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理論物理專款,并成立學術領導小組,凝聚物理學家集體智慧,探索符合理論物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的資助模式,以達到設立理論物理專款促進我國理論物理學研究的發展,培養理論物理優秀人才,做出優秀的研究成果,充分發揮理論物理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在戰略決策上應有的指導和咨詢作用之目的。 一、申請項目類型 經2017年度第一次專款學術領導小組會議確定,2017年度理論物理專款主要資助以下2個項目類型: 1、理論物理博士研究人員啟動項目 “理論物理博士研究人員啟動項目”主要是為了鼓勵年輕人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培養更多的理論物理后備人才。申請條件:依托單位應為非985的高等院校和非中國科學院系統單位;申請人35歲以下(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近3年獲得博士學位正在從事理論物理研究的科研人員,學位證日期: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申請書后附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在申請書中要寫明獲博......閱讀全文
關于申請2015年度理論物理專款“高校理論物理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項目”的通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1993年設立理論物理專款,由理論物理專款學術領導小組負責管理。從2009年起理論物理專款嘗試資助“西部高校理論物理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項目”,其目的是通過西部高校與國內外理論
關于2016年度理論物理專款項目申請的通知 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理論物理專款,并成立學術領導小組,凝聚物理學家集體智慧,探索符合理論物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的資助模式,以達到設立理論物理專款促進我國理論物理學研究的發展,培養理論物理優秀人才,做出優秀的研究成果,充分發揮理論物理對國民
關于2018年度理論物理專款項目申請的通知 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理論物理專款,并成立學術領導小組,凝聚物理學家集體智慧,探索符合理論物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的資助模式,以達到設立理論物理專款促進我國理論物理學研究的發展,培養理論物理優秀人才,做出優秀的研究成果,充分發揮理論物理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1993年設立理論物理專款,由理論物理專款學術領導小組負責管理。經理論物理專款學術領導小組會議決定,從2009年起 設置理論物理專款“合作研修項目”,其目的是保持理論物理研究隊伍適度規模,提高科研整體能力和水平,支持國內理論物理研究條件較弱的單位中有一定研究基礎的學者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理論物理專款于2003年設立“博士研究人員啟動項目”,培養理論物理研究人員,其目的是資助近3年獲得博士學位并正在從事理論物理研究而又沒有科研經費的研究人員。在同等情況下,優先資助工作在研究條件相對較困難地區、科研經費少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研究人員。 “博士研究人員啟動項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合作協議,NSFC每年選派青年學者赴ICTP參加由其組織的相關學術活動。NSFC資助赴意大利的國際旅費,ICTP承擔當地費用。 NSFC于2010年11月10日-12月6日在網上公開征集擬參加人選,共有142人提出申請。根
3月3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等5部門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 《方案》新在哪里?帶給科研人哪些新思考?《中國科學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發布“十一五”第四批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 重大項目面向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科技發展的重大需求,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科學問題,匯集創新力量,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和學科交叉研究,充分發揮導向和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醫學科學部)公布“非可控性炎癥惡性轉化的調控網絡及其分子機制”重大研究計劃2010年度項目指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遵循“有限目標、穩定支持、集成升華、跨越發展”的總體思路,圍繞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前沿中的重大戰略需求,重點支持我國具有基礎和優
【摘要】本文選取不論是對于眾多學科的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人類的生產、生活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的核磁共振研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研究,清晰地呈現出了核磁共振研究鮮明的階段性特征,以及由這一典型案例所揭示出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動態變化著的、復雜的互動關系。最后通過分析和總結,得出了這一典型案例對我國的科
【摘要】本文選取不論是對于眾多學科的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人類的生產、生活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的核磁共振研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研究,清晰地呈現出了核磁共振研究鮮明的階段性特征,以及由這一典型案例所揭示出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動態變化著的、復雜的互動關系。最后通過分析和總結,得出了這一典型案例對我國的科
國家的科研投入多了,這是好事。但如何使用才能推動創新,這是個很大的事情,一個好像很深奧的事情,一個引人高度關注的事情,一個事關國家科技發展與未來命運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有話想說,但怕人輕言微,所以沒有發聲。最近我偶看了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小傳,發現這兩個偉人給出了答案
國家的科研投入多了,這是好事。但如何使用才能推動創新,這是個很大的事情,一個好像很深奧的事情,一個引人高度關注的事情,一個事關國家科技發展與未來命運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有話想說,但怕人輕言微,所以沒有發聲。最近我偶看了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小傳,發現這兩個偉人給出了答案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簽定的合作協議,雙方每年選派中國青年學者參加國際理論物理中心有關領域的學術活動,包括赴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從事兩個月的學術訪問,以及參加在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召開的具體研討會和培訓班等。 目前,基金委開始征集參加2011年度
科發基〔2010〕571號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國家有計劃、有重點地新建和調整國家重點實驗室。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十一五”規劃和工作安排,決定近期在農業、醫學、能源、資源環境等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和若干重要基礎學科領域、新興交叉學科領域
“基礎研究有什么用?”這是大家常常討論的話題。我想,明代徐光啟所說的“無用之用,眾用之基”,法拉第所說的“問基礎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問一個初生的嬰兒有什么用”,都是很好的回答。基礎研究的“用”,首先體現在它對經濟社會發展無所不在的作用,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半導體、計算機、激光技術等,都是基礎
流形上整體幾何結構與不變量的研究是當代數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作為一門研究空間性質的學科,幾何學的發展始終和物理學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方面幾何學為物理學提供必要的數學基礎和研究工具。另一方面物理的直觀和應用極大的刺激了幾何學的發展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許多新的幾何結構,新的幾何或
夜晚的臨潼驪山腳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東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園區內,我國唯一、專門、全面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一支科研隊伍,夜以繼日地與時間賽跑。 張首剛,是這支科研隊伍的主心骨、領頭雁。只要沒出差,他辦公室的燈總是凌晨時分才悄悄熄滅。 他,率真、不做作,執著鉆研
不喜歡為各種社會活動奔波忙碌,也不喜歡呼風喚雨組織大型項目,夏建白說,他只喜歡“安安心心作點研究”。只是鮮有人知,為了安心,他曾走過一段并不平坦的科研人生路。 夏建白在他工作了二十余載的辦公室 一場秋雨落下,九月初的北京已有絲絲寒意。像往常一樣,陪著老伴和外孫吃過早飯,年過七旬的中
日前,由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09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以下簡稱“微尺度國家實驗室”)杜江峰教授研究小組的“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榮列其中。這是該實驗室自2003年獲批籌建以來連續7年有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自2003年以來,該實驗室
他們的動機多種多樣:想要更多金錢、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以及來自其他方面的誘惑。 在離開有機化學實驗室后,Soroosh Shambayati并沒有放棄化學合成。作為一個轉行為投資銀行家的化學博士,上世紀90年代,他開始投身衍生產品市場。當需要以精確順序安排一系列復雜交易時,他會想起一連串的有
50年義無反顧的105歲壽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過了半個世紀。作為親歷者,我深知,是以50年義無反顧堅持學科交叉、堅持服從國家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辦所方針,換來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發展。” “當年,對于生物物
學術名片: 范海福,1933年出生。1956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晶體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十四、十五屆(1987~1993)國際晶體學會、晶體學計算委員會委員。 對晶體結構分析中的贗對稱性問題提出了系統的
——訪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理論化學家魯道夫·馬庫斯 日前,應中國科學院的邀請,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第三位“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魯道夫·馬庫斯教授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前沿科學論壇上作了一場公眾報告。 馬庫斯曾在理論化學方面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他
光遺傳學是一項注定取得諾貝爾獎的技術。而華人科學家潘卓華(中國科大774校友)可能是光遺傳學的創始人卻被遺忘了。 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注:有人認為應翻譯成光控基因技術)被認為是數十年來神經科學的最大突破,為治愈帕金森、盲人和慢性病提供了可能。《知識分子》也曾于2016年5月7
我是1964 年從復旦大學放射化學專業畢業進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為一個化學人員近五十年來一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接觸到所內外無數物理學家,從物理學家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將平時感受到的物理學家的特點和長處寫成一篇短文,與讀者分享。 物理學家勇于探索 總體講,物理學家思考的科學問題重大且深遠
“我現在從事的量子物理研究是一門尖端科學,能在這個領域工作我感到很幸運,為此我始終對其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未知的一切保持興趣,并不斷探索,不僅是驅使彭新華探究量子計算奧秘的原生動力,更是這位女科學家對科學之美的獨到見解。 她鉆研量子計算,寄情比云計算更厲害的未來量子計算機,連續保持了量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