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發現治療肺癌新的分子靶點
如今,肺癌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肺癌新發患者約 220 萬例,導致死亡患者約 179 萬例,但現階段針對肺癌的治療仍然面臨重大挑戰。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彼得-麥卡勒姆癌癥中心(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的聯合研究小組,基于小鼠模型發現一種名為“Menin”的蛋白質會導致癌細胞中特定基因的異常失活,而靶向 Menin 蛋白可以重新激活這些基因,這項發現或將會為肺癌和淋巴瘤等癌癥的治療帶來更有效的方法。 目前,這項研究已經以“Targeting Menin disrupts the KMT2A/B and polycomb balance to paradoxically activate bivalent genes”為題發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 上。 癌癥的標志之一是基......閱讀全文
Nature子刊:發現治療肺癌新的分子靶點
如今,肺癌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肺癌新發患者約 220 萬例,導致死亡患者約 179 萬例,但現階段針對肺癌的治療仍然面臨重大挑戰。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彼得-麥卡勒姆癌癥中心(Peter MacCa
Nature子刊:發現治療肺癌新的分子靶點
如今,肺癌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肺癌新發患者約 220 萬例,導致死亡患者約 179 萬例,但現階段針對肺癌的治療仍然面臨重大挑戰。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彼得-麥卡勒姆癌癥中心(Peter MacCa
廈大團隊發現下丘腦Menin蛋白或為衰老關鍵靶點
衰老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學過程。先前大量研究已經證實,衰老與阿爾茨海默病等很多退行性疾病密切相關,然而,驅動衰老過程以及衰老相關認知能力下降的分子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確。 近日,廈門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杰、冷歷歌團隊揭示了下丘腦 Menin 蛋白表達的下降在衰老中發揮關鍵作用,并指出通過膳食補
廈門大學最新JBC癌癥研究論文
來自廈門大學醫學院,美國賓州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抑癌基因表達的蛋白:menin與著名的癌基因家族Ras之間的重要關聯,這種關聯之前并未被發現,對于控腫瘤活性,抑制肺癌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JBC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廈門大學金光輝教授,金光輝教授早年畢業于白求
簡述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1型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MEN1基因在11號染色體11q13帶上,編碼一個由610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稱為“多發性內分泌腺瘤蛋白”,又稱為menin蛋白。該蛋白為一種在多種組織表達的核蛋白,其正常功能尚不明確,根據MEN1中menin基因缺陷的狀況可推測其為腫瘤抑制基因。menin基因缺陷的性質多樣化,并覆蓋整個基因
我國學者在組蛋白修飾領域取得進展
圖 Menin在核小體環境下識別H3K79me2的示意圖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922708)資助下,香港大學李祥教授團隊在表觀遺傳領域取得新進展,破解了組蛋白H3賴氨酸79二甲基化(H3K79me2)修飾的表觀遺傳密碼,相關成果以“Menin在核小體環境中‘讀取’H3K79me2標
深圳大學特聘教授華先欣CancerRes發表腫瘤學新成果
神經內分泌腫瘤(NETs)經常在MEN1基因(該基因編碼蛋白質menin)以及Daxx基因中攜帶有功能喪失性突變。Menin和Daxx都能與幾個合作伙伴相互作用,調節細胞過程和基因表達。來自深圳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武漢大學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證實,menin可直接與Daxx相互作
廈門大學PNAS發表癌癥研究新成果
來自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Menin通過表觀遺傳上調Yap1的轉錄促進了肝癌的形成。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10月7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廈門大學金光輝(Guang-Hui Jin)教授,金教授早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探討疾病發病進程中
循環高敏C反應蛋白濃度與肺癌風險
近日,頂級雜志BMJ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為了根據吸煙狀況(從不、既往和現在吸煙)和組織學分型,對前瞻性測量的循環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濃度與肺癌整體風險進行綜合分析。 該研究為嵌套病例對照研究。以亞洲、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20個基于人群的隊列研究為基礎。參與者為5299例肺癌患
腫瘤代謝基因調控的新機制揭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平課題組和張華鳳課題組在腫瘤代謝基因調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自然·通信》上。 眾所周知,腫瘤通過對自身細胞代謝的重編程而獲得增殖優勢。因此,探索腫瘤代謝異常的機制已成為腫瘤研究的焦點。c-Myc是一個重要的癌基因,它的異常表達會導致3
與DNA白修飾相關因子介紹--MEN1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與組蛋白修飾相關因子介紹--MEn1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與細胞周期信號通路相關因子介紹MEN1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與甲狀腺癌相關的MEN1基因編碼功能描述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遺傳風險基因信號通路相關因子--MEN1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細胞周期信號通路相關MEN1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實體腫瘤檢測MEN1基因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MEN1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MEN1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腦膜,一種與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綜合征相關的假定的腫瘤抑制因子。體外研究表明,腦膜定位于細胞核,具有兩種功能性核定位信號,并通過JUND抑制轉錄激活,但這種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在Northern blots上檢測到兩條信息,但未對較大的信息進行描述。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動物實驗發現導致妊娠糖尿病的蛋白質
據新華社11月2日消息,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以實驗鼠為對象進行的研究發現,懷孕實驗鼠體內有一種蛋白質,會抑制與分泌胰島素有關的細胞的生長,從而導致實驗鼠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在10月2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報告說,這種蛋白質名為menin,會在妊娠期出來“搗亂”,抑制胰腺貝
11月2日《科學》雜志精選
克服害蟲對Bt毒素的抵抗力?研究人員報告說,新制造的Bt毒素也許能延緩害蟲對其產生耐性。Bt毒素由蘇蕓金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天然產生,被廣泛用于控制害蟲。帶有Bt毒素的植物通常能保護自己不受害蟲(比如蚊子和蝶、蛾幼蟲)的困擾,而且這些植物對其他生物體無害。但是一個主要
多發性內分泌腺疾病的收要檢查介紹
1.測定血清鈣、磷、血漿蛋白和血糖并用血漿清蛋白所測結果糾正血鈣水平。本綜合征血鈣>2.7mmol/L,血磷 500ng/L。必要時可作胰泌素興奮試驗,胃泌素瘤患者血漿促胃液素升高,如果于注射胰泌素后5~10分鐘的促胃液素峰值達到200ng/L則有診斷意義。 3.測定血清中泌乳素或生長激素 泌
肺癌藥物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其中NSCLC占了80%-85%。2020年以來,有多款抗癌新藥獲批,涵蓋廣泛期小細胞肺癌、T790M突變陽性的NSCLC、ALK陽性NSCLC、非鱗NSCLC等,為肺癌患者帶來了新選擇。 2020年2月,中國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迎來
中國科大等揭示腫瘤代謝基因調控的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平課題組和張華鳳課題組在腫瘤代謝基因調控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Menin enhances c-Myc-mediated transcription to promote cancer progression 為題,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Nat
專家發現肺癌轉移“密碼” 有望抑制肺癌轉移
武漢專家研究發現肺癌轉移"密碼"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專家最新研究發現了肺癌轉移的“密碼”:原本認為是“貼身衛士”的巨噬細胞非但不能發揮抗腫瘤作用,反而變成“奪命殺手”,誘導淋巴管生成并促進腫瘤的侵襲和轉移。 肺癌已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肺癌極易發生區域性淋巴結
肺癌相關的STK11編碼的蛋白突變類型及臨床解釋
STK11編碼的蛋白屬于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家族,參與調控細胞極性。STK11是一個抑癌基因,該基因的突變與常染色體現象遺傳病黑斑息肉綜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相關,該病的特征是在皮膚和口腔上長色素斑,胃腸道中長息肉,該類患者的腫瘤發生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18倍,以消化道
淺析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水通道蛋白4(AQP4)
肺癌是一種危害性較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探討肺癌的發病機制、尋找抗腫瘤治療新靶點是當前肺癌治療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研究發現水通道蛋白4(AQP4)在肺癌細胞中呈高表達,而且敲降AQP4可明顯降低肺癌細胞遷移能力。作為一種廣泛用于蛋白檢測和分析的技術,Western印跡分析可以檢測細胞或者提取物中的蛋白
PNAS:治療兒童腦癌的新希望
彌漫性內腦橋腦膠質瘤(DIPG)是一種幼兒群體常見的破壞性腦癌,目前無法治愈。然而,最近一項動物實驗已經鑒定出有效破壞DIPG腫瘤細胞的實驗藥物。 根據最近發表在《PNAS》雜志上的研究,該藥物可作用于細胞膽固醇途徑,并表明這些途徑可能是治療各種腦癌的富有成效的靶點。 DIPG腫瘤位于腦橋中
中國肺癌學術大會開幕 公布國際肺癌分期標準
以“關注肺癌綜合治療,關愛綠色健康生命”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肺癌學術大會八月二十七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會議首次公布了國際肺癌分期標準,將基于腫瘤大小的分組由三組增至五組,為規范肺癌綜合治療,奠定了基礎。 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發布的二00九年最新國際肺癌分期系統,對非小細胞肺癌各亞組的范圍和
Nature子刊:科學家找到可提高小細胞肺癌治療的蛋白
大約15%的肺癌是小細胞肺癌(SCLC),它生長迅速,通常可對化療產生抗藥性。然而,弗吉尼亞聯邦大學(VCU)Massey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對引起這種抗性的機制提出了新的見解,可能會帶來改良的療法。 化學療法主要是通過介導B細胞淋巴瘤2(Bcl-2)家族蛋白而發揮作用,這個家族蛋白負責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