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高福武桂珍劉軍在華南海鮮市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與2019年12月發現的早期人類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存在關聯,并于2020年1月1日關閉。為了調查市場內新冠病毒的流行情況,2020年1月1日至3月30日期間,市場內及周邊環境、動物樣本(包括在冰箱和冰柜中發現的未出售貨物、流浪動物及其糞便,以及一個魚缸的內容物)被收集了起來,共計收集1380個樣本(包括923個環境樣本和457個動物樣本)。2023年4月5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武桂珍、高福、劉軍等人在 Nature 期刊發表了題為:Surveillance of SARS-CoV-2 at the Huanan Seafood Market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介紹了2020年初在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監測結果。對該市場環境和動物樣本的分析發現,環境拭子中監測到了新冠病毒。對病毒陽性和病毒陰性的環境樣本中的基因組材料進......閱讀全文
基因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并非來自華南海鮮市場
1月27日,Science在線發表了一篇新聞報道,有研究人員推測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并非源自華南海鮮市場。理由是,最初的一個病例在12月1日患病,但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 如今,這個推測被中國科學家最新的基因研究成果所證實。相關研究已發表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ChinaXiv。 截止2月1
Nature高福武桂珍劉軍在華南海鮮市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與2019年12月發現的早期人類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存在關聯,并于2020年1月1日關閉。為了調查市場內新冠病毒的流行情況,2020年1月1日至3月30日期間,市場內及周邊環境、動物樣本(包括在冰箱和冰柜中發現的未出售貨物、流浪動物及其糞便,以及一個魚缸的內容物)被收集
Nature高福武桂珍劉軍在華南海鮮市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與2019年12月發現的早期人類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存在關聯,并于2020年1月1日關閉。為了調查市場內新冠病毒的流行情況,2020年1月1日至3月30日期間,市場內及周邊環境、動物樣本(包括在冰箱和冰柜中發現的未出售貨物、流浪動物及其糞便,以及一個魚缸的內容物)被收集
新冠病毒的顛覆性發現!華南海鮮市場并非病毒發源地
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數據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圖片來源于網絡
又一例!在海鮮中發現新冠病毒
中新網大連7月23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3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市新增確診病例最新情況。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連在發布會上說,大連市時隔111天后再次報告了3例本地確診病例和12例無癥狀感染者,且在患者所在企業外環境中檢出了新冠病毒 趙連稱,疫情發生后,大連市
Nature:新冠病毒加速細胞衰老
新冠疫情從爆發至今,不斷刷新了人類對病毒的認知,作為整個人類的“飛來橫禍”,其影響的領域和范圍也越來越大,并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秩序。 不僅如此,新冠病毒(SARS-CoV-2)作為一種致命性病毒,對感染患者的傷害也極大。2021年6月23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
華南農大研究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陳武高級獸醫師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這一最新發現將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
源自國外?新冠病毒溯源深陷迷霧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同時,最新研究表明,繼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有關新冠病毒溯源的新進展源源不斷。然而,它從哪里來?如何到達人類?又為什么是武漢?這些問題迄今沒有答案,
新冠病毒溯源深陷迷霧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同時,最新研究表明,繼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有關新冠病毒溯源的新進展源源不斷。然而,它從哪里來?如何到達人類?又為什么是武漢?這些問題迄今沒有答案,
清華再發Nature:這次揭示了新冠病毒什么結構?
3月30日,《自然》期刊以“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方式在線發表了題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受體ACE2復合物的結構”(Structure of the SARS-CoV-2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bound to
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傳人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30日在日內瓦正式發布。報告認為,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傳人,“比較可能至非常可能”經由中間宿主引入人類。 4種途徑、5個層級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專家和17名外方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分為流行病學、分子溯源、動物與環境3個工
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傳人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30日在日內瓦正式發布。報告認為,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傳人,“比較可能至非常可能”經由中間宿主引入人類。 4種途徑、5個層級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專家和17名外方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分為流行病學、分子溯源、動物與環境3個工
新冠病毒膠體金試劑:快速檢測新冠病毒
2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與廣東對口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進行遠程會診。會上,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家批準了兩個抗體試劑盒。 “這兩種試劑盒都是采用膠體金法,能夠測出患者體內的lgM抗體,在患者感染的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就能夠檢測出lgM抗體,對患者進一步
對華南海鮮市場動物制品大規模檢測未發現陽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349.shtm 中新網3月31日電 31日下午,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就聯合研究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介紹本次聯合溯源研究的主要結論時表
武漢病毒所離華南海鮮市場50公里-實驗室不可能泄漏病毒
狡猾!詭異!疫情出現已近兩個月,但有關新冠病毒本身的太多問號仍在困擾著全球科學家。它的天然宿主到底是誰?疫源地在哪里?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傳染能力?一個個謎題仍然沒有答案。 環球時報-環球網近日采訪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楊占秋教授,以一個武漢本地病毒研究專家的視角,闡述他眼
新冠溯源問題應在國際社會多國多地進行開展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 溯源是科學問題,應當尊重科學,尊重事實。《中國和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明確指出,溯源工作應基于全球視野,未來溯源工作不會局限于某一區域,需要多國多地開展。 一、中國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并非疫情起源地 在新冠疫情早期,就有多篇報道證明,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并非疫情
黃愛龍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新冠病毒研究新成果
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威脅。目前,已有多種新冠肺炎疫苗用于人群預防性接種,有效控制了中重型發病率。然而,多種新冠病毒突變株的出現增強了病毒傳染能力并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血漿、已研發的中和抗體甚至一些疫苗產生的保護性抗體產生耐性,發生突破性感染。因此,針對新冠病毒多種突
中疾控: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存在冷鏈引入病毒可能
近期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體采訪時,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主任馬會來表示,2020年發生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肺炎疫情存在由冷鏈產品引入病毒的可能。 馬會來說,2020年,中國迅速阻斷以武漢為主戰場的新冠疫情本土傳播,在取得了武漢和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勝利后,采取“外防輸入、內防
新冠病毒近日播報
8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河北5例,天津2例,廣東2例,陜西2例,福建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福建)。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78人,重
新冠病毒已突變
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如何突變?這是目前學界研究的焦點之一。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并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其中S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
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新冠肺炎仍在持續,如何更快、更準確診斷,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不同檢測方式有何特點、效果如何? 為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 他表示,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不能單說某種技術優劣,而是要將其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去評價
新冠病毒“備受爭議”的神秘來源
隨著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威脅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各國專家也對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來源投下更多關注的目光。本文從流行病學調查、病毒基因比對、跨物種感染研究以及關鍵的“中間宿主”等領域,對新冠病毒來源進行了全景式梳理與深度挖掘,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刻而全新的視角。 一、華
武漢疫情疑似與美國龍蝦相關-而電子煙肺炎又離奇消失
2019年11月,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鄭老板收到了他網購的美國冰鮮大龍蝦。 他將貨物的一小部分分銷給了華南海鮮市場內的另一家商戶。一個月后,該商戶的3名員工陸續出現了新冠肺炎感染癥狀,鄭老板周圍13家商店的工作人員在用龍蝦包裝袋裝了東西之后,也成為了最早一批感染者,而與他有貨物交易的兩個商戶
新冠病毒重男輕女?數據揭秘新冠易感人群
新冠疫情暴發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全球疫情新增確診整體仍然呈上升趨勢。截至7月17日19時,全球累計確診逾138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59萬。 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北京和香港疫情反彈、哈薩克斯坦出現不明肺炎,這些都讓大家對新冠疫情蒙上一層陰影,有關疫情的二次爆發以及新冠病毒變異的猜測不斷蔓延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可中和新冠變異病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接種輝瑞 -BioNTech 新冠疫苗的血清中和了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了B.1.617.2(又稱delta)變異株(首次于印度發現)和一些其他變異株,包括B.1.525(首次發現于尼日利亞)。 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亟需評估現有疫苗產生
新冠治療新希望?2天新冠病毒減少5000倍!
隨著近期印度疫情再次加劇,當地大面積應用伊維菌素的消息引發關注,還有研究顯示,伊維菌素能在 48 小時內將新冠病毒 RNA 減少 5000 倍。 一個不少人關心的問題:伊維菌素要成為新冠治療的新希望嗎? 伊維菌素能治新冠嗎? 伊維菌素(Ivermectin)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的一種抗生素
“病毒獵手”利普金: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是二次傳播
日前,被譽為世界最知名“病毒獵手”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傳染病學專家利普金教授(Walter Ian Lipkin),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接受了知名主持人楊瀾的專訪,解答了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問題。 以下為本次專訪的文字實錄: 鐘南山專注而敏銳 我被指派了特定任
新冠溯源政治化?中疾控復盤武漢疫情或是冷鏈引入病毒
2021年8月27日,美國情報部門“操刀”的所謂“新冠病毒溯源調查報告”發布公開摘要。迫于主流科學界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這份報告承認,新冠病毒人為合成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大可能作為生化武器,中國政府在疫情暴發前并不了解這種病毒。但是,報告仍然聲稱新冠病毒自然起源和實驗室起源兩種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新冠病毒“自然起源”說新佐證?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報告稱,在老撾北部發現迄今為止和新冠病毒最為接近的蝙蝠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具有共同關鍵特征,可能與新冠病毒存在進化關系。這項研究為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線索,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于確定新冠病毒的起源。相關研究于9月18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預印本平臺“研究廣場”。
新冠病毒詳細科普指南
還有幾天就是春節了,親朋好友的扎心三連問又如約而至:脫單了嗎?生幾個?年終獎多少……想要年過得愉快舒心,就得先發制人。那就是發揮生物醫藥科研人的優勢,給七大姑八大姨科普目前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拿出來的瞬間就能讓人驚艷閉嘴、媽見夸。話不多說,小賽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從初一到初七,從七大姑八大姨到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