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檢查的生化檢查
腦脊液生化檢查:蛋白正常腦脊液蛋白含量在蛛網膜下腔為150-400mg/L,新生兒為1g/L,早產兒可高達2g/L.蛋白增高多與細胞增多同時發生,見于各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也可僅有蛋白增高而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略多,稱為“蛋白—細胞分離”,多見于顱內及脊髓腫瘤、椎管梗阻、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甲亢、糖尿病和鉛、汞等金屬中毒等。糖正常含量為450-750mg/L,約為血糖值的1/2-2/3左右。糖量降低見于細菌性或隱球菌性腦膜炎、惡性腦腫瘤等,系因糖的酵解加速之故。糖量增高見于血糖含量增高(故應同時查血糖量核對)以及中樞系統病毒感染、腦外傷、后顱凹及Ⅲ腦室底部腫瘤和高熱等,以上均與血腦屏障通透性增高有關。氯化物正常含量為72-75g/L,較血液氯化物含量5.7-6.2g/L為高。在細菌性(特別是結核性)和霉菌性腦膜炎和血液氯化物含量有減少時(如嘔吐、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減少,血液氯化物含量增高(如尿毒癥、脫水等)時增高。細菌學檢查對......閱讀全文
腦脊液檢查的生化檢查
腦脊液生化檢查:蛋白正常腦脊液蛋白含量在蛛網膜下腔為150-400mg/L,新生兒為1g/L,早產兒可高達2g/L.蛋白增高多與細胞增多同時發生,見于各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也可僅有蛋白增高而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略多,稱為“蛋白—細胞分離”,多見于顱內及脊髓腫瘤、椎管梗阻、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甲亢、糖
腦脊液生化檢查的項目介紹
腦脊液蛋白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腦脊液由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 詳細腦脊液葡萄糖腦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決于以下幾種因素:①血液葡萄糖的濃度;②血腦屏障的通透性;③腦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④
腦脊液檢查
標本處理1. 標本送驗必須及時,收到標本后應立即檢驗。久置可致細胞破壞,影響細胞計數及分類檢查;葡萄糖分解使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壞或溶解。2. 細胞計數管應避免標本凝固,遇高蛋白標本時,可用EDTA鹽抗凝。性狀檢查主要觀察顏色與透明度,可記錄為水樣透明、白霧狀渾濁、微黃渾濁、綠黃渾濁、灰白渾濁等。膿性
腦脊液檢查
標本處理1. 標本送驗必須及時,收到標本后應立即檢驗。久置可致細胞破壞,影響細胞計數及分類檢查;葡萄糖分解使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壞或溶解。2. 細胞計數管應避免標本凝固,遇高蛋白標本時,可用EDTA鹽抗凝。性狀檢查主要觀察顏色與透明度,可記錄為水樣透明、白霧狀渾濁、微黃渾濁、綠黃渾濁、灰白渾濁等。膿性
體腔液檢查-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是存在于腦室及蛛網膜下隙內的一種無色透明液體。大約70%的腦脊液是在腦室的脈絡叢通過主動分泌和超濾的聯合過程形成的;約30%的腦脊液是在大腦和脊髓的細胞間隙形成的間質液。形成的腦脊液經第三、第四腦室進入小腦延髓池,然后分布于蛛網膜下隙
腦脊液檢查的外觀
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新生兒腦脊液(因含有膽紅素)、陳舊出血或蛋白含量過高時,腦脊液可呈黃色。新出血時進則呈紅色或血性,須和穿刺誤傷引起的出血鑒別,前者腦脊液血染濃度前后均勻一致,離心后上清液黃色或淡黃色,潛血試驗陽性,紅細胞形態邊緣皺縮或破裂,而創傷性出血則反之。細菌性腦膜炎時,腦脊液可呈乳白色
腦脊液的理學檢查
一、顏色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但新生兒因血液中膽紅素的移行,故CSF標本的顏色幾乎都是黃色。在中樞神經系統發生感染、出血、腫瘤等,CSF中出現過多的白細胞或紅細胞和其他色素,使得顏色發生改變。常見的顏色主要有下列幾種:1、紅色??CSF中混有血液時,因紅細胞溶解、破壞,可使標本呈現紅色,常見于穿刺損傷
腦脊液的檢查方法
細菌學檢查 對神經系統細菌性感染時十分必要,包括細菌、霉菌涂片和培養,必要進還需動物接種,以查明致病菌,供臨床用藥時參考。 免疫學檢查 常用的有補體結合試驗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測定。前者對囊蟲、肺吸蟲、鉤端螺旋體及病毒等感染有一定助診價值,后者有:IgG、IgA、IgM、IgD、IgE以及其
腦脊液漏的檢查
1、顱骨X線平片可以了解有無跨過鼻副竇或巖骨的骨折; 2、CT掃描有助于發現有無氣顱,并通過窗位調節觀察顱底骨折; 3、放射性核素腦池造影,可采用131I標記的人血清白蛋白(HISA)、99mTc或169Yb-DTPA經腰穿注入蛛網膜下腔行腦池造影,觀察漏孔部位或采用水溶性造影劑(Met
腦脊液檢查的外觀
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新生兒腦脊液(因含有膽紅素)、陳舊出血或蛋白含量過高時,腦脊液可呈黃色。新出血時進則呈紅色或血性,須和穿刺誤傷引起的出血鑒別,前者腦脊液血染濃度前后均勻一致,離心后上清液黃色或淡黃色,潛血試驗陽性,紅細胞形態邊緣皺縮或破裂,而創傷性出血則反之。細菌性腦膜炎時,腦脊液可呈乳白色
腦脊液檢查的分子成分檢查介紹
(1)蛋白質:可用Pandy試驗進行蛋白質定性檢測,磺基水楊酸-硫酸鈉比濁法、雙縮脲法、染料結合法進行蛋白質定量檢測。 (2)葡萄糖:可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進行檢測,結果因穿刺部位不同而不同。 (3)氯化物:可用硝酸汞滴定法、硫氰酸汞比色法、離子選擇電極法、電量分析法等進行檢測。
腦脊液檢查的細胞學檢查
成人正常白細胞數在0.01×109個/L以下(早產兒及新生兒在0.03×109個/L以內),但多核白血球不應超過5個,主要為小、中淋巴細胞。當腦膜有刺激性或炎性病變時,腦脊液的白血球計數即可增多。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病變時,有多核或單核細胞的不同程度的增高;各種腦部腫瘤特別是臨近腦膜、腦室或惡性
腦脊液檢查的細胞學檢查介紹
(1)細胞總數計數:可用體液細胞分析儀進行分析,或使用顯微鏡計數法進行分析。顯微鏡計數法是將腦脊液標本充入血細胞計數板內,低倍鏡下計數2個計數室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個方格內的細胞數,細胞過多、渾濁或血性腦脊液可稀釋后計數,再換算為細胞總數。 (2)白細胞計數:可用體液細胞分析儀進行分析,或用
腦脊液檢查的病原學檢查介紹
(1)細菌:可用顯微鏡檢查、細菌培養和ELISA法進行檢測。顯微鏡檢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涂片染色法進行檢查。細菌培養應選擇適當的培養基和培養環境,并可在培養后進行藥敏試驗。 (2)寄生蟲:顯微鏡檢查可發現血吸蟲卵、肺吸蟲卵、弓形蟲、阿米巴滋養體等,腦囊蟲病患者可進行腦囊蟲補體結合試驗,神經梅毒診
腦脊液檢查的化學檢驗
[正常參考值]腰椎穿刺:0.15-0.45g/L;腦室穿刺:0.05-0.15g/1;腦池穿刺:0.10-0.25g/L。[臨床意義]1.化膿性腦膜炎,流行性腦膜炎蛋白質含量為3-6.5g/L;結核性腦膜炎刺激癥狀期蛋白質含量為0.3-2.0g/L,壓迫癥狀期為1.9-7g/L,麻痹期為0.5-6.
什么是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檢查是指通過腰椎穿刺,對顱內壓力及腦脊液進行觀察及治療的一種方法,是神經外科常見的一種診斷治療方法。通常在腰椎3-4椎間隙進行穿刺,穿刺成功,首先接通測壓管,進行顱內壓監測,隨后用試管接取腦脊液三管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以判斷顱內有無蛛網膜下腔出血或病毒感染及細菌性感染可能,及早采取適當的治
腦脊液溶菌酶檢查作用
腦脊液溶菌酶檢查可反映吞噬細胞功能狀態的一種較敏感指標。升高:化膿性腦膜炎、腦瘤或血腦屏障破壞 顯著升高:結核性腦膜炎增高明顯 減少:病毒性腦炎
腦脊液鉛檢查作用
其檢查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大便呈黑色、頭痛、頭暈、失眠、甚至煩躁、昏迷等癥狀的人意義重大。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檢查過程
(1) 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桌面垂直,頭部盡量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盡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一手挽雙下肢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 確定穿刺點,通常以雙側髂棘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匯點為穿刺點,此處相當于第
腦脊液的理學檢查—顯微鏡檢查(一)
腦脊液的理學檢查一、顏色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但新生兒因血液中膽紅素的移行,故CSF標本的顏色幾乎都是黃色。在中樞神經系統發生感染、出血、腫瘤等,CSF中出現過多的白細胞或紅細胞和其他色素,使得顏色發生改變。常見的顏色主要有下列幾種:1、紅色??CSF中混有血液時,因紅細胞溶解、破壞,可使標本呈現紅色
腦脊液的理學檢查—顯微鏡檢查(二)
四、注意事項(1)腦脊液細胞計數應及時進行,一般應在1小時內進行。如放置過久,細胞會破壞或沉淀與纖維蛋白凝集成塊,導致計數不準確。標本須混勻后方可進行計數,否則影響結果。(2)穿刺損傷血管,導致血性腦脊液,此時細胞總數已無意義,白細胞計數也須校正后才有意義。(3)細胞計數時,如發現較多的紅細胞有皺縮
關于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簡介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是對腦脊液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和血腦屏障有密切關系,可以反應多種疾病的征兆。 兒童:200-400mg/L。 成人:150-450mg/L。
腦脊液的顯微鏡檢查的檢查過程
主要分五項檢查: 一、細胞總數 (1) 直接計數法適用于腦脊液標本比較清亮或微混。用滴管吸取已混勻的腦脊液標本少許,直接滴入細胞計數板,充入計數池內,靜置2-3分鐘,低倍鏡下計數兩個池內的四角和中央大格共10個大格內的細胞數,即為1μl腦脊液中的細胞總數(紅、白細胞總數)。在書寫報告時,再換
腦脊液的顯微鏡檢查的檢查過程
主要分五項檢查: 一、細胞總數 (1) 直接計數法適用于腦脊液標本比較清亮或微混。用滴管吸取已混勻的腦脊液標本少許,直接滴入細胞計數板,充入計數池內,靜置2-3分鐘,低倍鏡下計數兩個池內的四角和中央大格共10個大格內的細胞數,即為1μl腦脊液中的細胞總數(紅、白細胞總數)。在書寫報告時,再換
腦脊液的酸堿度檢查
正常腦脊液pH為7.13~7.34,比動脈血的pH低。目前認為二氧化碳易通過血腦屏障,使腦脊液PCO2比動脈血高0.5~1.5kpa(4~11mmHg),而HCO-不易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中濃度一般比動脈血低。腦脊液pH比較恒定,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即使全身酸堿失衡時對它的影響也甚小,在中樞神經系統
腦脊液的顯微鏡檢查
1.細胞計數 包括細胞總數及白細胞計數。 正常參考值:成人腦脊液內無紅細胞,白細胞極少,其參考范圍:腰池中為(0~10)×106/L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腦室內為(0~5)×106/L,兒童為(0~15)×106/L,新生兒為(0~30)×106/L.如白細胞達(10~50)×106/L為輕度增
腦脊液溶菌酶的檢查過程
(1) 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桌面垂直,頭部盡量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盡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一手挽雙下肢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 確定穿刺點,通常以雙側髂棘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匯點為穿刺點,此處相當于第
腦脊液蛋白的檢查過程
潘氏試驗所需標本量少,靈敏度高,試劑易得,操作簡便,結果易于觀察,其沉淀多少與蛋白質含量成正經比,部分正常腦脊液亦可出現極弱陽性結果。Ross Jine 試驗主在沉淀的是球蛋白,但敏感性較弱,NoneApett 試驗可分別檢測球蛋白和白蛋白,但操作較繁,極少選用。
腦脊液鼻漏的輔助檢查
鼻內鏡檢查 可常規使用,定位漏口準確。腦脊液持續外流時,內鏡可能直接發現腦脊液鼻漏的部位,腦脊液漏液量少或間斷流出時,可以配合使用鞘內注射熒光素,以便發現漏口。檢查時壓迫雙側頸內靜脈致顱壓升高,有利于觀察到漏口。 葡萄糖氧化酶檢測 該技術是一種傳統的診斷方法,由于淚液和鼻黏液含糖,故糖定性
簡述腦脊液的酶學檢查
正常人由于血腦屏障完整,腦脊液內酶濃度比血清內酶濃度低;當顱腦損傷,顱內腫瘤或腦缺氧時,血腦屏障破壞,細胞膜通透性也有改變,使腦脊液內酶量增加,且不受蛋白總量、糖含量及細胞數的影響;主要與腦細胞壞死程度和細胞膜的損害程度有關。常用的有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磷酸已糖異構酶和溶菌酶等;其中,乳酸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