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晗:從癌癥基因組中尋找性別差異
如果有一種軟件能告訴你今后患上癌癥的可能性是多少,而其中判斷的因素之一就是你的性別是男還是女,你會相信嗎?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搖頭:怎么可能性別影響如此之大。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性別在癌癥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一項研究通過調查13種癌癥類型,在分子水平上認識了性別對不同癌癥的影響,這也就是說我們可能迫切需要開發出性別特異性的治療策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Cancer Cell雜志上,為了更深入了解這項成果,生物通特聯系了領導這一研究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生物信息學和計算生物學副教授梁晗(Han Liang),就讀者感興趣的問題請教了他。 癌癥的個體差異 在很多人看來,我和他所患的是同一種癌癥,為何需要區別對待呢?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癌癥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是多因素、多個信號傳導通路作用的結果,具有高度異質性,其發生、發展過程中涉及DNA水平、轉錄、轉錄后修飾及蛋白水平的多種變化,最終導致......閱讀全文
梁晗:從癌癥基因組中尋找性別差異
如果有一種軟件能告訴你今后患上癌癥的可能性是多少,而其中判斷的因素之一就是你的性別是男還是女,你會相信嗎?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搖頭:怎么可能性別影響如此之大。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性別在癌癥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一項研究通過調查13種癌癥類型,在分子水平上認
梁晗:從癌癥基因組中尋找性別差異
如果有一種軟件能告訴你今后患上癌癥的可能性是多少,而其中判斷的因素之一就是你的性別是男還是女,你會相信嗎?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搖頭:怎么可能性別影響如此之大。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性別在癌癥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一項研究通過調查13種癌癥類型,在分子水平上認識
梁晗:從癌癥基因組中尋找性別差異
如果有一種軟件能告訴你今后患上癌癥的可能性是多少,而其中判斷的因素之一就是你的性別是男還是女,你會相信嗎?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搖頭:怎么可能性別影響如此之大。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性別在癌癥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一項研究通過調查13種癌癥類型,在分子水平上認識
癌癥結局有何性別差異?雄性常受到更大不利影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36.shtm
汕頭大學發表重要研究成果:聚焦癌癥性別差異之謎
生物通報道:包括食管癌在內的諸多惡性腫瘤都有男性高發并且預后更差的特點,但這種性別差異背后的機制一直是個迷,在臨床上缺乏針對性的個體化防治方案。來自汕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雄性激素受體AR信號通路在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腫瘤持續炎癥反應中起重要調節作用,這一成果從一個角度揭開了食管癌性別差異之謎,為生
Nature:科學研究應當考慮“性別”與“性別認知”因素
根據最近發表在《Nature》雜志150周年紀念特別版中的一篇文章,五位科學家一致認為:科學研究要想進一步改善,那么需要考慮試驗對象的性別以及性別認知因素。 作者認為,在研究中將性別(Sex, 女性,男性或兩性/雌雄同體,即生物學意義上的個體特征)和性別認知(Gender,即影響個體在社會中的
性別決定類型介紹
多數生物體細胞中有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形狀相互間往往不同,這對染色體跟性別決定直接有關,稱為性染色體;性染色體以外的染色體統稱常染色體。
性別決定的類型
1.1XY型性別決定箭頭指性染色體,大的X,小為Y凡是雄性個體有2個異型性染色體,雌性個體有2個相同的性染色體的類型,稱為XY型。這類生物中,雌性是同配性別,即體細胞中含有2個相同的性染色體,記作XX;雄性的體細胞中則含有2個異型性染色體,其中一個和雌性的X染色體一樣,也記作X,另一個異型的染色體記
性別決定的功能作用
性別決定(sex determination)是指細胞內遺傳物質對性別的作用而言。受精卵的染色體組成是性別決定的物質基礎。
Nature:有性別的器官
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身體除了性器官,其他的器官也存在著性別的差異。我們的器官可能是“男性”或“女性”的,這可能意味著女性和男性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區別對待。這個研究還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癌癥多見于女性,而其他則多見于男性。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上,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臨床醫學中心(CSC
性別分化的分化條件
化學物質后縊是一種海生無脊椎動物,雌性個體像顆豆子,有一個頂端分叉的長吻,體長6㎝左右;雄性個體大小只有雌性的1/500,沒有消化器官,寄生在雌性個體的子宮里。雌后縊成熟后,在海里產卵,卵孵化成幼蟲。這些幼蟲的性別為中性。如果落到海底生活,就發育成雌蟲;如果落到雌蟲的吻部,就發育為雄蟲。如果把落在吻
性別的決定方式介紹
不同的生物,性別決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別的決定方式有:環境決定型(溫度決定,如蛙、很多爬行類動物);年齡決定型(如鱔);染色體數目決定型(如蜜蜂和螞蟻);有染色體形態決定型(本質上是基因決定型,比如人類和果蠅等XY型、矢鵝和蛾類等ZW型)等等。
性別分化的影響因素
性別分化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個體發育過程。性別與其他性狀的出現一樣,都是遺傳因素和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內外環境有利于某一種性別的發育時,就有可能偏離性別決定的方向,形成不正常的雄體或雌體。現在已知道,能使性別分化偏離性別決定方向的因素有溫度、陽光、營養條件、性激素等,它們通過影響有關性別決定基因的
Science:植物的“性別大戰”
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在超市買的黃瓜只是雌性——育種者精心培育出只產雌花的黃瓜植株上結的果。但是農民們很早就知道,“雌性特征”是農業成功的影響因素——雌花比例越高,種子和果實的產量就越大,最近科學家們揭開了植物性別決定的分子基礎。 2015年11月6日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
人腦連接存在性別差異
一項關于腦連接性別特異性差異的研究指出,男性大腦可能形成了促進感受和協調運動的聯系結構,而女性大腦可能形成了促進分析和直覺處理模式的連接結構。 人類行為的性別差異顯示出適應性互補:男性有更好的運動和空間能力,而女性有良好的記憶力和社會認知能力。之前也有研究發現人腦存在性別差異,但是并未對互
人腦連接的性別差異
一項關于腦連接的性別特異性差異的分析提示,男性的腦可能形成了促進感受和協調的運動之間的聯系的結構,而女性的腦可能形成了促進分析和直覺處理模式之間的通信的結構。Ragini Verma及其同事研究了8到22歲的949人發育過程中的腦連接的性別特異性差異。這組作者使用彌散張量成像分析了腦區域之間
細胞化學詞匯性別決定基因
在所有哺乳類引起機體雄性化作用的步驟顯然是一致的: 來此父本的Y染色體含有性別決定區-Y(Sry)基因,這個基因誘導未分化的性腺形成睪丸(不是卵巢)。然后,睪丸分泌激素使機體的其他部分雄性化。這些雄性化睪丸的激素中有兩個激素是抗繆勒(antimullerian)激素,即抑制雌性生殖管發育的蛋白和睪酮
羊水檢查性別基因診斷簡介
隨著基因的診斷技術發展,胎兒性別診斷有了更準確、更靈敏的方法,使對于性連鎖疾病診斷的正確性可靠性大為提高。最常用的方法是: 1.Y特異DNA探針對人性別診斷,有關Y染色體DNA的探針有多種,如PHY3.4,PHY2.1等,最公認的是Y染色體特異的SRY基因,在男性性別決定中起關鍵作用。將羊水細
PNAS:性別差異的歷史
在真核生物中,主要有兩種生殖方式,一種是有性生殖,另外一種是無性繁殖。有性生殖大體上應該是真核生物所獨有的,而無性繁殖在真核生物中則顯得比較意外。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通過分析兩種蛋白(HAP2 和GEX1)的同源關系,發現真核生物的性別分化出現的很早,很可能在真核生物的上一個共同祖先中
Nature頭條:驚人的性別反轉
包括人類在內的一些動物,其性別是由遺傳所決定。而另一些動物的性別則受到諸如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影響。某些物種譜系則似乎在進化過程中從基于遺傳的性別決定模式跳轉到了基于熱量的模式,但一直以來卻缺乏實驗數據確切地闡明這種轉變發生的機制。現在,研究人員實時地看到了產自澳大利亞的鬃獅蜥(Bearded Dr
Nature頭條:驚人的性別反轉
近日,《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大約五分之一的野外捕獲雌性蜥蜴攜帶著雄性性染色體(ZZ),并且這些動物能夠交配,其生成的后代性別由受精卵孵化溫度所決定。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形成攜帶雄性染色體的雌性——這種性反轉有可能是種群從基于基因型的性別模式轉變為基于熱量的性別決定模式的一種機制。 包括人類在內
為什么不存在“第三種性別”?數學解答性別進化謎題
編者注:本文探討的“性別”僅指生殖意義上的性別,不涉及除此之外的任何含義。 為什么世界上大多數的高等脊椎動物只擁有兩種性別? 關于這個問題,《量子雜志》(Quanta Magazine)在今年7月的“每月謎題”上向大家征集答案。擁有三種性別的變色龍如何才能避免性別單一化的悲劇?地球上所有人的
人類腦蛋白也存在“性別”差異
據報道,發表在近日《神經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雄性幼鼠比雌性同類擁有更多的可促進語言發育的特定腦蛋白。同時,研究人員還通過對一群小孩子進行測試,發現人類腦蛋白也存在性別差異。這一發現可能揭示動物之間通信和人類語言交流方面的性別差異。 孩童在初學語言和語言發展階段表現出了明顯的性別
肥胖易患癌-性別有差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52.shtm 眾所周知,肥胖與癌癥風險增加有關,但大多數研究并沒有區分男性和女性患者面臨的不同風險。現在,瑞典科學家發現,脂肪總體積累及其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分布會因性別差異而導致不同的癌癥風險。
科學家發現蚊子性別基因
著名作家Rudyard Kipling曾寫道,一些物種的雌性比雄性更加致命——對于埃及伊蚊(也被稱為黃熱病蚊子)而言這是千真萬確的。只有雌蚊會享用人類血液,從而傳播黃熱病、登革熱和其他一些疾病。但是如果你能夠把所有雌蚊都變成雄蚊,那將會怎樣?這是一項新研究提出的可能性——這項研究查明了一種能夠決
性別決定基因的定義和作用
在所有哺乳類引起機體雄性化作用的步驟顯然是一致的: 來此父本的Y染色體含有性別決定區-Y(Sry)基因,這個基因誘導未分化的性腺形成睪丸(不是卵巢)。然后,睪丸分泌激素使機體的其他部分雄性化。這些雄性化睪丸的激素中有兩個激素是抗繆勒(antimullerian)激素,即抑制雌性生殖管發育的蛋白和睪酮
細胞的性別對研究有影響嗎?
杜蘭大學醫學院的內分泌學教授Franck Mauvais-Jarvis最近在Cell Metabolism上發表Perspectives(展望)文章,認為對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謝疾病研究來說,不同遺傳性別的細胞在實驗中的表現存在差異。本文的另外兩位共同作者是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性別差異遺傳學專家
性別差異成當代醫療研究“盲點”
英國桑格研究所日前宣布,該所參與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在醫學研究中常用的實驗鼠身上,性別差異對各種生理指標有著顯著影響。這是當前經常被忽視的一個“盲點”,可能誤導研究結果。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上。 桑格研究所和國際小鼠表型分析聯盟的科學家合作,收集了超過5萬只實驗鼠的23
PNAS:生命科學領域的性別偏見
一項研究報告稱,生命科學領域的男性精英教員訓練的女性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的數量顯著少于其他教員。盡管女性獲得了所有生物相關領域博士學位的一半以上,女性在生命科學的教員層次上在很大程度上未被充分代表。 為了研究學術界生物醫學科學家的性別分布,Jason M. Sheltzer和Joan C.
-西農:miRNA參與決定海膽性別
MicroRNAs(miRNAs)是一類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在轉錄后水平調控基因表達。光棘球海膽(Strongylocentrotusnudus)既是非常好的研究發育的模式生物,又是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食物來源。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報道過miRNAs參與調控S.nudus性腺分化。由西北農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