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則狀告哈佛錄取規則涉嫌種族歧視的案件在訴至奧巴馬政府司法部后被否決。8月初,《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司法部決定重啟此案,將對哈佛大學的錄取規則進行調查。此報道一出,在美國立刻引起軒然大波,《華盛頓郵報》、CNN等各大媒體全部跟進予以報道,司法部發言人出面澄清,高教、法律等業內人士發表看法,一時間風起云涌,哈佛錄取規則再度成為輿論的焦點。 起訴哈佛案例的由來 去年被否定的案件,實際上緣起于2014年。在2015年5月,由64個亞裔美國組織聯合訴至司法部。他們在所遞交的50頁的訴狀中提出,在相同的條件下,與白人相比,亞裔申請哈佛被錄取的可能性只有34%。就考試成績而言,亞裔學生的SAT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西班牙裔高出270分,比非裔高出450分,才能獲得相同的錄取資格。正因如此,亞裔的新生錄取,在以哈佛為代表的常青藤盟校中,所占比例太低。該訴狀提出,哈佛在2013年錄取的亞裔新生比例為18%,這一比例遠遠低......閱讀全文
哈佛開始調查“招生門” 美國高校此次因招生丑聞所引發的“招生門”事件,還在繼續發酵中,連哈佛也被卷入其中。4月4日,美國《波士頓環球報》以大幅標題刊出報道——他購買了擊劍教練的宅院,然后兒子就進了哈佛。該報道迅速進入人們視野,成為各大媒體競相追逐的新聞熱點。 此事涉及長期在哈佛任教的擊劍教
作者 | 郭英劍 美國高校此次因招生丑聞所引發的“招生門”事件,還在繼續發酵中,連哈佛也被卷入其中。 4月4日,美國《波士頓環球報》以大幅標題刊出報道——他購買了擊劍教練的宅院,然后兒子就進了哈佛。 該報道迅速進入人們視野,成為各大媒體競相追逐的新聞熱點。 此事涉及長期在哈佛任教的擊劍教練布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日前,哈佛歧視亞裔學生的案件有了新的進展。美國司法部發聲,認為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的錄取政策違法! 事件需要稍微往前追溯一下。今年6月,根據法庭所提供的文件顯示,哈佛大學在其新生錄取程序中,設置了5個類別來評價申請者,包括“學業”“課外活動”“體育”“個性”與“綜合”,用1~6的分數來衡量,1
2001年,22歲的塞西莉亞?約翰遜(CeceliaJohnoson)本是一位畫家、大提琴手和踢踏舞舞者,但這一年她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癥。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中樞神經保護層,這種疾病有時可通過治療延緩發
2014年應該是深圳高等教育里重要一年。這一年,深圳大學在廣東省內一本招生文理科投檔線均排名第四,揚眉吐氣一把;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在朱清時卸任后也將得到一個階段性的評價;引進合作辦學的港中大(深圳)正式招收本科生;更多面向小眾領域、引進名校合作的特色學院遍地開花。 實際上,作為中國經濟改革奇跡
現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學實施通識教育,然而,社會上的人們對什么是通識教育并不一定都知曉,有不少人對推行通識教育心存疑慮。即使在大學,甚至在已經實施通識教育的學校,人們對通識教育的認識也未必一致。至于如何才能有效地實施通識教育,那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在這里想談談自己對通識教育的理解,并通
抄襲造假、虛假引進、學術亂倫、買賣論文等學術腐敗在中國學界盛行,監督約束機制在權力和市場的扭曲下失效,大學沒有自由的精神,學者沒有獨立的思想,反而沉淪墮落,喪失基本的學術道德和倫理,導致學者不重學術重權術,大學不重教學重創收。盡管中國學術經費上升,但由于根本體制不變,成效并不顯著。必須防止學術競
1、每年似乎都有一個撤稿記錄被打破,而今年撤稿記錄更是創出新高。是的,Springer發現旗下期刊Tumor Biology(現在新東家是SAGE出版社)在2012年至2015年所發表的文章存在同行評議造假后,便在一天內撤回了107篇論文。 而這些論文幾乎全部來自于中國作者,是涉及中國學者
“哈佛以往政府類課程多次考試中,“公開協作”的答題方式受到鼓勵。現在,學生們參加帶回家完成的開卷考試時,首先會考慮教師對小組作業有沒有明確要求。” 美國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邁克爾·史密斯2月1日向學生發送電子郵件,通報去年在一門期末考試中作弊的大約60名學生將接受處罰,休學
美國桑地亞國家實驗室博士后Carlee Ashley在進行癌癥研究。圖片來源:Sandia Labs 如果培養科學家的項目最后沒有培養出學術人才,那么這個機制就存在問題。 這只是個研究。但一個新奇的分析發現,美國生物醫學畢業生獲得經費情況與其畢業后第一份工作間存在聯系。這顛覆了傳統觀點:接受
就在被東京大學以“損害大學名譽及聲望”為由解職后的第二天,森口尚史接受了《科學》網站的采訪,他堅稱自己的確用患者自身的多功能干細胞iPS生成了心肌細胞,并將其用于治療心臟病患者。他承認他在這次事件中犯了一些錯誤,也理解人人們對他的質疑,但他對于實驗的真實性非常自信。 這次采訪是在東京一家酒
從哈佛回來后,有一些學生問我,哈佛最偉大的地方在哪里?我對此的回答是,很難說有最偉大的地方,但很多在我們看上去不起眼的人和事,哈佛的做法都令人難忘,而正是這些涓涓細流,最終匯成了大江大河。當然,這樣的回答很難令人滿意。但如果讓我舉例來說明哈佛所以成為哈佛,我想,我會以哈佛本科生的教育為例。
世界知名學府美國哈佛大學校方8月30日證實,大約百名該校本科學生涉嫌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作弊,校方已展開調查。 據哈佛校刊報道,上學期期末有一門課程采取了可帶回家完成的開卷考試模式,提交答卷的學生超過250人,結果教研人員在批卷時發現不少學生答卷有雷同內容,有交流答案或剽竊他人之嫌,參與者可
和22年前到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化學獎一樣,威廉·利普斯康(William Lipscomb)博士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一道出現的數學家曼德布洛特(Benoit Mandelbrot)也是西裝革履。這位分形理論(Fractal)提出者還把皮鞋擦得锃亮。 不過,他們來到哈佛大
近年來,化學療法癌癥治療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般人群往往會認為化療會引發頭發掉光、嘔吐、乏力,甚至死亡等等不良副作用。當然了,化療的這些負面效果不僅僅是體現在患者的臨床表現上,臨床醫生也越來越關注化療對患者的傷害。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全身化療存在較大風險,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縱觀大量
最近幾年關于腸道微生物的研究越來越火熱,日益深入的研究也逐漸揭開了腸道微生物的諸多秘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本文中小編為大家盤點了近期關于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相關的NCS重磅研究,分享給大家。 【1】Cell:震驚!腫瘤微生物組竟能決定癌癥患者的生死 DOI:10.1
備受矚目的高考即將開鑼。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后,今年迎來拐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在近年來教育部等公布的高招數據基礎上進行
備受矚目的高考即將開鑼。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后,今年迎來拐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在近年來教育部等公布的高招數據基礎上進行
對于全球最大藥企CEO杰夫·金德勒來說,2010年12月4日是個令他蒙羞的日子。這一天,他被公司要求到梅爾斯堡機場匯報工作。代表公司董事會出席的三位董事,面無表情地坐在機場狹小的會議室,聆聽這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律師為自己進行辯解。會議持續的兩個多小時中,金德勒逐漸意識到
在睡眼惺忪的清晨或是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會享受一杯香濃醇厚的咖啡呢?現今社會,咖啡基本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行了很多研究來揭示咖啡和人類機體疾病的關聯,下面小編就來為您一一盤點咖啡與機體疾病之間的種種關系。 【1】Pharm Res:咖啡有益,可防止肥胖相關
LSD是什么? 對,是毒品的一種,并被稱作“史上最厲害的毒品”。 曾有人問,“為什么許多國家禁止使用LSD?” 嘗試過的人回答說,吸食多了之后會明顯發現“腦子秀逗”,“負能量很多”,稀奇古怪的恐怖幻覺不停地出現,“讓你自殺或屠殺”。而對于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的人來說,“會直接進入地獄”,“受到
美國《星島日報》近日就中國留學生張磊對耶魯大學承諾巨額捐款發表評論文章,文中稱這種巨額個人捐贈在美國并不稀奇,但捐贈在中國大學辦學籌資中比例卻相對小得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慈善捐贈作為在中國剛剛起步的事業,還有許多機制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 文章摘錄如下: 張磊對耶魯大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我部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
今年以來,28歲的“高富帥”鄧鶴翔、29歲當上正教授的美女教師袁荃,武漢大學的80后教授相繼走入公眾視野,引來陣陣驚嘆。 其實,武大的80后教授遠不止這兩位。水利水電學院的史良勝30歲便當上了教授,但他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什么特別:在他所在的學院,擁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80后就有10個以上。
提到“婚內出軌”“偷窺女廁”,這類社會花邊新聞很容易吸引眼球。然而,花邊新聞要是和“清華大學”聯系起來,那就更容易引爆輿論了。畢竟,公眾一向對清華寄予了厚望。 不妨談一談網上流出的那一份處理公告吧。這份公告其實并無特別之處,國內凡是接受過十幾年教育的,對此都已經司空見慣。公告中有11名研究生
資料圖:美國亞裔團體同日在最高法門口舉行集會示威。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當地時間15日,備受矚目的“哈佛歧視亞裔申請人”訴訟案,將在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開審。也許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暫且不論最終誰勝誰負,對于希望申請美國名校的華人學子或中國留學生來講,如何能夠獲得錄取通知書才是重中之重。對此,名校
日前,由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的首屆“創新中國論壇”成功落下帷幕。 作為論壇主席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心系祖國,關注祖國的未來,令人敬佩。尤其,他在會上就創新之道發表的主旨演講
摘要: CRISPR是否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生物學專利尚無定論,但它成為生物學有史以來最大爭議的專利恐怕已經成為事實。日前,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杜德娜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博德研究所張鋒教授不可開交的爭議中,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中國留學生林帥亮。 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最新報道,以及此前
這兩天,哈佛大學公布前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關于心臟干細胞研究論文造假處置結果一事仍在發酵。科學網微信公眾號就此事件展開的問卷調查顯示,截至10月20日,已有3000多微信用戶參與問答,超九成投票者認為哈佛大學的處理“做法合理,對學術不端絕不姑息”。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