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工作進展順利
2016年,湖北按照科技部《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積極主動與國家科研設施和科學儀器開放網絡平臺聯絡,推進網絡對接工作,目前已入網409家7721臺套。報送管理單位開放共享制度110項,在全國位居前列。 此外,湖北在面向企業開展測試補貼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了面向機組的補貼工作,進一步引導和推進科研設施和儀器的入網開放,2016年共補貼機組單位65家,經費241.8萬元。 湖北相關工作得到了科技部的認可和支持,科技部《科技工作情況》以“湖北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取得積極成效”為題,肯定了湖北作為科技部開展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工作的試點地區之一,在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方面所做的工作。......閱讀全文
抓住“開放共享”這個關鍵
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與經濟社會活動交匯融合,引發數據爆炸式增長,大數據的概念應運而生。《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不過,目前人們對于大數據和大數據戰略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有必要進行探討和澄清。 對于什么是大數
開放共享:重慶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綜述
整合了全市70家單位、1300臺(套)價值達11億余元的大型科學儀器設施,成為西部乃至全國最的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之一——— 開放共享:為重慶配備“創新武器” ——— 全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綜述 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市科委條件財務處副處長彭仁強早早地來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登陸大型科學儀器
開放共享:重慶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綜述
整合了全市70家單位、1300臺(套)價值達11億余元的大型科學儀器設施,成為西部乃至全國最的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之一 ——— 開放共享:為重慶配備“創新武器” ——— 全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綜述 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市科委條件財務處副處長彭仁強早早地來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登陸大型科學儀
讓開放共享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6月29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就今年5月22日出臺的《青海省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 記者:中央和地方,把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這項措施有何重大意義? 負
科研平臺如何真正共享和開放?
24小時開放 充分發揮平臺的綜合配置作用 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實驗中心大型儀器平臺采用的是培訓、授權、預約、刷卡的服務模式,因此,全天候開放成為中心的最大特色。對于經常使用儀器的用戶,中心會對他們進行培訓,使其具有操作資格;對于偶爾使用儀器的用戶,采取送樣測試的方式。 本科生、碩
我國科研儀器開放:一種多維度的開放共享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中心實驗室是清華最早的公用開放實驗室平臺之一。上圖為實驗室的高精尖科研設備。右圖為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檢查儀器。 經濟日報記者 董碧娟攝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制度和運行補助
氣象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
記者2月17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中國氣象局有關科研院所已完成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在線服務平臺建設,并實現與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對接。企業和公眾可根據需求登錄平臺查詢使用氣象設備數據。 國務院在2015年初印發意見,要求在三年的時間里,通過啟動統一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建設、將所有符合條件
WHO加入科學數據開放共享“S計劃”
8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加入由歐盟牽頭旨在免費獲取由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論文“S計劃”,成為“S聯盟”(Coalition-S)的一員,要求在世衛組織資助下產生的科研論文自發表之日起實現免費在線閱讀。 世衛組織是聯合國系統中第一個加入“S聯盟”的機構,是對“S計劃”的強力支持。世衛
科研儀器共享!兩部門開展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決定開展2022年中央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對評價考核結果較好的單位,通過后補助予以支持。 評價考核是《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確定的重點任務,是推動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的重要舉措
打造面向開放科學的“數據共享”新未來
“對于全球科技期刊來講,開放科學帶來了學術交流模式的變革,從原來傳統的學術交流模式,轉向新型的學術交流模式。”8月25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張智雄在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開放科學與科學數據共享下的我國科技期刊新格局、新業態”高峰論壇上表示。 我國科技期刊在開放科學與數
江西協力推進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
在盡量避免和杜絕不必要的大型科研儀器重復購置的基礎上,為提高現有重大科研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率和使用效率,江西省科技廳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和單位,強化網絡服務平臺和在線服務平臺建設,通過完善科研儀器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及績效考評獎勵,進一步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向向全社會開放共享。 近年來,江西省主要大
湖北: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雙向補貼
2016年開始,湖北省將對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進行雙向補貼,進一步完善開放共享網絡體系。這是記者從1月8日在武漢召開的湖北省科研設施和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的。 近幾年來,湖北省建立了資源豐富、功能齊全的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絡平臺。截至目前儀器協作網入網單位已達359家,入網實驗
云南加快推進科研設備與儀器開放共享
記者從9月13日舉辦的云南省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服務經驗交流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7家儀器設備管理單位,向國家網絡平臺報送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548臺(套),報送分析檢測共享服務記錄9687項。 據統計,云南省共有原值在20萬元以上各類大型科研儀器1685臺,50萬元以
用立法推進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藍閩波今年帶來的4個提案中,一個是關于“合理搭建信息平臺,推進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的提案。3月2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藍閩波表示:“大型儀器設備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其利用
科學數據開放共享:打破心中的“科研圍墻”
“單打獨斗”式的科研既難以適應時代要求,也不利于科研人員自身成長,應當多一些合作共享的意識,形成開門搞科研的文化 最近,我國首次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意在大力推進科學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此舉一出,得到科技界廣泛好評。 之所以要在國家層面來推進“開放共享”,是因為長期以來一些科研院所、高
開放課程創始人望共享數據能回饋教學
盡管收集可獲得的在線學術材料的想法日益增多,如從文章和數據集到會議報告和講座,但有一種學術文獻卻幾乎未得到審核。那就是教學大綱:列出閱讀材料、話題以及大學課程所期望的材料。 至少,在今年1月,當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數據科學家、社會學家和數字—人文研究人員發起一個叫作“開放課程資源管理器
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蛟龍”承載國人探海夢想
“我等了10多年,終于能坐著中國人自己的潛水器下潛了。在潛水器里說著中國話,看中國字,感覺很好。”時隔一年多,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仍難忘懷“圓了多年一個夢”的激動。 2013年6月18日,52歲的周懷陽成為第一位搭乘“蛟龍”號下潛的“乘客”,在即將開展的“蛟龍”號2014—20
4萬套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
日前,本市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信息系統初步建成,超過4.33萬臺套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 記者昨天從市科委獲悉,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重點整合儀器設備、科技成果、科技人才三類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對接服務,構建了首都科技資源服務企業創新的重要渠道。截至2016年年底,共促進首都地區801個國家級、北
融智生物開放共享質譜成像應用-先到先得
作為質譜儀最“年輕”的應用之一,質譜成像誕生至今不過二十余年光景。因其在生命科學研究、病理分析、公安刑偵分析等廣泛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現在正迅速成為全球質譜應用科研人員的關注重點。作為新興的科研方向,質譜成像還有諸多空白領域等待研究。 在此之前,質譜成像儀器技術被少數幾家國外儀器企業壟斷,專用
山西組建實驗室聯盟推進資源開放共享
為進一步整合科技資源,聚集創新要素,著力打造高效協同的交流合作與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引領與輻射帶動作用,9月28日,由山西省科技廳提出并組織,全省33家重點實驗室共同發起的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聯盟在太原正式成立。 聯盟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專項研討和相互交流,共同提
大型儀器開放共享為科技創新再添動能
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需求的不斷發展,大型科研儀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與此同時,受體制、機制等因素的影響,大型科研儀器的重復購置、使用率低、共享困難等問題也不同程度顯露出來。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2015年,自治區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及科研基礎設施開放共享的若干意見》,從制定大型科研
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政策宣講活動在徐州舉辦
為了進一步推動科技資源統籌集成與開放服務,構建科技資源統籌服務體系,10月17日,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聯合江蘇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在江蘇師范大學舉辦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政策宣講暨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推介活動。江蘇省及設區市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責任處室(部門)負責人、高校院所及市場化服務機構代表等1
湖北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實行雙向補貼
從今年開始,湖北省對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進行雙向補貼,即面向企業進行補貼、對儀器供給方也給予補貼,進一步推動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工作,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湖北是科教大省,眾多高校院所擁有大量高水平科研設施和儀器,因受體制機制制約,服務產業動力不足,有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閑置浪費。另一
海寧搭建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資源庫-共享科研儀器數量占共享庫的87%
如何在幾百顆直徑不到2微米的銀粉中精準無誤地尋找到一顆同樣大小的玻璃粉?這需要一臺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近日,浙江凱盈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韋繼鋒在浙江大學海寧生物電子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俊杰的幫助下,通過租用該中心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精準找到了散落在銀粉中的玻璃粉,順利完成企業新產品表面
武漢磁共振中心在開放共享方面取得新成果
依托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武漢磁共振中心的固體NMR實驗平臺,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陳小明院士、張杰鵬教授課題組與武漢磁共振中心的鄧風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客體分子觸發柔性超微孔材料骨架形變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武漢磁共振中心在開放共享方面取得新成果
依托武漢磁共振中心的固體NMR實驗平臺,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熊仁根教授課題組與該中心的鄧風課題組合作,在鐵電-介電“分子轉子”的動力學性質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以共同通訊聯系作者的形式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化學會志》上(J. Am. Chem. Soc. 2012, 134
湖北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工作進展順利
2016年,湖北按照科技部《落實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積極主動與國家科研設施和科學儀器開放網絡平臺聯絡,推進網絡對接工作,目前已入網409家7721臺套。報送管理單位開放共享制度110項,在全國位居前列。 此外,湖北在面向企業開展測試補貼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了面向機組的補貼工作,進一步引導和推進
湖北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工作進展順利
2016年,湖北按照科技部《落實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積極主動與國家科研設施和科學儀器開放網絡平臺聯絡,推進網絡對接工作,目前已入網409家7721臺套。報送管理單位開放共享制度110項,在全國位居前列。 此外,湖北在面向企業開展測試補貼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了面向機組的補貼工作,進一步引導和推進
重慶開放共享大型科研儀器設備8342臺套
2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截至2018年底,重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共入網開放共享大型科研儀器設備8342臺(套),同比增長168.83%,總價值約32億元。 大型科研儀器設備作為科技條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科研儀
江西省大型科學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
動輒數十萬元的大型科學儀器,“養”在科研單位,利用率低難以發揮作用,而一些企業需要使用,卻因無處尋找,不得不花巨資購買,省分析測試所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則為解決這一窘境而生。新年伊始,大儀網悄然過了它10歲生日。 經過10年的發展,大儀網已有241家成員單位、4410臺(套)儀器設備信息,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