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明起實施消費者受損可要求10倍賠償
明日(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根據新法規:任何食品添加劑目錄外的都將不能用、任何食品都不能免檢、權益受損消費者可要求10倍賠償。省食品安全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新法將賠償標準大大提高,加大了經營者的違法成本,起到震懾作用。 新法規確立了食品召回制度 根據新法規,食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任何食品添加劑目錄外的物質都將不能使用 省食安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劑首先實行嚴格的審批管理。目錄里面沒有的,哪怕暫時證明對人體沒有害處,也不能添加。而使用了什么添加劑以及用量,都要在產品的外包裝標簽里嚴格地注明。標簽必須和實際內容相一致,否則就要接受處罰......閱讀全文
食品安全需要高“標準”
圍繞食品標準,近來事情甚多,既有農夫山泉陷入“標準門”中,亦有菊花產品被指存在農藥殘留問題。《人民日報》針對菊花產品的食用安全和標準問題連續做了報道。該報記者發現,菊花檢測項目或缺乏標準,或分散在食品安全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標準、代用茶標準等多項標準文件中,且規定不一。 食品安全的低標準意味著食
食品安全標準整合完成 415項食品安全標準將陸續發布
記者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獲悉,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整合已經全面完成,確定整合415項食品安全標準,將有效解決食品標準間矛盾、交叉、重復的問題。 受食品產業發展水平、風險評估能力等因素制約,現行食品安全標準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標準間既有交叉重復、又有脫節,標準間的銜接協調程度不高;個別重
食品安全標準工作再加強
據新華社消息,近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網站發布《關于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標準工作職責,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工作和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工作,開展食品安全標準研究和跟蹤評價。 指導意見明確,地方食品安全標準工作的工作職責和具體要求包括:依法履
食品安全標準如何縮短“時差”?
植物奶油風波折射監管滯后 前些日子,食品中常見的植物奶油因被曝光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植物奶油危機生成后,衛生部隨即表示:相關部門已對反式脂肪酸進行管理,并將開展對反式脂肪酸的風險監測評估。這一事件,不禁讓人聯想起曾經的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門”,同樣先由媒體曝光披露危害,
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遠遠滯后
安全事件頻發,食品標準可以相信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卻成為爭議最大、批評最多的民生問題之一。2010年,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在種種食品陷阱面前,人們不禁要問,現在吃什么才是安全的?面對質疑,行業規范模棱兩可,權威標準或滯后或缺失,普通人應該相信誰
中國食品安全標準“老了”
現行中國食品安全標準10年以上標齡的占1/4,個別甚至已超20年未修訂。歷史沉疴、行業利益、交叉繁瑣的行政程序造成了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的落后。與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相比,目前中國的食品標準混亂、無序、落后。 標準低,還“打架” 484與22289相比,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僅為后者的2.2%,但
糧食行業產品標準是否為食品安全標準?
糧食行業產品標準為產品質量標準,并非食品安全標準。其食品安全要求應按相應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法律法規規定執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和釋疑工作。
食品安全標準將“瘦身” 超半數標準年底前整合
我國食品標準將“瘦身”。國家衛生計生委昨天介紹,今年年底前,我國將完成50%以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工作。至2015年底,完成對各類食品標準中涉及安全內容的整合工作,基本解決現行標準交叉、重復、矛盾的問題。 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蘇志介紹,國家衛生計生委
打造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食品安全深圳標準
深圳市有關部門應當借助“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納入試點的機遇,加速整合近幾年來圍繞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各項改革成果,針對本地區的食品安全形勢更好地確立治理重點,全面打造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食品安全深圳標準。 據報道,深圳市日前被國務院食安委列入“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試點城市。同批納入
專家稱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符合國際標準
“有人說97%的食品安全合格,是用什么標準進行檢測的?百姓認為,我們出口和內銷食品安全質量不同,難道真的是兩套標準嗎?” 在7月20日舉行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食品安全與糧食保障論壇中,三安科技集團總裁張令玉的問題引發了現場觀眾和嘉賓的熱議。 聯合國糧農組織原副總干事何