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丹毒感染的相關介紹
1. 系統治療:首選青霉素,療程10~14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復發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動期間,大劑量抗菌藥物治療有效,但需要繼續以間歇性小劑量維持較長時間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療:皮損表面可外用各種抗菌藥物。加壓治療可減輕淋巴水腫,有助于預防復發。可輔以物理療法,如窄波紫外線照射等。 3. 外科療法:對以上治療方案無效的持續性硬性水腫,可推薦用整形外科治療。......閱讀全文
治療丹毒感染的相關介紹
1. 系統治療:首選青霉素,療程10~14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復發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動期間,大劑量抗菌藥物治療有效,但需要繼續以間歇性小劑量維持較長時間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療:皮損表面可外用各種抗菌藥物。加壓治療可減輕淋巴水腫,有助于預防復發。可輔以物理療
預防丹毒感染的相關介紹
應積極尋找可導致致病菌進入的皮膚病變如濕疹的搔抓、破損或外傷,一旦發現這些皮膚病變應積極治療。最常見、易被忽視而未予治療的易感因素是足癬,可成為細菌進入皮膚的門戶。囑患者勿挖鼻。
關于丹毒感染的臨床表現介紹
潛伏期2~5天。前驅癥狀有突然發熱、寒戰、不適和惡心。數小時到1天后出現紅斑,并進行性擴大,界限清楚。患處皮溫高、緊張,并出現硬結和非凹陷性水腫,受累部位有觸痛、灼痛,常見近衛淋巴結腫大,伴或不伴淋巴結炎。也可出現膿皰、水皰或小面積的出血性壞死。好發于小腿、顏面部。 丹毒的復發可引起持續性局部
治療真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除頭癬和甲癬外,大多數真菌感染癥狀都較輕微,常用抗真菌霜劑治療。很多療效較好的抗真菌霜劑可不需處方在藥店購買。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劑。抗真菌藥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 一般霜劑每天涂敷兩次,治療持續到皮損消退后7~10天。如果霜劑停用太快,感染并未消除,皮疹又會復發。 抗
關于下肢丹毒的預防治療介紹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霉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霉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 三、支持療法,對癥處理。 四、局部治療:呋喃西林液濕敷,外用抗菌素類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 五、物
治療小兒膽道感染相關介紹
抗菌藥小兒膽道感染可采用非手術療法,包括解痙攣、鎮痛及抗感染治療。廣譜抗生素如近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及甲硝達唑為常用抗菌藥。因多不能進食,故亦須靜脈補液維持營養及水分。 中醫療法: 以清利濕熱、鄶肝理氣為主。 處方舉例: 柴胡3g,黃芩9g,木香3g,枳殼9g,郁金9g,公英15
藥物治療產褥感染的相關介紹
(1)抗感染治療 首選廣譜高效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類或喹喏酮類抗生素等,必要時進行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應用相應的有效抗生素。近年來由青霉素派生合成的廣譜抗生素羥氨芐青霉素與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其效率顯著高于普通的青霉素。同時應注意需氧菌與厭氧菌以及耐藥菌株的問題,可采
手術治療產褥感染的相關介紹
(1)局部病灶的處理 有宮腔殘留者應予以清宮,對外陰或腹壁切口感染者可采用物理治療,如紅外線或超短波局部照射,有膿腫者應切開引流,盆膿腫者行陰道后穹隆穿刺或切開引流。并取分泌物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2)嚴重的子宮感染 經積極的抗感染治療無效,病情繼續擴展惡化者,尤其是出現敗血癥、膿毒血癥者
治療彎曲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按消化道傳染病隔離,急性期臥床休息,給予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飲食。高熱者可予物理降溫,腹瀉嚴重并有脫水征患者應補液,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 1.空腸彎曲菌感染 患者都不需要專門治療即可痊愈。但如果持續腹瀉,患者應當飲用大量水分。大多數不需要抗生素治療。對病情相對較重的一些患者,可以
治療淋球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1.治療原則 (1)盡早確診,及時治療 首先,患病后應盡早確立診斷,在確診前不應隨意治療。其次,確診后應立即治療。 (2)明確臨床類型 判斷是否有合并癥。明確臨床分型對正確地指導治療極其重要。 (3)明確有無耐藥 明確是否耐青霉素,耐四環素等,有助于正確地指導治療。 (4)明確是否合并衣
治療下尿路感染的相關介紹
一、護理: 1.按腎臟病護理常規護理,有高熱者按高熱護理常規護理。 2.尿常規、尿沉渣找細菌、真菌培養等均應留晨尿。對女性和包皮過長男性者,應先清潔外陰部尿道口。各種尿標本收集后,均應立即送檢。 中醫中藥 急性期可清熱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為主,養腎陰益腎氣。 二、治愈標準: 1.臨床
治療原發性縱隔感染的相關介紹
1.治療原則 支持療法,加強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控制感染。原發性縱隔膿腫以根除病因為主。靜脈梗阻、受壓引起的上腔靜脈綜合征、心包炎則需要手術治療。 2.病因治療 明確患者存在縱隔感染時,積極尋找病因,查找引起縱隔感染的病原菌,根據不同的病菌給予相應敏感的抗生素。 3.手術治療 縱隔膿
治療感染性甲溝炎的相關介紹
急性感染的治療用熱敷或浸泡,且通常全身性抗生素治療(如雙鄰氯青霉素250mg口服,每日4次,頭孢氨芐250mg口服,每日4次).積聚的碎屑很痛,化膿的囊腔(膿腫)應該用11號刀片的手術刀尖切開引流.感染沿肌腱蔓延時,需立即切開,引流,最好請外科醫生協助. 對慢性復發性感染,必須將甲修剪至其下面
治療頜下間隙感染的相關介紹
頜下間隙形成膿腫時范圍較廣,膿腔較大,但若為淋巴結炎引起的蜂窩組織炎,膿腫可局限于一個或數個淋巴結內,則切開引流時必須分開形成膿腫的淋巴結包膜始能達到引起的目的。 頜下間隙切開引流的切口部位、長度,應參照膿腫部位、皮膚變薄的區域決定。一般在下頜骨體部下緣以下2cm做與下頜下緣平行之切口;切開皮
治療外耳道感染的相關介紹
【外耳道感染的中藥治療】 本病屬中醫的“耳瘡”范疇,多因風熱侵襲或熱毒壅盛所致,治療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1.銀花、連翹、荊芥各9克,蒲公英30克,苦丁茶9克,柴胡4.5克,黃芩9克,薄荷4.5克(后入),玄參12克。煎服。治耳道紅腫較甚,耳痛較劇,并引及同側頭痛,發熱口苦,大便秘結,脈數,
治療感染相關性風濕病的相關介紹
1. 藥物治療 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美洛昔康、洛索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 2. 病因治療 免疫球蛋白治療微病毒B19感染性風濕病有一定療效。干擾素α2b對部分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冷球蛋白血癥有效,治療失敗的冷球蛋白血癥可用免疫抑制劑治療。
治療HIV相關呼吸道感染的介紹
HIV/AIDS肺部應抗感染治療,其抗微生物治療與一般患者基本相同,但應注意HIV/AIDS者抗感染化學治療時毒副反應發生率較高且嚴重,應密切觀察和防范。抗HIV治療需參照CD4+和病毒含量。若CD4+μl和病毒含量每毫升>500拷貝者有治療指征;CD4+>500/μl和病毒含量>500拷貝者是
治療卡他莫拉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MC所致許多感染均可口服抗生素治療。MC對以下藥物通常是敏感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噁唑)、四環素、第二代口服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氟喹諾酮類等。MC也對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注射用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敏感。對青霉素、氨芐西林、萬古霉素、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藥
治療小兒泌尿系感染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多飲水,勤排尿,縮短細菌在膀胱內的停留時間。女孩應注意外陰部清潔。 2.抗菌治療 早期積極采用抗生素。 急性上尿路感染可選擇一種抗生素靜脈給藥,同時口服另一種,療程10~14天;急性下尿路感染即可選擇一種口服抗生素,療程1周。 慢性或經常復發的尿路感染,抗菌治療
治療微小病毒感染的相關介紹
對傳染性紅斑通常不需要治療。 1.對癥治療 在發熱時,可服用退熱劑。對一般關節病患者也不需要治療;對嚴重關節炎的關節疼痛等可采用抗炎對癥治療。嚴重的關節疼痛,特別是有慢性癥狀的患者,可用非皮質類固醇類抗炎藥治療。并發嚴重貧血患者需輸血治療,對暫時性再生障礙危象一般用輸入紅細胞治療。 2.免
中西治療兒童支原體感染的相關介紹
正確選擇抗菌素是治療支原體肺炎成敗的關鍵。由于支原體躲在細胞內,而青霉素類及頭孢霉素類藥物在細胞內濃度很低,加之這兩種抗菌素是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殺滅細菌的,而支原體沒有細胞壁,使得以上兩種抗菌素“無能為力”。臨床應用證實紅霉素在細胞內濃度很高,可以殺滅支原體,但是紅霉素副作用較大,近年已用阿奇
治療小兒感染性休克的相關介紹
早期治療原則是治療原發病和糾正臟器低灌注。以維持呼吸道通暢、保證組織氧合、積極消除休克直接原因或誘因、糾正血流動力學異常為休克初治目標。 1.液體療法 擴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 2.給氧和呼吸支持。 3.血管活性藥物,解除微循環血管的痙攣。 4.強心治療 休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下
治療感染性腹瀉病的相關介紹
腹瀉病的治療原則是: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 (一)急性腹瀉病的液體治療: 1.治療方案一:適用于無脫水患者,可在家庭治療,提出家庭治療三原則: (1)即給患者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可選用米湯加鹽溶液、糖鹽水或ORS,小于2歲及2~10歲,每次腹瀉后分別服用50~100
治療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1.一般及對癥治療 根據患者的不同疾病給予相應的對癥處理。例如肺炎患者的祛痰鎮咳,腦膜炎患者的脫水降顱壓及防治腦水腫等。 2.病原學治療 既往主要應用氨芐西林和青霉素,因近年來耐藥菌株明顯增多而改用敏感性尚高的氯霉素、氟喹諾酮類藥、第三代頭孢菌素、紅霉素(包括羅紅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劑量和
治療A鏈球菌群感染的相關介紹
治療藥物首選青霉素,但應考慮到可能有耐藥菌株,應加大劑量或改用他藥,如紅霉素,克林霉素,第一代、二代頭孢類抗生素等。最好參照當地藥敏結果選用。 由于A組鏈球菌感染與風濕熱的密切關系,風濕性心臟病或風濕熱患者宜預防應用抗菌藥防止鏈球菌呼吸系感染的發生青霉素為首選預防用藥,可應用芐星青霉素,成人每
治療真菌感染型灰指甲的相關介紹
1、手術拔甲 在局部麻醉下,將患甲拔除。這種方法創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損害甲床。需經常換藥,手術后一般會感覺較疼痛,給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由于“治標不治本”,一般不太理想,輕易重新感染復發。而且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2、口服藥 單純服用抗真菌藥物,有一定療
治療卡他莫拉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MC所致許多感染均可口服抗生素治療。MC對以下藥物通常是敏感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噁唑)、四環素、第二代口服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氟喹諾酮類等。MC也對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注射用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敏感。對青霉素、氨芐西林、萬古霉素、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藥
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1.應用多黏菌素B或E、慶大霉素、頭孢他啶、美羅培南等碳青霉烯類、環丙沙星等氟喹諾酮類、哌拉西林等。 2.保持局部清潔,清除壞死組織,用上述抗生素軟膏。 3.綠甲綜合征型除全身治療外,局部用0.1%多黏菌素B溶液沖洗,1%醋酸液涂擦。 4.龜頭炎滲出多時局部用鋅銅液濕敷,滲出少時可用敏感的
治療聚團腸桿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治療聚團腸桿菌感染,對于輸液引起的敗血癥,首先要去除感染源;其次要盡早應用有效的抗菌藥物。由于不同菌株之間對各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差異較大,抗菌藥物的選用應盡量根據藥物敏感性試驗的結果。一般來說,氟喹諾酮、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藥物對該菌仍有較好的抗菌活性。對于輕或中度感染,可選用哌拉西林、頭孢
中醫治療丹毒驗案
? 患者,男,52歲,湖北十堰人??? 主訴:右下肢外側紅腫熱痛一周。??? 病史:患者一周前右下肢外側6cmx15cm大小,紅腫熱痛,呈跳痛,局部皮膚隆起,自購抗生素服用三天無效,到廠衛生所治療,診斷為丹毒,給予青霉素類抗生素靜滴三天,病情好轉,包塊縮小至5cmx8cm,仍紅腫熱痛。經人介紹到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