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硫胺素缺乏將導致腳氣病,腳氣病是硫胺素攝入不足的最終結果,主要影響心血管和神經系統。主要表現為多發性神經炎、肌肉萎縮、組織水腫、心臟擴大、循環失調及胃腸癥狀。乳兒的發病常因乳母有維生素B1缺乏而使乳汁中的含量不足所造成。維生素B1缺乏往往同時有煙酸缺乏。 1.嬰兒型腳氣病 多發生于數個月的嬰兒,發病急、突然,較成人型難以捉摸,可出現多種臨床表現,但以心血管癥狀占優勢。 (1)消化系統癥狀: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消化系統癥狀,如食欲不振、厭食、惡心、嘔吐、大便不消化,有時腹脹、便秘、腹痛或腹瀉。 (2)神經系統癥狀:消化道系統癥狀出現后不久就出現神經系統癥狀,神經系統癥狀突出者可分為腦型或神經炎型。初期有煩躁不安,哭吵,夜啼。腦型表現主要為發作型哭叫似腹痛狀,煩躁不安,前囟飽滿,頭后仰。嚴重者可發生腦充血、顱內高壓、昏迷而死亡。同圍神經炎主要表現為肢體感覺障礙、周圍性癱瘓,早期表現為四肢無力,其后,癥狀加重,同時足趾的背屈運......閱讀全文
概述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硫胺素缺乏將導致腳氣病,腳氣病是硫胺素攝入不足的最終結果,主要影響心血管和神經系統。主要表現為多發性神經炎、肌肉萎縮、組織水腫、心臟擴大、循環失調及胃腸癥狀。乳兒的發病常因乳母有維生素B1缺乏而使乳汁中的含量不足所造成。維生素B1缺乏往往同時有煙酸缺乏。 1.嬰兒型腳氣病 多發生于數個月的嬰兒
概述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1.眼部癥狀體征 由于維生素A和維生素A原缺乏所引起的營養缺乏病,特定的改變局限于眼部,以干燥、潰瘍、角膜與結合膜干燥癥為特征的角膜軟化癥,作為急性癥候見于嚴重缺乏食物的年幼兒童,通常以眼干燥癥和畢脫(bitot)斑為預兆,最后導致嚴重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1)早期階段:臨床上首先出現暗適應
概述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任何年齡皆可發病,多見于6~24個月小兒。 1.全身癥狀 起病緩慢,自飲食缺乏維生素C至發展成維生素C缺乏病歷時約4~7個月。常先有一些非特異性癥狀如:倦怠、軟弱、激動、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及面色蒼白等,也可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紊亂癥狀,常未引起父母注意。此階段可稱為隱性病例。 一般都有低熱,
概述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核黃素缺乏主要表現在唇、舌、眼和皮膚方面的改變。 1.唇舌癥狀 年長兒較為常見。 (1)口角炎(angular cheilitis):又稱口角瘡,初起時口角濕潤,發白,糜爛,漸發生裂縫。裂縫由口角向外側延伸可達1~2cm長,見于一側,或兩側均有,但以一側較重。裂隙表皮剝脫,形成潰瘍,常有黃色
概述小兒煙酸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早期癥狀不明顯,可出現厭食、困倦及眩暈,四肢有燒灼及麻木感。病程進展則可出現皮膚、消化道、神經系統癥狀。從而具有3“D”的特征;腹瀉(Diarrhea)、皮炎(Dermatitis)、癡呆(Dementia),若同時患有其他慢性病則臨床癥狀特別重。典型癥狀常在夏秋季日光強烈照射時發作,有時亦可被
小兒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多發生于出生后1個月左右,約90%以上見于單純母乳喂養兒,如合并腹瀉、使用廣譜抗生素、肝膽疾病和長期禁食患兒則更易發生。 1、起病急驟 病情嚴重,多見于生后4~8周的母乳喂養兒。 2、顱內出血 大多首發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顱內出血,以蛛網膜下腔、硬膜下、硬膜外出血為多見,腦室、腦實質出血少見,
小兒維生素B6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1.癥狀 雖然明顯缺乏維生素B6的癥狀較為少見,但是輕度缺乏卻比較多見。當人體缺乏維生素B6時,常伴有其他營養素的缺乏,尤其是其他水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特別是核黃素,因核黃素參與維生素B6的代謝。 (1)生長發育不良:維生素B6缺乏的患兒,氨基酸、蛋白質代謝異常,在嬰兒其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還可
概述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發病機制
維生素B1又稱抗腳氣病因子或抗神經炎因子,它是最早發現的維生素之一。維生素B1在高溫、特別是高溫堿性溶液中易被破壞,在酸性溶液中,穩定性較好。在體內硫胺素80%是以硫胺素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10%是以硫胺素三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其余的為硫胺素單磷酸鹽或游離的硫胺素。在身體中硫胺素80%是
簡述小兒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多發生于出生后1個月左右,約90%以上見于單純母乳喂養兒,如合并腹瀉、使用廣譜抗生素、肝膽疾病和長期禁食患兒則更易發生。 1.起病急驟 病情嚴重,多見于生后4~8周的母乳喂養兒。 2.顱內出血 大多首發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顱內出血,以蛛網膜下腔、硬膜下、硬膜外出血為多見,腦室、腦實質出血少見,
概述小兒煙霧病的癥狀體征
本病可發生各年齡組,兒童好發年齡高峰在10歲以下。臨床表現可分缺血型和出血型兩類。兒童患者以缺血型居多,成年患者則以顱內出血表現為主。Karasawa等報道了104例兒童煙霧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偏癱,其中短暫的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占57例,持續
關于小兒葉酸缺乏病的癥狀體征介紹
發病大多緩慢,主要表現為貧血,其次為消化道癥狀,如舌炎、胃炎等。 1.消化系統癥狀 舌痛、舌乳突萎縮、舌面光滑、舌質絳紅以及口角炎、口腔黏膜小潰瘍等。少數可出現黃疸。常見食欲減退、食后腹脹,常見腹瀉,也可有便秘,患兒逐漸消瘦,頭發黃、細、干、疏,肝脾腫大。 2.貧血 葉酸缺乏在嬰兒時會引起有
小兒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病的發病機制及癥狀體征
發病機制 維生素K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脂溶性維生素K1(從植物中提取)和K2(從微生物中提取,也可由腸內細菌制造),另一類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即K3和K4(由人工合成),其中以K1和K2最為重要。維生素K控制血液凝結,維生素K是四種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轉變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內合
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基本介紹
維生素B1缺乏癥(vitamin B1 deficiency)又稱腳氣病(beriberi),是因機體維生素B1(又名硫胺素)缺乏,臨床上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癥狀為主,常發生在以精白米為主食的地區。成人體內的維生素B1庫存量為30mg,每天以1mg轉換,正常人當維生素B1缺乏2~3
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病理病因
1.攝入不足 母乳中維生素B1的含量較牛乳低,母乳中的含量為16μg/ml,牛乳中的含量為 42μg/ml,但母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對嬰兒的生長需要已足夠。如果乳母膳食中維生素B1的攝入量缺乏,則會引起母乳中的維生素B1不足,如不及時補充,此母乳喂養的嬰兒也將引起維生素B1缺乏癥。對于已添加輔
概述維生素B1缺乏病發現史
我國早在公元前若干年就知道腳氣病,其特征是消瘦和下肢麻木。公元七世紀,我國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其《千金方》中對本病癥狀、臨床類型、防治方法等做過詳述,把腳氣病分為腫、不腫、腳氣入心三型,并指出“常服谷皮煎湯可防治”。在歐洲1592年首次記錄腳氣病。1873年觀察到歐洲船員腳氣病例比來自東印度群島新
關于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檢查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評價硫胺素的營養狀況,可通過測定硫胺素負荷前后尿硫胺素排泄量,血清硫胺素水平、紅細胞轉酮醇酶(ETK)活性及空腹一次測定尿液中硫胺素/肌酐比率等實驗室檢查進行評價。 1.硫胺素負荷試驗 攝入過多的維生素B1會從尿中排出,故可利用測定尿中的維生素B1來估計體內維生素B1的狀態
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預防護理
1.維生素B1的需要量 維生素B1的需要量與能量攝入量有密切關系,中國營養學會以此提出,一般成年人在輕勞動條件下,維生素B1的需要量為1.2~1.3mg/d,當勞動強度增加時,供給量應逐漸增加,最高可達2.0mg/d;成年女性比男性低0.1mg/d。1~3歲小兒維生素B1的需要量0.6mg,4~
概述小兒霍奇金病的癥狀體征
1.發病年齡和性別 學齡及學齡前兒童發病較多,多數報道最小年齡為2、3歲,多為2歲以上兒童,偶有嬰兒病例報道。男性明顯多于女性,男女比例達3∶1以上。 2.發病方式及原發損害部位 本病多起自淋巴結,特征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但觸摸起來有“橡皮樣感”。腫大的淋巴結經常存在數周或數月,增大或縮小均與
概述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發病機制
維生素A為淡黃色油溶液,無敗油臭,對光和空氣不穩定,但在油溶液中不易被空氣氧化變質,宜保存于15~30℃之間,不應超過40℃。維生素A族的原形化合物是全反式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只存在于動物體內,并分兩種類型:維生素A1(視黃醇)和維生素A2(3-脫氫視黃醇)。維生素A的攝入不足,生長發育的速度快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介紹
1.去除病因 仔細詢問病史,查明缺乏維生素B1的原因,治療造成硫胺素缺乏的原發性疾病,如發熱、感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飲食 增加含維生素B1豐富的食物的攝入量,并注意合理配合。如果乳母硫胺素缺乏,應及時予以補充,避免嬰兒發生硫胺素缺乏癥。 3.應用維生素B1 (硫胺素) 小兒癥狀較輕,
簡述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并發癥
1.神經系統 多發性神經炎,嚴重者可發生顱內高壓。 2.心力衰竭 嚴重時發生急性心力衰竭。 3.臟器病變 腦充血、肺充血及肝淤血;心包腔、胸腔及腹腔積液。
概述小兒風疹的癥狀體征
1、潛伏期 此期間患兒沒有不適,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為2~3周。 2、前驅期 出疹前1~2日,癥狀輕微或無明顯前驅期癥狀。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伴頭痛、食欲減退、乏力、咳嗽、噴嚏、流涕、咽痛和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偶有嘔吐、腹瀉、鼻衄、齒齦腫脹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軟腭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
概述小兒炎癥性腸病的癥狀體征
兒童IBD的臨床癥狀與體征除常見的胃腸道表現外,常有明顯的腸外表現,如關節炎、生長遲緩、體重不增、營養不良、貧血、神經性厭食等,尤其生長遲緩是生長期兒童的最獨特的癥狀,常在嬰兒期就已出現。 1.潰瘍性結腸炎 大多數UC起病隱匿,或輕度腹瀉,便血,僅見大便潛血。約30%患兒癥狀明顯,起病較急,多
概述小兒皮膚黏膜隱球菌病的癥狀體征
1、隱球菌腦膜炎是真菌性腦膜炎中最常見的類型。起病緩慢,不同程度發熱、陣發性頭痛并逐漸加重、惡心、嘔吐、暈眩。數周或數月后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及顱神經受累的表現,常伴有眼底滲出和視網膜滲出性改變。有時出現精神癥狀:抑郁、淡漠、易激動。晚期可出現偏癱、共濟失調、抽搐、昏迷等。臨床表現頗似結核性膜,
概述小兒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癥狀體征
PID的臨床表現由于病因不同而極為復雜,但其共同的表現卻非常一致,即反復感染、易患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反復和慢性感染 是PID最常見的臨床表現。 (1)感染發生的年齡:大約40%于1歲內發病,40%在5歲內,15%于16歲內起病,僅5%發生于成人期。T細胞缺陷和聯合免疫缺陷病于生后不
概述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發病機制
維生素C對人體形成正常膠原組織(collagen)是必需的,人腎上腺及眼晶體中含維生素C量特別高。維生素C有很強的還原性,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可還原超氧化物及其他活性氧化物,保護DNA、蛋白質及膜結構,并可參與清除自由基。 1.維生素C缺乏癥的發病機制 (1)維生素C可激活羥化酶:維生素C
維生素B1缺乏病釋義
就是腳氣病,是因水溶性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疾病,以多發性神經炎、肌肉萎縮、組織水腫、心臟擴大、循環失調及胃腸癥狀為主要特征。本病多發生在以白米為主食的地區,治療及時可完全恢復。
關于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疾病診斷介紹
1.急性咽炎 以聲嘶、嗆咳、失音等上呼吸道癥狀為主,易被誤診為是急性咽炎。 2.消化功能紊亂 以食欲不振、腹脹、腹瀉、便秘、肝臟增大等消化道癥狀為主,易誤診為腸炎或消化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亂性疾病。 3.病毒性腦炎 以目光呆滯、神志淡漠、反應遲鈍、嗜睡、昏迷、抽搐等神經系統癥狀為主,易誤診為病毒
維生素B1缺乏病病因分析
攝入不足。維生素B1存在于谷物的表皮和胚芽中,但是帶皮和胚芽的谷物不易保存,食物加工時去皮和胚芽導致維生素B1大量流失,每天攝入量低于0.2mg時,即可發病。 吸收不良或者利用障礙。胃腸及肝膽疾病,或經常服用瀉劑均可使維生素B1缺乏。 需要量增加或者消耗過多。長期發熱、消耗性疾病,甲亢及高溫
小兒血清病的癥狀體征
典型的血清病發生在注射異體抗原后的7~12天,也有遲至3周者,如既往有過同樣異體抗原的接觸,則癥狀以快速方式出現,可在注射后1~3天出現癥狀。主要癥狀為發熱、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淋巴結腫大和關節酸痛,體溫上升(38~40℃)常為最先出現的癥狀,但有時也可先見皮疹或二者同時出現,皮疹大多為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