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成精準醫療未來最大市場
正如沒有一雙鞋子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腳,一種藥品也無法對所有人適用。經驗性用藥、千篇一律的用藥模式將在未來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用藥。是時,精準醫療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目前在臨床領域,精準醫療已涉及無創產前、輔助生殖、單基因病、新生兒篩查、腫瘤個體化治療、遺傳性腫瘤篩查、心血管病篩查、血液病篩查等,其中腫瘤治療被業內視為未來最大的市場。 傳統用藥模式將被改變 對于精準醫學,業內有著多種見解。據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教授吳柏林介紹,精準醫學源自于基因組學,是指通過基因、分子水平上應用基因組學以及所衍生的各種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表現基因組學等)來診斷病因或檢測出治病目標,使得本來“千篇一律”的治療方案有可能轉變成為針對個體病因的有效治療。 “千人一藥”不僅給患者帶來麻煩,也會造成資源浪費,通過個體化基因檢測可節省后續的醫療成本,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市場預計,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閱讀全文
腫瘤的精準醫療
2015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正式啟動了“精準醫療計劃”,白宮官網發布精準醫療計劃的相關細節,隨后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AACR)在美國召開,此次會議匯集了目前所有癌癥主要領域的最先進研究成果,“精準醫療”的概念再次聚焦了全球的目光。當前的腫瘤治療正逐漸從對“癥”治療向對“基因
腫瘤治療成精準醫療未來最大市場
正如沒有一雙鞋子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腳,一種藥品也無法對所有人適用。經驗性用藥、千篇一律的用藥模式將在未來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用藥。是時,精準醫療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目前在臨床領域,精準醫療已涉及無創產前、輔助生殖、單基因病、新生兒篩查、腫瘤個體化治療、遺傳性腫瘤篩查、心血管病篩查、血
爭議腫瘤精準醫療的泡沫
對于國內每年新增的430萬腫瘤患者來說,精準醫療的發展或成為生命的曙光。 但近日,腫瘤精準醫療被發表在《自然》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兩篇文章推上了審判臺,被指“精準策略沒有給大多數腫瘤病人帶來好處,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這一觀點在國內醫療界引起極大爭論,有贊同者也有反駁者
腫瘤精準醫療,什么最重要
隨著生物醫藥研究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腫瘤領域,EGFR、ALK、ROS1、c-met、RAS, BRAF等大量靶點的涌現,帶動了精準醫療的熱潮。在心血管領域,通過檢測相關代謝基因的多態性,可以精確預測個體對藥物的反應,減少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帶來的出血風險。在內分泌代謝領域,精準醫療的治療策略,也
精準醫療:解決傳統低效治療之路-腫瘤基因檢測將爆發
傳統療法對復雜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治療的無效性催生了精準醫療發展。腫瘤領域的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最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易感基因檢測、早期篩查、疾病確診、個性化用藥指導、隨診與療效評價等眾多環節,未來有望達到千億的市場規模。 基因檢測技術進步,腫瘤基因檢測迎來發展 基因檢測的普及和技術的突破是帶動
精準醫療-解決傳統低效治療之路-腫瘤基因檢測即將爆發
傳統療法對復雜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治療的無效性催生了精準醫療發展。腫瘤領域的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最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易感基因檢測、早期篩查、疾病確診、個性化用藥指導、隨診與療效評價等眾多環節,未來有望達到千億的市場規模。 基因檢測技術進步,腫瘤基因檢測迎來發展 基因檢測的普及和技術的突破是帶動
癌癥治療逐步走向精準醫療
過去,癌癥治療多采取“范圍式轟炸”的方式,憑醫生經驗用藥,同樣的患者,不同醫生的診療方案也可能會截然不同。如今,醫學界正在推進基于個人基因水平的“精準醫療”,目前國內的基因檢測水平與歐洲相當,基因檢測覆蓋范圍包括癌癥患者的精確個體化用藥和癌癥、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風險預知等,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已可以進
重視腫瘤病理檢測,助力精準醫療時代
精準醫療被認為是繼經驗醫學、循證醫學之后的第三次醫學革命。所謂“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其本質是對一種疾病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分類,最終實現對于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醫療。用美國
CytoQuest-CR液體活檢助力腫瘤精準醫療
在癌癥診斷與治療中,醫生通常依賴侵入性的活組織檢查和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來追蹤腫瘤的大小、擴散以及對治療的響應。但是,隨著對腫瘤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 現在癌癥的診療中組織活檢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會給患者帶來創傷。液體活檢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并入選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雜志
腫瘤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晚期肺癌治療后生存期提高了3倍
治療迎來新機遇。 近日,2017中國香港臨床腫瘤會議(HASCO)在香港舉行,200多名來自國內外的臨床腫瘤醫學界專家圍繞世界腫瘤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成果展開討論。據悉,會議發起“粵港澳大灣區大健康聯盟”倡議,并宣布籌備成立深港腫瘤會診中心,為患者提供更多樣化的診斷和治療服務。 據介
精準醫療進入發展快軌-腫瘤檢測市場先行
造血干細胞移植、基因芯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日前取消。在此之前,國家衛計委、科技部等多次出臺政策,并組織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家對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等開展研究。國家衛計委相關人士透露,精準醫療計劃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在政策利好推動下,精準醫療有希望進入發展
-勢頭猛進:精準醫療在腫瘤領域的應用
2015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精準醫療計劃,旨在分析個體在基因組、外界環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從而選擇適應個體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 白宮聲明,美國財政預算將會撥款2.15億美元,用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國家醫療信息技術協調辦公室(ON
精準醫療進入發展快軌-腫瘤檢測市場先行
造血干細胞移植、基因芯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日前取消。在此之前,國家衛計委、科技部等多次出臺政策,并組織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家對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等開展研究。國家衛計委相關人士透露,精準醫療計劃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在政策利好推動下,精準醫療有希望進入發展
健康:讓精準醫學來治療腫瘤吧
此文作者為Mark A. Rubin,原刊登于nature comment。 新澤西州一位76歲售貨員在尿路發現晚期腫瘤,因為多年常規治療手段(手術,化療和放療)無效,她的醫生決定嘗試一種非常規的治療。數個星期前,他們向我的團隊寄送了她的腫瘤樣本。基因測序結果顯示,她的HER2基因(又稱為ER
CytoQuestCR液體活檢助力腫瘤精準醫療CellSearch卓越替代方案
在癌癥診斷與治療中,醫生通常依賴侵入性的活組織檢查和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來追蹤腫瘤的大小、擴散以及對治療的響應。但是,隨著對腫瘤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 現在癌癥的診療中組織活檢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會給患者帶來創傷。液體活檢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并入選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雜志“2
Science特刊!石遠凱教授:腫瘤精準醫療在中國
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了中國癌癥發病率的上升。在2015年,新發腫瘤患者數和死亡人數分別達到了430萬和280萬。手術、放療和化療仍然是癌癥患者的標準治療方式,但是,分子靶向治療因其能夠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個體化治療已經成為癌癥治療中的熱門領域。 中國政府在精準醫學方面的舉措 2015年
“腫瘤殺手”射波刀-治療精準傷害小
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放射外科治療設備是射波刀,它可治療全身各部位的腫瘤,只需3~5次的照射,即可殺死腫瘤組織,是唯一綜合“無傷口、無痛苦、無流血、無麻醉、恢復期短”等優勢的全身放射手術,有“腫瘤殺手”之稱。射波刀是一種帶有機器人臂的小型加速器,其最主要的特點是實施影像追蹤,能夠隨著病灶移動,從不同角度
定向精準爆破-華中首個腫瘤質子治療啟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16.shtm
先檢測后治療,伴隨診斷助力肺癌精準醫療
近年來,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高居首位,每年肺癌新增病例約73萬,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精準醫療正逐漸成為腫瘤治療的新方向,而“伴隨診斷”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石也日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肺癌診療領域,通過伴隨診斷對肺癌患者進行分類,從而實施更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療是精準醫療的
IMS與基因測序企業FMI首度聯手:推進腫瘤精準醫療
6月23日,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Foundation Medicine宣布與全球醫療健康領域領先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提供者艾美仕(IMS Health)展開合作,結合各自在腫瘤基因組與醫療信息領域積累的龐大數據,共同推進腫瘤精準醫療的研究與發展。 Foundation Medicine位于美
腫瘤檢測步入千元時代-精準醫療迎來風口期
中國精準醫療正迅速迎來一次大規模“跳漲”。 7月29日,央視大篇幅報道了“精準醫療”這一時下熱門話題,并透露:中國正在籌建自己的人群全基因組數據庫和樣本庫,為精準醫療奠定基礎——這一消息被認為是行業政策進一步開閘的明確信號。 7月31日,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下達關于印發《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
拜耳攜手至本醫療探索NTRK泛腫瘤精準診療
11月7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與至本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簽署NTRK泛腫瘤創新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資源,共同拓展NTRK泛腫瘤患者關愛創新合作模式,為中國NTRK融合陽性患者提供患者關愛服務,進一步減輕患者用藥負擔。同時,雙方還將攜手探索NTR
拜耳攜手至本醫療探索NTRK泛腫瘤精準診療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36.shtm
純水與精準醫療
自從美國2015年宣布精準醫學計劃以來,中國也不斷加大了對精準醫療的支持力度。2015年2月,科技部組建國家精準醫療戰略19人專家委員會,計劃在2030年前投入600億元;2016年3月發起了精準醫療研究專項課題,目標是在2017年至2019年構建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治大數據平臺;同時,國家衛計委首次公
精準醫療有多遠
美國腫瘤研究所(NCI)推出NCI-MATCH計劃,將在7月正式招募3000名志愿者進行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的臨床研究。NCI-MATCH是NCI-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的縮寫,直譯過來是“選擇治療方案的分子分析計劃”。 該計劃將對3000名癌癥
精準醫療-如何實現?
在安吉麗娜·朱莉爆出預防性切除乳腺的新聞前,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乳腺癌可通過基因檢測預測,更不知道BRCA1、BRCA2(均為乳腺癌基因)是什么。今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之后,醫療界對“精準醫療”樂此不彼,中國也不例外。“精準醫療”是什么?離我們有多遠?能給予我們什么幫助? 須
基因檢測助力腫瘤精準醫療,精準定位FGFR抑制劑敏感的患者人群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存在異常激活,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已成為目前“不限癌種”的熱點研究靶標之一。目前國外已有靶向FGFR的抑制劑上市,用于膽管癌、尿路上皮癌等適應癥。佩米替尼作為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FGFR抑制劑,填補了國內膽管癌靶向治療的空白,也開啟了膽管癌
克服“乏氧耐受”—實現精準高效的腫瘤治療
癌癥即惡性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幾種重大疾病之一。盡管人類對癌癥的發生機制和治療方法已經有了數十年的深入研究,然而日趨龐大的癌癥新增癌癥病例和高居不下的死亡率依然對腫瘤治療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因此,發展新型癌癥治療手段,實現安全、高效的腫瘤治療已成為當前眾多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近日,蘇州
首個口服TRK抑制劑加速腫瘤精準治療
拜耳公司近日宣布,腫瘤精準治療藥物larotrectinib的新藥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Larotrectinib是首個口服TRK抑制劑,在TRK融合的成人和兒童腫瘤患者中,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中均顯示出高效和持久的應答。 “NTRK基因融合是一種罕見的基因改變,具有腫
復雜脊柱腫瘤精準治療有了新方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326.shtm 脊柱腫瘤外科治療一直是醫學界面臨挑戰的臨床難題,尤其位于枕頸段、頸胸段等特殊節段、超長節段、累及椎旁重要血管等結構的反復復發的脊柱巨大腫瘤,通常被認為不可切除或難以切除,只能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