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9月29日,隨著天宮一號于29日21時16分發射升空,中國向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7次飛行,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的第8次發射。 秋夜的酒泉衛星發射場上星光閃耀,全新改進的長征二號FT1火箭點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紅了大漠長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發射成功。天宮一號發射瞬間 從1999年第一艘飛船飛上太空到這次天宮一號發射,12年間,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以堅實的步伐邁向建造空間站這一19年前啟動載人航天工程時便確定的目標。 距發射架1.5公里的廠房里,神舟八號與長征二號F火箭已在測試。11月初,神舟八號將在同一發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這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28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說,2012年底前,中國還將陸續發射神舟九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閱讀全文
“天宮一號”空間站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天宮一號模型 [電視截圖] 在1月25日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由我國科研工作者研發的太空試驗站“天宮一號”的出現掀起了晚會的高潮。這個龐然大物究竟對我國的太空探索起著怎樣的作用呢?25日,記者連線上海航天局科研四部部長葉勛,據他介紹,上海航天人將為計劃于2010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提供資源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9月29日,隨著天宮一號于29日21時16分發射升空,中國向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7次飛行,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的第8次發射。 秋夜的酒泉衛星發射場上星光閃耀,全新改進的長征二號FT1火箭點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紅了大漠長空
天宮二號處于備份狀態-我國空間站將達80噸級
在今天召開的中國科協“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第10期活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童旭東透露,作為天宮一號的備份,目前天宮二號正在進行測試和出廠前準備。 童旭東介紹,整個交會對接任務由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和神舟八號、九號、十號等5個飛行器及運載火箭組成。若天宮一號在發射和在
天宮一號:豈止一個飛天夢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天宮一號瞄準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前沿發射。全球矚目的天宮一號即將奔向太空,正如一些外國媒體所評價的那樣:中國人朝實現全面載人航天飛行能力邁出意義非凡的一步。 與美蘇曾經發射的空間站相比,將作為小型空間實驗室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正式啟動實施
圖表:“天宮一號” 神舟八號將于明年發射。資料圖:“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實體(應該僅是試驗艙部分)。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10月27日表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已正式啟動實施,2020年前后將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分為空間實驗室和空
中國將在2016年前發射空間實驗室
中國將在2016年前研制并發射空間實驗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關鍵技術,并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訪問時表示。 2011年下半年發射的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于2012年完成交會對接試驗的重要使命。交會對接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應該稱其為迷你空間實驗室
距離天宮一號發射之期越來越近,你能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嗎——幾乎家喻戶曉的神舟系列,我們知道它是飛船,那么即將升空的天宮一號,應該叫它什么?“目標飛行器”還是“空間站”?“目標飛行器”因對接任務而得名 9月20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我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
專家稱天宮一號發射無特殊天氣要求
9月27日至30日“天宮一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公眾對空間站的關注度高漲。昨日(9月23日),航天任務與控制高級工程師徐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劉紅做客,與網友們共同解讀空間站。“只能待在地球附近”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它將分別與神舟八號、
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一號-開啟太空探索空間站時代
中國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將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天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后,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央領導人來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這次非同尋常的太空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改進后的“長征二號FT1”
我國將在2020年前后完成載人空間站建造
??????? 6月26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于內蒙古中部草原主著陸場,3名航天員健康出艙。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6月26日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安全著陸,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順利出艙,身體狀況良好。至此,備受矚目的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
神九神十擬分別于明年上下半年發射
“神八”回家了,天宮一號正在太空默默地等待“神九”、“神十”的到來,而天宮一號的“妹妹”天宮二號也開始躍躍欲試。在昨天中國科協舉行的科學家和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童旭東透露,作為天宮一號的備份,天宮二號正在進行測試和出廠前準備,萬一天宮一號“有變”
我國將組織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8日表示,我國將于今年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間,組織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 據這位發言人介紹,空間實驗室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標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承前啟后,意義重大。 飛行期間,將驗證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
天宮空間站開啟新時代
2022年5月起,中國空間站工程將進入建造階段。建成后的中國空間站由3個艙段、2艘載人飛船和1艘貨運飛船構成,總質量近100噸,裝載著空間生命和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燃燒和微重力流體科學、基礎物理等領域的大量先進實驗裝置。 2022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航天員王亞平“被迫”請假。此時,她已在距
“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時間內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3月4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發射,由于“天宮一號”狀態良好、可能延期服役,不排除會出現兩座中國“天宮”并存太空的情況。 作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設計壽命為兩年的“天宮一號”于2011年9
發射六周年!回顧天舟一號任務精彩瞬間
天舟天舟,天河行舟 奔赴寰宇,筑夢天宮 “天舟” 一個浪漫的名字 承載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 6年前的今天 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作為貨運飛船 它被大家親切的稱為 “快遞小哥” 今天我們就一同回顧 天舟一號任務精彩瞬間 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
“神九”有望有人對接“天宮一號”
據中國軍網8月6日消息,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此前已集結酒泉發射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天宮一號”會合。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和質量評審,完成
“天宮一號”將于2011年下半年發射
中國將首試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 中國將在2011年下半年進行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3月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1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后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神舟九號、十號飛船將擇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天宮空間站,”太空家園“不再是夢
三年前的今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畫上圓滿句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示意圖 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先后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4次交會對接,成功支持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突破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
11年間中國“太空家園”有何升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998.shtm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搭載長征二號F遙九運載火箭扶搖直上,載著三名航天員飛向蒼穹。此次任務中,景海鵬擔任指令長,和戰友劉旺、劉洋一同圓滿實施了中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
中國載人空間站面向全社會征名-2020年前后建成
4月25日上午,記者從中國載人空間站名稱征集會上了解到,中國目前正在進行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飛行任務的準備工作,下半年先后發射升空,兩者還將進行交會對接。在此基礎上,載人空間站于2020年前后建成。 4月25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名稱征集活動發布會。26日起,全球華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紀實
天宮,亦名紫薇宮,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宮殿。九重天之上,仙島林立、氣象萬千。 如今,神話成為現實:在浩瀚星空與藍色地球之間,“天宮”緩緩飛行,中華兒女漫步太空,自信的身影映照著人類科技的光輝。 2022年10月31日,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托舉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升空。很快,夢天實驗艙
神舟十號整裝待飛-繞飛成實驗一大重點
北京早春時節的晨曦中,分裝在數輛貨車中的神舟十號在一輛標桿車的引導下駛往機場,這是它首次完成總裝、出廠測試等一整套嚴格程序后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與每秒7.9公里的飛行速度相比,它此刻保持在每小時35公里以內的行進就是“蝸行”,但在這個階段,緩慢和謹慎是將來完美高速運轉的保障。抵達
中國計劃2015年前后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鄧一兵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剛才我們提到了很多關于航天員的情況,我們想了解的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航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5日消息,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2021至202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預計將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 元旦節日期間,工程各系統參研參試人員依然忙碌在一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負責長征二號
張柏楠代表:力求獨立掌握空間站推進劑補加技術
中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代表今天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于2016年前后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后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之對接。如果任務圓滿完成,我國將能獨立掌握完整的空間站推進劑補加技術。 張柏楠介紹,推進劑補加技術是完成空間站建設必須具備的一項關鍵
“天宮一號”今日發射-完成使命后將落入海中
綜合報道,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9月29日)將擇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正式開始實施。據悉,“天宮一號”將分別與隨后發射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在酒泉衛星發射
“天舟一號”發射:解決一個世界難題-|-飾品
如果說中國航天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天舟一號”就是“星辰大海”中的生命之舟。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的一款貨運飛船,也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在1992我國確定的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中,發射載人飛船為第一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
中國空間站工程啟動-6年內發射空間實驗室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7日表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已經正式啟動實施,2016年前發射空間實驗室,2020年前后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2016年前,研制發射空間實驗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
三步“登天”-中國載人航天底氣源于自立自強
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22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向全世界鄭重宣布,“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從藍圖繪夢到
三步登天!中國載人航天底氣從何而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85.shtm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2月2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 1992年9月21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