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是人們的身體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物質,葡萄糖在人們身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人們的身體中,葡萄糖要比其它糖分好吸收的多,而且在被吸收后容易北身體所利用,不僅這樣,葡萄糖還有著其他眾多作用。 作用: 1、補充熱能和體液 葡萄糖主要用于補充體液,常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進食不足或大量體液丟失(如嘔吐、腹瀉、重傷大失血等),全靜脈營養,饑餓性酮癥。 2、治療低血糖 葡萄糖可用于改善低血糖癥狀,當出現頭暈、眼花等癥狀時,可口服葡萄糖改善低血糖癥狀。 3、治療脫水 葡萄糖溶液容易被身體快速吸收,能夠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果身體出現失水、脫水等癥狀,可口服葡萄糖溶液補充水分。......閱讀全文
葡萄糖一直被認為是哺乳動物最重要的循環能量前體,通過分解代謝途徑——糖酵解,每一分子葡萄糖直接產生2個ATP分子。糖酵解還產生NADH和丙酮酸,可在線粒體中被氧化生成額外的ATP。當線粒體呼吸受損時,丙酮酸被NADH還原為乳酸,而乳酸是細胞分泌的廢物。但是,哺乳動物并沒有排泄大量的乳酸,一個
糖尿病患者究竟可以用葡萄糖補液嗎?對于這個問題,不僅許多患者不知道,甚至有些基層醫生也搞不清楚,由此而引起的醫療糾紛也時有發生。圖片來源于網絡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輸注葡萄糖,前提是根據患者當時的血糖水平及液體中葡萄糖的含量,按照適當的配比加入胰島素“兌沖”即可。另外,在輸液過程中要注意監
我國糖尿病已是世界之首,隨之而來的,是在檢驗科越來越多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同人群的檢測結果如何解讀?怎樣最大限度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非孕婦人群的血清葡萄糖水平解讀1. 空腹血清葡萄糖(GLU 或 FBG) &nb
顏寧(左)指導研究組成員鄧東做實驗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結構模型 核心閱讀 6月5日,清華大學宣布: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機制及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該研究成果被國際學術界譽為“具有里程碑意
第一節 微生物形態學檢查 細菌形態學檢查是細菌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基礎,可根據其形態、結構和染色反應性等,為進一步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顯微鏡檢查 由于細菌個體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態和結構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
隨著現代醫學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醫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已深入到細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已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得到廣泛應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學檢驗技術,準確、快速檢驗和鑒定臨床標本中的微生物,并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進行耐藥性監測,為臨床對感
第一節 微生物形態學檢查 細菌形態學檢查是細菌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基礎,可根據其形態、結構和染色反應性等,為進一步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顯微鏡檢查 由于細菌個體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態和結構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其內部的超微結構則需用電
導致腦脊液葡萄糖濃度減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腦部細菌性或霉菌性感染如化膿性或結核性、隱球菌性腦膜炎時,因細菌、霉菌與衛生人才網破壞的細胞都能釋放出葡萄糖分解酶,使葡萄糖變為乳酸,而導致葡萄糖減低。此外,由于細菌或霉菌毒素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代謝改變,或腦膜炎癥細胞的代謝產物抑制了膜攜帶運轉功能,致
人體組織均能對糖進行分解代謝,主要的分解途徑有四條:(1)無氧條件下進行的糖酵解途徑;(2)有氧條件下進行的有氧氧化;(3)生成磷酸戊糖的磷酸戊糖通路;(4)生成葡萄糖醛酸的糖醛酸代謝。 一、糖酵解途徑(glycolytic pathway) 糖酵解途徑是指細胞在胞漿中
實驗概要為了研究葡萄糖對克隆胚胎早期發育的影響,本實驗檢測了克隆胚胎與對照組胚胎中葡萄糖的代謝及相關代謝情況,也檢測了線粒體的超微結構、分布和數量。實驗步驟1. 克隆胚胎制備和胚胎培養卵母細胞在含有5.5mM葡萄糖的CZB培養液中培養。用含有5.5mM葡萄糖和2.5ug/ml 細胞松弛素B的HE
(一)體液葡萄糖的檢測 酶法為推薦使用的測定方法(如:己糖激酶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法)。 1. 標本收集和貯存 大多數臨床實驗室采用血漿或血清測葡萄糖濃度,而大
(一)體液葡萄糖的檢測 酶法為推薦使用的測定方法(如:己糖激酶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法)。 1. 標本收集和貯存
一、改良的鄰甲苯胺硼酸法(O-TB法)要 求1.了解血糖微量測定的基本原量。2.掌握血糖正常水平及其測定的臨床意義。3.復習血糖的來源、去路及其調節的有關理論知識。原 理葡萄糖為一含醛基的己糖,在酸性條件下加熱,可脫水生成5-羥甲基-2-呋喃甲醛,后者與鄰甲苯胺縮合成一綠青色的化合物,其顏色的深淺與
(一)體液葡萄糖的檢測 酶法為推薦使用的測定方法(如:己糖激酶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法)。 1. 標本收集和貯存 &nbs
腦脊液葡萄糖增高的原因主要有:1.病毒感染見于某些病毒性腦炎、腦膜炎,特別是流行性乙型腦炎。2.腦或蛛網膜下腔出血①血糖相當于腦脊液糖的1倍,如出現血性腦脊液,則使糖含量增高;②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時常損害丘腦下部,影響碳水化合物代謝。3.丘腦下部損害急性顱腦外傷、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腦病、感染中
實驗步驟1. 克隆胚胎制備和胚胎培養卵母細胞在含有5.5mM葡萄糖的CZB培養液中培養。用含有5.5mM葡萄糖和2.5ug/ml 細胞松弛素B的HEPES-CZB液(HCZB)作為工作液,卵母細胞在此液中被去掉紡錘體-染色體復合體;用卵丘細胞作為核供體。用注射針反復吸入、吹出卵丘細胞,以除去其細
實驗步驟1. 克隆胚胎制備和胚胎培養卵母細胞在含有5.5mM葡萄糖的CZB培養液中培養。用含有5.5mM葡萄糖和2.5ug/ml 細胞松弛素B的HEPES-CZB液(HCZB)作為工作液,卵母細胞在此液中被去掉紡錘體-染色體復合體;用卵丘細胞作為核供體。用注射針反復吸入、吹出卵丘細胞,以除去
能量代謝重編程是腫瘤的十大特征之一,其中葡萄糖代謝異常是腫瘤代謝最突出的特征。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腫瘤細胞依然傾向于進行糖酵解,將葡萄糖代謝為乳酸。腫瘤細胞有氧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細胞的20 ~ 30倍,為腫瘤代謝提供 大量能量和中間產物。因此,靶向糖酵解等異常環節的代謝酶是抗腫瘤治療的重點。一些研
劉名,楊捍宇,謝秋實,劉李*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物代謝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9) *通訊作者:劉李,教授 [摘要] 近年來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 A 類物質(包括視黃醇、視黃醛和視黃酸)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視黃酸是維生素 A 在體內的主要代謝產物,同時也
癌細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夠不受控制的增長,一個細胞迅速成為兩個,成為許多個。華盛頓大學化學副教授Gary Patti指出:“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想象一下,每隔幾天就生成自己的兩份拷貝,而不是僅僅維護你有的那一個。在過去的15到20年里,人們對于細胞如何做到這一點,真正產生了興趣。” 80多年來,
來自廈門大學生科院,英國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Fructose-1,6-bisphosphate and aldolase mediate glucose sensing by AMPK”的文章,發現了AMPK響應葡萄糖的分子機制,揭示了機體感受葡萄糖水平并調節代謝模式的機制。這一葡萄糖
(一)體液葡萄糖的檢測 酶法為推薦使用的測定方法(如:己糖激酶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法)。 1. 標本收集和貯存 大多數臨床實驗室采用血漿或血清測葡萄糖濃度,而大
關于淘汰血清(漿)葡萄糖酮還原測定法 淘汰血糖的堿性銅還原測定法,采用酶法或鄰甲苯胺法 淘 汰 的 理 由 測定血糖的方法很多,可分為三大類:氧化還原法,縮合法和酶法。6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氧化還原法。國內用得最多的是1920年福林一吳憲提出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在堿性溶液中,葡萄糖能將硫酸銅試
高果糖漿(HFCS)是一種以玉米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營養性(含熱量)甜味劑。它被廣泛運用在碳酸飲料、果汁飲料和運動飲料以及小吃、糖漿、果凍和其他含糖產品中。高果糖漿的系列中以用于碳酸飲料的HFCS 55號zui為常見(55%果糖、42%葡萄糖),還有多見于烤焗食品的HFCS 42號(42%果糖、53%葡
高果糖漿(HFCS)是一種以玉米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營養性(含熱量)甜味劑。它被廣泛運用在碳酸飲料、果汁飲料和運動飲料以及小吃、糖漿、果凍和其他含糖產品中。高果糖漿的系列中以用于碳酸飲料的HFCS 55號zui為常見(55%果糖、42%葡萄糖),還有多見于烤焗食品的HFCS 42號(42%果糖、53%葡
高果糖漿(HFCS)是一種以玉米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營養性(含熱量)甜味劑。它被廣泛運用在碳酸飲料、果汁飲料和運動飲料以及小吃、糖漿、果凍和其他含糖產品中。高果糖漿的系列中以用于碳酸飲料的HFCS 55號zui為常見(55%果糖、42%葡萄糖),還有多見于烤焗食品的HFCS 42號(42%果
“一杯低卡無糖飲料”引發的學術爭議——無熱量甜味飲料究竟是好是壞? 食用低熱量甜味劑(low-calorie sweeteners, LCS)對健康的影響存在重大爭議,可能是由于方法學的差異,不同人類研究分別表明,食用LCSs與體重增加/糖尿病呈正相關,或與較低的BMI和體重減輕呈正相關,或
摘要:糖化血紅蛋白 A1c(HbA1c)是診斷糖尿病和監測其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在國際臨床化學與檢驗醫學聯合會(IFCC)定義了 HbA1c的被測量之后,經過各方的努力,全球各臨床實驗室 HbA1c檢測結果間的差異正逐步減小。所有提供 HbA1c檢測產品的廠商都不會客觀地描述自己產品的弱點,只會強調
酸、甜、苦、咸、鮮(比如雞汁、蘑菇、熏肉和谷氨酸鈉的味道)是為人熟知的五味,它們幫助我們辨別食物是否值得一試。從生物化學的角度看,味道代表了食物所含的營養分子:土豆的甜味意味著碳水化合物、雞肉的鮮味意味著蛋白質、咸肉汁意味著電解質;有的味道則蘊含著危險信號:孢子甘藍的苦味意味著潛在毒素、酸味意味
在活體成像技術中,一些新的光學探針及光調控技術的出現,拓展了該技術的應用領域。上期給大家分享了檢測活性氧的探針,能夠在活體水平監測局部炎癥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的釋放,以及基于腫瘤微環境中高ROS水平介導的自發光動力效應,實現腫瘤診療一體化。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2019年發表在《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