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病理病因
1.攝入不足 母乳中維生素B1的含量較牛乳低,母乳中的含量為16μg/ml,牛乳中的含量為 42μg/ml,但母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對嬰兒的生長需要已足夠。如果乳母膳食中維生素B1的攝入量缺乏,則會引起母乳中的維生素B1不足,如不及時補充,此母乳喂養的嬰兒也將引起維生素B1缺乏癥。對于已添加輔食的小兒,如長期使用精白米、面,以及以淀粉為主食,或煮飯時為增加其黏稠度,而加入少量的堿,將破壞維生素B1。故淘米時不應淘洗過分,做飯時不應去米湯,切碎的蔬菜不應過久浸泡。 2.吸收障礙 如患有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膽囊纖維化、腸道感染等疾病,均可減少維生素B1的吸收。肝、腎疾病將影響TPP的合成,造成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1缺乏使胃液中酸度降低,從而在胃腸道中維生素B1復合物內的維生素B1釋放減少,影響了維生素B1的吸收。 3.維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 兒童生長發育速度較快,需要量也相對較多;如小兒患結核、麻疹、水......閱讀全文
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病理病因
1.攝入不足 母乳中維生素B1的含量較牛乳低,母乳中的含量為16μg/ml,牛乳中的含量為 42μg/ml,但母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對嬰兒的生長需要已足夠。如果乳母膳食中維生素B1的攝入量缺乏,則會引起母乳中的維生素B1不足,如不及時補充,此母乳喂養的嬰兒也將引起維生素B1缺乏癥。對于已添加輔
關于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1.攝入不足 如孕婦營養適當,小兒出生時有適宜的維生素C儲備,臍血血漿維生素C含量比母血漿高2~4倍,故3個月以下嬰兒發病較少。但如孕婦飲食缺乏維生素C,新生兒也可患壞血病。正常人乳含維生素C約227.2~397.6μmol/L(4~7mg/dl),可滿足一般嬰兒的需要。人乳中維生素C含量與乳母
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維生素B2在體內存貯很少,當攝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時,則可發生維生素B2不足。 1.攝入不足 核黃素缺乏多見于長期以大量淀粉類膳食為主食,而又少食動物性蛋白質及新鮮蔬菜者。 2.吸收障礙 營養不良,慢性胃腸疾患、膽道狹窄、肝炎等均可影響核黃素吸收。 3.需要量增加 如灼傷、創傷、結核病或長期
維生素B1缺乏病病因分析
攝入不足。維生素B1存在于谷物的表皮和胚芽中,但是帶皮和胚芽的谷物不易保存,食物加工時去皮和胚芽導致維生素B1大量流失,每天攝入量低于0.2mg時,即可發病。 吸收不良或者利用障礙。胃腸及肝膽疾病,或經常服用瀉劑均可使維生素B1缺乏。 需要量增加或者消耗過多。長期發熱、消耗性疾病,甲亢及高溫
分析介紹小兒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病的病理病因
維生素K又稱凝血維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維生素K的總稱。存在于食物中的稱維生素K1,豬肝、黃豆和綠葉食物如苜蓿和菠菜中含量豐富。人體腸道內細菌合成的稱維生素K2,二者均為脂溶性,在腸道吸收,需有膽鹽及胰腺酶參與,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有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均為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K不但是凝血酶原
關于小兒葉酸缺乏病的病理病因介紹
1.攝入不足 母親在哺乳期少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肝、腎、雞蛋、豆類、綠葉蔬菜等;單純母乳喂養未及時添加輔食;人工喂養不當及嚴重挑食、偏食的小兒易患此癥。葉酸不耐熱,經加熱后約50%~90%被破壞。 2.需要量增加 本病多見于6~18個月的嬰兒,生長發育迅速,對營養物質需要量相對增加,若未及時添
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基本介紹
維生素B1缺乏癥(vitamin B1 deficiency)又稱腳氣病(beriberi),是因機體維生素B1(又名硫胺素)缺乏,臨床上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癥狀為主,常發生在以精白米為主食的地區。成人體內的維生素B1庫存量為30mg,每天以1mg轉換,正常人當維生素B1缺乏2~3
概述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硫胺素缺乏將導致腳氣病,腳氣病是硫胺素攝入不足的最終結果,主要影響心血管和神經系統。主要表現為多發性神經炎、肌肉萎縮、組織水腫、心臟擴大、循環失調及胃腸癥狀。乳兒的發病常因乳母有維生素B1缺乏而使乳汁中的含量不足所造成。維生素B1缺乏往往同時有煙酸缺乏。 1.嬰兒型腳氣病 多發生于數個月的嬰兒
概述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發病機制
維生素B1又稱抗腳氣病因子或抗神經炎因子,它是最早發現的維生素之一。維生素B1在高溫、特別是高溫堿性溶液中易被破壞,在酸性溶液中,穩定性較好。在體內硫胺素80%是以硫胺素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10%是以硫胺素三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其余的為硫胺素單磷酸鹽或游離的硫胺素。在身體中硫胺素80%是
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預防護理
1.維生素B1的需要量 維生素B1的需要量與能量攝入量有密切關系,中國營養學會以此提出,一般成年人在輕勞動條件下,維生素B1的需要量為1.2~1.3mg/d,當勞動強度增加時,供給量應逐漸增加,最高可達2.0mg/d;成年女性比男性低0.1mg/d。1~3歲小兒維生素B1的需要量0.6mg,4~
關于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檢查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評價硫胺素的營養狀況,可通過測定硫胺素負荷前后尿硫胺素排泄量,血清硫胺素水平、紅細胞轉酮醇酶(ETK)活性及空腹一次測定尿液中硫胺素/肌酐比率等實驗室檢查進行評價。 1.硫胺素負荷試驗 攝入過多的維生素B1會從尿中排出,故可利用測定尿中的維生素B1來估計體內維生素B1的狀態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介紹
1.去除病因 仔細詢問病史,查明缺乏維生素B1的原因,治療造成硫胺素缺乏的原發性疾病,如發熱、感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飲食 增加含維生素B1豐富的食物的攝入量,并注意合理配合。如果乳母硫胺素缺乏,應及時予以補充,避免嬰兒發生硫胺素缺乏癥。 3.應用維生素B1 (硫胺素) 小兒癥狀較輕,
簡述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并發癥
1.神經系統 多發性神經炎,嚴重者可發生顱內高壓。 2.心力衰竭 嚴重時發生急性心力衰竭。 3.臟器病變 腦充血、肺充血及肝淤血;心包腔、胸腔及腹腔積液。
維生素B1的缺乏病理相關介紹
酗酒相關的維生素B1缺乏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維生素B1缺乏原因之一,稱為韋尼克 ?-柯薩可夫綜合征(Wernicke-Korsakoff’s Syndrome,WKS),患者除了有明顯的認知喪失、記憶力減退外,其腦內病變為選擇性神經元死亡,KGDHC活性明顯降低并伴隨類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經元纖維
關于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疾病診斷介紹
1.急性咽炎 以聲嘶、嗆咳、失音等上呼吸道癥狀為主,易被誤診為是急性咽炎。 2.消化功能紊亂 以食欲不振、腹脹、腹瀉、便秘、肝臟增大等消化道癥狀為主,易誤診為腸炎或消化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亂性疾病。 3.病毒性腦炎 以目光呆滯、神志淡漠、反應遲鈍、嗜睡、昏迷、抽搐等神經系統癥狀為主,易誤診為病毒
維生素B1缺乏病釋義
就是腳氣病,是因水溶性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疾病,以多發性神經炎、肌肉萎縮、組織水腫、心臟擴大、循環失調及胃腸癥狀為主要特征。本病多發生在以白米為主食的地區,治療及時可完全恢復。
關于小兒維生素B6缺乏病的病因分析
1.維生素B6缺乏癥 (1)膳食組成的影響:蛋白質代謝需要維生素B6的參與,當膳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高時,維生素B6的需要量也多,如以蛋白質攝入量為基礎計算,攝取100g蛋白質,每天需攝入維素B6 1.5~2.5mg,每天適宜攝入量:嬰兒為0.1~0.3mg,兒童為0.5~1.5mg。 (2)
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簡介
維生素A缺乏癥(vitamin A deficiency)是因體內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以眼和皮膚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以嬰幼兒為主,常和營養不良并存,伴隨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等。 維生素A在體內具有多種重要功能。它對視網膜的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上皮組織的生長和分化顯然是必需的,同時也為骨生
簡述維生素B1缺乏病的治療
首先要治療造成維生素B1缺乏病原發疾病或誘因,患者除改善飲食營養外,口服維生素B1每次10mg ,每天三次,同時可加用酵母片及其他B族維生素。對急重癥患者應盡快給予大劑量維生素B1治療。 嬰兒癥狀改善需要較長時間。 嬰兒腳氣病需要立即治療。每天10mg維生素B1肌肉注射,連續五天。癥
維生素A缺乏病的病因介紹
1.原發性因素 4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的發生率遠高于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維A和胡蘿卜素都很難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內。因此新生兒血清和肝臟維生素A水平明顯低于母體。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維生素A補充則極易出現維生素A缺乏病。 2.消化吸收影響因素 維生素A為脂溶性維生素,它和胡蘿卜素在小腸的消
概述維生素B1缺乏病發現史
我國早在公元前若干年就知道腳氣病,其特征是消瘦和下肢麻木。公元七世紀,我國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其《千金方》中對本病癥狀、臨床類型、防治方法等做過詳述,把腳氣病分為腫、不腫、腳氣入心三型,并指出“常服谷皮煎湯可防治”。在歐洲1592年首次記錄腳氣病。1873年觀察到歐洲船員腳氣病例比來自東印度群島新
關于嬰兒維生素B1缺乏癥的病理介紹
病變可見多發性周圍神經炎,有節段性變性和髓鞘脫失。下肢最長的神經如坐骨神經最先受累。有雪旺(Schwann’s)細胞水腫、空泡變性甚至崩縮。顱神經(第Ⅲ、Ⅵ對)、迷走神經(喉返神經)也有變性。軟腦膜有充血,小動脈周圍有針尖樣出血。間腦、延腦附近有神經細胞消失,膠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心臟則因
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預后介紹
按以上療法處理,輕癥一般在1~2天內局部疼痛和觸痛減輕,食欲好轉,約4~5天后下肢即可活動,7~10天癥狀消失,體重漸增,約3周內局部壓痛全消。同時毛細血管脆性也恢復正常。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經維生素C及葉酸等治療后網織紅細胞增多。 骨骼病變及骨膜下出血所致血腫的恢復需時較長,重者需經數月消失。即
關于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預后介紹
及時補充維生素A,療效迅速而有效,預后良好,夜盲癥可于治療后數小時內明顯好轉,干眼及角膜混濁于2~3天后明顯改善。但角膜壞死、虹膜脫出,已至失明者,效果不佳。皮膚角化丘疹要在治療1~2個月后才恢復。嚴重維生素A缺乏的兒童,常為嚴重營養不良的患兒,病死率為50%或以上。維生素A缺乏后果的嚴重性和年
概述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發病機制
維生素A為淡黃色油溶液,無敗油臭,對光和空氣不穩定,但在油溶液中不易被空氣氧化變質,宜保存于15~30℃之間,不應超過40℃。維生素A族的原形化合物是全反式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只存在于動物體內,并分兩種類型:維生素A1(視黃醇)和維生素A2(3-脫氫視黃醇)。維生素A的攝入不足,生長發育的速度快
概述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1.眼部癥狀體征 由于維生素A和維生素A原缺乏所引起的營養缺乏病,特定的改變局限于眼部,以干燥、潰瘍、角膜與結合膜干燥癥為特征的角膜軟化癥,作為急性癥候見于嚴重缺乏食物的年幼兒童,通常以眼干燥癥和畢脫(bitot)斑為預兆,最后導致嚴重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1)早期階段:臨床上首先出現暗適應
關于維生素c族缺乏的病因病理介紹
維生素C缺乏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長期缺乏水果、新鮮蔬菜所致。人體缺乏維生素C后結締組織形成不良,使毛細血管壁不健全,易出血,增加脆性,形成維生素C缺乏病也就是壞血病。發病的特征是從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至發展成壞血病約需4-7個月。開始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癥狀,如消化不良、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生長
糖尿病血管損傷原因——維生素B1缺乏
糖尿病有現代文明病之稱,糖尿病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健康問題之一,它會造成微血管問題,對腎臟、視網膜和手臂以及腿部的神經造成損傷,并可能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等。現在,來自沃里克(Warwick)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維生素B1缺乏是造成糖尿病人的多種血管問題的主要原因。 由Paul Thor
分析小兒血友病的病因病理
血友病甲和乙為X--連鎖隱性遺傳,由女性傳遞,男性發病。血友病丙為常染色體不完全性隱隱性遺傳,男女均可發病或遺傳疾病。 因子、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著名過程的第一階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減少,引起血液凝固障礙,導致出血傾向。因子Ⅷ是血漿中的一種球蛋白(其抗原為Ⅷ:Agg為,功能部分稱為Ⅷ:C),它與
簡述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并發癥
1.眼部并發癥 由于眼干燥癥并發結膜炎、角膜潰瘍、角膜白斑;如穿孔、虹膜晶狀體脫出、感染,可至失明。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維生素A缺乏仍然是年幼兒童失明的主要原因。 2.感染 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反復感染,尤其呼吸道反復感染,也可發生膿尿。 3.神經系統 可引起智力、精神障礙,甚至出現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