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獲悉,該學院通過國際合作,成功合成了2個罕見的納米孔稀土金屬—有機骨架材料,該材料可作為熒光探針高效檢測鐵離子等金屬離子濃度,可為皮膚病和貧血癥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環境中Fe3+的監測提供簡單、高效的檢測方法。 “傳統熒光探針存在熒光信號不強、選擇性差、靈敏度低、回收困難等問題,而金屬—有機骨架熒光探針在用于金屬離子檢測方面,具有方法簡單、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及響應速度快等優點。”劉建強說。 劉建強說,該研究以分子工程學為依據,通過簡單的溶劑熱方法合成了2個罕見的納米孔稀土金屬—有機骨架材料,該新型材料對不同濃度的離子進行探測后,對于鐵離子和重鉻酸根離子表現出了特殊的敏感性,熒光強度出現了快速的降低,并對二氧化碳有選擇性吸附作用。 在探索合成納米孔稀土金屬—有機骨架材料規律的基礎上,該團隊將該材料應用于熒光探針領域,對金屬離子可進行高效檢測。“檢測極限值越低代表靈敏度越高,檢測效果也越好......閱讀全文
唐本忠院士團隊 ●AIE小分子及機理:唐本忠院士、趙祖金教授、王志明博士、高蒙博士 ●AIE高分子制備方法及應用:唐本忠院士、秦安軍教授、胡蓉蓉副教授 唐本忠院士拿過學生手里的“寶貝”———一個個裝著少量有色粉末的透明玻璃瓶,依次擺在燈前。開燈,粉末綻出明亮、顏色各異的光,仿若連成一條彩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8年光譜年會開幕式暨40周年慶典在青島舉辦(相關報道:慶祝中國光譜40年 構建中國光譜新時代)。在第一天的大會報告之后(相關報道:古人學問無遺力 今有分子光譜百家鳴),組委會也安排了精彩分會報告。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為您帶來拉曼
定量PCR是在定性PCR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核酸定量技術。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于1996年由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它是一種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利用對熒光信號積累的實時檢測來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后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該
據悉,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近日通過國際合作,成功合成了2個罕見的納米孔稀土金屬有機骨架材料,該材料可作為熒光探針高效檢測鐵離子等金屬離子濃度,可為皮膚病和貧血癥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環境中Fe3+的監測提供簡單、高效的檢測方法。 該研究由該學院博士劉建強和西北大學博士侯磊、澳大利亞莫納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23日,第六屆國際微流控學學術論壇(沈陽)、第十一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六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在東北大學開幕(相關報道:2017微流控微尺度分析會議在沈陽開幕 14家企業支持)。除了精彩的大會報告以外,會議還進行了4個分會場的分會報告(相關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自從1928年C.V.拉曼發現拉曼散射現象以來,拉曼光譜儀器的發展可謂經歷了一波三折,直至60年代激光光源的問世,以及光電訊號轉換器件的發展才給拉曼光譜帶來新的轉機。直至今日,拉曼光譜技術發展依舊迅速。2017年,2家國際大型儀器廠商進軍拉曼市場,國產廠家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拉曼產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7日,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和中國化學會(CCS)主辦的2017 年國際分析科學大會(ICAS 2017)光譜分析分會場的報告繼續進行。分析測試百科網注意到,本屆光譜分析分會場的報告從數量上來說,主體為拉曼及相關技術。光譜分析分會場主持人,韓國漢
實驗材料:小麥 試劑、試劑盒:β-巰基乙醇 &nb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5日,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在全國化學工作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化學及相關領域門類最全、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化學會第 31 屆學術 年會設
腫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轉移率和高復發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診斷腫瘤的傳統方法有病理組織活檢、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線胸片、內鏡檢查等。這些檢查對于腫瘤早期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在鋰離子電池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希望獲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來幫助我們對材料和器件進行數據分析,以得知其各方面的性能。目前,鋰離子電池材料和器件常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表征方法和電化學測量。 電化學測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充放電測試,主要看電池充放電性能和倍率等;(2)循環伏安,主要是看電池的充放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6日,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質譜分析分會進展到第二天。與會專家學者熱情不減,就質譜及其相關方面的知識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學習。會上共有二十名專家做了精彩的報告。分會現場清華大學教授 張新榮 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帶來了題為“電噴霧質譜用于單細胞分析”的報告。張新榮指
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簡稱FCM)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對細胞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如細胞大小、內部結構、DNA、RNA、蛋白質、抗原等進行快速測定并可分類收集的技術。該技術超越了傳統顯微分析技術,能在瞬間對大量細胞進行準確的分析。這種快速有效的細胞分析技術已廣泛應用于
1. JACS:用于檢測癌細胞和腫瘤中溶酶體甲醛含量的雙“鎖鑰”釕復合探針 生物醫學研究表明,過量的甲醛生成是造成組織癌變、癌癥進展和轉移的關鍵因素之一。響應性分子探針可以檢測活細胞和腫瘤中溶酶體內的甲醛,并對藥物引發的甲醛清除過程進行監測,這也有助于未來的癌癥診斷和治療監測。 大連理工大學
DNA保護的熒光銀納米簇的合成與分析應用研究中科院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汪爾康 院士 中科院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汪爾康院士作了題為《DNA保護的熒光銀納米簇及其分析應用》的報告,汪院士首先向我們講解了熒光貴金屬納米族的概念、優點、合成及意義,隨后重點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一、質譜成像技術簡介 成像質譜(IMS)是一種非常靈敏的分子成像技術,可提供組合的分子信息和空間分辨率。它允許從組織切片、單細胞或其他物質表面直接鑒定和定位化合物分子。成像質譜研究的核心特點是質譜儀的高靈敏度、技術的無標簽性、對肽和蛋白質的成像能力,以及從個體水平(幾百微米)到細胞水平(幾十納
一、RNA 制備 模板mRNA 的質量直接影響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結構特點,容易受RNA 酶的攻擊反應而降解,加上RNA 酶極為穩定且廣泛存在,因而在提取過程中要嚴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設法抑制其活性,這是本實驗成敗的關鍵。所有的組織中均存在RNA 酶,人
【摘要】本文從拉曼散射原理出發,介紹了拉曼技術的特征,以及拉曼技術的優勢和不足,從激光技術和納米技術出發介紹了當前拉曼技術的廣泛發展和應用。綜述了近年來了曼技術的主要的分析技術。涉及拉曼光譜技術的發展簡史,發展現狀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 1、拉曼光譜的發展簡史 印度物理學家拉曼于1928年
2014年10月16~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及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浙江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析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探針技術進行多種疾病的研究,分享給大家! 【1】J Biomed Optics:新型探針有助于黑色素瘤的早期檢測 doi:10.1117/1.JBO.23.12.125004 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皮膚癌,每年全球有超過130,000人被
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是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根本原因,檢測與遺傳病及惡 性腫瘤發生有關的突變基因(mutant gene)是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及腫瘤學研究 的熱點,它對闡明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及其診斷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 \意義,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尤其
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是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根本原因,檢測與遺傳病及惡 性腫瘤發生有關的突變基因(mutant gene)是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及腫瘤學研究 的熱點,它對闡明遺傳病和腫瘤發生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及其診斷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 \意義,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PCR技術的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4月19日,2016國際熒光前沿技術高端論壇(2016 FluoroFest)在北京大學開幕。FluoroFest 是一個全球性的熒光學術論壇,旨在促進相關領域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最新熒光技術,推動跨學科及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合作。
PCR-SSCP法 PCR-SSCP法是在非這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上,短的單鏈DNA和RNA分子依其大街基序列不同而形成不同構象,一個堿基的改變將影響其構象而導致其在凝膠上的移動速度改變。其基本原理為單鏈DNA在中性條件下會形成二級結構,這種二級結構依賴于其堿基組成,即使一個堿基的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紫外分析儀的原理及其應用紫外分析儀是熒光技術的應用,熒光技術是什么呢?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熒光,熒光又作"螢光",是指一種光致發光的冷發光現象。當某種常溫物質經某種波長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線或X射線)照射,吸收光能后進入激發態,并且立即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