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銀心宇宙線新成分以及宇宙線的磁屏蔽效應
宇宙線是在極端天體環境中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是研究眾多物理和天文問題如粒子加速、星際介質湍動屬性、星際磁場等的重要信使,是人們觀察宇宙的重要窗口。宇宙線在源區被加速至相對論性能量,之后將在銀河系磁場中擴散傳播,并且經歷碰撞碎裂和能量損失等過程。這樣的傳播過程將使得銀河系中存在一個大尺度上處于近似穩衡態的宇宙線“海”,其空間分布相對比較平滑,不存在突變。而在宇宙線加速源附近,其尺度相對銀河系較小,新加速的宇宙線將疊加在一個近似常數的背景上,形成一些局部的“熱斑”。宇宙線和星際介質碰撞可以產生伽馬射線,因此可以通過伽馬射線來研究宇宙線的起源和傳播等性質。 銀河系的中心長期以來一直是天文學家最為關注的天體實驗室之一。銀心包含有超大質量黑洞、林林總總的天體以及預期存在的大量暗物質等,這使得人們對銀心的研究興趣長久不衰。2016年H.E.S.S.通過觀測銀心附近的彌散伽馬射線輻射,發現銀心存在持續的宇宙線加速現象,且可以將宇宙線加速......閱讀全文
銀河外的低能宇宙線為何被“拒之門外”
宇宙線是在極端天體環境中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是研究眾多物理和天文問題如粒子加速、星際介質湍動屬性、星際磁場等的重要信使, 是人類觀察宇宙的重要窗口。 近期,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以下簡稱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黃曉淵、袁強和范一中利用費米衛星的伽馬射線數據,研究了銀河系的中心(以下簡稱銀心)附近區
發現銀心宇宙線新成分以及宇宙線的磁屏蔽效應
宇宙線是在極端天體環境中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是研究眾多物理和天文問題如粒子加速、星際介質湍動屬性、星際磁場等的重要信使,是人們觀察宇宙的重要窗口。宇宙線在源區被加速至相對論性能量,之后將在銀河系磁場中擴散傳播,并且經歷碰撞碎裂和能量損失等過程。這樣的傳播過程將使得銀河系中存在一個大尺度上處于近似
我國學者在認證銀心PeV宇宙線源的低能對應體方面獲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921003、U1738205、U1738210)資助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黃曉淵研究員、袁強研究員和范一中研究員團隊利用費米衛星的伽馬射線數據仔細研究了銀心附近區域的宇宙線分布,在較低的能段認證了H.E.S.S.等發現的PeV加速源的低能對應體,且發現
中國西藏ASγ實驗發現迄今最高能量宇宙線存在銀河系證據
西藏ASγ實驗團隊觀測到的超高能彌散伽馬射線事例在銀道坐標系下的分布:這些超高能彌散伽馬射線的能量在400TeV到1PeV之間,表現出向銀盤(圖中水平中線)集中分布的特點;灰色陰影區域是ASγ實驗無法觀測的區域。背景色輪廓顯示了銀河系坐標中氫原子的分布。(來源:https://lambda.gsfc
國家天文臺利用紅團簇星系統測量河內超新星遺跡距離
超新星遺跡是大質量恒星(> 8M⊙)或者雙星系統演化到后期,因爆炸產生激波并向外拋射大量物質,同時激波與星際介質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天體。超新星遺跡對整個銀河系生態具有重要影響,如重金屬元素在星際介質中的擴散。地球上動植物和人類體內的重金屬元素大部分來源于超新星爆炸。如果沒有超新星爆發,可能就沒有行
太陽系邊緣能量帶可作為星際磁場“方向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星際邊界探索(IBEX)任務中,來自新罕布什爾大學的小組報告稱,他們通過獨立檢測證實了該任務的一項標志性發現——位于我們太陽系邊緣的神秘的能量和粒子帶,可以作為指示局部星際磁場方向的“天空路標”。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科學快遞》上。
銀河系中心或有高能粒子加速器及宇宙線潛在屏障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以及一種抑制周圍宇宙線海中的射線穿過其中心分子區域的屏障。這些發現或有助于人們理解宇宙線的起源。 該論文介紹,銀河宇宙線是起源于太陽系外的高能粒子,最終會抵達地球。它們對于理解極
銀河系中心或有高能粒子加速器及宇宙線潛在屏障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以及一種抑制周圍宇宙線海中的射線穿過其中心分子區域的屏障。這些發現或有助于人們理解宇宙線的起源。 該論文介紹,銀河宇宙線是起源于太陽系外的高能粒子,最終會抵達地球。它們對于理解
銀河系中心或有高能粒子加速器及宇宙線潛在屏障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以及一種抑制周圍宇宙線海中的射線穿過其中心分子區域的屏障。這些發現或有助于人們理解宇宙線的起源。 該論文介紹,銀河宇宙線是起源于太陽系外的高能粒子,最終會抵達地球。它們對于理解
量子效應魔力?揭“不可能”的星際化學通道
據國外媒體報道,地球上進行的化學反應需要一定的壓力、溫度才可以進行,那么宇宙空間中是否也有相同的化學反應呢?化學分子在不同的物化環境中將表現出何種特性呢?科學家發現星際空間如同一個量子化學實驗室,一些經典的化學反應無法在星際空間中進行,這是因為星際空間的溫度極低,對于大多數的化學反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