●到去年年底,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95%。 ●堅持有保有壓,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截至2月底,已有總投資約1040億元的14個項目被暫緩審批或不予審批。 ●細顆粒是造成灰霾天
本報訊(記者 王斌)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蔡奇就近期空氣重污染應急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與媒體、企業、市民代表開展交流座談會。蔡奇代市長表示,今年北京市擬從10個方面入手,堅持鐵腕治霾,不斷改善空氣質量。據了解,今年本市將參考中央環保督查的模式,對16個區開展市級環保督察,著力解決“最后
一場攻堅戰,展現出河南省對治理大氣污染的堅定決心。一個個“軍令狀”,把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向高潮。 7月初,中原大地吹響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號角。河南省7個廳局、18個地市政府“一把手”就環保問題向省委、省政府遞交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向大氣污染宣戰。 出臺“1+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了解,這是全國首部專門針對灰霾污染防治的政府規章。 《辦法》共四十八條,從灰霾污染管理體制、工業廢氣粉塵、施工道路揚塵、車輛船舶排氣、露天焚燒煙塵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以及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等進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老一輩科學家,也有許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今天上午分組審議了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2016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研究處理《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及部分代表、委員在發言中表示,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是最大的民生之一,環境保護部這幾年
國慶長假過后,如果你恰巧坐火車從廣州回北京,一定會對霧霾的區域性特點感受頗深。10月9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顯示,沿著京廣鐵路一路向北,廣州、長沙、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的AQI指數分別為88、129、109、227、436、379。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
一面是我國大氣污染向煤煙與機動車尾氣復合型過渡、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頻發,一面是治污屬地管理難成合力、環境違法成本低、企業寧罰不改……大氣污染如何防、十面“霾”伏怎么破? 22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打出一記重拳。草案取消了現行法律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企業
履職環保部部長不到十天,陳吉寧就迎來了一次嚴峻的“考驗”。 今年“兩會”已經進行了數天,梅地亞中心伴隨著各種發布會和數不清的中外記者也熱鬧了數天。3月7日,梅地亞中心顯得更加熱鬧,因為這一天在二樓的多功能發布廳不僅安排了3場發布會,其中更是包含了備受關注的環保部部長答記者問。 下午3點30分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的環境狀況如何?環境保護取得了怎樣進展?環保在優化經濟增長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這些都是人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最想了解的。 根據4日環保部向媒體通報的《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2014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工作報告 這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顧總結2016年教育工作
2016年入冬至今,全國范圍內的灰霾來勢迅猛,并引發社會輿論的持續關注。如今,灰霾已超出單純的科學問題,成為一個公共話題。暫時拋開科學與非科學的概念糾纏,仍有一些問題能夠通過辨析、澄清并給出可行性建議,從而為解決當下治理與監管等緊要問題提供啟發。 “現在去河北都進不到貨了。”近日,一位經營化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中的鏗鏘話語猶在耳邊。這是情系民心的莊嚴承諾,也是維護河流健康的號令動員。 戰鼓催人,風生水起。全面推行河長制短短半年多時間,從中央到地方高位推動、快速行動,出方案、定目標、建制度,一張張路線圖、時間表密集出爐。目前各省級方案全部完成
最近兩天,一個名為“柴靜”的原央視女記者火了,她發布的題為《穹頂之下》的霧霾新聞調查視頻引爆了中國輿論場,成功地在兩會前夕引領了治霾這一熱點話題。但小編花了近兩個小時間看完視頻后,感受并沒有那么強烈,正如崔永元評價的那樣:“《穹頂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啟蒙作用。”而如我浸淫公益多年者,早已不需要如
“一個好的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要讓它成為一個有鋼牙利齒的利器,關鍵在于執行和落實。” 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環保法,被社會寄予厚望。實施一年來,約談15個市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查處違法排污企業5.1萬家、發現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企業7.34萬家…… 明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使環境治理成
嘉賓: 劉志全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 單艷紅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研究員 卜元卿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研究員 文字實錄: 主持人:你好,這里是人民網視頻訪談,我是許博。今天走進我們訪談直播間的是環境保護部科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先生,歡迎您劉司長。 劉志全:各位網友,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1月29日廣州出現嚴重灰霾天氣一位長沙市民戴著口罩在灰霾中騎行 只要是沒風的日子,北京的市民就可能遭遇這樣的天氣:早起出門,樓房、道路罩上了一層灰色的薄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人們呼吸起來帶著絲絲的不順暢,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甚至會感到難受。這就是經常纏繞在我們城市身邊的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近日就《規劃》的相關內容接受了采訪。 問:“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編制《規劃》具有什么重大意義? 答:《規劃》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
一、概述水庫是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修建水庫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洪防汛抗旱,還有供水、灌溉、旅游等其他作用,其中供水也是水庫至關重要的作用之一。如果要達到供水標準,就必須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三類標準,如果要達到可供飲用就要達到二類標準。我國有湖北三峽、廣西龍灘、青海龍羊峽等758 座大型水庫,
在山東菏澤聯合混凝土有限公司,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料場不僅實現了全封閉,頂部還加裝了自動噴淋系統,上百個噴頭定時噴灑水霧,有效防止粉塵擴散; 華潤電力等多家企業的煤場四周,均豎起了十余米高的防風抑塵網,不少還配套建設了高壓噴淋水槍,投資動輒達數百萬元; 華能德州電廠、萊鋼永鋒鋼鐵、金能科技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但三地發展很不平衡,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已成為制約京津冀區域發展的瓶頸。在中央的協調下,京津冀一體化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法治一體化模式的指引下,有關規劃正在制定,亟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區域治理法制、體制和機制。如何在法治的框架內進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