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2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據介紹,12月28日白天,北京空氣質量總體較好,入夜后,受高壓后部影響,污染物擴散條件轉差,預計29日將達到重度污染狀態,請公眾做好健康防護。 應急指揮部預計,后天空氣質量降為三級輕度,31日為四級中度。不過,元旦當天或將再遇重度污染。據悉,由于近期冷空氣較弱,霧霾將間歇性出現,不過持續時間較短。......閱讀全文
昨日,朝陽公園,一位老人戴著口罩在晨練。 從10月31日下午至昨晚,京城的空氣重污染持續了數十小時,昨天京城再次達到5級重度污染。昨天下午16時30分,市預警中心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這已是一周以來第四次發布霾預警。 與此同時,昨日,華北大部地區再次成為霧霾重災區,大霧影響面積約為43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時指出“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給環保工作,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施行的重
11月18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遭遇持續空氣重污染。北京市于17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也是今年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昨天,最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發布。從12月15日起,如遇空氣重污染橙色及紅色預警時,國Ⅰ和
北京市政府今日發布新修訂的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新修訂的《預案》將按照“預測污染持續時間每增加一天,預警響應相應提升一個級別”的原則,提前預警、提前啟動、提前減排,減少重污染對市民健康的不良影響。 《預案》規定,空氣質量指數在200以上為空氣重污染,依據空氣質量預
12月7日消息,今日0時至9日24時,全市將實施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措施。剛剛送走上一輪嚴重霧霾天氣之后,日前,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再次發布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預計今起至9日,北京空氣質量將維持五級重度污染水平。直到周三夜間到周四白天,新一輪冷空氣影響本市,空氣質量才會逐步改善。記者昨天獲悉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7日18時30分發布消息,將空氣重污染預警等級由橙色提升為紅色,12月8日7時至12月10日12時將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這是北京市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7日下午,北京市氣象局召集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中央氣象臺、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單位針對7—10日
北京這幾天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有些市民提出,面對重霾,北京為何未啟動最高級別的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政府部門采取了哪些應急措施?就此,記者采訪了環保部門和部分專家學者。 疑問之一:北京為何未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釋疑:北京市環保部門表示,根據監測數據,14日夜間,煙花爆竹燃放導
北京市將按照國家關于“按照優質優價和排污者付費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的要求,制定提高機動車使用成本的經濟政策。同時規劃低排放區,研究制定低排放區交通擁堵費征收政策和智能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等配套政策。 昨日,北京市政府發布關于空氣重污染期間采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當
《上海市空氣重污染專項應急預案(2018版)》正式印發!市環保局說,與2016版預案相比,2018版預案增加了預警提前量,降低了預警啟動門檻,對部分應急響應措施進行了細化和量化,也在長三角聯動方面預留了接口。提醒市民朋友:由于啟動門檻降低,本市空氣重污染預警的啟動次數會比原來增加,但這并不意味著空氣
10月15日,東五環遠通橋,霧霾下的晚高峰。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訊 (記者王碩)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即將印發,再遇重污染,北京有望執行新預案。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副市長張工召集北京16區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區長,及各委辦局相關負責人,召開空氣重污染應急工作部署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采取強有力的應急管理措施,減緩重污染程度。 《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應急準備、做好
16日以來,我國部分城市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多個城市連續多日空氣質量屬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環保部有關負責人25日表示,預計從今天夜間開始,一股冷空氣將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大氣擴散條件略有好轉,受其影響,此次空氣重污染過程將有所緩解。 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監測結果表明: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16日以來,我國部分城市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12月16日至24日的9天中,有45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石家莊、邢臺、衡水等3個城市連續9天發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哈爾濱、西安、武漢、邯鄲、保定等5個城市發生了8天重度及以上污染;鄭州市發生了7天重度
遼寧省大連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重污染日應急響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通知》重點完善了應急響應啟動條件,豐富強化了各級預警對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并明確了實施清單化管理,嚴格細化了監管要求。 預警啟動門檻降低 “被動應對”變為“主動出擊”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霧霾天氣再次侵襲京津冀。中央氣象臺4日8時發布的“每日天氣提示”稱,華北中南部、黃淮以及陜西關中等地空氣重污染擴散條件轉差,冀豫鄂等多省大霧彌漫,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 此番霧霾恰逢春節過后,人們難免會將霧霾與煙花爆竹的燃放聯系起來。而專家和數據都顯示,這次重污染天氣的出現
11月29日,北京持續霧霾,下午一點天色突然變暗,路上車燈路燈全部打開,已是漆黑。四點半左右開始下起小雨。據氣象臺報道,華北將迎來降溫天氣。CFP 新京報訊 環保部昨日下發《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修工作的函》,要求各地改進重污染天應急預案,特別是確定合理的預警分級尤其是紅色預警分級標準,
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時 所有工地須停止室外施工 噴漆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廢氣直接排放污染大氣。昨天,市區兩級環保部門現場查封了大興區黃村鎮孫村兩家家具廠的噴漆設施,并要求企業限期整改。據統計,自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大興區環保局查封的違法排污企業已達14家。 昨天上午,市環境監察總隊和大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 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
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供暖期污染排放的影響,東北地區持續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為保障大氣環境安全,環境保護部于11月9日啟動重污染天氣督察工作,由東北環保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察。 按照《關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5〕97號
昨天,北京出現繼國慶假期過后最為明顯的霧霾天氣,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部分學校因此取消了室外活動,環衛部門延長了清掃時間,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污染藍色預警。據悉,這是上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正式發布后,本市首次啟動應急預警。同日,衛生計生委發布了《2013年空氣污染(霧霾)
人民網北京10月22日電(楊翼)22日下午,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正式發布。文中指出,空氣重污染預警分四級,其中最高級別預警為紅色一級預警,預測未來持續3天出現嚴重污
昨天(10月28日),游客在景山俯瞰故宮。霧霾籠罩,能見度很差。 昨天(10月28日),北京出現繼國慶假期過后最為明顯的霧霾天氣,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部分學校因此取消了室外活動,環衛部門延長了清掃時間,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污染藍色預警。據悉,這是上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10月31號,市發改委、環保局、住建委、經信委、市政市容委、城管在環保局召開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情況通報會。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根據市環保局與氣象局的聯合會商,預計從今天起氣象條件轉好,直到11月6日,北京天兒都不錯,不會出現空氣重污染情況。 10月第四次污染將于今天結束
去年冬天,京津冀地區被霧霾籠罩,重污染天氣頻現,人們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從國慶假期的霧霾,到近幾天華北地區多地出現重污染天氣,各界開始對冬季的空氣質量隱隱擔憂。 受到不利氣象條件、采暖等因素影響,冬季往往被認為是霧霾高發期。今年冬季氣象條件會怎樣?霧霾是否會再次籠罩京津冀等地區?應該怎樣應
這幾天,多少人又被杭城的天空嚇到,一片霧蒙蒙,簡直是“兩眼一抹灰”的節奏。 昨天,省環保廳和杭州市環保局的官方網站上,也是一片“紫紅色”(當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200以上,即“重度污染”以上時,數據顯示為紫紅色)。 記者從杭州市環保局獲悉:杭州昨天遭遇開年以來持續時間較久的霧霾天氣,杭
兩次冷空氣的間歇期,霧霾乘虛入京。昨天,北京再次遭遇空氣重污染,市氣象臺和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分別發布了霾黃色預警和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信號。預計重污染將持續至今天晚上,污染物濃度從明天凌晨起開始逐漸降低,明天白天的空氣質量可回歸至良好水平。 程度:個別站點濃度超400 昨天,霧霾再度籠罩北
昨天傍晚,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今天白天,本市的空氣質量預計達到中重度污染水平,明天空氣質量也不太好,大概在輕度到中度污染程度,市民出行要注意防范。 昨天,弱冷空氣對污染物的清除比較緩慢。上午8時,只有西北部的PM2.5濃度降到了3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達到一級優
近日,受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大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全國出現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其中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受影響程度較大。 環境保護部高度重視此次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總結近幾次重污染天氣的應對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部內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基本形成了責任分工更加明確、運轉更加快速高效的工作
昨日,京城四面“霾”伏,本市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提醒市民和相關部門采取4項建議性減排措施。由于今天有冷空氣進入本市,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將明顯下降,空氣質量將攀升至優良水平。 從環保監測數據來看,前天夜間到昨日上午,本市北部的昌平、密云、懷柔、延慶等區域空氣污染處
距史上第二個紅色預警約42小時,北京昨日再發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因冷空氣弱,擴散條件再次轉差,預計今日京城再遇重污染。最新空氣質量預報顯示,明日至27日,京城為輕度污染。 昨日南北差異顯著 昨日一早,久違的藍天露臉,空氣清新不少。 昨日8時,城六區PM2.5小時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