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學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續集”
最新一期《福布斯》展望了未來15年影響世界的五大技術——新型計算機架構、基因組學、納米技術、儲能技術以及機器人技術。文章說,隨著這些技術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人類將開始掌控物理世界。其中關于“基因組學”的解釋為:2003年人類基因組首次被解碼,其相關開支超過30億美元。到2030年,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將日趨完善,成本也將低于100美元。目前,人類已經將基因組學應用于癌癥治療等醫療領域,通過患者的基因構成來治療乳腺癌等病癥。到2030年,基因組學將與免疫療法相結合,通過激發人類自身免疫來抗擊癌癥,使得癌癥成為可治愈的疾病。 “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革新,推動了精準醫學時代到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說。 本世紀以來,伴隨基因組研究的深入、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人類對生命有了嶄新的認識。2015年,美國提出實施精準醫學計劃,在全球引起強烈反響。 何謂“精準醫學”,先從一個具體的案例談起。 23歲的王......閱讀全文
IMS與基因測序企業FMI首度聯手:推進腫瘤精準醫療
6月23日,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Foundation Medicine宣布與全球醫療健康領域領先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提供者艾美仕(IMS Health)展開合作,結合各自在腫瘤基因組與醫療信息領域積累的龐大數據,共同推進腫瘤精準醫療的研究與發展。 Foundation Medicine位于美國大波
我國精準醫療如何讓基因測序“言聽計從”
基因測序技術是臨床分子診斷中的重要手段,其起源早于PCR技術。1968年華裔科學家吳瑞(Ray Wu)博士獨創地提出了引物延伸的測序策略,在這一策略基礎上基因測序方法得到發展,Sanger和Gilbert因開發不同的測序方法于1980年獲得諾貝爾獎。目前的基因測序技術可以分為三類:毛細管電泳測序
腫瘤的精準醫療
2015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正式啟動了“精準醫療計劃”,白宮官網發布精準醫療計劃的相關細節,隨后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AACR)在美國召開,此次會議匯集了目前所有癌癥主要領域的最先進研究成果,“精準醫療”的概念再次聚焦了全球的目光。當前的腫瘤治療正逐漸從對“癥”治療向對“基因
精準醫療計劃正擬定-基因測序萬億藍海開啟
據記者獲悉,擁有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及數據分析技術平臺的國家基因庫正在深圳抓緊建設,平臺每年產出的基因數據將占據全球過半市場份額。這一平臺今后將對接生物、醫藥、新型農業等眾多新興產業,為百姓健康、生物制藥、高效養殖等提供原始基因數據,并將催生總價值上萬億的市場,預計僅基因檢測服務業在五年內就可以達
臨床質譜檢測:或超過基因測序領頭精準醫療
精準醫療指一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病人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專門定制醫療模式。精準醫療代表著未來醫學診斷的發展方向,基因檢測作為精準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已經開始滲透進我們的生活并逐步擴大化,第三代測序技術的問世使基因測序
腫瘤精準醫療,什么最重要
隨著生物醫藥研究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腫瘤領域,EGFR、ALK、ROS1、c-met、RAS, BRAF等大量靶點的涌現,帶動了精準醫療的熱潮。在心血管領域,通過檢測相關代謝基因的多態性,可以精確預測個體對藥物的反應,減少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帶來的出血風險。在內分泌代謝領域,精準醫療的治療策略,也
爭議腫瘤精準醫療的泡沫
對于國內每年新增的430萬腫瘤患者來說,精準醫療的發展或成為生命的曙光。 但近日,腫瘤精準醫療被發表在《自然》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兩篇文章推上了審判臺,被指“精準策略沒有給大多數腫瘤病人帶來好處,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這一觀點在國內醫療界引起極大爭論,有贊同者也有反駁者
測序儀丨精準醫療的神器
測序儀是一種可以測量DNA上堿基排列順序的高精度儀器。作為基因測序行業的上游端,測序儀及配套試劑對整個基因檢測行業的成本控制具有戰略性地位。二代測序仍然是主流測序儀的發展主要被分為三個階段(三代)。以1987年第一臺商用自動測序儀為標志,開啟了測序儀時代。2005年454生命科技公司發布了454測序
液體檢驗成基因測序新亮點-精準醫療再度引爆
日前,第八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閉幕。今年的年會上,基因測序受到熱議,其中,每場基因測序方面的主題論壇中,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匯“液體檢驗”,引發行業關注。 據業內人士介紹,腫瘤的采樣大多要通過手術或者穿刺活檢來進行。而現在只需通過抽兩管血,就能追蹤檢測病毒基因,捕獲到腫瘤脫落進入血液的腫瘤細胞或D
如何使基因測序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精準醫療
基因測序和精準醫療是近年來討論很熱的兩個概念。這兩個詞之所以能聯系到一起,主要還是因為越來越多與疾病有關的基因得到確認,而更加個性化診療的需求,正在對傳統的醫學模式提出挑戰,同時技術進步導致基因測序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人們看到了它應用于臨床診療的前景。在美國NIH (國家衛生研究院)2015年頒
基因檢測實現精準醫療
“一個心梗患者,需要服用一種名為‘法華林’的抗凝藥物,但是到底要吃幾片才能發揮最佳療效?有人可能需要1片,有人需要2片,有人0.5片就可以。”在近日召開的“2015朝陽國際醫學大會”上,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解釋說,以往這些患者都要親自“試藥”,吃多了容易出血,吃少了不起作用,患者要在醫生指導
精準醫療:解決傳統低效治療之路-腫瘤基因檢測將爆發
傳統療法對復雜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治療的無效性催生了精準醫療發展。腫瘤領域的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最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易感基因檢測、早期篩查、疾病確診、個性化用藥指導、隨診與療效評價等眾多環節,未來有望達到千億的市場規模。 基因檢測技術進步,腫瘤基因檢測迎來發展 基因檢測的普及和技術的突破是帶動
精準醫療-解決傳統低效治療之路-腫瘤基因檢測即將爆發
傳統療法對復雜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治療的無效性催生了精準醫療發展。腫瘤領域的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最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易感基因檢測、早期篩查、疾病確診、個性化用藥指導、隨診與療效評價等眾多環節,未來有望達到千億的市場規模。 基因檢測技術進步,腫瘤基因檢測迎來發展 基因檢測的普及和技術的突破是帶動
衛計委牽頭擬定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基因測序迎機遇
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將在4年內完成4000志愿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采集,并對于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包括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組健康檔案,針對一些重要慢性病的遺傳信號開展疾病風險
央視全面聚焦精準醫療-基因測序概念股再迎機遇
7月29日,央視《朝聞天下》以“聚焦精準醫療”為主題,全面回應了這一在2015上半年引爆科學界和醫藥圈的概念。報道稱,國家衛計委和科技部等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精準醫療的戰略規劃。 那么,究竟什么是精準醫療,它會給患者帶來什么好處,今后看病就醫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據國家精準醫學戰略專家組負
精準醫療時代已至-基因測序數據分析成為關鍵
隨著醫學技術提升、就醫環境改善,困擾人們的復雜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相關統計顯示,針對城市居民死亡率較高的癌癥(惡性腫瘤)、心臟病、冠心病等復雜疾病,傳統醫療方案的治療效果并不佳。據WINSymposium公布的數據顯示,傳統醫療在腫瘤治療上用藥無效率高達75%。人們仍然談“癌”色變。
基因測序腫瘤檢測
臨床醫生在腫瘤治療中發現,人體腫瘤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部位的腫瘤,治療效果和方法也應因人而異,這種因人、因病而采取的不同疾病治療方法稱為“個體化治療”。因此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只有同病異治,因人而異,實施個體化治療,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選擇合適他們的藥物。下圖中給出的是在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表達
基因檢測助力腫瘤精準醫療,精準定位FGFR抑制劑敏感的患者人群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存在異常激活,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已成為目前“不限癌種”的熱點研究靶標之一。目前國外已有靶向FGFR的抑制劑上市,用于膽管癌、尿路上皮癌等適應癥。佩米替尼作為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FGFR抑制劑,填補了國內膽管癌靶向治療的空白,也開啟了膽管癌
重視腫瘤病理檢測,助力精準醫療時代
精準醫療被認為是繼經驗醫學、循證醫學之后的第三次醫學革命。所謂“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其本質是對一種疾病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分類,最終實現對于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醫療。用美國
CytoQuest-CR液體活檢助力腫瘤精準醫療
在癌癥診斷與治療中,醫生通常依賴侵入性的活組織檢查和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來追蹤腫瘤的大小、擴散以及對治療的響應。但是,隨著對腫瘤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 現在癌癥的診療中組織活檢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會給患者帶來創傷。液體活檢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并入選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雜志
AI+全基因組測序推動精準醫療發展來自紐約基因IBM新研究
近日,美國神經學會(AmericanAcademyofNeurology)官方雜志Neurology?Genetics發布了一項研究結果,紐約基因組中心(NYGC)的研究人員、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University)、其他NYGC成員機構及IBM公司聯合宣布,IBMWatson
3D數字PCR為基因測序、液體活檢、精準醫療帶來哪些優勢?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術,即聚合酶連反應,是一種擴大和復制目的片段DNA的技術,其發現對于生命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3D數字PCR到底是什么鬼?它其實是最新出現的一款PCR儀,其具有對目的DNA分子做出絕對定量的優點,進而提供無與倫比的準確性、靈
2022-J.P.摩根大會-|-看看精準醫療與基因測序有哪些動作
近日,2022年J.P.摩根健康產業大會成功在線上召開。作為全球最受關注的生命科學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家制藥企業、醫療設備公司、醫療健康企業、醫療服務商以及投資者聚集在一起,分享業界最新最前沿的領先技術和創新觀點。每一屆的會議熱點將引領當年乃至一段時期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與投資風向,在本屆大會
精準醫療進入發展快軌-腫瘤檢測市場先行
造血干細胞移植、基因芯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日前取消。在此之前,國家衛計委、科技部等多次出臺政策,并組織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家對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等開展研究。國家衛計委相關人士透露,精準醫療計劃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在政策利好推動下,精準醫療有希望進入發展
精準醫療進入發展快軌-腫瘤檢測市場先行
造血干細胞移植、基因芯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日前取消。在此之前,國家衛計委、科技部等多次出臺政策,并組織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家對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等開展研究。國家衛計委相關人士透露,精準醫療計劃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在政策利好推動下,精準醫療有希望進入發展
-勢頭猛進:精準醫療在腫瘤領域的應用
2015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精準醫療計劃,旨在分析個體在基因組、外界環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從而選擇適應個體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 白宮聲明,美國財政預算將會撥款2.15億美元,用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國家醫療信息技術協調辦公室(ON
精準醫療未來走向多基因檢測
近年來,精準醫療概念在醫療領域備受資本青睞,越來越多資本、企業進入該領域進行發展。在市場層面,整個精準醫療市場規模正在以不斷提升的速度逐年擴大;在技術、學術層面,精準醫療也正走在從單基因的個別熱點檢測向多基因、全基因范圍的平臺檢測的路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精準醫
醫療新革命:-破譯致病基因實現癌癥精準醫療
在被診斷患有肺癌六周后,凱里(Kellie Carey)的醫生終于不再回避有關她還能活多久的問題。凱里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是,2010年5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位醫生在他的辦公室告訴她,也許三個月,然而她現在依然活著。這也證明長期以來科學界抗擊肺癌的努力在這10年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檢
精準醫療,全外顯子組測序立功啦
精準醫療計劃(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是美國奧巴馬總統在2015年國情咨文演講中宣布的一項新的國家項目,并稱將為建立大量志愿者服用藥物的生理和基因資料、建立個人基因組與癌癥相關突變靶標、數據標準開發與保密等工作投資共計2.15億美元。 精準醫療無疑是醫療技術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作者:Carrie? 單細胞測序技術 基因測序在體外診斷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2015年以來,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