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孩子列為論文作者,以幫助他們進入更好的大學
2018年8月,鄭州一中被爆出大量自主招生學生論文涉嫌抄襲,此后,《知識分子》發表了題為《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公眾號文章,在查閱高考自招錄取名額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所發表的論文后,發現了更多涉嫌抄襲的論文,這些學生大多以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名牌大學(該文章已被刪除)。 高考,對于很多數人來說,是可以改變一生的機會,所以高考的公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韓國來說,高考的競爭也非常激烈,通往首爾大學等頂尖高校的路也同樣異常難走,因此,也就有人想走捷徑。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Nature 爆料,韓國多名學者為了幫助自己的孩子考入名校,將孩子署名在自己的學術論文中。而且,這種行為比想象中的更為普遍。 被指控將自己孩子列為論文合作者的韓國學者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即使孩子沒有對該研究做出任何貢獻。 韓國教育部的一份報告詳細介紹了11名大學學者,他們將自己還在上中學的子女列為論文的作者。 自2017年首次發現這種......閱讀全文
科學家將孩子列為論文作者,以幫助他們進入更好的大學
2018年8月,鄭州一中被爆出大量自主招生學生論文涉嫌抄襲,此后,《知識分子》發表了題為《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公眾號文章,在查閱高考自招錄取名額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所發表的論文后,發現了更多涉嫌抄襲的論文,這些學生大多以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名牌大學(該文章已被刪除)。 高考,對于很
“石頭剪刀布”論文作者:曾被質疑“搞笑”
熱帖 “石頭剪刀布研究”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最佳”,讓半年前曾引發熱議的一篇學術論文再次成為網絡焦點。對此,項目的研究者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許彬教授坦言“沒想到”;而另一位研究者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周海軍研究員則表示,要獲得認可還“需要學術界的同行的肯定”。 曾被質疑“來
探討:現在的論文作者署名方式公平嗎?
學術界的每一位科學家都聽說過誰誰誰在論文署名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又或者他自己就有過切身遭遇。但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目前這種反映作者貢獻的方式已經大大困住了用交叉學科方法破解難題的腳步,由此形成的負反饋環也會妨礙研究進步。Gretchen L. Kiser 科學家普遍承認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正變
論文作者名氣大影響審稿人評審
一項新研究證實,在科學界擁有知名度將有助于論文發表。當一篇論文的唯一作者不為人知時,只有10%的審稿人建議接收這篇論文,但當同一篇論文的署名者是諾貝爾獎得主時,59%的審稿人表示贊同。這項研究招募了數百名研究人員來審查一份經濟學手稿。“令人難以置信。”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后研究員、《研
Nature撤回封面論文!全體9位作者反對
文|張晴丹 2020年10月14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 Dias和他的同事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轟動整個物理界的成果,并登上了當期封面。他們聲稱發現了一種新型氫化物,在15℃的溫度下可以觀察到超導現象。 “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然而,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磅研究
中國作者在IOP發表論文數世界第二
“過去10年,出版領域發生了許多變化。”英國物理學會(IOP)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基爾比-哈里斯博士說,“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得科學信息的傳播出現新的模式,并遠遠超過以往的印刷模式。作為一個致力于傳播物理學和相關科學信息的學會,我們期待同中國物理學家和物理學會一道從在線獲取帶來的新機遇中獲益更
Nature撤回封面論文!全體9位作者極力反對
2020年10月14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 Dias和他的同事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轟動整個物理界的成果,并登上了當期封面。他們聲稱發現了一種新型氫化物,在15℃的溫度下可以觀察到超導現象。 “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然而,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磅研究在9月26日被
院士打破慣例 將論文第一作者讓給學生
相關報道:還原“第一作者”,才能還原科學的真實靈魂?來源 : 長江商報? 導師與學生合著的論文,“第一作者”是導師,似乎是學術界的“慣例” 。然而工程院院士沈寅初,打破了這一“規則”。近日,由他和兩名學生撰寫的論文在國際頂尖專業雜志——美國的《化學評論》上發表,他的名字排在了最后。(6月5日《浙
論文編輯網站或瓦解作者服務行業
Sebastian Eggert打算提交一份會議論文,他意識到一個問題:他本人和研究導師的母語都不是英語,兩人在寫作與發表論文方面都沒有多少經驗。但身為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生的Eggert聽說過一個網站,在那里,他可以向一位專家支付費用購買文章編輯服務,這個在線市場叫作Peerw
《科學》刊發埃博拉論文 5位作者因感染離世
國際頂尖刊物《Science》最新一期發表一篇關于埃博拉疫情的來源與傳播的文章,論文名稱為《關于2014年爆發的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和傳播的基因組測序》。該論文有58位共同合作者,其中5位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犧牲。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致命的人類病原體,所引起的埃博拉病癥的平均致命率為78%。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