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雜志Stroke發表的最新研究結果,中年人每天飲酒超過兩杯(8盎司)比患有其他傳統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更容易出現中風。 盡管飲酒與中風的關系眾所周知,但是不同的年齡層對于飲酒導致中風的風險卻還未被評估過。來自捷克的這群科研人員對43年間11,644位瑞典雙胞胎(年齡不超過60歲)的隨訪記錄,包括出院和死亡數據進行了基于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隊列分析,有了許多新的發現。 隨訪的數據顯示有30%的人都得有中風。研究人員再將這群人分為輕,中,重或者不飲酒的人,再從中比較酒精和其他健康風險因素導致的中風情況。研究發現,雙胞胎中,有飲酒習慣的個人中風可能比不飲酒的兄弟或者姐妹明顯高。研究還表明:重度飲酒者比少量飲酒者高出34%的中風風險;中年重度飲酒會使患中風時間提前五年,在不考慮基因和早期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酗酒比其他危險因素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導致中風的可能危險性更大;而75歲后的人群中風主要誘......閱讀全文
揭示喝酒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該研究從2004年6月25日至2008年7月15日期間,在中國十個地區招募了512715名成年人,記錄了酒精使用和其他特征。隨訪了大約10年(至2017年1月1日),通過與發病率和死亡率登記處以及醫院的電子信息記錄相關聯來監測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腦內出
據香港“東網”報道,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每周蒸桑拿4至7次,將有助于降血壓,而且中風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低6成。該研究結果發布于《神經病學》(Journal Neurology)期刊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領導這項研究的肯奴特舍博士以1628名平均年齡約為63歲的芬蘭人為調查對象,作了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了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約300萬人死于飲酒,平均每20個死亡的人中間,就有1人是因為喝酒死亡的。更重要的是,全世界喝酒人數都呈現下降趨勢,但中國人喝酒的趨勢卻在不斷上升。 在2019年4月4日的頂級醫學期刊Lancet上,刊登了一篇和飲酒有關,
據全國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高血壓患者已達近三億,每年新增300萬以上。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科學家們近期在高血壓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1】PNAS:植物成分也能治療高血壓? doi:10.1073/pnas
本期為大家帶來關于高血壓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關于高血壓發病機理、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最新科研動態。 【1】警惕!甘草茶會引起高血壓急癥! Licorice tea causes hypertensive emergency in patient 《Medical Associatio
近日,英國醫學雜志發表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童年智商越高,人的壽命越長。科學家研究了1936年在蘇格蘭出生的33536名男性和32229名女性的資料,這些人在11歲時都做了智商測試,并且都能找到截止至2015年12月的死亡原因。死亡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冠心病,中風,特定癌癥,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
爆竹聲中一歲除,度過了歡愉的除夕之夜,迎來了大年初一,小編在這里祝大家新春快樂,祝各位豬年健康、快樂!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少不了聚在一起就餐,席間飲酒助興是常有之事,然而飲酒不能光顧上豪爽,為了平安過年,科學飲酒非常重要。 1.避免大量飲酒 雖然說過年飲酒助興是一個常態,但是小編還是要提醒大
目前的指南建議降低膽固醇,以降低心臟病風險。在一項新的為期9年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稱為“壞”膽固醇---與出血性中風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如果膽固醇下降過低,這可能會增加出血性中風的風險。當血管在大腦中爆裂時,這種類型的中風就會發生。相關研究結果于2
4月7日,英國華人科學家與中國北京大學的科學家等發表了他們合作的論文,揭示了吃新鮮水果與中國人心血管疾病的關系。他們在2004年至2008年期間,通過對51萬成年人進行320萬人次的跟蹤研究,得出結論是中國人吃水果與低血壓和低血糖相關,并且很大程度上獨立于其他飲食或非飲食因素,吃水果還顯著地與心
【1】The Lancet:新型復合藥物制劑有望實現四合一功效 明顯降低人群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doi:10.1016/S0140-6736(19)31791-X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Lanc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進行一項大型研究發現,一種將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4-HNE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風的一個風險因子,乙醛脫氫酶2(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2,ALDH2)可通過清除4-HNE預防中風,從而為防治中風提供了一個有潛力的新靶點。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21日的《Cell res
降脂降壓 別依賴保健品(求證·探尋喧嘩背后的真相) 專家表示,保健品僅起輔助作用,不能替代藥物,應注重轉變生活方式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方式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如今越來越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超過2億,每年因心腦血管病死亡約占總死亡原因的41%,居各類死因之首。在
2020年即將到來之際,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5條新年健康飲食小貼士,提醒人們如何吃得更健康均衡,增強身體抵抗力。 一、吃多種食物。均衡飲食有助增強身體抵抗力,使人更加健康長壽。世衛建議,日常飲食應盡量包括小麥、大米、玉米、土豆等多種主食,外加各種豆類、新鮮果蔬以及魚肉蛋奶等動物來源食品
打呼嚕不僅制造噪音,而且增加健康風險 雖然大約一半打鼾的人只是在制造噪音,而另一半人則是在忍受一種威脅生命的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的折磨。美國一家文摘網站近日總結了十六條信息,幫助你認識致命打鼾的有關情況,以及如何治療打鼾。 一、打鼾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
高血壓是中風和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除了肥胖、吸煙、酗酒和高鹽攝入等生活方式上的風險因素之外,基因高度遺傳性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我們對血壓的遺傳結構并不清楚。上月,《Nature Genetics》雜志一項涉及100多萬參與者的研究發現了500多個影響血壓的新基因區域,解釋了近三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目前我國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與糖尿病、高脂血癥并稱為“三高”。 全球預計有超過10億人患有高血壓,同時,由高血壓引發的
美國心臟病營養學和生活方式工作組曾對幾篇高質量論文進行了薈萃分析,對目前的飲食進行梳理。越來越多的證據在強有力的證實以植物為基礎的低脂肪、低糖、低鹽食品,避免加工食品以及適量的動物性食品的飲食模式,有益于心臟健康。圖片來源于網絡 7類有益處的食物 豆類諸如小扁豆、豌豆、大豆和花生等可預防冠心
糖尿病與高血壓均為中老年常見疾病,二者關系密切。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增高,患病率為40%~80%,并隨年齡增長、體重增加及病程延長而上升,女性高于男性,此外,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壓發生早,其患病率高峰較非糖尿病人群提前10年。高血壓常常影響著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數據顯
一碗面條、一杯牛奶、一個桃子、幾粒腰果……這些在人們看來都是可口美味的食物,卻不曾想竟然還會成為“殺人元兇”。 “一旦這些食物變身成為過敏原,就會危及生命。”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表示,目前,我國正在經歷過敏性疾病患病人群從稀少到眾多的發展過程,以世界平均過敏性疾病發病率計算,中國過
科學研究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不過總有一些科學家不走尋常路,會腦洞大開地進行一些非常有“趣味”的研究,而當人們看到這些科研成果時或許會眼前一亮;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又有哪些腦洞大開的趣味研究發現呢?時至歲末,小編對這些趣味研究成果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1】EJPC
血液流變學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動性和變形性規律的科學,它與臨床多種疾病有關。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就是描述血液各種流變性質的定量,半定量參數,這些指標的異常改變及其改變程度,對疾病的病因,診斷,預防,治療,療效觀察及病情監測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已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各科和藥物研究及群體普查及亞
【1】大力水手:吃菠菜真的可以讓肌肉變得更強壯! 你還記得小時候看的一部動畫片里的主人公--大力水手波比嗎?每到危急關頭,只要吃下菠菜,波比就能變得力大無窮,把大壞蛋布魯托打得逃之夭夭。 近來有研究發現菠菜真的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壯,但這種效果并非由菠菜中的鐵元素導致,綠葉中含有高濃度硝酸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