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屬污染追蹤:受害者不知情亟待信息公開
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地到底有多少?有的數據說,全國已有約8.3%的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還有的說,全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面積超過16%;更有的說,20%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面對這些來源不同的數據,哪一個可信? 作為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信息,重金屬污染土地的相關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污染范圍程度,亟待信息公開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要求,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以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 事實上,由于信息不公開,各種有關重金屬污染土地的傳言較多。 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約20%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其中鎘污染的耕地涉及11個省25個地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九三學社提出的《關于加強綠色農業發展的建議》指出,我國農業污染日趨嚴......閱讀全文
土壤重金屬污染如何修復?
什么是土壤重金屬? 土壤重金屬是土壤中突出的無機污染物,主要是因為重金屬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容易積累。它們被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有些甚至通過食物鏈以有害濃度積聚在人體內,從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鎘、鉛、銅、鉻、砷、鎳、鐵、錳、鋅等。雖然砷不是重金屬,但由于
土壤重金屬污染都有哪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土十條中提到,要在2020年底前,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重金屬污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土壤總金屬污染主要包括:鎘、汞、砷、鉛、鉻、銅、鋅、鎳,局部地區還有錳
土壤重金屬污染難題有望解決
日前,《凹晶材料對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的集成技術研究》項目通過甘肅省科技廳鑒定并實地試驗成功,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這道世界性難題有望得到答案。 據專家評價,該項目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有五個子項目經中科院相關機構查證,證實國內外均未見報道,填補了國際空白。 在白銀市王峴鎮沙坡崗村,提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場快速監測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 ? 主要由鉛、鎘、鉻、汞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金屬造成的污染。重金屬難降解、易積累、毒性大,對作物的生長、產量和品質都有影響,尤其是它還能被作物吸收進入食物鏈,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目前用于土壤重金屬污染監測方法主要分為實驗室監測和現場快速監測兩類,這兩類監測分析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修復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指由于人類的活動將重金屬帶入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明顯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隨著人口快速增長,工業農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引發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全球面臨的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重金屬污染不僅導致土壤物理、化學和生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1.引言 重金屬污染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性環境污染問題之一。我國重金屬污染也十分嚴重。有資料表明[1]:我國重金屬污染的農業土地面積約2500萬m2,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農業部環保監測系統曾對全國24省、市320個嚴重污染區8223萬畝土壤調查發現大田類農產品超標面積占污
重金屬污染我國千萬頃土壤
中國正經受重金屬污染之痛 今年,僅僅“最沉重的河流”湘江就發生兩起重金屬污染事件。6月15日,湖南婁底雙峰縣某公司違法轉移含鉻廢渣引起鉻污染事件;7月3日,瀏陽爆發某化工廠引起的惡性鎘污染事件。 在陜西,8月,鳳翔縣發現大量兒童血鉛含量嚴重超標,經確認,禍首即附近的陜西東嶺冶煉公司的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目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和修復主要從兩方面著手:(1)活化作用增加重金屬的溶解性和遷移性,去除重金屬;(2)鈍化作用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降低重金屬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2,3]。基于這兩種原理,人們提出物理、生物、化學等修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排、換土等工程措施,該法效果顯著、穩定,但工程
土壤重金屬污染蔓延-專家:土壤無法完全修復
曾在2007年調查提出“10%的市售大米存在鎘超標問題”的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日前向記者表示,時隔6年,土壤重金屬污染進一步蔓延,市售大米鎘超標比例可能更高了。他表示,從嚴格意義上說,土壤一旦被重金屬污染后就無法修復,只能通過控制和治理,以降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活力”。
土壤重金屬檢測儀的重金屬污染
土壤中固體的基本組成主要是各種硅鋁酸鹽,各種微量元素含量差別隨土壤形成條件和環境等差異很大,常見的用于做土壤金屬分析的儀器主要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AS),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分析(ICP)重金屬污染土壤無機污染物中以重金屬比較突出,主要是由于重金屬不能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
土壤修復專家探索中國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技術
5月31日在京舉行的“2012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生態修復論壇”上,約340名中國土壤專家及環保企業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復技術方案,探討重金屬治理的評估、控制和產業政策問題。 這是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中國首次舉辦有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大型學術研討會,1月發生在廣西柳州的鎘污染給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我國目前重金屬污染的耕地約有0.1億hm2,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0%,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 萬t,因重金屬污染而導致糧食減產高達1000 多萬t,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0 億元。我國很多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 等重金
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綜述
介紹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種修復技術的原理、優缺點和實用性。物理法主要包括客土與換土法、分離修復法、隔離法和熱力修復法。化學法主要包括化學固化法、土壤淋洗法和動電修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穩定法、植物揮發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修復法和土壤動物修復法。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
新材料快捷“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
一項可移除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新型磁性固體螯合劑材料技術”,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共同研發成功,日前在北京通過了科技成果評價。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徐應明說,該材料具有固相螯合捕集、磁選分離的雙重功能,對土壤中多種形態的非磁性重金屬元素有分
植物竟然能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糧食主產區耕地土壤重金屬點位超標率為21.49%,整體以輕度污染為主,其中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重分別為13.97%、2.50%和5.02%。 幾大主要糧食產區無一幸免,且重金屬污染在不斷加重,達到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知多少?
1 化學固化 所謂化學固化,就是加入土壤添加劑(固化劑)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通過重金屬的吸附或共沉淀作用改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從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遷移性。但固化方法并不是一個永久性的措施,只是改變了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仍持留在土壤中。而且土壤很難恢復到原始狀態,不適宜進一步利用
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
淋洗溶液主要包括:清水,主要用于溶于水的重金屬離子的去除;無機溶劑,如酸、堿、鹽,通過酸解、絡合或離子交換作用來破壞土壤表面官能團與污染物的結合;人工螯合劑及檸檬酸、蘋果酸等天然螯合劑,主要用于重金屬的去除。1.無水淋洗劑的應用重金屬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土壤淋洗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從土壤污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有哪些危害
重金屬中特別是砷、汞、錫、鉻、鎘等具有顯著的生物毒性,其危害性是空前的。重金屬一旦進入土壤后,很難從土壤中移除。盡管土壤對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有一定的緩沖能力,但是大量重金屬的存在會對土壤的理化性質、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生產能力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危害還具有長期性、隱蔽性和交互
廣州番禺試點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
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一直備受關注,2012年“垃圾肥”種菜事件也讓番禺的土壤污染問題走進公眾視線。記者21日獲悉,在全省12個重金屬重點防控區中,番禺占了3個,土壤修復任務很重。為此,番禺將開展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試點工作,找到一套可推廣、適合本地區的土壤污染修復方法。該示范工程項目21日起開始招
土壤重金屬汞的污染與防治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加快,環境問題日益顯著,重金屬污染進一步的加劇。其中汞的毒性是zui強的,汞污染對于土壤、農作物、人體和經濟都有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土壤的危害根治嚴重,該篇文章主要對汞污染的來源和防治做了簡要的說明,進一步的說明土壤中汞金屬的防治的緊迫性和實際意義。? ? 重金屬是指
南京土壤所在聯合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方面取得進展
我國土壤污染治理技術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并顯得迫切需要。為探索重金屬重度污染土壤治理技術,評價不同修復材料和植物聯合治理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效果,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靜研究員課題組依托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課題“微/納米材料對重金屬重度污染土壤修復的原理及其示范(2013CB934302)”、國
多地摸底調研土壤重金屬污染-劃定污染重點區域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近期多個省份正在組織開展重金屬污染調研,調研的性質是摸底調查,主要目的是劃定重金屬污染的重點區域。其中,鉻、鎘、砷、鉛等重金屬污染是重點調研對象。 此次調研由各地國土資源和環保部門聯合開展,調研結束后將形成報告并上報。近期國土部正在繪制“土壤重金屬污染地圖”,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取得階段成果
最新發現與創新 近年來,“鎘大米”“毒蔬菜”等食品安全事件令土壤重金屬污染備受關注。廣東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日前宣布稱研制出一種土壤修復材料。這種代號為 Mont-SH6的修復材料,對主要毒性重金屬鎘、鉛、銅、鋅有強烈的吸附能力。在鎘含量超標10倍的污染土壤中進行水稻盆栽試驗發現,“降鎘
中國正繪制土壤重金屬“人類污染圖”
清除“鎘米”背后的土壤污染,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全面會診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記者近日從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我國正在繪制土壤重金屬“人類污染圖”。 正在繪制人類污染圖 據悉,我國正建立涵蓋81個化學指標(含78種元素)的地球化學基準網:以1:20萬圖幅為基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方法與材料
隨著人類活動進程的加快,農田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嚴重。這種對土壤污染的后果就是造成土壤養分肥力缺失,用土壤養分速測儀對被污染的農田進行測量可以發展,因此如何做好土壤修復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話題。對土壤修復的有機物料多為農業廢棄物,對其加以利用可避免其對環境的污染,還可減少
廣州土壤重金屬污染報告或年內公布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劉宇雄) 昨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繼續組織代表集中視察活動。視察組一行實地調研了番禺海鷗島沙北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及設施農業發展情況。廣州市農業局透露,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廣州已完成農產品產地土壤鉛、汞、鎘、鉻、砷等重金屬含量的普查工作,具體報告或年內由省統一公布。 據介紹
汕尾城區完成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采樣
日前,汕尾城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采樣工作。至8月16日,該區已全面完成5個“省控點”和16個農產品監測點的樣品采集任務。 該區精心組織,扎實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采樣工作,以全面了解全區農產品產地生產情況及污染源發展變化趨勢,為農產品產地土壤重
白銀之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背后
在野外采集土壤樣品采集頭發樣品 秦志偉攝 白銀市位于甘肅省中部,屬于隴中黃土高原丘陵區。這里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與化工工業基地之一,銅產量連續18年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創造了銅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的驕人業績。 然而,這驕人業績的背后,是依然沒有走出礦產資源發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像
撥開土壤污染迷霧:重金屬污染耕地或達1/6
撥開土壤污染迷霧:大冶礦區、長株潭工業區耕地鎘鉛超標 兩年之前,73歲的崔靜珍在自家門前開辟出一小塊空地,改造成一個小菜園。每天早晨,他和老伴兒都要來地里認真打理,“現在市場上的蔬菜水果有大量的農藥殘留,我們想自家種的東西不加任何農藥化肥,吃著放心。” 然而,就是這塊她認為毫無食品安
繪制土壤重金屬污染圖-防治刻不容緩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表示,我國正在繪制土壤重金屬“人類污染圖”。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項目已發現局部地區土壤污染嚴重,城市及其周邊普遍存在汞鉛異常,部分城市明顯存在放射性異常。 【微評】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成因,既有工業造成的點源污染,也有農業投入品濫用造成的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