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申請2015年度理論物理專款“高校理論物理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項目”的通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1993年設立理論物理專款,由理論物理專款學術領導小組負責管理。從2009年起理論物理專款嘗試資助“西部高校理論物理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項目”,其目的是通過西部高校與國內外理論物理研究水平高的單位和學者的交流,穩定西部高校理論物理學科隊伍,促進西部高校理論物理發展。通過先后對五個高校的資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學界的肯定。 經2015年第一次理論物理專款學術領導小組會議確定,2015年度起適度拓展對此項目的資助規模,探索更加有效的理論物理專款資助方式。 由于這類項目的特殊性,對申請者、依托單位提出如下注意事項: 1、 申請的基本定位: 1) 地處西部或欠發達地區的高校; 2) 依托單位有較好的理論物理學科的歷史積淀、基礎與特色,目前有較好的隊伍基礎和發展勢頭,但研究條件相對較弱; 3) 理論物......閱讀全文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官網發布信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馮端先生,于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馮端 馮端,凝聚態物理學家,1923年6月11日生于江蘇蘇州,籍貫浙江紹興。1946年畢業于中央大學。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關于發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16〕53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及通告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
作為我國科研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促進我國整體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基礎學科建設與發展、優秀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已成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標尺。 據悉,2018年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受理2391個依托單位的約22.53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外公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與應對機制的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據悉,此次計劃主要重點資助(一)大氣復合污染資料與數據中心、(二)大氣復合污染成因外場綜合觀測、(三)大氣復合污染模擬和預報預測,共資助培育項目21項、重點支持項
作為目前國內工作在最低頻率(頻率50-200MHz)的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21CMA利用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地理位置,在主攻首要科學目標“宇宙第一縷曙光探測”的同時,探索在低頻射電波段觀測宇宙射線繼而捕獲宇宙τ中微子的可能性,近期建成了國內首個低頻射電高能宇宙射線和中微子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戰略部署,完善科學基金制,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實現 “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山東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5月簽署協議設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山東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學研究
項目啟動會會場 7月20日,中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2010年度ITER計劃國內配套項目啟動會召開,主要對等離子體所承擔的“EAST先進偏濾器物理研究”、“EAST低雜波電流驅動研究”、“ITER高功率射頻加熱單元技術研究”和“ITPA(國際托卡馬克物理學術研究(Interna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進一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對科學基金的工作定位以及“聚焦前沿、突出交叉”的要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從2016年開始試點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探索建立對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的非常規評審機制,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以進一步引導和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探索建立對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的非常規評審機制,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以進一步引導和激
9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李良彬教授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并作了題為“同步輻射技術與高分子加工物理”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固體所李越研究員主持。 李良彬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同步輻射技術及其在材料加工研究中的應用。同步輻射光源具有高強度、波段寬、高度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重大研究計劃“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2015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報。 附件:“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5年度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日“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關于2019年度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2018年9月10日第11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數理領域合作交流,數學物理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19年度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多相反應過程中的介尺度機制及調控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 過程工業涵蓋能源和資源轉化利用等重要基礎產業,但效率低、污染重、資源浪費嚴重,多數過程的工藝技術開發周期長、風險和費用高,這些問題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多相反應是其中最普遍與最核心的過程,探索這些過程中介尺度結構的形成機理、實現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關于2020年度第一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2018年9月10日第11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數理領域學術交流,數學物理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20年度第一期專項項目(科技活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發布了紅外遙感定標與計量技術聯合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申報指南。依托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在紅外遙感載荷技術和我院在計量技術、標準和國際合作的優勢,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同建設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圍繞紅外物理與計量基礎前
國科金發計〔2020〕43號關于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0年6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對該項目的科學目標、核心科學問題、研究方向等進行規定。《指南》指出要充分發揮化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特點以及學科交叉的優勢,引領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研究,為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的機制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功能導向晶態材料的結構設計和可控制備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 晶態材料是長程有序固態材料的總稱,具有結構有序穩定、構效關系清楚、本征特性多樣、物理內涵豐富、易于復合調控等特征。晶態材料研究正在向以功能為導向,通過結構設計和可控制備獲得所需應用特性材料的方向發展。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研
本重大研究計劃以實際需求為牽引,從基礎研究入手,加強科學計算領域的重要基礎科學問題研究,設計高效基礎算法,建立滿足實際精度要求的可計算模型,提高利用計算機解決科學與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前沿科學研究和重大需求提供進一步的科學計算支撐,有力地促進科學計算硬件、軟件協調發展,促進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
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計劃面向國家解決先進發動機問題的重大戰略需求,以發動機燃燒的共性科學問題為核心,以燃燒反應動力學和湍流燃燒學為基礎,旨在揭示燃燒反應和湍流燃燒本質規律,發展湍流燃燒新模型和燃燒測量新方法,促進我國發動機基礎燃燒研究水平的整體提
編者按:2010年12月2日,《紀念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文集》首發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在會上作了精彩發言,深切緬懷了的巨大科學貢獻和崇高品格,也講述了王淦昌對后學的真誠關懷以及對國家科學事業的深深憂慮。在此,我們約請李惕碚院士根據發言內容撰成此文,既作
5月3日,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王正洶教授榮膺第21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全國共20人,高校系統僅6人。面對榮譽,他表示:“興校強國是使命更是擔當,想要實現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理想,我還將繼續在追逐“人造太陽”的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上古傳說中,部族首領夸父為了給人類采擷
2019年9月2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在北京召開了2019年度重大項目評審會議。數理科學部主任江松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數理科學部常務副主任董國軒研究員主持開幕式。63名評審專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財務局相關人員及數理科學部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江松院士強調
經歷過輝煌、遭遇過曲折,創建于1909年的蘭州大學開創了甘肅現代高等教育的先河。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作為全國重點大學的蘭州大學屹立于中國西部。1979年,改革開放,蘭州大學再次煥發青春活力,與中國的各行各業一起重沐春風,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也正是從那時起,我國經歷了幾次高等教育改革,并以極快
2013年11月23日-25日,由中國質譜學會無機質譜、同位素質譜和儀器與教育業委員會聯合承辦,江蘇天瑞儀器協辦的2013年全國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學術會議在江蘇昆山隆重召開,來自全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200余位從事質譜工作的專家學者參加了大會。大會開幕式當天,邀請到國
按照“滾動支持、動態調整”的管理模式, 根據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關于2016年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中期評估工作安排的通知》的有關要求,7月5日,國家973計劃“110米大口徑全可動射電望遠鏡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中期總結會議在貴州遵義召開。 來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科學運用國家財政投入資金約1094.06億元,其他渠道資金約17.56億元,資助各類項目15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進一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 “鼓勵探索,突出原創;聚焦前沿,獨辟蹊徑;需求牽引,突破瓶頸;共性導向,交叉融通”的新時代科學基金資助導向,數學物理科學部為了做好2019年度“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申請及資助工作,特公開征集立項建議。 一、定位與實施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